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渤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及酞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利用第2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数据,研究渤海表层沉积物中DDTs、PCBs和酞酸酯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DDTs和PCBs的高值样点主要分布于秦皇岛近岸、辽东湾近岸和渤海湾近岸海区;酞酸酯的最高值和次高值样点分别出现在莱州湾近岸和辽东湾近岸,而秦皇岛近岸海区的平均水平高于其它海区.目前,渤海表层沉积物中PCBs和酞酸酯的含量相对较低,对周边底栖生物尚未构成威胁.另一方面,DDTs组成的比值关系显示秦皇岛近岸、渤海湾近岸和辽东湾近岸海区近期出现DDTs的输入,并且DDTs含量已超出相应的生态效应低值区间的标志水平,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在渤海海区大多数样点,DDTs的主要代谢产物为厌氧条件下的DDD.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从1972年算起,至今已整整15年了。1972年6月,辽宁、河北、天津、山东四省(市)的10支调查队(大连、营口、盘锦、锦州、唐山,天津、沧州、惠民、昌潍和烟台)对渤海和黄海北部距岸35海里以内海域的第一个航次调查,揭开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序幕。15年来,各地各部门先后对渤海以及黄、东、南海的部分海区进行了百余次调查和监测,覆盖面积40余万平方公里,累计测站近8千个,调查监测项目约60项,采集了大量的海水、底泥和生物样品,获得各种观测和分析数据50多万个,基本查明了我国近海海域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入海途径和入海量,海区的污染范围、污染程度及其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3.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对环境、海洋生物、人体健康等均会产生潜在危害,因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剖析东中国海表层海水微塑料的丰度分布以及粒径、颜色、形状、种类组成特征,总结东中国海微塑料污染概况,进而分析微塑料可能的来源。研究表明,东中国海表层海水微塑料丰度整体变化幅度小,沿岸局部及河口附近海域丰度高。其中,渤海表层海水微塑料分布较为均匀,渤海海峡以及靠近陆地处略高;黄海局部(青岛近岸、桑沟湾海域)丰度较高,其余海域丰度与渤海相近,南部略高于北部;东海沿岸河口附近丰度明显升高,从沿岸向海呈降低趋势。渤海表层海水微塑料粒径组成以小于1 mm为主;黄海以小于0.5 mm为主;东海以0.5~1 mm和1~5 mm为主。东中国海各地表层海水微塑料的颜色组成差异大,形状组成以纤维状为主,种类组成以聚乙烯和聚丙烯为主。  相似文献   

4.
基于Delft3D模型的近海水环境质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天津市近岸海域为例,基于Delft3D数学模型,开展了近海水环境质量数值模拟研究。首先,采用Delft3D模型中的Grid模块对研究海域进行网格划分和地形处理;然后,以5个主要陆源入海河口的排污数据作为模拟模型闭边界取值,并根据实测资料设定模型的开边界条件及模型参数;最后,采用Delft3D模型中的水动力模块Flow和水质模块Waq,对5个陆源入海河口处的示踪浮子运动轨迹及近海流场、水质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天津市近岸海域的流场基本可分为大沽口以南的逆时针流场和大沽口以北的顺时针流场两大区域,在该流场的驱动下,不同陆源入海河口处排放的污染物有着较为规律的运动轨迹和相应的影响范围,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污染特征,模拟分析结果与天津市近岸海域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可为天津市近海水环境的区域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5-2020年渤海14个海洋油气区邻近海域表层海水污染要素监测结果,结合主成分综合评价法、相关性分析及空间可视化等方法分析了渤海海洋油气区邻近海域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贡献。结果表明:渤海中部油气区邻近海域水质状况优于辽东湾和渤海湾;位于辽东湾湾顶的油气区1号邻近海域海水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最差,位于辽东湾湾口的油气区4号邻近海域结果最好,这可能与二者受陆源输入和水动力条件影响差异较大有关;此外,与汞(Hg)相比,化学需氧量(COD)、石油类、镉(Cd)含量受陆源输入的影响较大,油气平台排海污染物对海水中污染要素贡献较小,其携带COD、石油类的贡献率分别低于陆源输入的0.02%、6%,Hg、Cd远远低于陆源输入的7%、3%。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山东近岸海域2020年7月-8月表层海水pH、温度、盐度、叶绿素a、溶解氧等数据,研究了夏季山东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的分布特征及受控因素。结果表明:2020年夏季,山东近岸海域表层海水pH范围为7.76~8.62,平均值为8.12±0.11;莱州湾pH最高,渤海湾pH最低,在不同区域环境条件下pH的受控因素存在差异;夏季,渤海湾表层pH受径流引起的水团混合以及微生物对有机质的矿化分解的影响显著;由陆源营养盐输入引起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增强,是控制夏季莱州湾表层海水pH的主要因素;烟威北部海域pH受黄海冷水团影响明显,由温度、盐度控制的碳酸盐解离平衡过程对pH也产生影响;南黄海近岸海域pH除受黄海冷水团的影响外,部分区域还受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主要从深圳市农业对水体的陆源污染包括农田化肥流失和畜禽养殖业排污等污染源出发,通过对农业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畜禽养殖业排污变化趋势分析,估算出二者各自污染物排放量,探讨其与深圳近海水体污染变化趋势间的关系。对相关数据分析表明:(1)深圳市农业化肥流失是深圳近海水体富营养化成因之一,其在1994年之后对近海水体污染程度加大;(2)深圳市畜禽养殖业排污是深圳近海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成因之一,其在1997年之后对近海水体污染程度加大;(3)农业化肥流失和畜禽养殖业排污主要受农业用地面积、农业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休渔期和捕捞作业期黄、渤海区沿海中心渔港表层海水重金属污染水平,本研究于2020年5月和10月在黄、渤海区沿海11个中心渔港采集水样,分析了Cu、Zn、Pb、Cd、Hg和As 6种重金属的浓度及污染特征,探讨了其主要来源,并评估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休渔期Cu、Zn、Pb、Cd、Hg和A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26~4.46 μg/L、4.10~22.72 μg/L、1.18~16.76 μg/L、0.54~7.80 μg/L、0.02~0.08 μg/L和0.02~0.86 μg/L;捕捞作业期分别为0.60~4.62 μg/L、4.92~10.61 μg/L、0.16~2.95 μg/L、0.14~2.95 μg/L、0.03~0.11 μg/L和0.16~1.37 μg/L,休渔期和捕捞作业期各渔港的Cu、Zn、Pb、Cd、Hg和As浓度均值满足《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四类标准;黄海沿海中心渔港表层海水重金属浓度略低于渤海地区,与我国东海地区和南海地区相比,黄、渤海区Cu、Pb和Cd浓度处于较高水平,Zn和Hg浓度处于中等水平,As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分析发现,休渔期和捕捞作业期Zn和As来自陆源,Cu来自陆源和船舶防污漆,表层海水Pb与大气沉降和燃料尾气有关。沿海中心渔港表层海水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处于自然本底范围,且生态风险指数(ERI)值(0.84~1.45)也都属于生态低风险和无风险类别,但Cu、Zn、Pb和Cd的危害系数(HQi)大于1,属于潜在关注指标,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渤海海域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32  
根据沿海地区陆源污染调查材料,评价了渤海海域的环境质量现状,指出了渤海近岸海域污染严重,生态受到影响,离岸深水海域水质尚好。进而分析了其污染原因,提出了保护渤海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8年6月靖海湾松江鲈鱼种质资源保护区表层海水营养盐、重金属以及相关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了营养盐和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对该水域营养水平和有机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靖海湾表层海水的DIN、PO4-P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28.49和48.18μg/L,均超过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营养盐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陆源径流输入是该水域的主要营养来源。重金属Cu、Pb、Zn、Cd、Hg、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63、0.44、4.23、0.21、0.034、1.16μg/L,均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营养化评价模式和有机污染指数计算结果,N/P值均大于Redfield比值(16),P显得相对缺乏,表层海水营养水平基本属于富营养化,有机污染程度达到5级,表明该调查水域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根据污染分担率分析,PO4-P是该水域的首要污染物,同时Cu含量最接近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生物慢性安全浓度,这表明PO4-P和Cu是靖海湾松江鲈鱼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中的敏感因子,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辽东湾西北部近岸海域水质现状调查及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辽东湾西北部海域2013年9月和2014年5月春、秋两季常规水质调查数据,分析了辽东湾西北部海域的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分析结果表明:辽东湾西北部海域的污染呈现离岸递减的分布特征,该海域的污染属于陆源污染,控制陆域污染物的入海将有效控制该海域的环境质量。该海域的春季一类、二类有机污染指数均大于1,部分站位三类有机污染指数大于1,春季的有机污染程度要重于秋季,并且秋季污染指数及污染物与离岸距离呈线性负相关,具有更加规律的离岸分布特征。该海域各海洋功能区的富营养化指数均大于1,具有轻度富营养化的趋势。该海域的富营养化特征污染物为无机氮,有机物污染的特征污染物为COD。  相似文献   

12.
海岸带污染负荷预测模型及其在渤海湾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海岸带及其近岸海域污染的特点,建立旨在为污染负荷总量的控制与削减以及在不同部门的重新分配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的海岸带水污染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涵盖了海岸带区域的主要污水排放部门,综合采用统计回归、灰色预测等方法,解决了由于数据缺乏或相互关系不明确而带来的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并依据天津市污染负荷历年统计数据对模型加以验证.通过对天津市近岸海域近10年氮、磷、石油类和耗氧有机物排放量估算结果可以看出,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逐年下降,耗氧有机物排放量逐年缓慢增长.在污水排放总量中,有2/3的耗氧有机物和75%以上的氮来自于生活污水,因此天津市应重点控制生活污水排放.  相似文献   

13.
富营养化指数法在中国近岸海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40多年来海水富营养化指数E定义的发展,进而整理了近10 a来应用富营养指数法评价中国近岸海域水质状态的富营养化指数E值,计算了我国Ⅰ、Ⅱ、Ⅲ和Ⅳ类海水水质标准所对应的E的最大临界值分别为:1.3、6、10.7和25;并阐明了河口近岸海域环境中海水产生富营养化E高值的原因。结果显示,中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指数E值的范围在0~137.84;中国近岸海域出现E的高值不仅与港口海湾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也与人为因素有关;人为排放的氮磷营养盐是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珠海市近岸海域水环境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岸海域水环境对沿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珠海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基本现状以及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认为造成近海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污染源增加 ,加上缺乏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盲目开发利用海洋环境资源所致 .海洋环境监测和抗污染技术落后也是造成珠海市近岸海域水质超标的重要原因 .为此针对性地提出了珠海市海洋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对建议 .  相似文献   

15.
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污染分担率法确定污染因子,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04~2009年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并运用秩相关系数法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CODMn、磷酸盐、无机氮、汞是影响东莞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东莞市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由上游到下游基本呈现依次下降的特征;从2004~2009年,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好转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近海水体油类污染现状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国家908专项(908专项)中关于我国近海海域海水中油类含量数据(2006年7月14日至2007年12月29),据此数据对我国近海海水油类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各海域油类的测值和平均值除个别站位外,海水中油类均符合一二类国家海水水质标准.就各季油类平均含量高低相对比较而言,冬季...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海岸带生态环境存在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大连近海岸资源,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用数据分析法描绘和介绍大连市目前的近岸海域生态保护情况的基础上,找出了影响近岸景观和生态平衡的污染因子,同时从法规和法律的健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近岸海域的环境保护规划、污染整治、政府的努力和支持等方面,论述了有关生态保护和生态复原方面的可操作的措施。海岸带是陆地和海洋的交接地带,是沿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相似文献   

18.

Pepper mild mottle virus (PMMoV), a plant pathogenic virus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Virgoviridae, has been proposed as a potential viral indicator for human faecal pollution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occurrence, amount and diversity of PMMoV in water environments in Italy. A total of 254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between 2017 and 2019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water, were analysed. In detail, 92 raw sewage, 32 treated sewage, 16 river samples, 9 estuarine waters, 20 bathing waters, 67 groundwater samples and 18 drinking waters were tested. PMMoV was detected in 79% and 75% of untreated and treated sewage samples, respectively, 75% of river samples, 67% and 25% of estuarine and bathing waters and 13% of groundwater samples. No positive was detected in drinking water. The geometric mean of viral concentrations (genome copies/L) was ranked as follows: raw sewage (2.2 × 106) > treated sewage (2.9 × 105) > river waters (6.1 × 102) > estuarine waters (4.8 × 102) > bathing waters (8.5 × 101) > groundwater (5.9 × 101).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variation of viral loads could be observed between raw and treated sewage and between these and all the other water matrices. PMMoV occurrence and viral loads did not display seasonal variation in raw sewage nor correlation with faecal indicator bacteria in marine waters and groundwater. This study represent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occurrence and quantification PMMoV in different water environments in Italy.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to evaluate the suitability of PMMoV as a viral indicator for human faecal pollution and for viral pathogens in waters.

  相似文献   

19.
大亚湾石化排污海域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大亚湾石化排污区海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潜在生态风险,对该湾的海水、表层沉积物和生物(鱼)体中7种重金属(Zn、Pb、Cu、Cd、Cr、As、Hg)含量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分别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1~2012年海水重金属含量较低,除部分站位Zn和Pb超过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外,未出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海水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丰水期(0.72)>枯水期(0.38),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值枯水期(7.77)>丰水期(5.70),枯水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因子为Hg,其次为As和Zn;丰水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因子为Hg,其次为Zn和Cu.调查海域丰水期和枯水期间采集到的生物(鱼)体内各种重金属均未超标.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时期大亚湾石化排污区重金属间的相关程度差异明显.枯水期调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129.20)>丰水期(102.86),枯水期有25%的站位出现高警级风险.调查海域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在丰水期是远岸海域高于沿岸海域,湾口高于湾顶;而在枯水期则相反.Hg对大亚湾石化排污区海域存在强潜在生态风险,其他6种重金属均为轻微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0.

The surface waters of northwestern Europe belong to the most heavily loaded waters of the world. Within the last decades, pollution by non-biogenic organic substances has often become more important than pollution by domestic sewage. Ecologic concepts aid in understanding the various modes of disturbance of aquatic ecosystems. Stream pollution control consists not only of wast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