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锅炉烟道气脱硫除尘设备防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分析了脱硫在烟道气环境下腐蚀的原因,对比了各种防腐材料的性能特点,提出了适合脱硫设备有效防腐的方法:复合树脂加入耐磨、导热、耐老化的填料和助剂,用改性有机胺树脂为固化皮纤布呆,做成耐温、耐蚀复合玻璃钢,致密地粘贴在脱硫设备内壁,以达到长效防腐的目的。同时指出了防腐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根据火电厂脱硫烟气的特点和腐蚀性,安装GGH的作用及带来的问题,湿法脱硫对烟囱防腐材料的要求,烟囱结构材料、防腐材料的选用及特性,从环境、技术、经济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工业化试验装置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文章简要介绍了建设国内第一套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工业化试验装置的背景和目的,给出了装置的和平面布置,对装置系统名单元作了技术性措施。初步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能高效率地同时脱硫脱硝,较好地解决了副产物收集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时期下,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以及最为广泛地湿式脱硫技术就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该技术之所以能够被世界广泛地应用,主要还是在于其工艺较成熟、稳定度较高以及效益较好的原因。而且对于各种类型的煤都可以进行很好地脱硫,据研究报道,该技术脱硫效率高达95%以上。然而,该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结垢、堵塞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该技术的脱硫效率,影响了化工生产的进程,亟待解决。文章就是通过对该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然后基于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对策以及对脱硫效率的提高进行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日合作成都电厂电子束烟气脱硫示范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都电厂电子束烟气脱硫示范工程于1996年3月动工,1997年9月竣工,在累计运行2400小时后,于1998年5月28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鉴定。该示范工程处理成都电厂200MW机组锅炉的30万m^3/h烟气,是目前世界上已投入运行的处理烟气量最大的电子束脱硫装置。其脱硫率及脱硝率均超过80%及10%的设计值,各项运行消耗指标均低于设计值。处理过程为干法,无废水废渣,副产品硫(硝)铵可用化肥,该装置的  相似文献   

6.
双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技术工业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台75t/h电站燃煤锅炉上,设计建造了基于双循环流化床烟气悬浮脱硫技术工艺的脱硫装置,烟气处理量为140000m^3/h,该脱硫装置主要特征是循环灰采用两经分离,内外双重循环方式和石灰浆液采用多层喷浆方式。介绍了该装置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工业化实验结果。实际表明:当Ca/S=1.3,△T=10℃时,脱硫效率达90%;固体颗粒物的循环使脱硫效率提高15%左右。  相似文献   

7.
介绍DCL型燃煤固硫剂在广州石化总厂热电站燃煤锅炉中的应用。描述了该脱硫技术的原理、操作条件和取得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讨论了这一技术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电晕等离子体活化法脱硫脱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电晕等离子体活化法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干法烟气脱硫脱硝新技术,颇具发展前途和应用前景。本文就该法的研究内容和现状,难点与问题,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做了综述和展望。本文给出国际该领域有价值的参考文献71篇。  相似文献   

9.
三相流化床气体净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丰相流化床气体净化技术的机理,研究了净化2种不同性质的工业气体所采取的措施。结果表明,该技术对大流量工业气体的净化,特别对纸浆厂备料车间的尾气处理和燃煤电厂的烟气除尘脱硫,具有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将等效粒子模型用于程序升温热重法研究,用计算机编程分别给出铁钙氧化物高温脱硫剂在还原、脱硫过程的动力学参数随固体转化率的变化规律,指出还原和硫化过程中存在补偿效应,且该效应呈现不同的规律,还原过程为“正补偿”,硫化过程为“负补偿”。  相似文献   

11.
将无机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在5~12 nm),通过共价键镶嵌在有机硅丙烯酸树脂中,合成出来的复合树脂具有突出优异的性能。在复合树脂的制备过程中联合运用了微乳加工技术,核壳技术,多重交联技术,显著提高了水性树脂的各项性能。这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要求的常温交联型水性涂料,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水性涂料的技术难题,实现工业涂料的水性化,真正达到绿色环保型涂料的要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复合树脂的合成过程中,没有VOC的排放,属绿色产品,在环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机载电子设备常用灌封材料在西沙环境下的耐老化性能。方法开展西沙海洋环境下4种灌封材料的棚下暴露实验,暴晒实验时间为3年,分别通过测试表面电阻、体积电阻、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等手段研究其老化特点。结果 267有机硅、DC160有机硅两类样品外观未出现明显变化,且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均变化较小,112FR环氧树脂、8836聚氨酯两类样品出现变色、产生针孔起泡等现象,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均变化幅度较大。结论在机载电子设备选用绝缘灌封材料时,可优先选用267有机硅、DC160有机硅这两类灌封材料,112FR环氧树脂和8836聚氨酯谨慎选用。  相似文献   

13.
冯旭晗  刘方  朱健  陈祖拥 《环境工程》2020,38(9):219-223
针对电解锰渣堆场在降雨条件下释放出大量Mn产生的环境问题,通过对褐煤和腐植酸钠进行改性,优选改性材料再与壳聚糖、酚醛树脂进行复合,探讨不同腐植酸类材料对电解锰渣中Mn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在腐植酸类材料添加量为5%~20%时,褐煤对锰渣中Mn的稳定效率为27.5%~31.5%,而腐植酸钠对Mn的稳定效率为7.2%~27.6%;褐煤改性后的不溶性腐植酸对锰渣中Mn的稳定效率最高提升了14.3%,但腐植酸钠改性后的磺化腐植酸钠对Mn的稳定效率仅略有提高。进一步将不溶性腐植酸、磺化腐植酸钠分别与壳聚糖、酚醛树脂进行复合,得出壳聚糖-不溶性腐植酸复合材料对锰渣中Mn的稳定效率最高为55.7%,而酚醛树脂-磺化腐植酸钠复合材料对Mn的稳定效率最高可达73.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的自然老化机理,预估该复合材料在厦门地区的使用寿命。方法 研究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厦门近海地区大气暴露、海水飞溅、海水全浸等3种方式下,自然老化3 a的表面形貌变化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观察试样的微观结构,解释老化机理。运用线性回归方程对该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结果 获得了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在老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大气暴露方式下试样的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到弯曲强度下降到75%时的使用寿命。结论 该复合材料在大气暴露方式下的自然老化程度最大,在海水全浸方式下的自然老化程度最小。在老化过程中,主要是复合材料表面的不饱和聚酯树脂老化、脱离。以弯曲强度下降到75%为失效指标,计算得出复合材料的寿命为93.3个月。  相似文献   

15.
耐高温防腐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分子量适中的环氧树脂对反应性有机硅低聚物进行共聚改性,充分利用有机硅树脂的耐高温性和环氧树脂的防腐性及高附着力。以此共聚物为成膜物,再采用合适的固化剂,添加适当的颜填料配成涂料。结果表明,在与适当的底漆配合使用下,该涂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及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环氧涂层的耐候性能,简化多层涂层体系的施工工艺。方法以氨基官能团硅树脂和聚酰胺为固化剂,共同固化环氧树脂,利用硅树脂中聚硅氧烷链段的表面迁移特性,制备得到一种聚硅氧烷/环氧梯度化层,探讨制备过程中硅树脂的用量和所用溶剂对涂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水接触角等方法对涂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选用氨基官能团硅树脂与聚酰胺质量配比为2:8、二甲苯和正丁醇质量配比为1:1作为溶剂,得到的复合涂层表面富集聚硅氧烷链,同时底面含大量聚酰胺链段,具有链段分布的梯度化的结构。该梯度化清漆涂层经960 h盐雾老化后,无起泡、开裂、锈蚀等现象发生,具有优良防腐性能;经960 h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失光率与色差仅为1%和8.9%,耐候性能优于常规环氧涂层。结论通过氨基官能团硅树脂和聚酰胺共固化,使环氧涂层表面富集聚硅氧烷链段,形成梯度化结构,具有耐候、防腐一体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首先明晰了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化学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详细总结了上述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飞行器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方向。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基于自由基反应机理和扩散理论,重点阐述了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光照)等因素对材料老化以及性能退化的影响机制。从材料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2个层面,结合仪器表征和分子模拟,全面介绍了导弹用复合材料失效的检测与评价方法以及各自优缺点。最后,展望了导弹用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改进的主要方法、失效机理的有效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8.
根据材料性能的要求,选择环氧树脂为粘合剂,低分子聚酰胺为固化剂,石粉,石英砂,玻璃纤维3种物质为填料,根据优化的配方制成一种高分子复合材料,该材料的硬度约为240HB左右,冲击强度约为30kg·cm/cm^2,均接近于某些金属材料的指标,易成型,并且成本较低,可以用来代替纺织厂有梭织机的某些受撞击比较严重的金属部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再生塑料粉煤灰复合材料井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废塑料、粉煤灰、农作物秸杆等固体废弃物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市政工程制品:井盖、井箅等。具有抗压、抗冲击性能优良;成本低;环境友好;美观;安全等特性。  相似文献   

20.
A numerical model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 control of process-induced part warpage (deformation) and residual stresses in molded composite components with woven fiber mats was developed. The effects of thermomechanical and thermochemical responses of the material on the evolution of damage during the resin transfer molding process are quantified. Experimental case studies utilizing epoxy resin with eight-harness graphite fiber mats are used to verify the developed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