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乃生命之源、世界万物之本、文明兴衰之根.人类文明的进程表明,民族的强盛、社会的繁荣、文化的发展,无不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文化以其无微不至的渗透力和雄强宏阔的整合力在潜移默化中释放着巨大而无穷的能量,推动人类文明进程达到一个又一个巅峰。  相似文献   

3.
为有源头清水来──记烟台市全国环保先进青年企业家于德利本刊记者王明远特约通讯员杨圣霞水是生命之源,它覆盖了地球70%的表面积,滋润着地球,孕育了无数生命。而可供工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饮用的淡水资源仅占全部水量的2.53%,且分布极不均匀,据科学家预言,...  相似文献   

4.
济南市水源保护区划分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市水源保护区划分及保护对策济南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孙玉琳,高焰,王悦江,张怀成,侯继梅水是生命之源,最初的生命形式孕育于水,人也是从海洋进化而来。原始人傍水而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都是在大河的两岸。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接受大...  相似文献   

5.
正老子从赞美水的自然属性入手,引申出为人处世要"上善若水"的道理。水是生命之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人类诞生以来,人类依水而存、择水而居,水是人类文明的渊薮,人与水的关系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永恒的主题。当今,我们正面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6.
肆虐与征服     
丁学良 《环境导报》2003,(11):27-28
历史上最重要的传染病之大规模流行,都是人类文明进化带来的。它们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付出的非常惨重的代价,是对人类本身提出的严峻挑战。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方式的进步,人类不断征服疾病.并获得更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但细菌病毒也在进化。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我们要加速建设现代化的公共卫生系统,尽快建立应对可能突发的、有  相似文献   

7.
张笠 《环境》2010,(11)
水孕育了岭南文化,水孕育了羊城历史。广州,作为一个依水而居的城市,水文化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绵延不绝。然而,流经这个城市的河涌,却在经济发展的阵痛里成了一道道伤痕。恰逢2010年广州亚运会,如何将其由"发展之痛"变为"城市之光",再现东方水城的独特魅力,自然成了最受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建造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城市是各地区、各民族文明状况的重要标准,是我们文明最高抱负的真切表现。一个杰出城市的诞生。必然反映了一种杰出的文化。城市的结构、形态和面貌,受不同时期哲学、宗教和科学态度的影响,它也受到了当时人们思维方式的思考。城市也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接触的媒介,是这座城市中的居民在其周围山川河湖自然环境孕育之下,人们文化建设的集中体现。城市与共地方文化,如影随形。每一座城市又  相似文献   

9.
《环境》2016,(9)
正河网纵横,碧水蓝天,这曾是珠三角引以为傲的景观。水,孕育了珠三角,也孕育了这块土地上的水文化,水文明。河涌穿城而过,百姓傍水而居,条条河流血脉般滋养着亿万生灵。但是,曾几何时,工业化的洪流荡去了这儿的宁静,也令碧水蓝天染诟蒙尘。许多地方的江河清流不再,变成了黑河臭河;有的河流鱼虾绝迹,垃圾杂物漂浮水面。有的河水臭得令河边居民不敢开启门窗,以至不得不卖房"逃离"……曾经生机无限的水乡美景变成了遥远的记忆,千百年生生不息造福人类的江河沦为重污染之地,成为民众的心头之痛。  相似文献   

10.
付咏珊 《环境》2023,(6):76-77
<正>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文明发展史深刻揭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12.
水是生命之源,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湖泊是淡水资源的重要载体,维持着自然生态平衡。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日益加剧,使湖泊这一生态系统变得越来越脆弱,湖泊污染与治  相似文献   

13.
<正>在人类文明孕育成长的初始,从尼罗河三角洲上的孟菲斯到幼发拉底河畔的乌尔,从古中国的商城到代表玛雅文明的蒂卡尔,一座座最早的城市悄然出现,它们象征着人类文明开始告别最初的幼小和孱弱,逐步走向成熟和强健。在随后的漫长岁月中,城市一直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今天,城市化的程度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14.
水是生命之源,她孕育了地 球上的生灵,又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繁衍生息的源泉。然而,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水也渐渐改变了温顺的性格,向人类发起了反扑。近几年来广西的洪涝灾害频频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一直困扰着一些地区的人们。我们的生命之源变得越来越令人担忧的同时,人们也在探求其深层次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森林,因为,我们的森林与我们的水密不可分。 汉河江,流经贵港市覃塘镇所辖的周村等五个行政村,是下游1万多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饮用水水源,但是自1993年开始,汉河江曾经常年清澈见底的河水消…  相似文献   

15.
董雪 《环境保护》2020,48(17):65-66
正"生态与生命"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母题。最早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的自然崇拜和生命敬畏心理,无论是坎塔布连山脉岩洞壁画上"受伤的野牛",还是半坡彩陶上的"人面鱼纹",都反映出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密切关系。而这种"密切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解读方式,以生产力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变量"。当生产力处于简单、低效的水平时,人类文明对于生态自然是  相似文献   

16.
邹美玲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6):114-116,12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近半个世纪以来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和黄河治理的成绩为世人瞩目。水文化是体现人水关系的文化,水在和人类文化的共生中具有"道德顾客"的身份,因此,人水和谐的关系是一种道德的必然,是水文化最根本的价值。但是黄河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制约了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需要认真审视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人水之间的关系,保护黄河生态,真正实现人水和谐。  相似文献   

17.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1):106-106
据新华网引述来自全国首届内陆湖泊暨鄱阳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的消息称。由于八大负面原因,目前中国江河湖泊70%被污染,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陈邦柱在会上以太湖为例,谈厦内陆湖泊的污染情况。地处长三角的太湖不仅为江苏、上海提供了发展之水,也孕育了太湖流域的繁荣,它们以土地面积占全国的0.4%、人口的3%,创造了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财政收入16%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无梦到徽州     
古老的徽州.是溪带亭楼、雾惑烟村、江花胜火、莺啼蝶舞的天然写意,是檐角峭立的马头墙,独特而雅,是悠悠水畔的黛瓦粉墙,是古朴典雅的枕水人家。最能凝聚徽州之魂的,是遥望高墙白屋的近乡之情。婺源.古徽州六县之一。走在婺源乡村清晨石板微凉的小径中,抬眼望去,檐上的青瓦长出了绿苔,宽驳的墙体也失去了初时的明朗,但墙体斑驳,民居鲜活。幽幽的清冷中.苏醒着一个村庄的梦。  相似文献   

19.
<正>江西省婺源县紫阳第一小学,创办于1903年。婺源千年文化的积淀,孕育着紫阳一小优良的办学传统,紫阳一小百年辉煌的历程,传承着朱子故里灿烂的书乡文化。目前,学校50个教学班,学生3100多人,教职工170多人。完善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质量优势使之成为江西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上饶市先进学校、科普教育不  相似文献   

20.
叶文虎  张辉 《环境保护》2012,(22):34-36
环境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是催生人类文明演替的里程碑 20世纪最显著的特征是人类文明造就了无与伦比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人类在享用着工业文明带来的"乐果"同时,又不得不饱尝它所造成的"苦果".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进步必须面对的永恒命题,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当环境科学以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时,环境科学就成为一个最新的、最具活力的综合学科.环境科学的研究范畴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