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大气污染状况日益严重,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气污染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会阻碍经济发展。大气污染防治是事关民生和国家发展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我们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提出了"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新要求。从过去的"打好蓝天保卫战"到"打赢蓝天保卫战",表述虽仅一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2017年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排放量要分别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这是"蓝天保卫战"一词的首次亮相。其实,真正的蓝天保卫战早在2013年9月"大气十条"发布之时就已打响。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从"打好蓝天保卫战"到"打  相似文献   

3.
声音     
《环境》2015,(8)
<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初见成效,相关各方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仍任重道远,环保部要与有关部门和地方继续加强协同配合,把防治措施一项一项落到实处,让蓝天更多,让群众满意。——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根据前期研究,中国拟争取用六七年时间,使土壤污染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全国土壤环境状况稳中向好。"——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近日在"土壤与生态环境安全——国际土壤年在中国"高层论坛上表示。"当前练江流域水污染继续恶化,结构型、格局  相似文献   

4.
声音     
《环境》2018,(3)
正"我们要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是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重中之重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也要在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方面,扎扎实实打几场富有成效的歼灭战。"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3个城市群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对象,以解决PM2.5污染问题为重点,要求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强化多污染源综合管理,着力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建设清新蓝天中国。  相似文献   

6.
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的"交账"之年。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的关键进展,同时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的要求,要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不知从何时起,蓝天成为一种福利和奢侈,为蓝天而战,这是古人开再大脑洞也不会想到的事情。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空气污染已经成为"心肺之患",执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是当下必须选择的发展之路。"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这是十九大报告中的要求。从过去的"打好蓝天保卫战"到"打赢蓝天保卫战",仅一字之变,但让为呼吸而战的人们备受鼓舞,让百姓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8.
张勇 《环境保护》2013,(20):45-46
结合重庆市大气污染防治概况,介绍重庆市"蓝天行动"的目标、措施、保障机制、科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正>为加快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于6月5日在长春市召开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监管"2019夏季攻势"暨执法大练兵启动大会。会议指出,2018年,吉林省印发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实施了蓝天、碧水、黑土、青山、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今年1-4月,空气质量总体稳定,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土壤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平稳。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1月16日能源基金会(美国)主办的"重塑蓝天:空气质量管理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英民、能源基金会主席Eric Heitz、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郝吉明、原环境保护部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等200多位业界领导、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参加会议。国内外专家针对中国面临的空气质量问题,从宏观战略、区域防治和行业政策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提出应对方案。会上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赵英民司长代表中国环境保护部致辞,他回顾中国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指出下一步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积极贯彻国务院近期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构建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机制,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本文根据赵司长致辞录音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当前政府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我国京津冀和中东部地区重污染天气频发,大气污染防治成为2017年全国"两会"关注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打赢蓝天保卫战,是公众对政  相似文献   

12.
要闻     
正2018年7月3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四位专家对其中有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3.
《环境》2017,(4)
<正>2016年年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频繁的重污染天气,而广东,却频频惊现"广东蓝"。这一结果的显现,得益于一直以来广东率先把防治大气污染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布置了2017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并要求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下降。PM2.5治理要靠"势、真、恒"  相似文献   

14.
正2月27日,佛山市禅城区举行环境立体监控中心战略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佛山首个"环境立体监控中心"正式成立,禅城环境污染防治开辟新的思路,禅城蓝天保卫战再添利器。创新环境监控体系,禅城开启智慧环保新征程近几年,禅城环保工作围绕"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迎难而上,奋力拼博,特别是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入开展各行业大气深化治理,空气质量稳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2013年9月16日,江苏卫视和优米网联合推出《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这是国内首档商业明星公益真人秀。《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不仅节目形式、内容新颖,最重要的是它通过12位商业明星的12场商业实战,将公益传播和品牌推广结合起来,节目实用性强,社会意义大。本文分析了《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的"成"与"惑",以为其它电视综艺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过去五年,我国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环境质量逐步改善。辽宁省通过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工程、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此,我刊就辽宁环境保护的成效、进一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采访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来鹤。中共十八大以来,辽宁省环保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为强化科技支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科技部与环境保护部在组织实施《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的基础上,对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科研成果及应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筛选评估,编制形成了《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汇编》(以下简称《技术汇编》),并于3月5日正式发布.《技术汇编》汇集了89项关键技术及130余项相应案例成果,涵盖电站锅炉烟气排放控制、工业锅炉及煤窑锅炉排放控制、典型有毒有害工业废气净化、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居室及公共场所典型空气污染物净化、无组  相似文献   

18.
<正>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庆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办法》《重庆市"蓝天行动"实施方案(2013—2017年)》中关于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限期淘汰"黄标车"的要求,促进"黄标车"淘汰更新,保障机动车  相似文献   

19.
实施蓝天工程是政府生态文明创建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兴城市生态兴市的必要手段。面对当前环境问题的新形势,兴城市政府领导班子坚定信心,重点突出,功破难点,全力抓好措施落实,认真开展此项工作。阐述了兴城市自2013年开展"蓝天工程"工作以来,所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为开展好2015年蓝天工程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军 《环境保护》2020,48(10):17-22
正在2018年六五环境日,生态环境部提出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这一主题,推动多方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保新格局进一步确立,为公众深度参与创造了更大空间。在3年蓝天保卫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进程中,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响应。在这样的大背景推动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作为一家旨在以信息公开助力多方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公益环境研究机构,多年来不断创新思路,努力向前推进工作,在助力推动多方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不俗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