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严重,重污染天气频发,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主战场。该区域秋冬季细颗粒物(PM_(2.5))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是该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和"蓝天保卫战"的决胜战役。为有效减轻大气污染,降低PM_(2.5)浓度,十部委和六省市联合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本文在梳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结合上述方案,分析了攻坚决胜的关键环节,包括巩固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整治成果、减少散煤污染排放、实施错峰生产和错峰运输、妥稳应对重污染天气和强化责任落实,并提出了要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区域协调、深化科技支撑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大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取得积极进展。但当前大气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传统煤烟型污染尚未解决,以颗粒物、臭氧引发的区域性复合污染日益严重。结合当前环境管理需求,从城市空气质量达标、重污染天气应对、严格控制燃煤污染、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等方面提出大气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2013,(22):14
自2013年初大范围雾霾天气出现以来,我国采取了众多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全力改善大气质量。然而空气污染是长期积累形成的,空气质量改善也必将是长期和逐步的过程,目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短期内仍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空气重污染。在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的同时,针对可能发生的重污染天气,加强应急管理,采取强有力的应急响应措施,减缓污染积累,保护公众健康,是大气污染防治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加强应急  相似文献   

4.
《环境保护》2014,(5):13-16
正《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提出,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相比较于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后英国和美国花费三十多年的时间治理大气污染,《大气十条》提出的奋斗目标时间紧、任务重。  相似文献   

5.
国内     
《环境保护》2014,(18):6-7
国务院法制办就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开征求意见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我国将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同时突出燃煤、机动车、扬尘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征求意见稿》强化了对有关政府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追责机制及违法排污行  相似文献   

6.
赵华林 《环境保护》2013,(20):22-25
大气污染防治是我国当前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应宣传贯彻《大气十条》,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大气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尽快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创新大气环境管理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同呼吸共奋斗"全民行动。  相似文献   

7.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形势和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旭颖  严刚  雷宇  宁淼 《环境保护》2020,48(17):45-48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连接带。近年来,该地区空气质量改善进展相对较慢,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区域传输特征、重点源污染特征以及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该区域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要从深化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升大气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8.
基于天气背景天津大气污染输送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蔡子颖  杨旭  韩素芹  姚青  刘敬乐 《环境科学》2020,41(11):4855-4863
区域输送是大气污染防治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大气化学模式定量估算2016年10月~2017年9月区域输送对天津的影响,重点基于天气背景分析区域输送影响和气象条件的关系,为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支撑.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各城市区域输送贡献百分率平原城市显著高于沿山城市,天津一次PM2.5本地贡献62.9%,区域输送贡献37.1%,主要受沧州、廊坊、河北中南部、北京、唐山和山东等地输送影响,每年4~6月区域输送最显著,7~8月区域输送最弱.区域输送与天气形势、风场和降水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高压后和锋前低压是区域输送占比最高的两种污染天气类型,西南风、西风和南风3个风向下天津大气污染输送影响最为明显,风速2~3 m ·s-1时最有利于PM2.5区域传输,降水超过5 mm以上将降低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效率.对于不同污染类型和重污染阶段,轻度污染天气时区域输送贡献最为明显,比均值偏高20.5%,重污染天气虽受静稳气团控制,但由于周边区域高浓度的PM2.5,污染气团迁移对区域内污染聚集传输有显著影响,重污染期间PM2.5输送贡献占比超过均值,约偏高10%~15%.重污染过程中,开始积累阶段和峰值阶段,输送贡献占比高于其它时期,与暴发阶段相比偏高14.5%和19.5%,重污染暴发阶段本地排放贡献更明显,比均值偏高9.9%.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2014,(15):2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大气污染已从单纯的环境问题上升为民生问题。京津冀地区位于东北亚中国地区环渤海心脏地带,是全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也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2013年以来,国家多部委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要求全面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环境质量,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成为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指出,要把治理大气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在大气污染协同防治上取得进展,通过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治理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0.
X51 200500137 华北地区天气型对区域大气污染的影响/苏福庆(国家环保总局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心)…//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2004,17(3).-16—20 环图X-6 分析了2000-2001年采暖期重污染天气型演变、垂直温湿层结结构及区域污染特征。区域件重污染背景为各类重污染天气型相继影响的复  相似文献   

11.
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是减轻重污染天气危害的必要举措,也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本文总结了重污染天气大气环境容量大幅降低、容易生成二次污染物两个重要特点;分析了当前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存在预警管控提前时间不足、预警方案针对性偏弱、源解析能力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提出提前预警发布和响应时间,继续加强监管、确保应急预案落实,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力提升源解析和预测预报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专家动态     
正朱坦出席第十二届全国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学术年会,作《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开展资源产出倍增攻坚试点行动》的报告赵英民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主任办公会暨月调度会上强调,聚焦目标和问题,形成科技支撑庄国泰出席环境保护部召开的部分省份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座谈会郝吉明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表示,攻关工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正>要闻2014年12月17—19日,2014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会议在北京举行,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评委会主任委员李干杰出席会议并讲话。李干杰表示,近期应重点做好强化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活动监督管理、严格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立法、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四项工作。2014年12月22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作了说明。周生贤重点介绍了草案主要修改和增加的内容:一是关于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二是关于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三是关于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四是关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五是关于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和应对;六是关于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的保护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环境的污染随着经济生产的提升而逐渐的趋于扩大,特别是大气的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大气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工业生产所排出的有害气体以及日常生活所产生的污染物所导致的。如何进行大气污染的有效缓解需要结合实际的重污染天气和污染源的防治与控制来进行。本文将主要进行阐述重污染天气下的大气污染问题,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同时针对其防治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贯彻落实“大气十条”的环境监测技术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军  滕曼 《世界环境》2013,(6):33-35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捆响了向PM2.5污染宣战的“发令枪”,掀起了以防治大气污染为目标的全社会行动。《大气十条》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大气十条》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PM2.5污染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6.
天津动态     
<正>《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稿)》通过天津市长黄兴国近日主持召开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国务院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精神,研究制定12项具体措施,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会议指出,市委、市政府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从解决影响全市群众生活质量的突出环境问题入手,积极实施"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推进控煤、控车、控尘、控污、控新建项目污染等"五控任务",运用法律、经济、科技、行政等"四个手段",推行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农村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大气环境情况经过有关分析显示其污染程度严重,因此加强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的防治十分必要。但目前我国农村大气环境治理在法律规定上存在不足,影响大气污染治理的推进。完善我国农村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机制,要从建立区域大气污染协调共治机制、加强农村大气污染防治执法力度、建立产业转移承接法律机制、健全农村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制度、完善农村大气污染治理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天津市不断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的能力建设,将应急工作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民心工程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持续优化、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狠抓责任制和工作落实,为提升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回顾了天津市重污染天气应对机制体系建设历程,总结了应对工作经验,为进一步提升重污染应急工作水平,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日渐关注,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各界期盼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该计划被称为中国有史以来力度最大、措施最综合、保障措施最周密、考核最为严厉的空气治理行动计划。《计划》要求2017年全国PM10浓度普降1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的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和15%左右,要求经过5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自《计划》颁布以来,多地政府纷纷出台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各地气象部门按照政府部署,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推动建立与政府部门在污染天气下的应急机制。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的《空气污染应急机制国际经验》中写道,“空气污染的应急机制是为了应对空气重污染紧急情况的突发而建立的机制,其核心是要缩短人们在不良空气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从而减少对人类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空气重污染情况建立应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它的展现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是一个成文的政府命令(如空气污染应急预案),也可以是一套运作良好的体系。”“参考国际经验,一个完整的空气污染应急机制,一般包括三个部分:1、空气质量预测;2、空气污染警报服务;3、短期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气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私法手段,在我国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其主体制度的缺陷无疑成为限制其功能的障碍之一。从法律上明确大气污染交易权的主体,利用市场机制引导全民参与环境治理,或是重污染天气应对的良策。本文从大气排污权交易主体制度构建的角度探讨重污染天气应对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