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4,(11):1328-1328
《资源开发与市场》杂志是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管,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份综合性学术期刊,涵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重点刊登资源科学、环境科学领域内的最新学术成果,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多次被评选为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万方数据)、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川,2014年初入选“2013年度中国国际影响力TOP期刊”。  相似文献   

2.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22,40(1):1-4
<正>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2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2021年中国卓越科技期刊十大最美封面。在亚太地区生命科学领域学术期刊中蝉联排名第一的《细胞研究》、近6年影响因子均排在国际光学类期刊前三名的《光:科学与应用》、国际植物科学领域的顶尖期刊《分子植物》等获评最美封面。据了解,此次参选的133种期刊都是“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在各自学科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这些期刊既有中文期刊又有英文期刊,既有学术期刊又有科普期刊,基本代表了我国科技期刊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16日,由清华大学所属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和清华大学图书馆联合设立的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评选的"2014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名单对外公布,《资源开发与市场》杂志继2013年之后再次入选。本刊的国际影响力在广大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积极的进步,特此致谢!并请广大作者继续支持我们,与我们一道,早日将《资源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部近日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13个部门提供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3年版)》(简称“综合名录”),同时向社会全文公开,将环境保护的要求有机融入经济发展过程。2007年以来,根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要求,环境保护部组织有关工业行业协会和有关研究机构,开展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编制工作。综合名录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相关产业、税收、贸易、信贷等政策,提供了环保依据。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都明确要求“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综合名录”。根据国务院要求,环境保护部继续组织研究提出了新的一批名录,并在汇总先前已经制定综合名录的基础上,形成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3年版)》。综合名录包括三部分:(一)“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2013年版);(二)重污染工艺与环境友好工艺名录(2013年版);(三)环境保护重点设备名录(2013年版)。  相似文献   

5.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283-283
《资源开发与市场》(国内刊号:CN51-1448/N,国际刊号:ISSN 1005-8141,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是由四川省科技厅主管,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份综合性学术期刊,重点刊登国内外以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为主的科学理论研究创新成果,资源开发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等创新性科研成果。本刊被评选为“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来源期刊”等。  相似文献   

6.
《资源开发与市场》(国内刊号:CN51—1448/N,国际刊号:ISSN1005—8141,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是四川省科技厅主管,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一份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涵盖自然科学的多个学科。重点刊登国内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为主的科学理论研究创新成果,资源开发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开发与保护等具有创新的科研成果。《资源开发与市场》多次被评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7.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3,(10):71-71
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18352.5—2013)和《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两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这两项新标准可大幅削减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农村地区砖瓦工业烟尘、二氧化硫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控制进口以CFC-12为空调制冷工质的汽车及汽车空调压缩机的有关事项”的公告(环发犤2001犦207号),全文如下:为履行保护臭氧层的国际义务,执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根据《中国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国家方案(修订稿)》(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和《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从2002年1月1日起,中国所有新生产的汽车将停止装配以CFC-12为制冷工质的空调器…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2015,(3):1
ITE是大名鼎鼎的国际能源署英文缩写。这个政府间的能源机构拥有来自数百名全球顶尖的能源专家和统计学家,每年发布两期关于全球能源趋势的《展望》报告。长期以来,特别是国际社会开始碳减排进程以来,ITE的《展望》以其分析准确颇具影响力和权威性,成为世界各国在制定能源决策时的高参。但是ITE的《展望》对中国能源碳减排的分析预测却屡屡不靠谱。比如,1994年版的IEA《展望》以1991年的实际统计数据为基础,预测中国在2010年的能源碳排  相似文献   

10.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0):933-933
2011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最新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2-2013年)目录,《资源开发与市场》杂志继2008-2009年之后再次入选扩展版来源期刊,归入环境科学类。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2014,(1):2-2
2013年,中国遭遇史上最严重雾霾天气。整个中国,从北方到南方,从海边到高原,从一线到二三线,雾霾波及30个省(区、市)的100多个大中型城市。根据社科院和中国气象局近日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13)》报告,2013年全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29.9天,  相似文献   

12.
李松梧 《环境教育》2008,(10):74-75
整理报刊资料时,一篇《“垃圾可以当钱”的启示》的文章(作者梁牛,刊于《中国旅游报》2007年8月24日10版),定格在我的眼前。这本是一则“旧闻”,但“旧闻”不旧,其中的“垃圾换食品”令我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环保产业》2009,(4):39-39
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美国环保协会共同编制完成的《中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控制现状:2008》(以下简称“报告”)近日在北京发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保产业》自1995年创刊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关爱和支持,刊物发行范围日益扩大,发行数额逐年增加,知名度也随之扩大。本刊编辑部对广大读者深表谢意。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于1999年初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入编“中国期刊网”。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1999年1月12日印发、1999年2月1日起试行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技术规范(CAJ-CDB/T1-1998)中有关要求,规范本刊会后来稿等有关事宜,使所刊文章在大型集成化数据库中的可检索性和可评价性得…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2009年5月15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泛珠三角区域分会联盟、广东省仪器仪表学会、星球国际资讯(香港)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环境技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09年华南(东莞)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技术论坛”在东莞厚街·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环境技术》2008,(1):46-46
《中国机械工业国家标准汇编机械振动与冲击卷(第二版)》(上、下册),《环境试验与环境试验设备用湿度查算手册》  相似文献   

17.
提起“第三者”,人们通常不会有什么好印象。其实,对于治污,我们要欢迎“第三者”的涉入。据《中国环境报》(2009年1月20日6版)报道,江苏省江都市近年来在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方面大胆探索,尝试了选用“第三者”治污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标准动态     
《环境技术》2023,(3):4-5
<正>全球首项核聚变领域国际标准源自“中国造”全球首项核聚变领域国际标准——《反应堆技术—核聚变反应堆—核聚变堆高温承压部件的热氦检漏方法》(标准编号为ISO4 233:2023)正式发布。该标准所涉技术成果是在科技部主管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以下简称“ITER计划”)专项屏蔽包层模块合同项目支持下,由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牵头国内多家单位历时数年联合攻关取得。此项标准填补了核聚变领域ISO标准空白的同时,进一步彰显我国在国际核聚变领域的创新能力与实力。  相似文献   

19.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3,(11):71-71
第六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名单公布;环保部发布《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环保法修订草案引入“按日计罚”;第九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举行  相似文献   

20.
《全国环境监测条例》(征求意见稿)及《全国环境监测工作“十五”计划纲要》(讨论稿)以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均提出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内实行实验室认可。我国进入WTO后,形势也要求各检测机构必须进行实验室认可后,方能进入市场化的国际、国内检测市场。本文介绍了我国加入WTO后,各检测机构、环境监测站所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介绍了 认可对检测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实验室认可的评审步骤、评审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