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改后,所有“设区的市”都获得了地方环保立法权。在拥有地方环保立法权后,广西地方环保立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仍存在立法地方特色不足,不同地区立法同质化,立法时间成本投入不足,立法公众参与度不足,立法内容原则化、抽象化,立法偏重事后惩罚,没有做到以预防为主等问题。新时代地方环保立法的完善,应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完善地方环保立法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优化民主立法机制,加强公众参与,加强立法队伍建设,提高立法技术,并在立法之后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境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2.
正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重庆市环保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六次、七次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精神,全面推进环保依法行政工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行政实施纲要》,提出了建立立法成本效益制度的要求。近几年,北京、山东、福建、云南、上海等地的立法机关陆续开展了地方立法后评估的探索工作,环保立法项目也在其中,引起了较大反响。本文意在借鉴各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从立法技术这一独特视野,运用法理学、立法学的基本理论,从对地方海洋法和立法技术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入手,剖析了我国现行地方海洋法规在立法技术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海洋立法理论研究、形成综合立法机制、完善地方海洋立法各项具体制度等针对性对策和建议,以有助于我国地方海洋立法科学化,加快海洋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王社坤 《环境保护》2023,(16):29-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以下简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实施的首要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基于各地在生态环境状况、经济发展程度、民族文化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高质量的地方配套立法。地方配套立法应当遵循《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确立的生态保护第一基本理念。细化和补充《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已有规定是地方配套立法的首要任务;在细化和补充时,地方配套立法应当在准确区分中央事权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将原则性规定具体化;同时发挥地方立法的规则创制功能,弥补上位法的空白。地方配套立法还应当体现和回应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中各地方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6.
邱秋 《环境保护》2014,(5):27-29
我国生态补偿的法治保障明显滞后于生态补偿实践。完善生态补偿的法治保障,实现生态补偿政策的法律化,重点和焦点是制定专门的《生态补偿条例》及其配套立法,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协作,框架规定与具体项目的配套。  相似文献   

7.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进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是法律,而法律保障中最基础的一个环节就是立法,因此通过立法来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必然的趋势.选取江苏这一地区,从地方法治的角度出发,分析江苏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在立法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应当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苏省的特殊省情,从立法的重点内容、立法程序以及立法监督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地方水生态文明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震预警活动进行全面规范的法律规范制定工作,主要涉及制定相应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简要概括了制定地震预警管理法律规范的意义以及实践。从分析地震预警法律规范制定权的依据入手,在分析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关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制定地震预警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制定主体和程序,立法依据,立法目的的实现方式和制定的具体内容等方面。最后指出了制定地震预警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随着地震预警系统建设的进行,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地震预警相关法律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广泛、系统复杂,依法治国需要生态文明法律化、制度化、程序化,建设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律体系需要将宪法有关生态文明理念法律化,仅靠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不足以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而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政策制度、生态环境保护法治推进、生态整体性自然规律、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与地方立法实践,合力支持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相似文献   

10.
中央教育立法能够带动地方教育立法的展开,同时,反过来地方教育立法的探索也能够为中央教育立法提供有益经验,两者之间应该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江西省地方教育立法的步伐不断加快,成绩显著。但和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地方教育法规体系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为适应本省教育发展的状况,有必要适度先行地方教育立法,突出地方特色,完善地方教育立法程序,建立立法质量跟踪问效制度,并最终形成地方性教育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1.
李洁琼 《环境保护》2023,(14):50-53
光污染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在法治保障层面,宪法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总体方针,相关法律对光辐射的防治提出了要求,但其并未对光污染的防治措施作出具体规定。在实践中,光污染防治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撑。在此情况下,各地根据立法权限并结合实际,作出相关制度安排,以回应实践需求。其中,有的地方在环境保护综合立法中作出规定,有的地方则选择其他的立法模式。这些模式各具特色、各有优势,并无优劣之分。但由于规范内容大多为原则性规定、法律责任不甚明晰等,光污染防治地方立法的系统性、有效性等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为应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并推进相关的立法工作。首先,在实质层面,需要继续提升光污染防治制度的有效性;其次,在形式层面,可考虑适时将散落在其他立法中的相关制度纳入环境保护综合立法;最后,部分地区可结合实际,尝试开展光污染专项立法研究,为推动体系化立法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竺效 《环境保护》2013,41(13):45-46
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运筹帷幄,任何工作均须找到突破口和抓手,在生态文明法治的系统工程中,可以《宪法》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意志的确立为前提,进而以确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立法目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员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政预防管制、生态环境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生态损害的求偿修复等重点环节为主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走向法制化轨道──山东省环境保护依法行政五年规划(摘要)一、指导思想和原则环境保护依法行政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为指导,认真贯彻《山东省依法治省五年规划》和省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的决...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近几年,辽宁省地方环境立法的总体情况,资料显示:辽宁省地方环境立法数量不断增加,注重废改立并举,立法领域宽泛且不断前行,但存在立法滞后、创新不足、特点不鲜明等问题,建议强化政府责任和公众权益,引导公众参与立法等,以推动辽宁地方环境立法实践。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武汉市政府环境立法文件和立法行为进行剖析,结果发现武汉市政府的环境立法的数量占其全部地方规章总数的四分之一,但存在许多问题及面临诸多困局:立法主题词的设计缺乏科学性、主管部门的多元化设置导致环境保护缺乏综合治理、政府在环境立法中的主动性不足、环境立法的生命周期偏长且处于附属地位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本地的实际情况,指出武汉市政府环境立法的出路是:增强环境立法的主动性,并着眼于环境立法内容的系统化和整体性,在地方性特色上追求创新,以提升环境立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把握好城镇化战略着力点,是我国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立法渐成体系,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立法并进、综合与专项立法互补的特点,尤其是地方政府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则.结合《民法典》《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以及现行有效的2...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工作。2023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以下简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已于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提供重要的法治保障。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归纳了其法律定位和主要特点,梳理了立法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并对法律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解读,以期为更好地贯彻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几乎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列入2014年立法计划、国务院启动修法工作的同时,有立法权的众多省市也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法规的制订或修订工作。如江苏省和南京市同步进行大气污染防治立法,且江苏人大还确定将《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提交由省人代会通过,而非人大常委会。这种不待上位法出台即上下同步开展立法的奇观,充分反映出治理大气污染对良法的倚重和期待。  相似文献   

19.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其落地实施必须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目前黄河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区在资源开发、治理与保护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冲突,亟须一部有针对性、特殊性和系统性的专门法律。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从顶层设计上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起了“硬约束”,其立法理念、制度设计和立法工作经验对其他流域立法包括黄河保护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推行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国内各地逐渐开始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立法。虽然各地的垃圾分类相关立法已有所建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也在陆续开展,但是,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还未达到政府宣传、公众预期的效果,目前尚无国家层面的垃圾分类专门法律。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律制度和机制建设需求,分析了现有立法的缺陷和改进思路,并从立法制定与修改、体制创新与健全、制度体系的构建、机制创新等四方面对我国农村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的法制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