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水文条件下黄河口滨海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不同水文条件下黄河口滨海湿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特征,通过内转录区间(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淡水恢复芦苇湿地(FPW)、非淹水芦苇湿地(NPW)、潮汐芦苇湿地(TPW)和盐地碱蓬湿地(TSW)土壤的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非淹水芦苇湿地土壤中真菌OTUs数量最高(902),但4种湿地...  相似文献   

2.
自然复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污水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流人工湿地不易自然复氧是造成其出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为了在处理过程中补充氧气且减少动力消耗,文章采用自然跌水方式进行无动力增氧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并通过设置的简便湿地原位观测点实现对湿地内部沿程水样的采集和监测。通过湿地原位观测显示湿地床内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氨氮(NH3-N)呈现较显著的沿程下降趋势,自然复氧增加了湿地床内的溶解氧(DO)含量,COD、TP、TN、NH3-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8.4%、4.1%、11.7%、13.9%。同时对湿地床内污染物质降解进行一级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跌水复氧增加了整个湿地系统特别是湿地床前端对COD、TP、TN、NH3-N降解速率,但因为高氮磷废水碳源的不足,二级湿地对氮类的去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同时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积去除速率常数kv也呈现下降的趋势,对一级动力学进行Arrhenius方程修正,COD、TP、TN和NH3-N在一级湿地池呈现出比二级湿地池较大的kv20值,θ值为1.03~1.05,符合相关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2014年6月-9月,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内浮游植物进行采样监测,共鉴定出藻类植物157个分类单位,包括152种5个变种,隶属于8门11纲20目40科55属。利用PRIMER5.0软件对各样点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聚类(CLUSTER)和MDS多维度分析以及生物环境(BIOENV)连接分析,结果推测湿地内水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TP、TN为影响群落结构变化主要理化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北方大规模人工湿地在冬季对TCS(三氯生)的去除效果,在山东省境内4个典型的大规模人工湿地(即武河人工湿地、大沙河人工湿地、新薛河人工湿地和洸府河人工湿地)内于冬季(2013年12月—2014年1月)进行取样,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工湿地进出水中ρ(TCS),并分析不同湿地对TCS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TCS在4个人工湿地系统进出水中均有检出,由于各人工湿地系统均承接当地污水处理厂尾水,冬季进水中ρ(TCS)偏高,为(800.81±83.37)~(1 151.00±47.13) ng/L,并以武河人工湿地为最高. 虽然人工湿地对TCS的去除率达22.44%~78.82%,但经由人工湿地处理后出水中仍含有较高浓度的TCS残留,经由人工湿地出水进入下游水体的TCS日释放量仍较高,其中洸府河人工湿地出水中高达92.60 g. 因此,冬季各人工湿地对TCS的去除效果在低温影响下有所降低,并且对下游水体和人类健康的威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针对洱海缓冲带内典型低污染水的污染问题,选取洱海西区白鹤溪与梅溪间以农田为主要用地的典型缓冲带,监测了缓冲带内的地表径流水质,在洱海现场设置了不同植物表面流湿地中试系统,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研究其对洱海缓冲带模拟低污染水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植物湿地系统具有较好的氮去除效果,总氮(TN)年均去除率表现为荇菜湿地(83.1%)>芦苇湿地(73.9%)>黑藻湿地(73.3%)>空白湿地(65.5%),荇菜湿地对TN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最稳定;各湿地系统氨氮(N H 4 + -N)年均去除率高于77%;各植物湿地系统沿程氮去除率分析结果表明,出水水质达到Ⅲ类时,荇菜湿地、黑藻湿地和芦苇湿地氮去除最佳宽度分别为7.04、8.64和6.92 m;试验期间湿地系统中荇菜、黑藻和芦苇氮去除贡献率分别为5.88%、3.23%和21.12%,芦苇对氮去除贡献率明显高于荇菜和黑藻,芦苇、黑藻对氮去除贡献率表现出较大的季节性差异,而荇菜不同季节对氮去除贡献率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6.
滨海湿地位于陆地和海洋交错处的关键带,对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解环渤海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文章选取环渤海11个主要芦苇湿地表层(0~20 cm)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Pb、Cr、Ni、Cu、Zn、Cd6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多种方法对重金属潜在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解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环渤海芦苇湿地沉积物中Pb、Cr、Ni、Cu、Zn、Cd 6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92±5.81)、(50.29±20.50)、(31.53±9.71)、(25.37±4.29)、(80.13±15.11)、(0.92±0.54) mg/kg,其中,辽河三角洲湿地Pb、Cd含量最高,黄河三角洲湿地Cu、Ni、Cr含量最高,七里海湿地Zn含量最高。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结果都表明Cd在环渤海湿地污染较严重,其他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同时,辽河三角洲湿地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由于存在油田采油活动和湿地水产养殖,并且沉积物p H相对较低,是引起该地区重金属污染水平明显高于渤海湾滨海湿地的原因。因此,环渤海芦苇湿地,...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艾比湖湿地内土壤盐结皮(SSC)与土壤特性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影响SSC厚度的 自然要素.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湿地内选取30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并在其周围选取无SSC的样点(30个)作对比,对研究区内有SSC和无SSC覆盖的土壤特性(有机质、容重、质量含水量、总盐、全氮、全磷和pH)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人工芦苇湿地氨氮污染物去除及氨氧化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质量浓度的NH3-N在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内的去除过程进行考察,并且对比分析了去除率和硝化强度,利用PCR-DGGE技术研究了ρ(NH3-N)及植物种植等因素对人工湿地中AOB(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5 d的情况下,模拟低污染水ρ(NH3-N)分别为0.6~0.7和4.5~5.0 mg/L时,芦苇湿地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81.9%和62.2%.较高的ρ(NH3-N)和种植芦苇有利于提高湿地硝化强度和AOB群落多样性.系统运行50 d时,处理高ρ(NH3-N)和低ρ(NH3-N)低污染水的芦苇湿地的硝化强度分别为0.164和0.103 mg/(kg·h);AOB群落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系统运行90 d时)分别为2.32和1.75.处理高ρ(NH3-N)的低污染水时,空白湿地和芦苇湿地的硝化强度分别为0.082和0.164mg/(kg·h);AOB群落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系统运行90 d时)从1.95增至2.32.  相似文献   

9.
内电解人工湿地冬季低温尾水强化脱氮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湿地冬季运行效率低、污染物去除能力差,本研究通过对比无植物湿地、普通湿地和内电解湿地冬季低水温下(3~12℃)对污水厂尾水的脱氮效能,深入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揭示内电解湿地的强化脱氮机制.结果表明,内电解湿地可以更好地利用尾水中碳源,脱氮效果优势明显,出水TN浓度维持在(9±0.29)mg·L~(-1),TN平均去除率达42.27%,比无植物湿地和普通湿地分别高出17.91%、17.33%.冬季低温条件下,内电解湿地微生物活性仍很高,荧光显色法测得微生物活性达到0.224 mg·g~(-1),分别是无植物湿地和普通湿地的2.6、3.4倍,反硝化强度分别是无植物湿地和普通湿地的2.8、3.3倍.高通量测序表明,内电解湿地基质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优于无植物湿地和普通湿地.检测出的脱氮微生物主要有脱氯单胞菌、根瘤菌、生丝微菌、红杆菌,还有自养反硝化细菌产硫酸杆菌.内电解湿地在脱氮微生物总量上有明显优势,脱氮微生物占微生物总量的7.13%,分别是无植物湿地、普通物湿地的3.8、8.7倍,因而脱氮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支流已经成为辽河干流的重要污染源,在支流河口建设大型人工湿地可以阻控支流污染物.为揭示辽河保护区七星湿地的净污效果,在对七星湿地水质、水量进行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其有机物和营养物状况进行评价,并计算污染物在湿地中的去除量,最后利用归趋模型对污染物变化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内梅罗污染指数在支流河入口处较高,万泉河污染最严重;支流水体在经过湿地净化后,水体污染程度有所下降.植物生长期内(5—10月)七星湿地对COD去除总量为26.83 t,削减率为35.3%;对氨氮的去除总量为2.63 t,削减率为37.9%;对总磷的去除总量为0.40 t,削减率为52.9%.衰减方程模型对于COD、TP及不同形态氮拟合效果一般;多元参数回归模型及Monod机制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湿地Cout(NH+4-N)和Cout(NO-3-N)的变化.对Monod机制模型参数进行计算可得:kNH+4=24.987 L·m-2·d-1,kmax,NO-2=77.696 mg·m-2·d-1,KS,NO-2=0.114 mg·L-1.相关模型参数可用于湿地氨氮与硝氮浓度的预测.因此,多元参数回归模型及Monod机制模型可应用于类似湿地Cout(NH+4-N)和Cout(NO-3-N)变化的模拟及预测.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大庆龙凤湿地土壤硒的含量、形态,应用连续浸提的方法研究了大庆龙凤湿地保护区4个样区20个样点4个不同层次的土壤中硒的含量、形态、剖面分布,并对土壤中影响硒元素沉积量的相关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庆龙凤湿地土壤全硒含量在垂直分布上没有明显的规律,变幅在121~150μg/kg之间,属于少硒土壤,在各种结合态硒中,水溶性硒仅占土壤全硒含量的1.5%~3.3%,交换态硒占3.6%~7.4%,有机态硒占24.0%~43.9%,酸溶态硒、硫化态硒和残余态硒3种无效态硒共占50%以上。土壤有机质、pH值及土壤粘粒是影响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并且由于土壤有效硒含量低、无效硒比例高导致硒的利用率低,这可能是本地区人与生物缺硒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扎龙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扎龙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经初步鉴定,共发现浮游植物60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8门、10纲、14目、24科、41属、60种。浮游植物组成和生物量均显示扎龙湿地浮游植物为蓝绿藻型,多样性的分布具有时空差异,从Shannon-Weaver指数分布可以看出,扎龙湿地处于中营养状态,水质状况为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  相似文献   

13.
大庆龙凤湿地的植被与植物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较详细地分析了大庆龙凤湿地的植被类型、分布、组成以及植物资源特点,分析了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和人为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龙凤湿地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景观水体浮游藻类变化及与水质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游藻类在不同的水质中有着不同的群落组成结构及分布特点,因此相关研究对于水质监测及水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以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内河段的较清洁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设立了10个样点,调查了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底秋冬春浮游藻类的时空变化情况,并研究分析了多种水质及岸带因子与浮游藻类相关指数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长广溪湿地公园河段浮游藻类的群落组成结构及丰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以蓝藻为主要优势种,丰度较高,平均值为4.7×106个/L;冬季的优势种以耐寒的硅藻及甲藻为主,丰度较低,最低值出现在1月,平均值为2.7×106个/L;春季以硅藻门为主,其中丰度最高值出现在5月份,平均值为3.4×106个/L。(2)水中的氮营养盐对浮游藻类的群落特征有重要影响,氮含量为影响浮游藻类群落的主要因子。高锰酸盐指数(OC)、补偿电导率及温度对浮游藻类群落也产生一定的影响。(3)水中不同水生植物的组合及河岸带类型对浮游藻类也有影响,有水生植物的样点水质较好,藻类较少;水中无水生植物的样点水质较差,藻类较多。河岸带植被较多的样点水质较好,浮游藻类较少;人工硬质岸带样点的水质差,浮游藻类较多。总之,长广溪湿地公园河段中浮游藻类的时空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环境自净能力的龙凤湿地水质改善优化调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明  贾瑞鹏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6):2418-2426
为解决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严重污染问题,找到合理的排污削减方案,选择大庆市龙凤湿地作为研究对象,以主要的污染物NH_3-N、TP、COD_(Cr)和石油类污染物为指标,应用MIKE21建立试验湿地二维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提出湿地水质改善的优化调控模型.进而,采用模拟试验研究了清淤、曝气、补水及上述措施两两组合下的调控方案对改善龙凤湿地水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工程措施下无法使染物削减到控制目标浓度,各类措施的削减效果为补水清淤曝气;在各组合情况下,补水+清淤方案的削减作用更佳;在工程措施相同情况下,提高排污标准也能起到削减作用.最后,在考虑不同排污方式下既能使污染物排放达标、又能充分利用湿地纳污能力的前提下,优选出了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湿地土壤在湿地环境功能中的角色与作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文章阐述了湿地土壤在湿地大气调节以及污染物净化方面的角色并介绍了目前湿地土壤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进一步强化湿地土壤环境功能的可能性,希望对今后湿地土壤环境功能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唐山南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在发挥重大生态服务价值的同时,其生态环境保护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在对唐山南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分析的基础上,思考唐山南湖湿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问题内化路径,探索采取市场化补偿途径,构建政府主导型、合理利用型的南湖湿地生态补偿机制.从而有效理顺生态建设者和受益者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唐山南湖湿地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湿地是汞的活性库,研究湿地汞的累积特征对揭示湿地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效应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崇明东滩沉积物汞累积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湿地汞的地球化学循环和湿地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采集了崇明东滩湿地高潮滩、中潮滩、中潮滩植被带前缘3个柱状沉积物样品,测得沉积物中w(Hg)为0.015~0.315 mg/kg. 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潮滩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沉积物存在轻度的汞污染. 同时对w(Fe),w(Mn),w(有机质)及粒度等理化参数进行了测定. 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沉积物中w(有机质),w(Fe),w(Mn)和粒度对沉积物汞累积的影响,指出有机质和铁、锰循环是影响沉积物中汞累积的主导因素,而粒度不是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9.
崇明东滩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磁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取自崇明东滩的高潮滩、中潮滩和低潮滩的沉积物柱样进行了磁学、粒度、重金属含量等指标的分析、比较与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在以粉砂为主的崇明东滩,通过污染负荷指数法进行评价,除低潮滩无污染外,中潮滩和高潮滩均有中度的重金属污染. 选取中度重金属污染的高潮滩沉积物柱样进行粒度、重金属含量以及磁性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显示,χfdARM/SIRM与重金属含量和粘土(粒径<4 μm)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以此建立了磁诊断线性回归模型;χfd和χARM/SIRM可作为重金属含量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20.
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是中国27个火山地质公园之一,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在镜泊湖入水、中心区、出水区进行浮游植物定性样品和定量样品的采集.结果表明,镜泊湖浮游植物种类很多,组成复杂.经初步鉴定,2014年共发现浮游植物210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8门,11纲,22目,44科,94属,210种.2015年共发现浮游植物222个分类单位,分别隶属于8门,11纲,23目,36科,111属,222种.对镜泊湖浮游植物多样性分析显示以标准清洁水平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