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广西是我国锰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已探明的储量约占全国锰矿总储量的35%。沉积锰矿床和风化锰矿床是广西锰矿的主要类型。风化锰矿床集中形成一些品位较高,可供开采的氧化锰矿石,而沉积锰矿床以原生碳酸锰矿石为主。桂西南是锰的主要富集区,在晚泥盆世主要形成海相沉积的原生碳酸锰矿床,这些锰矿床的形成具有各自的特点。本文以下雷一湖润锰矿带为例,探讨原生碳酸锰矿床的沉积机制。1地质背景下毒一湖润锰矿带位于广西的西南部,是广西锰矿的主要富集带。在该区内,断裂和把皱比较发育,其中招皱是主要的控矿构造。下雷锰矿床赋存于上…  相似文献   

2.
安全技术、劳动卫生作为地质勘查劳动保护的重要内容,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地质勘查生产的发展和环境科学的成就,环境问题对地质勘查活动的影响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尤其是近年来,在人类环境中,自然作用或人类活动或者二者叠加形成的人类环境灾害的频繁发生和危害加剧,给地质勘查活动带来了严重威胁、使对环境灾害的防治研究成为地质勘查活动的迫切需要。1地质勘查环境灾害类型地质勘查环境灾害主要有二种类型,一种是自然灾害,另一种是由地质勘查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人为灾害。1.1自然灾害由自然环境变异作用形成的灾害叫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3.
<正> 引言在地质记录中,已知的大型锰矿体没有几个;在现代环境中,还未发现类似的高品位锰矿床。但是,在“大型锰矿床”中,如澳大利亚的格鲁特岛锰矿床(白垩纪)、苏联的尼科波尔和恰图拉锰矿床(渐新世)以及南非的卡拉哈里锰矿床(元古代),有证据证明它们是克拉  相似文献   

4.
从矿产资源勘查、评价阶段开始考虑矿山环境问题,是实现绿色矿业的基石之一。本文从矿产资源勘查角度,讨论在矿产资源勘查的不同阶段(区域矿产普查、远景区勘查到矿床勘探即详查),传统资源学家所必须考虑的环境问题及地质勘探过程中所获资料在矿床(山)环境评价中的作用。作者建议:①为适应我国新时期地质工作的需要,应适时启动资源-环境一体化方面的研究,在资源评价和勘查阶段考虑环境问题,从资源评价与勘查获得的大量资料中提取环境信息,不仅可帮助解决一些与资源有关的环境问题,而且可提高地质资料的利用率;②虽然资源学家理解矿床环境有关的地质作用,具有研究矿床环境的某些优势,但我们必须即时转变观念,不断更新知识,特别是环境科学、流行病学和生物科学方面的知识,才能真正实现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5.
环境地质勘查成果是勘查主体创造性劳动的智力成果,我国《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环境地质勘查成果适用著作权法保护,但第十六条具体适用条件和范围有待明确.本文在分析环境地质勘查成果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了环境地质勘查成果的知识产权属性,并界定了著作权法对环境地质勘查成果的具体适用条件范围和具体的作品类型,对于维护勘查主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也在不断的被创新。在各种高新技术与设备被不断的应用到水工环地质勘查中后,水工环地质勘查的质量与效率也得到了更为有效的提升。本文主要对水工环地质勘查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阐述了水工环地质勘查的重要性,最后论述了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探明储量矿产概况]全年新增探明储量的矿产1种—玉石。截止1997年底,全省已探明储量并上储量表的矿产有75种(含亚矿种为85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数的49.7%。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34种,非金属矿产46种,水气矿产2种。全年经地质勘查新增矿产地9处,其中:煤矿1处,锰矿1处,玻璃砂1处,石英岩1处,萤石1处,高岭  相似文献   

8.
<正> 去年勘查地球化学活动频繁,其中主要是几次专题讨论会论文集的出版,主要勘查地球化学教程第二版的发行;贵金属勘查的重新兴起;采样设计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统计技术的发展以及注意力转向污染区的地球化学勘查等。 加拿大地质调查所以《经济地质报告第31号》出版了1977年10月在渥太华举行的地球化学勘查77年专题讨论会文集(Peter J.Hood编)。这本文集包括有关  相似文献   

9.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3,(3):185-192
本文通过对江西九瑞地区钻天山-郎君山一带的地层、岩体、断裂及矿化蚀变等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奥陶系灰岩与志留系碎屑岩间的岩性差异面是重点关注的找矿方向,结合物化探证据,认为钻天山-郎君山地区应优先进行勘查。  相似文献   

10.
鉴于当前地质勘查单位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管理现状,为提升地质勘查单位有效防控风险的能力,在对比分析地质勘查单位现行安全管理模式与双重预防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在地质勘查单位建立双重预防体系的建议,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级管控、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和建立完善的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并给出实施双重预防体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湖润锰矿床锰矿石包括两种类型:原生破酸锰矿石和次生富集的氧化锰矿石。本文主要结合该矿床的分布与地质特征,研究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从原生带到氧化带,随着氧化程度的升高,与Mn成类质同像的Co、Ni、Pb和Z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都随着锰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富集系数也相应地增大;同时,稀土元囊的总量也呈增加趋势,而且氧化带比原生带更富轻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12.
江西于都银坑矿田银金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于都银坑地区是赣南东部的金银铜铅锌锰等矿集区。本文阐述该区地质背景,银金铅锌矿体特征、规模及其产状,并分析其与地层、构造等的关系。通过对铅、硫同位素和包裹体测温,论证该区的成矿年龄、成矿物质来源及资源潜力,提出成矿模式、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
锰矿砂对取代酚的光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锰矿砂对4种取代酚的光氧化作用。结果表明,pH=3.10±0.04时,苯酚、对氯苯酚、对氨基酚及对苯二酚均能被锰矿砂光催化氧化。低pH值,适当的苯酚初始浓度及适当的锰矿砂浓度有利于锰矿砂对取代酚的氧化;离子强度和溶解氧浓度不影响反应速度。对其可能的机理及取代基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座小试生物滤池,考察了锰矿砂和石英砂滤料在启动期内对铁锰离子的去除特性,并结合材料表征手段解析了过滤去除机制.启动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铁锰质量浓度为2~3 mg·L~(-1)和0. 3~0. 6 mg·L~(-1)时,石英砂滤池分别需要15 d和30 d完成铁锰的去除,而锰矿砂滤池在10 d内完成除铁过程,而出水锰质量浓度始终低于0. 1 mg·L~(-1),满足国标要求.锰矿砂表面天然铁锰氧化物的吸附催化作用是其去除效果优于石英砂的关键.一方面,当铁氧化物在石英砂滤池内形成后,其同样能继续吸附催化铁离子,两滤池对铁离子的最终转化产物为复合氧化物,2价与3价铁的比值在1∶1. 44~1∶1. 54之间.其次,在启动期内,锰矿砂滤池对锰离子的去除以吸附催化氧化完成,其产物为3价态锰,而后续在生物作用下趋于转化为4价;石英砂滤池对锰离子的去除以吸附主导,但吸附容量饱和后以生物作用为主.最终,锰离子转化产物为2价、3价和4价态的复合态氧化物.此外,锰氧化产物呈层状结构,铁氧化产物为颗粒形态,二者均能披覆在滤料表面,但后者更容易被反洗出滤层,而前者则倾向于披覆在锰矿砂表面或积累在石英砂滤层孔隙间.  相似文献   

15.
从 6个方面分析了地质系统的复杂性 ,并划分出 6个地质动力系统和 2 8个地质动力学作用方式 (子系统 )。讨论了非线性地质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矿动力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及其研究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崇义县八仙脑钨锡矿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八仙脑矿区的地质工作,发现本区存在破碎带-石英脉复合型、石英细脉带型、云英岩-石英细(网)脉带型等一体多型钨锡多金属矿床类型,本文对其地质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总结了区内各钨锡多金属矿床类型找矿评价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钛改性锰矿的除砷效果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锰矿是一种廉价、易得的除砷矿物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然锰矿的除砷效果和吸附容量,采用TiCl4对广西桂林天然锰矿进行改性,并对其改性的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改性条件为:TiCl4浓度为10 mg/L,浸泡时间为18 h,pH=3.05,振荡吸附时间为1 h。与天然锰矿的去除效率(82.95%和77.93%)相比,改性锰矿对As(Ⅲ)和As(Ⅴ)去除率分别可达94.87%和99.31%,相应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48 mg/g和3.27 mg/g,较天然锰矿各自提高了1.25 mg/g和1.21 mg/g。改性锰矿对As(Ⅲ)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As(Ⅴ)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8.
霍邱铁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处于北淮阳山字型构造脊柱部位。李老庄铁矿—菱镁矿床置于霍邱铁矿田中部。该矿床主要产于上太古界霍邱群变质岩系中,矿体赋存于富镁碳酸盐中,矿石类型可以分为菱镁矿磁铁矿石和蛇纹石磁铁矿石,各占25%。成矿物质来源于这些变质岩系的多层、分散的含铁建造矿源层中。依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矿石同位素地质和测年结果,李老庄铁矿—菱镁矿铁矿床是晚太古代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南坑石膏矿床位于赣中南泰和县吉泰盆地,是目前在赣中南早禾凹陷中发现的唯一石膏矿床.层状含膏层赋存於上白垩统周田组中.按其分布分为东、西二个矿段,东矿段(8-22线)和西矿段(7-0线),矿化总面积为29 km^2.初步分析表明,矿床严格受地层、构造古地理环境、古气候等因素控制.以往对矿床地质评价工作程度较低,今后需重新评价,以扩大矿床规模.矿区外围的泰和凹陷、早禾凹陷和桐坪凹陷,成矿地质条件与南坑石膏矿床类似,而且在泰和凹陷已发现石膏矿层,是外围找矿最有利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矿石铅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综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矿石铅同位素是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矿石铅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并指出 :单阶段模式年龄、特征参数示踪已逐步淘汰 ,铅构造模式示踪遭质疑 ,Δβ Δγ图解示踪还需要接受更多矿床实例的检验 ,全方位对比是矿石铅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