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近几年来,安徽省农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徽省农委")借助生态安徽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认真贯彻落实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鼓励发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2007年、2008年省委7号、6号文件提出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精神,积极履行职责,扎实勤奋工作,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叶稳 《福建环境》1995,12(6):22-22
生态农业是由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 Alborechf于1971年首先提出,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我国首次提出生态农业是在1980年银川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我国生态农业是在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借鉴了国外替代农业的各种形式,联系我国国情和生产实际,对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发展和提高。表现在对生态农业的概念和内  相似文献   

3.
垦区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有企业,在三十年的土地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和技术水平,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生态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要实现垦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建设生态农业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来抓。 1 生态农业的含义和作用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它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论述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目标及理论依据和基础,归纳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些模式和技术,总结中国生态农业得到的丰硕实践成果,指出中国生态农业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持续农业的重要模式,是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可持续双重目标的战略抉择,并展望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生态农业的模式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建设太湖生态农业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太湖水污染防治,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苏州市农业生产中以氮素为主的化学肥料,农药的施用和污染状况,分析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设生态农业,保护农业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入手,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认为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中国生态农业是典型的持续农业。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探求中国生态农业景观特征及其景观生态学意义,进而针对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持续4大功能,提出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5项原则,即提高异质性原则、继承自然原则、关键因子调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社会满意原则。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 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足苏州农业生产现状,提 出建设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现实存在 问题的分析,提出苏州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及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态农业是循环经济在农业生产中的成功应用。而种养结合的经济模式则有效地延伸了产业链。是农业现代化的新发展。“种植-栽培-养殖-加工”四业循环的新型生态农业模式在陕西省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得到了应用,实践表明。其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减少了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结合福建红壤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实际,提出发展富有区域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总体思路与战略思考。阐明在新时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红壤丘陵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优势与短板,以红壤丘陵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集成研究为切入点,提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与技术对策,以期为红壤丘陵山区农业转型升级与增效提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研究--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农业主要由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以及水产业构成.目前总体上具备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然而,土地垦殖率与农业利用率低、水资源缺乏等问题制约该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此首先介绍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及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运用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规划旅顺口区农业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效益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并进一步提出旅顺口区未来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项目及实现生态农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由于农业生产主要局限在耕地上,沟谷农业限制着整个农业的发展,一些农村仍处于贫困状态。本文通过对农业生产条件的综合研究和对沟谷农业的进一步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整个山区致富的根本出路是:摆脱沟谷农业的束缚,发展生态农业生产和商品经济,壮大农村实力,农业生产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为完成国家科委在沈阳市建设高效持久型农业的试点工作,解决郊区乡镇工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通过对沈阳市东陵区五三乡作为建立城郊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研究地区的现状调查和资源优劣势分析,从生态学观点找出现存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城郊型农业生态模式的意见。城郊是城市生态环境与农村生态环境的边缘和最活跃的交换地带,也是生态上最脆弱敏感的地带。沈阳市这样大的工业城市,城郊农业生态模式探讨尚处在初期发展阶段。为在城郊建立一个农、林、牧、副、渔,工商业持续发展、协调稳定的生态农业提供科学依据;两年来,通过对五三乡进行了现状调查与资源优劣势的分析,提出今后发展城郊型农业生态模式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广州环境科学》1996,11(4):5-9
考察分析了广州市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现状与问题,认为近年来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是显的,一些生态农业企业和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有效地带动了全市各地生态农业的全面发展,旅游农业的萌芽已经出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环境治理欠帐太多,农用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仍在下降,生态农业普及串依然较低。提出的对策,用具体性法规确保生态农业全面实施;建立农业保护区稳住耕地;进行农业环境治理;充分利用自然、经济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积极稳妥地发展大都市生态旅游农业。  相似文献   

15.
正如其他产业一样,生态农业显著效益的获得与应用相应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的相应技术即生态农业技术,指的是根据生态学、生物学和农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由生产实践经验发展的有关生态农业的各种方法与技能。 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只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纯农业技术,如耕作、栽培、育种技术和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另一类则是农业科学技术以外的其它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同位素、超声波在农业中的应用等。生态农业所使用的技术除传统的和常规的农业技术以及其他有关的技术外,还有最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和传统及常规的农业技术本质上都属农业范畴,但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稻田养鱼技术是在水稻栽培技术、养鱼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技术。另外稻田养鱼技术中除常规的养鱼技术和水稻栽培技术外,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浅谈生态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农业生态结构破坏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将扬州市邗江区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在创建过程中,邗江区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初步形成了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生态工业为重点,生态旅游和生态社区为亮点,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的综合型生态示范区建设模式。 项目实施 着力推进生态农业 以农村生态林建设强化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有计划地实施防护林工程,逐年新增造林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开展农业污染的源头控制工作,在农业栽培和农产品种植、加工、运输过程中减少污染,培植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农业废弃物  相似文献   

18.
张雪秋 《环境科学》1989,10(4):79-81,44
本文报道湖南南县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运用生态学原理,把传统的有机农业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试行全方位的立体农业系统工程方法,探索生态农业之路,出现了一批生态农业典型;阐述生态农业在发展农业经济中的作用;提出有关努力建设生态农业、加速县级农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认为生态农业是县级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农业生态结构破坏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了生态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高效利用资源,即在解决生态环境质量恶化问题的同时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生态农业建设不是单纯保护环境,也不是纯粹农业生产,而是寓环境保护于农业生产中,措施上强调通过食物链网络化以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达到系统内部生态位的充实和资源潜力的深度开发;技术上不是研究创造新技术,而是各类现有技术的合理组合,是系统整体上的调整和完善.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各种生物在系统内都能占据充分发挥其个体作用和功能的生态位,使系统达到资源利用、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的高效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