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砂砖是一种新型美观的建筑材料,近年来灰砂砖厂在江河沿岸一带发展很快。但是不少灰砂砖厂在建厂时没有遵循三同时原则,致使生产过程中蒸压釜排汽噪声和氢氧化钙水雾污染严重,危害了工人的身心健康。 砖坯在未出蒸压釜之前,必须将釜内多余蒸汽排出,直至压力降至常压后,才能打开釜门。这时,釜内高温、高压饱和蒸汽从四英寸排汽管。口高速喷出,高压气流与管口摩擦产生120分贝(A)以上的高强度刺耳噪声,同时伴随高速气流的喷射,带有相当数量的氢氧化钙水雾。因此,长期在这种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们,很容易造成听力减退、职业性耳聋,以及消化系…  相似文献   

2.
<正>针对双开门结构在用蒸压釜两次全面检验,总结了在用蒸压釜运行特点和在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分述如下:1在用蒸压釜的受力特点及可能发生的缺陷蒸压釜为间歇操作,釜内需加压、加热,灰砂等经常出入蒸压釜,这种运行方式使得其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疲劳裂纹。同时蒸压釜内介质多含碱性、在拉应力下可能产生应力腐蚀裂纹。  相似文献   

3.
湖北恩施市某灰砂砖厂,曾发生一起锅炉房分汽缸压蒸釜的进汽阀和蒸养车间压蒸釜之排汽阀(均为Dg100,Pg16,J41W-16截止碱)同时断裂的事故。其中,进汽阀的断块(阀体上齐根断下的阀盖法兰与阀门盖、阀杆和阀瓣由阀门盖螺栓联成的整体)高速飞出,将前方3m处的锅炉排污阀打碎,导致停炉停产。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据检查,事故前两压蒸釜均处于恒温保压过程〔饱和水蒸汽,表压774.7kPa(7.9kgf/cm~2),174℃〕,管道及阀门未保温;两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系用长450mm加力杆手工操纵,兼作调节阀用以控制釜内压力和温度),均在阀体上阀门盖法兰根部应力集中处齐根断裂(附图)。  相似文献   

4.
1982年10月29日,北京市西郊烟灰制品厂生产灰砖用的一台容积为170米3的蒸压釜发生爆炸,死伤多人,直接经济损失34万元。 这天下午1点开始给一号蒸压釜送汽升压,两小时后釜内压力升到8公斤/厘米2即行保压(设计压力为10公斤力/厘米2)。在恒压运行中这台蒸压釜于17点5分突然爆炸,釜盖圈和无折边球形封头连接焊口全部开裂,直径2.8米、重约一吨的球形封头向斜上方飞出,击破厂房屋面板后落在天车上。蒸压釜内24,000块灰渣砖象霰弹一样从釜内飞出,最远达185米。釜前8辆钢轨运砖板车被冲出四五十米远。 事后经分析,这台蒸压釜在爆炸前正常运行,没有超…  相似文献   

5.
蒸压釜为低周疲劳压力容器,也是加气混凝土生产的关键设备,蒸压釜支座的安装直接影响蒸压釜的正常生产和使用安全。本文主要探讨蒸压釜支座安装对蒸压釜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厂使用的锅炉容量6号炉为75吨/时,11、12号炉各为 130吨/时,而三台锅炉的工作压力均为 40公斤/厘米2,蒸汽温度均为450℃。6号炉未装消声器前,其排汽噪声达126~I28分贝(A),11、12号炉虽装有消声器,但消声效果差,距声源6米处噪声值达118分贝(A)。在开、停炉放汽或大修后煮炉时,其排汽噪声更为强烈。 锅炉向空排汽噪声系由于排汽时高速气体粒子和周围的低速粒子发生湍流混和,使气体的稳定状态受到破坏而发生巨大扰动所致。这是一种空气动力性噪声,其特点是频率范围较宽。考虑到能耐高温和蒸汽冲刷以及能消除较宽频率范围的噪声的原则,我们…  相似文献   

7.
锅炉在对空排汽时,汽体从高压锅炉中经排汽管喷出。锅炉里的蒸汽压力是给定的,一般压力很高(如高压锅炉P0=101绝对大气压,而外界环境的气压也是恒定的,一般P2=1绝对大气压),阀门完全打开对空排汽时,排汽管口处巨大的压降,造成高速的喷流,引起剧烈的汽体扰动,导致产生很强的噪声。根据锅炉排汽的高压、高温、高速特点,我们认为控制这种噪声的消声器应该设计为两级:第一级(A级)主要用于降压扩容。把原来高压蒸汽直接排空的一次大的压降,通过设置多级结构,使压降分配在多个构件上逐步来降。这样,既可以取得消声效果(因为排汽产生的噪声与压降…  相似文献   

8.
蒸压釜是混凝土预制件养护的关键设备,它又是利用煤灰制砖、食品消毒的必备设备,随着我国公民环保意识的提高及建筑用粘土砖的逐步禁用,蒸压釜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9.
蒸压釜是一种体积庞大、重量较重,采用快开门结构的大型压力容器,如果使用不当,极易发生运行事故。本文主要对近年来蒸压釜发生的事故进行了介绍,并对原因分析进行了总结,进而探讨我国在蒸压釜相关标准和规程中对安全联锁装置的要求,同时对釜体和釜盖的连接部件门轴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型压力容器蒸压釜的釜齿根部易出现裂纹。对某齿根出现裂纹的蒸压釜进行分析,探讨齿根部位的应力分布规律,发现其釜齿齿侧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是在工作温度下,其疲劳强度不达要求。  相似文献   

11.
建筑材料用蒸压釜快开门安全联锁装置因其苛刻的工作环境,易损坏,操作繁琐,导致现实中多数设备上该装置长期处于不作为状态.泄压操作中,作业人员仅凭表压指示为零来判定釜体内蒸汽是否排空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在压力联锁的基础上,依据饱和蒸汽压和温度间对应关系再增加温度联锁功能双重保护,进一步确保了蒸压釜安全联锁装置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锅炉对空排汽管大量排汽时噪声震耳欲聋。为了控制这类噪声,曾经推广多层节流降压变频和引射掺冷的排汽消声器(简称A-B组合消声器)。虽然降噪效果良好(37~50分贝),但是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消声器内微孔板容易碎裂。 自1980年8月起,我厂根据传统的多级节流降压和新兴的小孔升频效应两种消声原理,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排汽消声器,陆续应用于厂内130吨/时至410吨/时额定蒸发量的中压、高压锅炉,消声效果良好。 这种排汽消声器的改进要点有: 1.多级节流新压,通常采用多层带孔套管,由于受承压无缝钢管的规格所限,各层之间留有空腔,致使消声器的…  相似文献   

13.
电厂锅炉设备,在点火、停炉以及遇到紧急事故时,要对空排放蒸汽,产生很强的噪声。声源,除排放蒸汽的喷流噪声外,还由于锅炉内蒸汽压力比外界大气压高得多,导致在排汽管局部范围内产生一系列的激波(冲击波),也辐射出强烈的激波噪声。这种锅炉排汽噪声强度很高,辐射的声功率级往往高达150~170分贝,属于高声强噪声。其特点是:声级高、频带宽、传播远。因此,影响范围广,不仅危害电厂内职工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地污染周围环境,干扰附近的机关、学校和居民的工作、学习与休息,甚至掩盖马路上的车辆信号,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 锅炉排汽噪声是怎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管理状况、能效状况、锅炉房状况、水质状况、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状况六方面调研武汉市墙体建材及管桩行业基本情况、整体耗能情况,着重剖析工业锅炉、蒸压釜两个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情况,发现该行业存在节能意识薄弱,管理不到位;主要耗能设备能效偏低等问题,提出增强企业节能意识,落实其节能主体责任;加强锅炉房管理;完善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加强对操作人员的节能培训,规范其操作;推进锅炉能效测试工作;加强蒸压釜余汽冷凝水利用等六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5.
蒸压釜作为一种压力容器,操作压力一般为1.6MPa,压力虽不高,但体积大,如发生爆炸威力甚大;同时又是快开门式的设备,比一般的压力容器在操作上要求更严格,发生事故的几率也大的多。通过几年的检验。本人认为蒸压釜的检验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参考HG20582-1998《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整体相连的齿啮式卡箍连接设计和计算。在蒸压釜的定期检验和制造过程监督检验中,最常见的缺陷为釜圈、釜盖的啮合齿根部出现裂纹,尤其是在用的管桩厂蒸压釜,裂纹沿齿根部多条或单条分布,最深达12mm。  相似文献   

17.
蒸压釜是广泛应用于建材、林业和机械等行业的大型压力容器,国内已研制出直径为2.85米、长26米的蒸压釜。由于这种设备的工作条件恶劣、装卸物料频繁,操作人员素质低等原因,极易发生事故,其事故率远远高于压力容器平均事故率,属于频发事故设备。 在影响蒸压釜安全的诸因素中,凝结水是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工艺特点,在这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会在底部存有凝结水。如不及时排出,将导致蒸压釜出现过大的上拱变形,或使釜体底部的金属受到腐蚀,从而影响制品质量。 基于这些原因,国家建材工业局和劳动部于1989年提出要求,从1991年起,凡是役…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无线电动力厂的动力用锅炉,过去在点火生炉、停炉检修和遇到紧急事故时,要对空排放蒸汽,产生很大噪声,干扰工厂周围环境,影响职工安全、健康。为了消除这种噪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的同志协助这个厂对锅炉排汽进行了治理。在工厂领导的支持和工人师傅的努力下,日前这个厂的三台动力用锅炉都已安装了排汽放空消声器,消声效果较好。 消除噪声的措施,首先是在一台中压锅炉上进行了消声试验。这台中压锅炉参数为。额定蒸发量Q=35吨/小时,压力P=40公斤;厘米2,温度 t=450℃。针对这种锅炉的排汽噪声特点,研究所的同志与工厂工人、技术…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排汽放空噪声的产生机理以及排汽消声器的结构及设计原理;介绍了该消声器的特点和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一起蒸压釜配重箱掉落致人死亡的事故为案例,简要分析其事故原因。由于开门机构的摆动臂拼接焊缝焊接质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加上釜门开关时的冲击现象,经过长期累积作用后致使拼接焊缝断裂,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开门机构的制造质量和使用过程中的检查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上开式蒸压釜开门机构的管理对策,以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