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就当前环保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重点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在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前提下,环境监测应准确定位,明确工作目标和方向,研究出一套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相适应的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创模”攻坚战中,环境监测应发挥主观能动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实施后,应加大总量监测力度,正确开展总量监测工作,为执法部门提供科学,准确,及时的监测报告,为排污权的市场化交易提供科学依据;在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中,环境监测应加大改革力度,逐步走向市场;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市,区两级环境监测站应整合队伍,优势互补,共上台阶,再创辉煌;在行风建设中,环境监测站应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提升行业形象。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油田外排废水环境监测周报的内容。指出开展周报工作,增强了监测人员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确立了环境监测的社会地位;实现了废水稳定达标排放;促进了环保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完善了环保管理制度,提高了环保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日前,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确定2005年环境监测工作的思路。将环境监测的成本核算与工作绩效挂钩并进行考核,实行员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中层干部轮岗、公开招聘监测技术人员;开展菜篮子基地环境质量调查、装饰材料监测等,形成具有优势的监测能力。对监测数据异常、重点污染源企业超标等信息及时反馈;定期召开全市环境质量分析(通报)会议;加强对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认可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浦东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的经验,提出了实验室认可的工作重点: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申报的项目应真正具备检测能力;加强技术练兵,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记录规范,信息完整;认真实施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证明审;整改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5.
对如何搞好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工业企业的环境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策略;正确处理企业环境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环2呆机构的关系,企业内部环境管理与监测部门的关系,企业环境保护与工作与企业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物理监测工作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描述了我国物理监测(包括噪声监测、振动监测、辐射监测等)工作现状,介绍了环境监测系统物理监测的人员、仪器、能力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等情况,分析了物理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更好地开展物理监测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1.20"嘉陵江铊浓度异常事件应急监测为例,阐述了《重特大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规程》在应急监测工作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了应急监测全过程中的监测方案编制、样品采集安排、监测实验室设置、监测方法选择、监测结果报送、污染趋势预测以及应急状态终止等内容,结果表明《重特大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规程》能够指导应急监测工作顺利开展,该案例可为相关突发水环境事件的现场处置和应急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疆物理监测工作(包括噪声监测、振动监测、辐射监测等)现状及环保监测系统物理监测的人员、仪器、能力等情况,分析了物理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对今后更好的开展物理监测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环境空气质量不同监测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中,有些城市存在着人工采样实验室测定和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并行的情况。为考察这两种方法监测结果的异同,于夏季连续20d和冬季连续15d进行了对比监测。监测项目为SO2,NO2和PM10。在对比监测中采取了质量控制措施。对人工采样实验室测定进行了综合采样器流量校正,现场空白样和全程序平行样测定;在自动监测系统中,对SO2,NO2监测仪器作零点,标点校正,PM10监测仪作K0校正。对所测得的209个日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O2,PM10两方面测定结果方差相同,NO2两种方法在冬夏两季方差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夏季SO2,PM10,冬季NO2两种方法监测结果一致;冬季SO2,PM10,夏季NO2两种方法监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样品浓度水平及天气状况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亦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GEMS/Air介绍(1)1993年监测报告(I)朱玉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全球环境大气监测(简称为GEMS/Air)1993年在中国的工作情况如下;1.GEMS/Air监测站位情况目前在中国参加GEMS/Air工作的城市共有五个,...  相似文献   

11.
通过学习全国第四次监测工作会议精神.我们感触较深的是如何摆正监测工作的位置,这是当前乃至今后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件大事.回顾过去,天津市南郊区环保局在如何对待监测工作上开始理顺了监测与管理的关系,摆正了监测工作的位置,促进了环境管理的不断发展,初步开创了一条依靠环境监测搞好环  相似文献   

12.
基层环境监测站改革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基层环境监测站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设想:监测行业企业化;开展实验室认可;资源优化组合;重视人才培养;建立环境监测资质评估机制;加强环境监测科研工作;创建环境监测网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目前比对监测工作的依据以及比对监测现状,指出了比对工作的常见问题,如共性问题、颗粒物比对监测、二氧化硫比对监测、流速比对监测、合理选择比对方法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监测人员应对各种参比监测方法熟练掌握,了解各个企业的CEMS系统原理、方法和工况,在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比对工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结合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应急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运行和质量保证措施.强调了加强应急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尤其是日常的质量保证工作,定期进行应急监测演习及案例分析,是做好应急监测工作,实现应急监测数据快速性、准确性、可靠性、代表性、时效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多年从事监测工作的体会和对各类监测站的调查研究,评述了当前地方监测工作和行业、企业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用切实运转的监测网来深化和开拓监测工作的建议,并对监测网的组建和运转作了较为可行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6.
第五次全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会议于1997年4月8~1工日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为总结“八五’’PIW全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及今后的发展和主要任务;讨论“空气与废气监测质量保证技术规定(讨论稿)”。参加会议的有省、直辖市、自治区和重点城市监测站共70余个,130余人。会议期间,四川省环保局谷声文副局长到会致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副站长对全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作了题为“总结经验,继续前进,为全面实现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系统化而努力奋斗”的专题报告;总站冷文宣高级工程师就“空气和…  相似文献   

17.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很多监测人员对量值溯源只停留在仪器设备检定的认识上,对量值溯源概念、体系、途径和办法不明,特别是对校准和检定的关系理解模糊,由此造成一方面一些监测项目、领域的量值统一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检定费用不堪重负;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量值溯源的概念、政策、体系以及溯源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重点对校准和检定的关系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城区典型居民住宅区PM2.5和PM10监测结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自动监测网络中的一个城市居民住宅区监测点进行了为期一年的PM2.5和PM10的同步监测,监测结果表明:PM2.5和PM10日平均浓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194~0.889,月平均浓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0.420~0.667;冬季颗粒物中小粒径颗粒物PM2.5的比例较高,春季则较低;随着相对湿度的上升;颗粒物中小粒径颗粒物PM2.5的比例缓慢升高;比值变化的风向特征与监测点周围环境情况有关;PM2.5和PM10监测结果月均值之间和各月的日均值之间均线性相关,回归直线关系存在。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江苏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指出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全省环境监测统一监督管理体制,引导培育监测市场,优化配置监测力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环境监测投入机制;建立保障生态省建设的监测体系,包括全省环境自动监测(控)系统、遥测遥感系统、人居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现代化监测信息系统,实现实验室技术装备现代化和监测科研现代化;建立一支符合现代化要求的环境监测骨干队伍,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组织方式、增值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加强行业文明建设和行业文化建设;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法制保障体系。提出了实施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不断深化环境管理的新形势下,应拓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内涵,以适应环境管理的需要。指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应从工业污染型建设项目向非工业污染型建设项目拓展;从单个建设项目向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拓展;从有组织排放污染物型的建设项目向无组织排放污染物型的建设项目拓展;从常规污染物监测向特定污染物监测拓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涵盖环境保护“三同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