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诗是中国语言浓缩的精华,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语言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小学阶段,古诗教学的任务不但是让学生欣赏美丽的祖国文化,也是让学生通过古诗这一载体,了解古人的说话方式、衣食住行等,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从日常教学中提出各项利于学习古诗的实施策略,充分地进行感性体验。  相似文献   

2.
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优美的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其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妙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诗教学应抓住诗歌的图画美、语言美、意境美来引导学生品悟诗歌。  相似文献   

3.
诗歌集音乐的节奏美、韵律美,美术的色彩美、意境美,语言的含蓄、凝练于一身。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设计教学环节,结合低年级学生想象丰富、活泼大胆的性格特征,让有限的低年级古诗教材内容变得无限,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古诗阅读水平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学习古诗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他们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的实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感受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并使他们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现和创造美。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审美教育的实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健康的情操,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6.
意境美是古诗鉴赏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体味古诗中的意境美则是高中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想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古诗,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在课堂中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进入古诗中的意境,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地理解古诗中所描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正>古诗是中华文明中璀璨的瑰宝,它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道出了无尽的意味,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资源,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故事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感悟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都发挥着基础作用。一、在意境想象中理解语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不是单一的词语学习和语义理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些发展目标中,"德"是位于首位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德育发展。小学阶段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最重要阶段,而小学语文又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便有其自身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为学生讲解语言文字知识,而且还要实施审美教学,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论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呈现形象美,让学生感悟情感美,并且要实施整体建构的审美教学和拓展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正>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是一种饱含情感和想象,富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吟诵而经久不衰。意境,作为古诗的灵魂,是诗人在创作中刻意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什么是古诗的意境呢?意,就是诗人通过这个生活画面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述的具体情景、生活画面。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动之以情,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情感的琴弦得以奏响,与诗人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古诗的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能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通过学生阅读,才能对课文的内容做到基本了解,从整体上感知;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立意和作者情感的理解,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选择适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通过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数学时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来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中的抽象理论和概念,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加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激发他们对教师和数学学科的热爱。  相似文献   

13.
<正>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背诵优秀古诗文的具体要求,并推荐了小学生必背的七十首古诗。这些古诗的选目从汉代到清末,题材广泛,内容精当。所选皆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短小精悍的名篇,其知识点和难度适用于少儿的认知和文化接受水平。一、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目的古诗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课堂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进行数学思维训练,也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知识的力量,从而达到数学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正>从《春》的繁花嫩草、如烟似梦的春风、春雨,到《雪》中江南雪的柔情、朔方雪的坚强;从《小石潭记》的幽静凄清,到《岳阳楼记》的大气磅礴;从《绿色蝈蝈》的娇小柔弱,到《斑羚飞渡》的从容舍身;从《乡愁》的绵绵情思,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深情呼唤,初中语文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作为美的信息的载体,不论是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还是艺术的美,都有着生动的反映和鲜明的表现。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进入一个个美好的境界,通过文章的词藻美、结构美、理趣美和人性美,让他们获得审美的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再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应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于是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根据一定的词语描述,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创设的意境氛围中领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再现艺术形象,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如何应用情境教学法呢?本文将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17.
<正>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在高中教学中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开发学生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它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美、认识美、创造美,有助于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因此,美术教育在高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现实教学中很多高中学生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什么审美意识,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也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大多数职中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深入到各个行业领域中,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多媒体信息教育的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以一种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去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需要。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分析,从初读课文感受美、细读课文体验美、精读课文理解美、生活实践创造美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可以说小学阶段的教育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展。这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深深地感受到班主任责任之重大、工作之艰辛,品尝着失败的苦涩与成功的甘甜,在与学生一次心灵的对话中日益坚定了要为这"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而奋斗的信念。我深深地体会了班主任的充实与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