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总量-相关指标-结构”分析框架下,采用中国大陆30省区(除西藏)42经济部门多区域投入产出及伪基尼系数差异成因分解方法,估算、比较各省区水足迹并分析差异成因,衡量省区降低水足迹(即水足迹总量)的紧迫性并识别调整重点,对具体调整提出建议,为构建中国特色水安全保障体系提供依据。研究表明:1)30省区水足迹均方差系数为51.79%,其中新疆、黑龙江水足迹最高,天津、北京对应最低。2)结合相关指标地区间比较,30省区中宁夏、黑龙江、上海降低水足迹紧迫性最强;天津、山西等提高居民生活直接用水效率紧迫性最强。3)根据部门结构地区间比较,列出各省区降低水足迹中须重点关注的部门,可以看到各省区均须重点调整农林牧渔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用水。4)来源结构地区间比较中,青海、宁夏和新疆的水足迹主要靠当地来供给,其余各地区水足迹均主要源于国内其他地区;可得到各省区上述降低水足迹中应重点关注部门的水足迹主要来源地,如黑龙江、天津、海南等地农林牧渔业水足迹主要源自当地。因此,各地区应结合上述紧迫性、重点关注部门及主要来源分析结果,加强节水工作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正> 天然气的成因按其主要组分—甲烷的形成,可分为有机成因、无机成因(包括碳化成因、宇宙成因、岩浆成因说)及混合成因(地球深层气说)。有机成因中,按烃类气体生成阶段,又可分为微生物成因与热力成因。由厌氧微生物产生的沼气,如缺氧的污水池,沼泽,淤泥中生成的沼气,在许多文章中都已作  相似文献   

3.
罗翔  李崇明  万庆  张祚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10):2460-2472
理解贫困陷阱及其成因是理解减贫机制,进而理解贫困治理的基础。早期的实证研究注重从收入的角度研究农村贫困,较新的研究开始关注“空间外部性”对农村贫困的影响。然而,要正确识别农村的“贫困陷阱”,就需要对上述两个维度同时进行解释。鉴于此,运用中国县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从聚集与持久两个维度对中国的农村贫困陷阱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6年,中国农村的贫困空间格局几乎没有变化,并且贫困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增长也并非是同步的,贫困县的分布主要与地形(坡度、海拔)因素有关;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中国的农村贫困具有持久性,贫困县收入存在低水平的均衡,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间存在收入的“俱乐部收敛”。本文揭示了空间外部性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为正确评估经济发展与扶贫开发,合理制定区域反贫困瞄准机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4.
焦林申  张敏  秦萧  孔宇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8):2004-2017
对空置住房进行精准感知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华北X县2019年全县居民用电大数据构建了一种精准的空置识别和空置率计算模型。结果显示:该县出现过空置的住房占比高达33.81%,年空置率为21.64%;月空置率在一年中随月份小幅规律波动,波谷出现在2月和8月,波峰出现在5月和11月;村空置率具有空间自相关属性,县城为空置率高值集聚区;全年性空置为1931种空置节律模式中最主要的一种。将空置成因归纳为举家迁移和入城团聚等新流动模式促使全年空置和春节空置增多;扩展家庭内部住房过滤引发老旧住房空置;县城住房城镇化导致中心城区出现空置。应重视空置识别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基础作用,客观看待乡村住房空置现象,高度警惕县城的高空置率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土空间纠错是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落实“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的重要手段,是国土空间管控和治理的重要内容。以江苏省仪征市和张家港市为例,探究国土空间错配类型、表现形式及成因,尝试构建国土空间纠错实施机制,以期为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国土空间错配类型主要有:因规划欠合理、规划缺乏、规划冲突引起的错配,城镇、农业、生态三大空间现状用途错配,因劳动力、资本、土地错配及环境规制要求引起的行业错配,因资源过度利用或低效利用引起的强度错配。(2)针对不同错配类型,可从建立“三线”协调机制、构建“全流程、多主体、多路径”分类纠错机制、完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立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保障机制及动态监管机制等角度入手,构建国土空间纠错机制体系。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纠错、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优化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伦&#183;伊丽莎白&#183;克拉克(Helen Elizabeth Clark),1950年2月26日出生于新西兰哈密尔顿市。她早年就读于提帕胡小学、奥克兰爱普松女子语言学校,后在奥克兰大学攻读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于1976年获得大学格兰特委员会奖学金,随后出国留学,之后在奥克兰大学政治系执教8年。  相似文献   

7.
胡利娅&#183;卡拉维亚斯&#183;利略。墨西哥前环境、资源和渔业部部长,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物学教授。卡拉维亚斯教授1954年出生于墨西哥城,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获得学位后留校教授环境科学并从事热带雨林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 我们对沉积岩研究得越多就越清楚地知道,要把成因分类和岩石学分类结合在同一个分类模式中是不可能的。沉积岩是多成因的,而且其成因与物质成分无直接关系。凭观察不能直接了解成因,而只能根据间接标志来恢复它的成因机制,这样做是不完全的,常常会犯不同程度的错误。因此,在分类过程中以划分成  相似文献   

9.
地球深层气     
<正> 大多数地质学家重视油气的有机成因说,而排斥无机成因说。无机成因说认为,地球深层有大量的天然气,它超过目前所知的地球上天然气的总量。若这种假说得以证实,那么,能源问题有可能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划定的沈阳实践与优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年国  王娜  殷健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175-2185
国务院机构改革前,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分别由国家不同部委主导划定,存在划定过程统筹协同不够、划定结果交叉重叠、实施管理困难等问题。国务院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负责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要求在资源环境城镇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上,自上而下逐级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本文总结了沈阳作为试点城市,在三条控制线划定中的矛盾冲突表现与成因,构建三条控制线与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关系,建立管控体系与调整规则,并阐释在市级权限范围内的调整优化做法。研究发现:三条控制线存在空间交叉重叠、功能难以区分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基本农田承担了限制城市空间蔓延的使命,指标不允许跨行政区调整导致部分基本农田不得不安排到城镇内部;由于概念界定不同导致部分城市公园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内的部分耕地被先期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条控制线优化建议:一是突出既是政策线又是技术线的特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划定;二是国家自上而下对基本农田调整政策和制度进行创新;三是建立事权分级管理机制,合理预留地方事权弹性。  相似文献   

11.
比尔&#183;金     
比尔&#183;金先生(通常大家叫他Bill)现在是TNC(大自然保护协会)副总裁、全球首席生态保护执行官,统管TNC的全球保护事务(下设9大部门,涉及32个国家),并负责推动机构最重要的保护项目和保护策略。比尔&#183;金在TNC任职已经超过12年,曾在机构内担任过多个重要的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12.
<正> 本书为G.Brocardo编著,由美国纽约Hippoerene Books Inc.1982年出版,219页。 本书内容如下:矿物及其重要性;矿物的寻找;矿物是怎样形成的(岩浆成因矿物,沉积成因矿物,变质成因矿物);怎样辩认矿物(几何学构造,基础结晶学,矿物的物理性质,化学试验);矿物分类;矿物的制备和管理;鉴别符号说明;图版;难语小  相似文献   

13.
<正> 世界每年锡的产值约3×10~9美元,泰国约占这种金属产量的10%,故对于泰国“锡-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和与之在成因上有关的锡矿床的成因需要进一步了解,并且有一个显著的经济上的刺激。我们报导曼谷矿产资源部和伦敦地质科学研究院之间技术合作的进展,试图用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岩相学和野外地质来阐述泰国花岗岩的岩石成因。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前寒武纪大型条带状铁建造的成因问题已争论了一个多世纪。尤为使人感兴趣的是铁和二氧化硅的来源,对此有两种基本意见,一是火山成因,一是认为来自地表风化。争论最热烈的是关于早元古代铁建造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正> 碳酸岩这一岩石学术语,在国内常被混淆使用。有人以沉积成因的碳酸盐质岩石使用频繁而应该简单为理由,将碳酸岩定义为Carb-onate rock的中文译名,而把火成成因的Car-bonatite译为碳酸盐岩。事实上,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的《岩石学名词》,早已把Carbonatite译为碳酸岩,有别于沉积成因的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既然Carbonate在化学上是碳酸盐,那么沉积成因的Carbon-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随着层控理论的建立和完善,铅锌矿床的成因已不是简单的内生和外生,大部分铅锌矿床属多成因矿床。因此,微量元素比值法已不能很好地区分现代铅锌矿床的成因类型。笔者发现,如将方铅矿、闪锌矿中的某些微量元素或它们的比值适当地组合成图,便能  相似文献   

17.
<正> 阿斯特拉罕凝析气田以硫化氢的浓度高为特征。矿床中H_2S的成因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不管是在黑海沿岸的盆地,还是在其它地区,预测高浓度硫化氢聚集的可靠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H_2S成因的正确认识。关于矿床中硫化氢的成因有两种观点。第  相似文献   

18.
<正> 与解释中性岩和硅质岩石的成因模型相比,用于解释基性和超基性岩成因的模型要简单得多。安山岩和花岗岩类可以来源于多种源岩并经过不同的结晶途径而形成,因此,与基性、超基性岩相比,限定这些岩类的成因的可能模型是很困难的。另外,少量的富集REE的副  相似文献   

19.
奈杰尔&#183;布兰顿教授,英国皇家工程学会会员、皇家特许工程师、英国能源学会会员、英国材料、矿石和冶金协会会员以及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会员。主要从事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究。布兰顿毕业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获电化学工程理学学士学位及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0.
大卫&#183;拜拉米1933年1月出生于英国伦敦,他是著名的植物学家、畅销书作者、电视节目主持人以及环境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拜拉米先后在萨顿郡文法学校高中部、切尔西科学技术学院(现在是伦敦国王学院)和贝德福德大学学习。在英国达勒姆大学学习期间,拜拉米接受了专门的植物学培训。以至于直到1982年,他一直在达勒姆大学担任植物学的高级讲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