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模糊数学法综合了5项主要污染指标评价了2008-2012年营口石门水库的水质级别,改变了仅凭单因子评价水质级别的方法,评价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模糊数学在很多科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效果也很明显。本文根据模糊数学中的综合评判方法提出了评价的数学模型,对地表水水质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对地表水中十项因素通过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其水质级别比常用的评价方法更明  相似文献   

3.
海水水质级别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提出了海水水质级别模糊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即模糊综合海水水质级数,指出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存在的缺点。大连湾海域16个站位监测值的评价结果表明,在3种求权重的方法中,以水质标准级别权重法较好,其模糊综合海水水质级数同水质标准级别法水质级数相近似,较真实地反映了大连湾海域的水质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4.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在给水厂原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基于模糊评价原理,针对传统模糊评价模型存在的评价因子选取主观性强,评价结果可比性差及超标因子存在性表述不直观等问题,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的降维原理筛选评价因子,降低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并以级别特征值J作为同级别水体水质优劣比较和超标因子存在性判定的依据,提高模型的实用性.最后应用该模型对西北某市地下水源水厂原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案例水厂原水合格率高于80%,且评价结果以Ⅰ类水为主,总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但各年反映水体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有所差异.当级别特征值J大于2时,无论最终评价结果优劣,均表明评价水体存在超标因子,且J值越大,水体状况越差.以筛选后的水质指标作为评价因子,所得评判结果更贴近水体实际状况,所得J值能更准确地反映超标因子的存在,使得最终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5.
物元分析在水质污染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提出一种用物元分析进行水质污染综合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将水质级别、评价项目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根据水质分级标准建立关联函数,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判断水质级别.用实例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完全一致.该方法计算简便,评价合理,实用性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析和阐明地表水环境质量灰关联评价中关联度向量r中各分量的信息荷载,在满足定量、连续、分级的条件下构造了水环境质量系数C,C由首数水质级别数K和尾数水质差异E组成。水环境质量系数既能表示水质级别,又能准确区别同级水质差异。在应用特例中介绍了模糊级别的区分和级别跳跃现象。最后介绍了应用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额尔齐斯河2010年监测数据进行水质评价。用模糊综合评级法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判断水质级别;用主成分分析法判断主要污染物类型,确定各污染物的主要贡献率。并将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单项指标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在水质评价中水质级别判断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水质主要污染物判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用两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对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较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前湖泊营养盐浓度级别评价常采用的平均值法忽视了变量的不确定性.本文据此提出一种基于正态分布总体均值假设检验的级别评价方法,并结合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营养盐浓度的分类,提出了简便快捷的图示法.结果发现,该方法能体现营养盐浓度变量的不确定性,融合先验级别假设,将决策风险定量化,可提供较为广阔的决策空间.同时,采用该方法对滇池外海观音山监测断面氨氮浓度的水质级别进行评价,发现先验级别假设、样本容量和决策偏好对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与平均值法的比较发现,假设检验法具有更小的错误概率(例如,样本容量13时,风险0.21),评价结果具有更高的可信度,验证了假设检验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用灰色局势决策进行水质评价的方法.该方法将评价样本作为事件、水质级别作为对策、构造局势,用效果测度对评价指标(决策目标)统一计量,通过综合决策矩阵确定水质级别.结合实例与模糊数学方法和灰色聚类方法进行了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水环境管理的基础.不同评价方法会得到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至关重要.目前,缺乏科学、客观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基于此,以洛阳市为例,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基于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的普适法(简称"普适法")3种方法开展地下水水质评价,通过建立级别差方法,定量筛选最适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①模糊综合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普适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普适法-内梅罗指数法3种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的级别差小于0的比例占比分别为34.62%、19.24%和46.16%,大于0的占比分别为19.23%、23.07%和26.92%,因此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 < 普适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 < 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得到的地下水水质级别.②模糊综合评价法最适用于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采用该方法评价得到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分为优良(Ⅰ类)、良好(Ⅱ类)、较好(Ⅲ类)、较差(Ⅳ类)和极差(Ⅴ类)5类(参照GB/T 14848-2018《地下水质量标准》),以良好和较好水质为主,造成地下水水质较差的组分主要为CODMn、总硬度、硝酸盐和汞.研究显示,级别差法可作为定量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筛选技术,能够为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银盐抑制法、Cl2校正法、标准曲线法、密封消解法、干扰扣除法、HCl去除法6种方法进行试验对比,分析COD测定中可靠、无毒、适用的消除氯离子干扰的方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价密切值法的数学模型,并将其用于某地区4栋大楼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通过与灰色评价法、污染损失率法等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密切值法的判定结果等级与污染损失率法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与灰色评价法的评价结果存有差异;从评价结果排序看,密切值法的判定结果与灰色评价法、灰色物元分析法、相似率法、污染损失率法基本一致.说明密切值法用于评价室内空气品质是可行的.而且该评价方法原理简单,计算过程简便,分辨率较高.本研究拓展了密切值法的应用领域,也为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薄板成形应变场的传统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 ,指出其不足和误差的来源 ,并提出了数字图像分析法测量薄板成形中的应变场 ,对测量原理 ,新的测量方法对老方法的改进 ,以及如何降低误差进行了介绍 ,指出了这种方法的前景 ,同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用仪器法测定BOD5的方法的准确性。可靠程度及与标准法的相关性,从而证明简单、方便的仪器法是否可以代替繁琐、复杂的标准法,因而可以行之有效地运用到生产、科学研究、教学实际中。  相似文献   

15.
根据自然环境试验研究的成果,总结了装备长贮寿命预报方法,主要包括:逐级预报法、相似装备预报法、逐步排除法、薄弱环节法和现代数学建模法。充分利用和发展装备长贮寿命预报方法将增强装备环境试验的效能,提高装备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用仪器法测定COD的方法的准确性,可靠程度及与标准法的相关性,从而证明简单、方便的仪器法是否可以代替繁琐、复杂的标准法,因而可以行之有效地运用到生产、科学研究、教学实际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控制大型航天器一体化模型的计算成本。方法分别使用状态空间法和附加刚度法建立结构-控制-光学一体化模型,并求解微振动响应。使用稀疏矩阵LU分解法和迭代法求解线性方程来加速微振动响应的求解速度。结果对某大型航天器建立一体化模型,并求解微振动响应,总耗时10.35 s,其中使用迭代法计算2794个频率点耗时7.20s,使用稀疏LU分解法计算6个频率点耗时3.15s。结论数值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高效性,是适用于实际工程中大型航天器微振动预示的高效算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利用加标回收率完成水环境的监测探讨问题,文中介绍了加标回收率理论知识,讨论了加标回收率的应用现状,主要对公式中"加标量"的探讨和公式中"加标量"的量纲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加标回收的实验方法介绍了比色法测定加标回收,包括比色法测定加标回收和比色法的预处理,容量法测定加标回收和其他方法测定加标回收,结合水环境监测中的比色法、容量法等常用方法对加标回收率计算,为完成水环境的监测探讨的准确测定,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比较荧光法与群落计数法的测定方法和实验结果,用t检验法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性,通过回归分析验证荧光法测定蓝藻生物量的稳定性和线性响应性,认为荧光法测定蓝藻生物量可行。  相似文献   

20.
等斜率灰色聚类法在地面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运用等斜率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的新方法 ,该方法以等斜率方式构造白化函数 ,具有分辩率高、信息利用率大的优点。并用该方法对蒲河新城子段的水质进行了评价 ,最后与模糊数学方法作比较。结果证明 ,等斜率灰色聚类法不仅具有模糊数学的优点 ,又补充了其不完善之处 ,用等斜率灰色聚类法评价水质比较符合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