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工业设备的能源发生转换,燃料从石油迅速转向煤炭,因煤不同于重油,其灰分含量甚高,所以煤燃烧时排放的粉尘量将会显著增加。但人们很希望烟囱排出粉尘的浓度保持现行排放标准(不可视烟),因为根据这次新规定的排放标准,(参照表1)必将通过一些法规提高除尘装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日前,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主持召开市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天津市煤炭清洁利用实施方案》。按照建设美丽天津的总体要求,天津市以“提高效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降低排放”为目标,加快对燃煤电厂、供热燃煤锅炉和工业燃煤锅炉的改造,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通过运用煤炭清洁燃烧、超净排放等技术,切实改善大气环境。到2017年,30万千瓦及以上在役燃煤机组将全部实现燃气电厂排放标准改造,新建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按照燃气电厂排放标准进行同步建设,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将分别达到天津市燃气电厂排放执行标
  准,严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算乌鲁木齐市2001-2009年煤炭燃烧CO2排放量,对CO2排放现状及主要城区重点工业污染源企业煤炭消费的CO2排放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2001年以来,乌市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变化不大,占较高比例。(2)煤炭燃烧的CO2排放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为10.84%;主要城区CO2的分布变化明显,天山区和头屯河区一直是CO2排放量高值区,乌鲁木齐县最低。结合乌市CO2排放现状及面临问题,提出减排对策,从而为健全乌市温室气体减排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日本从燃烧石油改为为以燃烧煤炭为主要燃料的燃煤锅炉正在增加。与此同时,为防止由此产生新的大气污染,日本环境厅于1983年9月公布了一项关于严格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及工业和民用炉窑排烟中的NO_x排放标准。新制的更严格的标准中NO_x的允许排放浓度比原标准减少了25~50%,并已从1983年9月10日开始执行。原来燃煤锅炉的NO_x排放标准是在石油使用量正常时规定的,它是按锅炉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5.
一、大气环境状况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炭.据估算,全国年排人大气中的烟尘和工业粉尘2800万吨左右,其中,燃煤排放的烟尘2230万吨,工业粉尘570万吨.在2230万吨烟尘中,燃煤电厂排放的烟尘1000万吨,工业锅炉排气的烟尘800万吨,工业窑炉和铁路机车排放的烟尘300万吨,其他燃煤排放的烟尘130万吨.在570万吨工业粉尘中,水泥工业排尘470万吨,冶金排尘100万吨.全国排放二氧化硫1300~1800万吨,其中燃料燃烧排出的二  相似文献   

6.
煤炭消费是我国SO2、NOx和颗粒物三大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世界上一半的煤炭在中国燃烧,废气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相关行业的排放标准在逐步加严,而在排放标准限值固定条件下,废气排放量决定了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介绍了以钢铁和水泥工业为主的废气量减排技术,包括废气循环技术和废气梯度利用技术;并对其废气量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废气量减排可有效降低污染物总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业粉尘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尘排放是工业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为了研究工业粉尘排放的主要动力以及应对措施,文章对2001-2009年的中国工业粉尘排放进行了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分解。首先利用2001-2009年中国工业的产值与环境排放数据,描述了工业粉尘排放的基本情况,再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将工业粉尘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治理效应四部分,并比较分析了各子效应的影响程度及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规模效应仍是工业粉尘排放的重要动力,而结构效应将会是未来粉尘减排的关键方向。文章在将工业划分为6个子行业之后,根据粉尘的产生与排放量,选择化工及金属行业作为重点工业子行业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指出目前该子行业粉尘减排的主要方向应为充分发挥治理效应的减排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5年度中国燃煤大气硒排放清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燃料消耗的排放因子法,按照经济部门、燃料类型、燃烧方式和除尘设施等将排放源进行分类,根据各省、市、自治区不同排放源类型的煤炭消耗量及其平均硒含量,建立了2005年中国燃煤大气硒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燃煤大气硒排放总量为1331.14t,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山东(175.90t)、河北(111.79t)、河南(105.36t)、江苏(97.32t)、山西(84.66t)等,说明硒排放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大部分排放来自工业(576.60t)和电力(543.82t)部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3.32%和40.85%,原煤燃烧排放占燃煤大气硒排放总量的90.07%.  相似文献   

9.
3文章对某500 k A系列电解槽排放的电解烟气进行测试。净化系统出口处的粉尘平均含量为15.0 mg/Nm,总氟平3 3均含量为0.8 mg/Nm;天窗排放的粉尘和氟化物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是4.4、0.32 mg/Nm;两处测试数据中粉尘和总氟3均能分别满足《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5—2010)规定的20.0、3.0 mg/Nm标准限值要求。电解槽的总氟集气效率为97.20%。除尘器的漏风率为0.56%,粉尘的净化效率是99.97%,氟化物的净化效率是99.7%。测试结果表明电解槽集气效率偏低,故为减少电解烟气污染物排放,应对现有设计进行改进,提高电解槽集气效率。  相似文献   

10.
《环境》2016,(1)
正"加快燃煤电厂升级改造,在全国全面推广超低排放和世界一流水平的能耗标准,是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改善大气质量、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2015年12月2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再一次释放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信号。被誉为"乌金"的煤炭,在为工业服务时,也在"喂"人民服"雾"。煤炭燃烧所带来大气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广东作为煤炭消耗大省,探索煤炭清洁利用的新途径,引导工业燃料企  相似文献   

11.
居民使用煤炭等固体燃料采暖或炊事时常排放出大量污染物,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还严重影响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长期关注。本文基于居民燃煤污染物组成和煤的燃烧机理,探讨了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规律;结合居民燃煤炉灶类型,综述了居民煤炭主要燃烧技术的原理及优缺点;针对居民散煤的清洁燃烧,从居民用煤标准、清洁燃烧技术选择、清洁燃烧炉灶的科学评价几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2015年发布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显示,全国烟粉尘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排放的67%都源于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燃烧。在我国煤炭消费中,发电用煤占到约一半。按照发展规划,我国将力争到2020年,使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排放,是我国提高煤电清洁高效利  相似文献   

13.
1 我国工矿企业大气污染源的构成特点与标准的制定方法 除火电厂和工厂等各种燃烧装置排放有组织的各种大气污染物外,我国大部分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排放各种大气污染物。 自1973年我国颁布施行《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对排气筒排出的大气污染物(有组织的大气污染物)作出控制标准以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与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14.
从宿迁市木材工业粉尘污染控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木材工业企业粉尘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控制粉尘污染的若干建议。保护环境是实现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从工艺、技术和装备方面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使作业环境和大气污染排放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能源     
我国环境问题与能源结构和燃烧方式有着密切关系。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煤炭占72.43%,石油占20.2%,天然气占2.85%,水电占4.54%。这种比例关系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直接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现在我国每年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有4300万吨,其中粉尘2000万吨,二氧化硫1800元吨,氮氧化物的500万吨,我国是世界三个  相似文献   

16.
木材工业粉尘污染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木材工业粉尘污染控制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木材工业企业粉尘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控制粉尘污染的措施及发展趋势.保护环境是实现木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从工艺、技术和装备方面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粉尘,使作业环境和大气污染排放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1985年以来,上海市环保局先后颁布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生产性粉尘等上海市工业废气排放试行标准和补充标准。由于这些标准是1973年颁布的上海市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的继续,在实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因此,为进一步完善本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的标准,使之更适应实际情况,上海市环保局于1988年下达并委托上海市环保所大气室,开展氰化氢、铬酸雾、甲醛、氯苯、酚类、苯胺类、沥青及苯并(a)芘等8种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研究。课题组采用了综合最佳实用技术法和大气质量推算法等技术方法,并参照国内外有关大气环境标准,开展了定标污染物的环境浓度测定和评价,使建议的各项标准值更符合污染情况,可操作性更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国燃煤大气锑排放清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燃料消耗的排放因子法,按照经济部门(电力、工业、生活消费及其他)、燃料类型(原煤、洗煤、焦炭、型煤)、燃烧方式(层燃炉、煤粉炉、流化床锅炉等)和除尘脱硫设施(机械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等将燃煤排放源进行分类,根据各省、市、自治区不同排放源类型的煤炭消耗量及平均锑含量,建立了2005年中国燃煤大气锑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05年中国燃煤导致的大气锑排放总量约为530.86t,排放量超过30t的省份依次为贵州(49.28t)、湖南(45.96t)、河北(37.36t)、山东(35.12t)、安徽(30.92t),表明中国燃煤大气锑排放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大部分排放来自工业和电力部门,分别占排放总量的47.2%和39.9%.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大量燃烧煤炭、石油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以废气和烟尘等形式排放到大气中,超过了大气环境的容许量,给人类的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急剧增长,大量燃烧煤炭、石油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以废气和烟尘等形式排放到大气中,超过了大气环境的容许量,给人类的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