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CFCs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及其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FCs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已引起有关国际社会及许多国家的严重关注.1991年6月,我国成为新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缔约国.因此,CFCs的控制对策及其替代技术的研究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介绍了CFCs破坏臭氧层的机制,CFCs的全球控制对策及其替代技术研究等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自从臭氧层空洞被发现,人们围绕臭氧层破坏的研究不断深入。 人类是臭氧层破坏的罪魁祸首。我们已经知道,人造的氟氯碳化合物(CFCs)是破坏臭氧层的元凶。大气科学家认为紫外线会分解这些 CFCs而释放出活性氯,并进一步分解臭氧分子,造成地球臭氧层的空洞。但是至今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在臭氧耗损最剧烈的几个月里,其实极地平流层云中的冰晶会阻挡紫外线的射入,上述的反应自然也无从进行,那么臭氧究竟是如何消失的呢?美国科学家发现,臭氧的耗损和字宙射线离子化强度高的地区(相对海拔及纬度)高度相关,他们甚至比较全球臭…  相似文献   

3.
保护大气层臭氧层:停止氯氟烃的使用1993年在美国华盛顿市召开的国际氯氟烃(CFC)和聚四氟乙烯(Halon)替代品大会上专家们倡议,为了加速停止生产耗损臭氧层的CFC和Halon应使用新的替代品,如在车辆空调系统中采用HFC-134a和在绝缘材料生...  相似文献   

4.
罗鸣 《环境保护》1999,(8):35-36
我国气溶胶工业大量使用CFC(氯氟烃)物质,而CFC是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已被列为禁用和淘汰的产品,本文分析了CFC替代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方案,对气溶胶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2年告别 CFC-12空调器日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机械工业局联合发出了“关于中国汽车行业新车生产限期停止使用CFC-12(一种消耗臭氧层物质)汽车空调器的通知”.通知要求,各汽车制造厂及汽车空调器生产厂必须抓紧对CFC-12空调器的改造,尽快转为HFC-134a(一种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品)的汽车空调器;从2002年1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汽车必须停止装配以CFC-12为制冷剂的汽车空调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机械工业局委托中国汽车产品认证委员会制定汽车空调器认证管理办法,2002…  相似文献   

6.
新的研究证实氯氟烃在臭氧耗竭中的作用JamesM.Russell及其同事在航空航天局(NASA)设在弗吉尼亚州Hampton的Langley研究中心和加州大学Irvine分校进行的一项研究,旨在回答氯氟烃(CFC)是破坏臭氧层氯的来源问题[(Natu...  相似文献   

7.
据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聚四氟乙烯一1202(HAIDN)也是一种能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它将使臭氧层的恢复健康减缓。科学家们发现,自70年代末以来,大气中聚四氟乙烯一1202的浓度已增加了5倍。过去两年来,其浓度以门叽的速度增长。聚四氯乙烯一1202破坏臭氧层的能力是氯氟烃的一半左右。它还未被列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它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被普遍忽视。在世界各国的重视与努力下,大气中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害的物质的含量趋于稳定,并可望在10年内开始下降,也就是说10年到20年内,臭氧层就会出现明显的恢复。但聚四氟乙烯一IAn…  相似文献   

8.
绿色短讯     
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破坏严重青藏高原上空夏季形成的臭氧低谷现象已引起世界关注。国际臭氧保护专家警告,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世界屋脊上空将继南北两极之后,出现世界第三个臭氧层空洞,并将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环保专家认为,除工业国家排放的废气破坏了臭氧层外,热力和动力作用也是导致高原上空出现臭氧低谷的主要原因。西藏最近的一份环境调查报告说,西藏大部分地区出现的气温升高现象表明,臭氧层稀薄造成高比例的紫外线照射量增大,加之积雪和岩石对紫外线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使西藏地区白内障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发病率居全国…  相似文献   

9.
氯氟烃替代物大气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平流层臭氧(大气臭氧层)由于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高能量紫外线,对人类和生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已被认为是造成大气平流层臭氧耗损的主要原因,淘汰CFCs和使用替代物日趋紧迫,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替代物是含氢氧氟烃类化合物(HCFCs)和氢氟烃类化合物(HFCs),其中有些已投入工业使用,本文总结 了HCFCs和HFCs在气中的光化学降解机制及其产物,以及产物对环境的  相似文献   

10.
虽已采取行动,臭氧层仍然受到威胁设在美国马里兰州TakomaPark的能源和环境研究所的所长ArjunMakhijiani等人最近写了,名为"修补臭氧空洞:科学、技术和政策。"一书书局中指出,虽然发达国家已停用氯氟烃(CFC)和其它相关物质,但仍没有...  相似文献   

11.
臭氧层     
《世界环境》2003,(5):81-81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臭氧层破坏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1985年3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通过了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为使《公约》进一步落实,1987年9月16日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会议上,又通过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为纪念《议定书》签署,表明国际社会对臭氧层耗损问题的关注和保护臭氧层的共识,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要求所有缔约国根据《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目标,采取具体行动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1995,(10):5-7
拯救臭氧层每个行动都是有效的臭氧层破坏是当今许多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容易混淆和带有神秘色彩的话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我们不停止对臭氧层的破坏,那么每个人都将受到臭氧层破坏所带来的危害。然而,时至今日,一些国家仍在使用破坏臭氧层物质,而且用...  相似文献   

13.
温英民 《环境保护》2007,(2A):60-62
为了履行我国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法律义务,合法、有效地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进出口进行管理,在国际上树立和保持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们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14.
钟晋贤  张德强 《环境科学》1997,18(2):66-67,69
溴代烷烃是破坏臭氧层很重要的一类物质,为了估计臭氧消耗潜势(ODP)值,利用流动放电共振荧光技术测定CH3Br和CH2Br2与OH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出它们在大气中的寿命;用半经验的方法,采用最新文献报道的有关数据,计算出CH3Br和CH2Br2的ODP值分别为0.33和0.076,并与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1928年第一批CFCs(11和12)在美国发明,最初作为冷却剂用于制冷;从1960年代起,由于受到CFCs稳定、无毒、无腐蚀性和不可燃等有利性能的鼓舞,发达国家中的消费量迅速增长。1974年两篇科学论文认为排入大气层的CFCs会扩散到高层大气中并在那里分解,还认为同温层中的氯原子会催化臭氧破坏,也认为高空飞行的超音速飞机排放的氮氧化物是臭氧耗损的潜在原因,这些假设引起人们警觉。1975年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实施了一项关于臭氧层风险的研究计划;在美国,联邦特别工作组断言CFCs的大气排放是“担心的…  相似文献   

16.
上海重视保护臭氧层工作,作科研成果,多边基金资助项目,技术交流推广和管理等4方面阐述了上海保护臭氧层工作的现状,并通过对策研究,在5项对策依据基础上提出了建立领导协调机构,编制削减消耗臭氧层物质方案,加强立法和宣传教育,重点行业优先管理等近期保护臭氧层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环境》2010,(9):74-75
为宣传和实施《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保护臭氧层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决定自9月1日起至12月30日,面向公众开展保护臭氧层知识有奖问答活动。  相似文献   

18.
臭氧层的破坏是当今世界十大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本简述了氯氟烃(CFGs)对臭氧层的破坏机制,介绍了主要氯氟烃的性质及用途,综述了国内外氯氟烃替代物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9.
北京/内罗毕 ,1999年12月3日电129个国家的政府官员今天在这里达成有多项百万美元项目的一揽子捐款协议 ,以使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他们的努力 ,淘汰CFCs和其它消耗臭氧层物质(ODS) ,达到《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要求。这笔筹款包括4.4亿美元新赠款和以前年份的3570万美元赠款 ,以支付2000~2002年这三年4.757亿美元的预算。这构成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的第四次增资 ,自1991年以来 ,多边基金已花掉约10亿美元 ,在110多个发展中国家削减CFCs和其它有害物质的生…  相似文献   

20.
国际行动:保护臭氧层季明1臭氧层简介臭氧层是指围绕地球,高度在地面上25Km左右,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空气层。现在地球上的臭氧量约有30亿吨。臭氧层可以吸收下部分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所造成的伤害;而且臭氧层又是限制地球变暖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