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洁 《生态环境》2010,26(6):1502-1506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论点出发,揭示了生态危机发生实质是人类为了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对自然资源无止境的索取和争夺而导致的;论证了生态危机发生的社会伦理根源是技术理性的扩张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消费主义的盛行加重了对自然的消耗与污染、功利主义的漫延导致代际自然资源分配不公;提出了要缓解人与自然日趋紧张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不仅要依靠科技、经济手段,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改变人们的社会伦理观出发,用价值理性自觉地调适技术理性的非理性倾向、改变物质主义的生活方式、摒弃发展理念的功利主义,从而调节好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2.
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是始源于人类所面面临的生态危机、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一种生态化发展模式,它所面对和需要处理的是人类发展需求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这一矛盾,即人类对自然的价值取向、开发强度是否符合自然规律的问题.目前学界对它的研究已突破"经济-科技-政治"等实践层面,开始深入到"观念-价值-文化"等认识论、价值论领域.生态伦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反思中应运而生的一种革命性的伦理思想,本质上属于人类社会的"观念-价值-文化"领域,其理论构成、研究对象正契合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伦理作为可持续发展伦理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①生态伦理突破传统的道德定义,将伦理关怀的对象扩展到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领域,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可靠的伦理前提;②生态伦理肯定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直接回应了在可持续发展中人为何要尊重自然价值与权利这一理论课题,为人类对大自然的价值认同寻到理论根基,使可持续发展寻找到坚实的价值支点;③生态伦理在反思和批判传统道德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全新的道德评价标准,为现实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设计与安排提供伦理支持和辩护.  相似文献   

3.
工业文明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给人类生态环境带来深重灾难.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一场伦理道德危机.现代生态伦理学把生态思维与伦理道德思维有机结合起来,从新的视角审视道德关系,其独特视域主要有: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种际义物纳入人类关注的视野;重新审视人类自身的伦理关系,把人际义务从共时人际义务扩展到代际义物;扩展公共伦理的空间,把工业文明的民族主义推向生态文明的世界主义.现代生态伦理学视域的扩展引领了世界观的转变、价值观的转及道德观的转变,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伟大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生态经济分区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鹰  王克林  郭娴  赵双飞 《生态环境》2003,12(4):431-435
生态经济分区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文章根据省级生态建设与发展需要,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选择了34个适合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以行政县为分类的基本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聚合分类。研究结果将湖南省分为6个生态经济区和24个生态经济亚区,与实际相符。在此基础上,对各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宏观指导湖南省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态区划几个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民经济建设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作出科学的规划和计划,并付诸实施。在自然规律中,遵循生态规律尤为重要。生物与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各物种之间以及与生存环境之间,彼此都有着一定的制约关系,当这种关系协调时,系统表现为平衡状态;当这种关系不协调时,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怎样才能保持或达到这种生态的平衡状态,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这就要进行“生态区划”和“生态设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服务社会,把本身潜在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生态道德的第一要义应当而且必须是从长远的角度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促进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模式,它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生态保护三者结合起来,对于避免急功近利的经济模式具要重要意义.生态旅游经济必然是道德理性的经济,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自身和谐,将旅游经济提升到一个“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实现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李艳霞  肖辉林 《生态环境》2004,13(1):119-123
认为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归根结蒂,在于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存在着重大的错误以及由此而采取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重大的错误;要缓解生态环境危机,人类社会必须改变价值观,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了实现这种转变,人类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建立企业生态经济管理模式,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和统一。文章还认为,为了实现这种转变,从联合国到个人,各国政府、各种组织、各行各业,都必须行动起来,参与生态经济建设。最后提出和讨论了生态经济学今后应该加强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面对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与困境,寻找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成为人类的共同呼声。时代呼唤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是海南生态省建设的四大内容之一。从体制文化、企业文化、认知文化和心态文化4方面对海南生态文化建设战略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作者从物质循环角度,对草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不平衡所导致的问题进行过探讨,认为草场退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草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长期“入不敷出”所造成的。并提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人为补充营养物质。本文是对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生态系统氨素循环的初步分析和生态对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乡村是一定地域内覆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丘陵地区乡村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改变了其自然地形并对河流和水塘等天然水体产生了破坏,乡村旅游的泛滥导致丘陵地区乡村的农业文化割裂与景观特色丧失,现存一系列乡村问题的根源其实是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失衡。以四川省简阳市三星镇双桂村为例,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如村民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污染、乡村劳动力流失严重、耕种效率低下、村庄生活设施落后、村民生活单调等,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提出解决途径,具体包括:通过迁移部分居民点、增加垃圾收集处理站与分散式人工湿地以控制点源污染;生态式改造河流驳岸以提高河流水质与净水能力,提高环境效益;发展"林粮间作"、"水旱轮作"和"立体渔业"3种生态立体农业模式对丘陵地貌进行保护与利用,在降低化肥使用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产出效率;开展农耕体验与农家乐等经营活动,提升乡村经济效益;增加滨河木栈道、观鸟亭与垂钓平台等滨水休闲设施,提升农村户外活动空间品质,改善村民生活,提高社会效益。通过上述手段既保留乡村的生态价值,又满足生产与生活需求,保证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乡村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 ,剖析自然环境恶化的原因 ,得出如下结论 :环境恶化的社会经济原因从直观上表现为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两种机制的失灵 ;导致这两种机制失灵的根本原因是自然资源产权不明晰、自然资源的价值衡量标准的缺乏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和政策造成的社会环境成本的衡量标准的缺乏 3方面。社会要阻止和修复自然环境的恶化 ,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 3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聚焦我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结合长期实践,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指出了当前要着力解决的水生态问题主要是:在大坝上游,河流变湖库,生境变化导致生物物种变化;水库水流流速变缓,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导致富营养化及藻类水华。在大坝下游,清水下泄,冲刷下游河道导致局部河道河势变化较大;水库蓄水使坝下游春季水温下降、秋季水温升高,水温变化过程滞后;水库蓄水导致大坝下游的水文过程改变,水的流量、流速、流态发生变化。在河道(航道)整治工程中,裁弯取直,缩短水流在河道中的停留时间,河岸衬砌和硬化,减少水向沿河堤岸的渗透,在大降水和洪水时易造成涝灾和洪灾。在涉湖工程中,阻隔河湖,填湖造地。在明确存在问题和迫切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当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要围绕一条主线,即"人要发展,鱼要生存"的"人鱼线",要采取"调、控、退、通、改、拆"的综合措施,即生态调度,控制水污染,退建还水、退田还湖,河湖连通,对已建涉水工程进行生态化改造,对在保护区、重点风景名胜区、特有鱼类栖息地修建的小型工程要采取坚决措施拆除,恢复原貌。  相似文献   

13.
自然环境恶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自然环境恶化的原因,得出如下结论:环境恶化的社会经济原因从直观上表现为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两种机掉的失灵;导致这两种机制失灵的根本原因是自然资源产权不明晰、自然资源的价值徇标准的缺乏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项目和政策造成的社会环境成本的衡量标准的缺乏3方面。社会要阻止和修复自然环境的恶化,就必须从根本 上解决这3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村环境系统中,社会经济活动给予系统中物质的迁移、转化、平衡以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又受自然环境要素所制约。不同地区存在的社会经济活动及自然环境要素的差异,导致物质迁移、能量转化及信息传递的空间差异。 人的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归之为正向活动与逆向活动。正向活动表示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结构,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逆向活动表示能污染环境,危害生态  相似文献   

15.
政府、工业 (包括工会 )和团体必须全部参与改变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消费结构 .更多地了解工会独特的性质和可持续发展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可以导致进行改变的更有效的行动和更坚固的伙伴关系 .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和社会改组,给工人总是面对的物质生存和经济生存之间的对立的选择增加了一个新的方面 .  相似文献   

16.
生态脆弱是导致贫困地区长期陷于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精准扶贫脱贫攻坚阶段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让现有全部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而生态减贫是一种极其重要的脱贫方式。然而,贫困地区实施生态减贫极易陷入贫困陷阱或者落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展轨迹。贫困陷阱问题的出现,既不利于贫困地区发展,也不利于保护生态;落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展轨迹问题的出现,不利于贫困地区保护生态。任何一种状况的出现,都说明生态减贫没有产生在脱贫中保护好生态,在保护好生态中实现脱贫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的共赢效果。为了达成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的共赢,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一种生态减贫理念——"隧道效应"。所谓生态减贫"隧道效应"是指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能力范围内,贫困地区经济实力逐渐增强,贫困人口收入持续增加,而不是陷入贫困陷阱或落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发展轨迹。生态减贫"隧道效应"的重点内容涉及维护生态健康减贫、发展生态产业减贫和推行生态消费减贫3个方面。为了实现生态减贫的"隧道效应",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选择合适的生态减贫模式,主要包括易地搬迁模式、就地发展模式和区域联动模式。另外,生态减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使生态减贫"隧道效应"最大化,必须加强资金、技术及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7.
柯锐鹏  梅志雄 《生态环境》2010,19(9):2023-2030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建设用地的迅速膨胀和生态景观绿地的急剧减少,最终改变了城市热环境。以广州南部快速发展区为例,基于Landsat6遥感影像数据定量分析城市化及绿地系统的变化情况及其城市地表热场和热岛效应空间分布情况,探讨城市热场及热岛效应受城市化和绿地退化(以NDVI为表征)影响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广州南部地区的热环境状况与其地形特征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城市热环境的分布变化与城镇建设用地和NDVI的分布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与NDVI呈现线性负相关,即地表温度随着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增大而降低。结果表明,城镇化与绿地退化是导致城市热岛分布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最后从生态角度出发,提出通过构建城市点状绿岛和带状生态廊道来改善城市热环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政府、工业(包括工会)和团体必须全部参与改变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消费结构。更多地了解工会独特的性质和可持续发展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可以导致进行改变的更有效的行动和更坚固的伙伴关系。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经济和社会改组,给工人总是面对的物质生存和经济生存之间的对立的选择增加了一个新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学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重 《生态环境》2012,(6):1184-1188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创新,生态伦理学研究推动了将道德延伸到自然界,通过协调各方利益,规范人类的环境态度和行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保证人类整体事业的繁荣。生态学所描述的仅仅自然界的自然生态,虽然其基本原理为生态伦理学所吸纳,但后者并非生态加伦理如此简单而已,它的研究对象更为广阔,也更为复杂。人始终是伦理学关怀的主体,其出发点是人,最终的对象也必然是包含人在内的整个自然。在伦理学层面上,人首先是社会性的,其次才是生物性的,在这一方面中国自古以来便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文化传统。生态伦理的思想若要深深扎根当前所有人的心中,必须首先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使环境保护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以生态伦理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必将成为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南。21世纪继往开来的中国的生态伦理学应该具有清晰的价值定位,不仅需要超越生态学的全自然视角,突出人的社会性,而且需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构建自己的生态伦理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黑龙江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哲学研究室等单位发起的“全国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研讨会”于今年1月8日至11日在冰城哈尔滨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7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就“人、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