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浦江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负荷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黄浦江上游地区的水环境污染来源、污染负荷及其特征,为管理部门控制污染、提高上游地区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调查中了解到污染源种类主要有4类:工业、事业、生活和畜禽污染源;水源保护区内年用水量为22196万t.污水量为17755万t/a,其中工业污染源352个,排放量占46.3%,事业污染源4108个。排放量占22.3%,生活污水排放量占30.6%.畜禽污水排放量占0.8%;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排放去向主要分4种:直排河道(占40.4%),进入市政泵站后排出(占3.9%)。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出(占20.5%),通过合流污水收集系统排出(占35.3%)。根据黄浦江上游地区水环境污染负荷特征,建议黄浦江上游区域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构建利于水源保护的区域发展模式和格局;通过采取污染控制和生态环境建设并重的一系列措施,有效抑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促进黄浦江上游上游水环境质量的改善。确保上海市的饮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研究表明,水体中的磷16%左右来自使用含磷洗涤用品。为保护三峡水库水环境,防止库区水体富营养化,重庆市政府决定,从2003年1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含磷洗衣粉的磷含量平均为4%,无磷洗衣粉的磷含量平均为0.013%,“禁磷”后洗衣粉的磷削减率平均为99.7%。监测结果表明,“禁磷”前后主城区城市污水排放口总磷浓度平均降幅为15.12%、中等城市为18.36%、县城为33.66%;禁磷前,城市居民洗衣粉磷排放量占城市污水总磷的13.77%,禁磷后只占0.05%;禁磷前,农村居民洗衣粉磷排放量占农村生活污水总磷排放量的30.53%,禁磷后只占0.01%。按城市综合污水总磷浓度变化计算(考虑到城市公建商贸行业的洗涤剂用量),则禁磷后城镇削减磷排放量1 056.2 t/a;农村居民按洗衣粉实际使用量计算,入河生活污水削减磷1 203.8 t/a;城镇和农村共削减总磷排放量2 260 t/a,占重庆市磷污染负荷总量的6.0%。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在2005年底提出了城市污水处理率2010年要达到70%的目标。为此,建设部、发改委和环保总局联合起草了关于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和利用的专项规划,并即将由国务院颁布。根据这项规划,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在2010年要达到80%,中小城市达到60%~70%。  相似文献   

4.
当1945年联合国宣告成立时,“消除贫困”就被写进了庄严的《联合国宪章》。然而,预言家们不曾料到,50年后的今天,贫困现象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据联合国最新统计,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处于绝对贫困线(年收入低于370美元,日收入低于1美元)以下的人数达13亿,并以每年2500万人的速度增长,世界范围内贫困人口增加的比率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大致相当,年增长率为2%。另据世界银行统计,在过去50年内,全球财富增长了6倍,但贫富差距却由30:1扩大至61:1,如今仅占全球人口20%的富人拥有世界财富的75%,  相似文献   

5.
竹园放流工程与城市污水海洋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城市充分合理地利用海洋的自净能力,日益增加的大量城市污水收集后,经适当的陆上处理并最终通过深水管排放,是解决城市污水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之一。综述了城市污水海洋处置及国内外排海工程概况;上海市竹园放流工程运行前后长江口的水质、底质等环境状况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竹园污水放流管自1993年12月完工启用后,由于初始稀释和输移扩散情况良好,并没有在长江口河口地区形成显著的污水混合区,初始稀释度符合或未超过国家标准(GWKB-2000),竹园放流管所排放的污水对长江口的影响轻微;阐述了陆上污水处理程度、污水再用、水污染防治、黄浦江水资源保育等问题和上海市污水排放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对长江三峡、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对长江河口地区可能造成的水质、生态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污水处理厂CH4排放因子主要取决于处理工艺。根据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及其对CH4排放的影响,污水处理工艺可分为厌氧工艺、好氧为主处理工艺和非生物处理工艺。经调查和统计分析,中国污水处理厂78.48%的COD是经过好氧为主处理工艺去除,9.78%是经过非生物过程去除,仅11.74%的COD经过完全厌氧工艺处理。因而,针对不同处理类型建立适合中国的排放因子非常重要。根据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建立中国污水处理厂不同处理类型的排放因子,其相比IPCC专家经验建立的排放因子整体偏低。生活和工业的好氧为主处理工艺的排放因子基本都在IPCC缺省范围的低值区间内。厌氧工艺排放因子要明显低于IPCC的缺省值,但和国内国际的实测数据更加接近,主要原因是IPCC的排放因子基于专家经验,基本接近最大产CH4能力,而实际情况很难达到。根据不同工艺排放因子及该工艺在全国COD去除量比例,加权得到中国全国平均排放因子,分别为生活污水处理厂排放因子为0.007 8 kg CH4/kg COD,工业废(污)水处理厂排放因子为0.035 4 kg CH4/kg COD。同时根据各省不同处理工艺COD去除比例,建立中国各省污水处理厂CH4排放因子体系,从而便于各省和国家直接采用COD去除量得到相对准确的CH4排放水平。对于生活污水处理厂,西藏、湖北等省较高,主要是西藏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采用厌氧工艺,而湖北的生活污水的厌氧工艺处理比例达到了41%。辽宁、福建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排放因子较高,因为辽宁工业污水处理厂都采用了厌氧工艺,而福建的工业污水的厌氧工艺处理比例达到了93%。  相似文献   

7.
智力支持系统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水平、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应用教育投入指数、科技资源指数和政府效率对近20年来内蒙古智力支持系统综合水平与产出效应进行时序性和地区间差异与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智力支持系统指数从1995年的94.3上升到2013年的108.4,2013年在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列第24位。其中,教育能力指数从基期的99.7上升到2014年的120.6,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科技能力指数从基期的87.4上升到2013年的104.2,但科技资源指数、科技产出指数和科技贡献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管理能力指数从基期的95.8上升到2013年的109.5,但政府效率指数和经济社会调控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比较,1995年内蒙古地区智力支持系统能力(94.3)低于新疆(97.2)和宁夏(95.9),但高于,广西(93.2)和西藏(83.1)。到2013年,内蒙古智力支持系统水平(108.4)低于宁夏(108.8),高于广西(107.8)、新疆(106.9)和西藏(98.0),但与我国东、中平均水平仍有巨大的差距。内蒙古综合现代化水平居全国第15位,第一次现代化水平均位居全国第12位,列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首。该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其它区域和少数民族地区智力支持系统能力提升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8.
构建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才蓬勃兴起的一种处理污水的方式,由于其造价和运行费用低,净化效果稳定,越来越引起各国的兴趣和高度重视。现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水的农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虽然关于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研究有不少报道,但关于湿地基质中的微生物类群和基质酶在污水净化中的作用仍不清楚。通过对生长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天然环境条件下菰和石菖蒲根区微生物类群数量及其根区基质酶活性的测定发现:同种植物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根区微生物的数量比天然条件下的要高,特别是硝化细菌和反硝化斩数量,最高可达3个数量级以上;同时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不同植物要的酶活性有较大差别,这为研究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净化污水的机理和以酶活性强弱作为净化效果的评价指标提供了科学资料,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钢铁工业用水概况及节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部分钢铁企业工业用水量及污水排放量调查结果表明,钢铁企业中水的重复利用率偏低,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企业在节水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因此,在钢铁企业中开展节水和污水治理的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国内外江河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5  
随着人类对环境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日益增加,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工农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工业化带来了“城市化”现象,使得大量含有氮、磷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排入附近的湖泊,水库和河流,增加了这些水体的营养物质的负荷量,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施用的化肥和牲畜粪便逐年增加,经雨水冲刷和渗透,进入水体的营养物质不断增多,以上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极大地减少了水体由贫营养向富营养过渡所需要的时间,国内外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在全球范围内30%-40%的湖泊和水库遭受不同程度富营养化影响,我国近年来湖泊富营养化呈发展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41%上升到90年代后期的77%,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也较严重,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水库个数和库容分别占所调查水库的30.8%和11.2%,总体而言,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程度和范围呈发展趋势,城市湖泊及邻近城镇的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湖泊和水库等相对静止的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重于河流,但河流富营养化问题也不容轻视,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水环境保护中的重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从丹江口库区的自然、气候概况、水量状况、水环境现状、水土流失等方面对丹江V口水库进行了分析。目前丹江口水库水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工业、农业污染严重,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等大量排放,造成丹江口水库水质呈现中一富营养,并向富营养转化的趋势。要改善水库的水质现状,对工业污染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对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控制城镇生活污染,进行城市生态建设;对养殖污水排放,制定合理的养殖计划,实施生态养殖;对农业污染,在库区要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环境保护的建设,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全面改善生态与环境,全面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  相似文献   

1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法研究--以无锡城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环境已经成为整个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为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对水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至关重要。在对无锡城北地区水污染物负荷、水环境现状及水环境功能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域的水文特征和排水规划,统计分析出区域内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根据污水集中处理方案,计算出区域水污染物的削减量,然后运用河网水质模型,预测水污染物削减后河流水质改善状况,以改善后水环境质量为本底值,以下游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环境功能为控制要求,反推该区域在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后所能接纳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通过科学计算得知区域水环境纳污能力为19.8 t/d,由此确定的经济规模有限,必将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扩大水环境纳污能力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建设无锡地区污水入江通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上海市郊新城区发展规模以及绿地规划,从构建湿地处理污水的效果、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及与市郊新城区绿地景观系统规划相容性方面进行了经济技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郊新城区利用构建湿地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基本可以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不但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更节省,而且能够与新城区绿地系统、亲水景观的规划建设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基于资源丰度指数模型的石家庄市农业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资源丰度指数模型对石家庄市19个县市区农业资源进行横向比较,综合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选用10项代表性指标,分析研究各地农业资源的相对数量、匹配程度及高效利用状况。结果表明:石家庄市68.4%的县市水资源量低于平均水平;73.68%的县市我均耕地面积不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PD和人均纯收指数,市区远高于西部山区,地区之间贫富差距明显。利用AreGIS做出各地资源空间分布图,直观的看出农业资源配制最优的是石家庄市区和平山县,靠近市区周围的县市农业资源处于中等水平。说明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的大都市高于其他县市区,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选择位于红壤丘陵区的鄱阳湖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 km×1 km分辨率的时序SPOT4 VEGETATION数据,对流域内典型土地覆被--常绿覆被的绿度值、峰值、谷值、年均NDVI(NDVI-I)和NDVI年内极差(NDVI MM)等特征值进行了提取。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常绿覆被类型的NDVI指数年内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时序NDVI指数基本上能够较好地刻画不同常绿覆被类型之间的差异性,植被指数NDVI特征值随覆被的类型及其生长状态有规律地变化,即NDVI年均值和最小值基本上按“常绿阔叶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叶-落叶混交林”的顺序变化;典型常绿阔叶林的NDVI指数年内变化曲线基本上没有大的起伏波动;常绿针叶林以及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占主导地位的常绿混交林NDVI指数年内变化比较和缓,但常在8月和11月有所波动;以常绿针叶林为主、但有较多落〖JP2〗叶林混杂其中的常绿混交林,其NDVI指数年内变化曲线基本上呈和缓的单峰型波动。  相似文献   

16.
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刘宗超张晓德奚立龙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全球22%的人口,人均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199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正面临着极大的环境压力。《中国21世...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水利发展确定的十大目标是:确保大江大河、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大中城市及重要设施的防洪安全,多年平均洪涝灾害损失率降低至1.O%以下;解决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使农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的人口减少1/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73m^3降低到120m^3以下;新增年供水能力400亿m^3,水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56%提高到60%,城市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水生态系统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36%降低至34%;基本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比较完备的水法规体系;完成主要江河水量分配方案,初步建立国家水权制度;初步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利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8.
太湖水环境演变与流域经济发展关系及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定量研究了1990~2000年太湖水环境演变与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此相关关系对未来30年太湖水质的污染状况进行了预测。根据研究成果推断:太湖地区的污染物来源在未来30年内可能将发生较大变化,农业及生活污水所占的比重可能会持续增加,并成为主要的污染来源。因此,建议在开展针对工业点源污染而采取的达标排放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点源与面源相结合”,以利于太湖水环境的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9.
长江河口近岸水体自然净化作用及其初步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按照水体的净化机理,结合长江口和上海滨岸带近岸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实际特征,对近岸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在历史资料和实测资料基础上,就近岸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因长江河口近岸水体存在较强的自然净化作用机制,近岸水体体的自然净化能力较强,环境容量较大,但由于污染物输入量的不断增加,部分岸段近岸水体的环境质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近岸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长江口南岸水域洪水季节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比估水季节强,而杭州湾北岸水域的自然净化作用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建议在近岸污水排放过程中应考虑近岸水体的净化能力,遵循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我国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借鉴澳大利亚社区参与的模式,设计出一种新的公众参与程序和方法—社区磋商小组(Community Consultation Groups,以下简称CCG)模式。以雅浦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和水产养殖污染控制为切入点,开展了以农民为主体的雅浦村CCG试点。试点项目成果能够较为真实、广泛地反应出雅浦村在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和水产养殖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公众充分、及时地了解自身的环境行为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通过试点活动,雅浦村CCG的环境意识和执行能力以及雅浦村村民的环境意识都得到了提高,从实践上证明了CCG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模式对完善公众参与程序和方法,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总结经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