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市蔬菜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宁波市蔬菜基地的蔬菜中有害物残留和累积状况的调查发现,菜区土壤及蔬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硝酸盐,重金属等有这物质的污染,其污染程度随物质类型、性质及数量而不同。如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平均达817mg/kg,亚硝酸盐平均为0.82mg/kg,平均超标率分别为47.6%和28.6%;重金属中铜,镉、铬的超标率都在60%以上。这种状况对人体健康含有潜在的威胁。必需有效地控制和加以防治,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生物修复中的亚硝态氮积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生物修复过程中出现的亚硝态氮积累问题,试验分析在以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为主要电子受体的两个体系中,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速率以及磷源对二者的影响,从而探究硝酸盐生物修复过程中亚硝态氮积累的因素。结果表明:在碳源不足的情况下,硝酸盐还原菌对碳源的竞争能力强于亚硝酸盐还原菌,此时将会出现亚硝酸盐的积累。碳源充足时,亚硝酸盐为主要电子受体的体系中亚硝酸盐氮的还原速率约为以硝酸盐为主要电子受体的体系中硝酸盐氮还原速率的1.7倍。磷浓度也是影响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的重要原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添加磷源后,硝酸盐为主要电子受体的体系中硝酸盐氮的还原速率约为未添加时的1.16倍;亚硝酸盐为主要电子受体的体系中亚硝酸盐氮的还原速率约为未添加时的1.23倍。  相似文献   

3.
1前言亚硝酸盐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 ,不稳定。根据水环境条件 ,可被氧化成硝酸盐 ,也可被还原为氨 ,硝酸盐在无氧环境中也可受微生物作用而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 ,失去血红蛋白在体内运送氧的能力 ,出现组织性缺氧症状。亚硝酸盐可与仲胺类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某些深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较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有报纸、杂志介绍存放时间过长的水中含有较高的亚硝酸盐 ,长期饮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亚硝酸盐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不稳定。根据水环境条件,可被氧化成硝酸盐,也可被还原为氨,硝酸盐在无氧环境中也可受微生物作用而还原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发生高铁血红蛋白症,失去血红蛋白在体内运送氧的能力,出现组织性缺氧症状。亚硝酸盐可与仲胺类反应生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某些深层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饮用水的硝酸盐污染导致了对健康的危害,因为硝酸盐在胃肠系统里可以还原成为亚硝酸盐离子。硝酸盐可以导致肠原性高铁血红蛋白症的发生,这是一种对婴儿尤易感染的致命疾病。另外。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有一种潜力,能形成致癌的亚硝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虽然还没有被确认为能使人致癌,但它是动物的潜在致癌物已成定论。因此美国环境保护署和欧共体分别确定了NO_3—N的最高含量为10mg/1和11.3mg/1。  相似文献   

6.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近年来在研究环境与癌症病因上,愈来愈重视强致癌物质-亚硝酸胺及前体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许多研究者证明,随食物摄入人体的硝酸盐中有80%以上是来自蔬菜.故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便引起国内外公众的极大关注.对  相似文献   

7.
亚硝酸盐氮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氮可由氨氮氧化产生,也可由硝酸盐氮还原产生,随水环境不同而异。亚硝酸盐氮在水系中不稳定,在含氧和微生物作用下,可氧化为硝酸盐氮,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可被还原为氨氮。目前尚未见有关自来水中亚硝酸盐氮的形成与归趋方面的文献报道。S水库是某市的主要饮用水源,近几年来由于上游水下断受到含氮有机物污染,导致春夏之际水库水氨氮浓度升高,有时高达2.5mg/L,亚硝酸盐氮在自来水中的浓度也相应提高,且亚硝酸盐氮浓度随水样放置时间而变化,这一点对凡能引起自来水停留时间过长…  相似文献   

8.
在湛江市典型区域采集了14个蔬菜品种的28个样品,分析了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对其污染状况及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叶菜类硝酸盐含量普遍较高,有8个样品超标,根茎类和瓜果类硝酸盐含量均没有超标,而所有样品亚硝酸盐含量均较低.根据WHO/FAO规定的硝酸盐日允许摄入量换算得到的标准进行评价,青瓜、莲藕、葫芦瓜、花菜、包菜等品种食用较为安全,而萝卜、瓢瓜和生菜、大白菜等蔬菜经盐溃或煮熟后也可放心食用;但菜心、芥菜、通心菜、小白菜和油麦菜等蔬菜属于严重污染,食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带来风险.  相似文献   

9.
林鸣文 《环境》2003,(10):30-30
向落后的事物开火,当然是痛快淋漓;若要对时尚潮流提出质疑,则多少需要一点勇气了。最近,俄罗斯营养专家经数年研究后得出结论:只食用绿色食品会破坏人体的营养平衡。导致这种失衡的原因,主要是人体摄入硝酸盐不足。我查了一下资料,说是硝酸盐本身无害,但如果储藏时间久了,由于酶和细菌的作用,硝酸盐就会还原为亚硝酸盐,因  相似文献   

10.
FNA的抑制作用及反硝化过程的交叉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娟  王丽  彭永臻  王淑莹  高永青 《环境科学》2010,31(4):1030-1035
亚硝酸盐和硝酸盐通常被认为对反硝化细菌的代谢有抑制作用.通过大量批式试验,对不同浓度亚硝酸盐在不同pH条件下对硝酸盐还原的抑制作用及2种电子受体之间的交叉影响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硝酸盐还原与游离亚硝酸(FNA)有显著的相关关系,FNA而非亚硝酸盐是硝酸盐还原的真正抑制剂.FNA浓度为0.01~0.025mg·L-1时硝酸盐还原能力受抑制程度为60%,当FNA浓度0.2mg·L-1时,硝酸盐还原反应被完全抑制.此外,污泥亚硝酸盐还原能力也受FNA抑制,当FNA浓度由0.01mg·L-1增至0.2mg·L-1,亚硝酸盐还原能力下降80%.研究还发现,亚硝酸盐还原受硝酸盐抑制影响很小,不同浓度抑制剂下还原能力恢复达90%以上.相反,硝酸盐还原能力仅恢复3.04%~72.54%,且恢复程度主要取决于抑制剂投加量,而受抑制时间和抑制剂投加方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察提供氧分子以外的其它电子受体时微生物对石油污染的修复效果,在缺氧和厌氧条件下,采用批式试验方法研究了活性污泥在供给硝酸盐、亚硝酸盐、EDTA铁盐或硝酸盐+EDTA铁盐条件下对苯的降解效果,探讨了这些电子受体对缺氧和厌氧微生物降解苯的影响以及这些电子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在供给硝酸盐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硝酸盐还原和亚硝酸盐暂时累积现象同时出现;②当供给亚硝酸盐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不明显;③在供给EDTA铁盐为电子受体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明显,亚铁盐浓度逐渐升高;④当同时供给硝酸盐和EDTA铁盐时,苯的生物降解作用明显.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亚硝酸盐和亚铁盐累积现象.这表明,同时供给硝酸盐和EDTA铁盐时,伴随苯的降解首先硝酸盐和铁盐还原产生亚硝酸盐和亚铁盐,随后亚硝酸盐将亚铁盐氧化为铁盐.氧化产生的铁盐又继续作为苯降解的电子受体来降解苯;铁离子和亚铁离子之间构成的氧化还原循环,从而促进了苯的缺氧降解和硝酸盐还原.  相似文献   

12.
太湖流域水环境硝态氮和亚硝态氮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4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氮素已成为日益增长的环境污染物质。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于水体氮素污染问题的研究,已在国际上引起广泛重视,相继召开氮素水污染会议和第38届诺贝尔关于氮的学术讨论会,推动本项研究的发展。我国在此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 环境氮素污染对于人畜健康的危害性,已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胃癌可能与饮水和蔬菜硝酸盐增高有关;启东县饮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与当地肝癌死亡率呈正相  相似文献   

13.
镉柱法测定海水中硝酸盐氮方法探讨烟台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翟美华《海洋监测规范》中,硝酸盐氮的测定方法为镉柱法。该法是将待测水样中的硝酸盐氮通过镉柱定量地还原为亚硝酸盐氮,然后按重氮-偶氮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氮的总量,扣除原有的亚硝酸盐氮,即得硝酸盐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氢自养反硝化系统中亚硝酸盐的累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彩霞  顾平 《环境科学》2008,29(10):2830-2834
建立了序批式反应器氢自养反硝化系统中亚硝酸盐累积的数学模型,定义了反硝化系数α来描述亚硝酸盐的累积状况,研究了序批式反应器内加入亚硝酸盐前后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速率以及亚硝酸盐累积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第l阶段中硝酸盐的还原速率为6.52 mg/(L·h),亚硝酸盐的还原速率为4.40 mg/(L·h),亚硝酸盐累积明显,加入亚硝酸盐后亚硝酸盐的还原速率上升到4.89 mg/(L·h);第2阶段中硝酸盐的还原速率下降到3.94 me,/(L·h),此时几乎无亚硝酸盐累积.亚硝酸盐的加入,改变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还原速率,从而最终影响了亚硝酸盐的累积浓度.亚硝酸盐的累积过程与根据模型计算得出的理论值吻合较好;反硝化系数α能够准确反映亚硝酸盐的累积状况:α1时,亚硝酸盐累积浓度很低,<0.30 mg/L.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沙颍河流域典型癌病高发区居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暴露状况和健康危害,通过采集饮水和蔬菜样品,调查和计算不同人群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暴露途径和暴露剂量,对居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受到沙颍河污染的影响,饮水和蔬菜暴露剂量中,癌病高发村庄居民雨季硝酸盐暴露剂量的54.57%和亚硝酸盐暴露剂量的93.77%来自饮水.癌病高发村庄、镇区和其他村庄居民饮水及蔬菜的NO_3~--N年均暴露剂量分别达到2.052、1.457和1.028 mg·kg~(-1)·d~(-1),均超过了0.836 mg·kg~(-1)·d~(-1)的日允许暴露剂量(ADI),癌病高发村庄居民雨季的NO_3~--N最高暴露剂量达到4.594 mg·kg~(-1)·d~(-1),健康风险达到4.11×10~(-8)a~(-1),存在明显的硝酸盐暴露健康风险.除癌病高发村庄居民在旱季存在饮水亚硝酸盐直接暴露的健康风险外,研究区居民饮水和蔬菜亚硝酸盐直接暴露的健康风险总体上不明显.癌病高发村庄居民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暴露的健康风险明显高于区内其它居民.硝酸盐是癌病高发村庄居民健康风险的显著危害因子,较高的硝酸盐暴露剂量及其在体内的转化,可能成为癌病高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氮肥施用与环境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氮肥施用对农产品(特别是蔬菜等)造成的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残留状况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氮肥的淋溶和挥发损失对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压力及产生的潜在的生态学影响。最后针对以上的情况,从对策上提出了五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污染防治事关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既是环境与发展问题,更是民生问题.目前,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一是耕地受农药、化肥污染的面积不断扩大,大量氮素进入土壤导致农产品硝酸盐、亚硝酸盐污染.同时,由于农业的面源污染导致土壤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如残留农膜恶化土壤物理性状,影响农业产量和农产品质量问题已日益凸显.二是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少数地区农产品因重金属含量超标而造成一定经济损失.三是工矿场地污染问题突出.四是流域性和区域性土壤污染问题突显,成为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瓶颈.土壤污染使污染物在农作物中积累,通过食物链进人人体诱发癌症和其他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中国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因素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94,自引:0,他引:94  
本文综述了近十几年来我国城市蔬菜中硝酸盐和亚到盐污染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氯肥使用量的增大,蔬菜中硝酸盐污染较为严重而亚硝酸盐污染也不容忽视。探讨了蔬菜受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9.
Maimo  J 张英香 《环境工程》1992,10(6):58-61
本文介绍能同时测定水体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自动流动注射分析(FIA)系统。其方法是依据亚硝酸盐与偶氮染料的反应。样品分成两股液流:(1)一股用氮试剂直接处理,送入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流通池,得出正吸收光度值,直接测定样品中的亚硝酸盐;(2)另一股经过镉还原微型柱,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用偶氮染料试剂处理后的混合溶液送入同一双光束分光光度计的参比池,得出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和吸光度总和的负峰值。根据二值的不同,计算原样品中硝酸盐含量。将配备RS232C接口的数字电位计与分光光度计寄存器输出端相联接,使本方法实现自动化。电位计用作Amstrad128微机的数据采集接口。编制出专用程序,可以进行(1)连续试验数据的储存;(2)数据处理以计算校准曲线,并自动报告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Fe0去除黄土地区土壤水中的硝酸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欧美发达国家,以Fe0为填料的PRB(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s)技术已成功用于去除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污染,而在我国的实际应用还未见报道,但我国许多地区的土壤水中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为此,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批实验采用200~300目的还原铁粉研究了在有黄土存在时溶液pH、铁粉表面预处理及铁粉与硝态氮质量比、土壤水中主要阴离子及加活性炭等对硝酸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土的碱性条件下,Fe0仍然可以还原硝酸盐,起始pH值影响不大,因为土壤的缓冲作用能抵消进水pH值的影响;铁粉经过酸预处理后能提高反应速率和硝酸盐的去除率;增大铁粉与硝态氮的质量比能提高硝酸盐的去除率,但当这个比值超过100∶1以后,用酸预处理和不作预处理的效果相当,且再增大比值对硝酸盐的去除率影响不大.黄土地区土壤水中的主要阴离子Cl-、SO42--和HCO3-可促进铁粉腐蚀进而加快硝酸盐的还原,同浓度下促进作用顺序为SO42->HCO3->Cl-;加入活性炭可形成原电池从而加快硝酸盐的去除.硝酸盐还原产物主要是氨,亚硝酸盐只是在反应初期出现但很快就减少,可溶性铁含量都小于0.2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