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根据标准法测定总磷浓度的多年经验,经多次实验研究对比。认为采用“在水样呈色后再进行定量稀释”的方法测定高浓度总磷水样,可大大缩短时间,节省人力物力。有利于样品的批量分析,克服原方法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莲青 《污染防治技术》2006,19(3):66-67,77
为简化消解过程,使温度易于控制,提高总磷测定方法的稳定性,用烘箱代替高压锅进行消解,采用过硫酸钾氧化,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标准样品中总磷,经实验研究对比,该法稳定性好,易于操作,且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水质总氮测定中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总氮测定中的一系列影响因素,诸如实验用水,器皿的洗涤,实验室环境试剂的提纯、配制和保存,消解温度、压力和时间的控制,以及高氨氮水样中的总氮测定、总氮、总磷的同时测定和其他有关的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水中总磷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的含量,分析该法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评定水中总磷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5.
5种水培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水培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将莴笋(Lactuca sativa var.angustata)、空心菜(Ipomoeaaquatica)、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生菜(Lactuca sativa var.ramosa)和黄瓜(Cucumis sativus)5种蔬菜放置于富营养化水体中培养,定期测定水体中总氮和总磷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水培莴笋、空心菜、番茄、生菜和黄瓜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66.45%、91.28%、93.74%、93.04%和90.11%;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6.44%、97.48%、85.62%、88.08%和90.97%。比较5种水培蔬菜单位鲜重的总氮和总磷去除能力,结果表明,生菜的总氮和总磷去除能力最强,分别为0.69 mg/(L.g FW)和0.06 mg/(L.g FW),可作为净化富营养化水体优先选择的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6.
利用哈希IL500P自动分析仪测定水和废水中的总磷。总磷质量浓度在0.01~3.80mg/L时线性关系好,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检出限低,符合地表水及废水测定要求。与传统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分析速率快、自动便捷、省时安全等优点,可用于大批量常规地表水及工业废水分析。  相似文献   

7.
某石油化工企业的发酵法长链二元酸生产装置会排放高浓度废水.废水中的二元酸盐及培养基成分使下游综合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总磷和有机负荷偏高,可能造成出水总磷严重超标的风险.通过实验优选出钙基预处理药剂并确定最优处理条件.即在pH为11、药剂投加量为3 g·L-1 的最优条件下,对总磷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9%和41.5...  相似文献   

8.
3种基质对污水中总磷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粒径为2~5 mm的无烟煤、活性炭和草炭3种基质为实验材料进行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实验,探讨和对比3种基质对污水中总磷的吸附性能,选用吸附效果最好的无烟煤作为玻璃柱的填料模拟土壤渗滤系统.结果表明,3种填料基质对总磷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通过拟合方程得出无烟煤、活性炭和草炭的最大静态吸附量分别为1.249、0.254和0.716 mg/g;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3种填料基质对总磷的吸附反应过程较好,相关系数都在0.900以上,无烟煤、活性炭和草炭吸附速率分别为0.025、0.023和0.014 mg/(g·h),其中经无烟煤处理过的污水,出水最清澈;在模拟土壤渗滤系统实验中,当进水浓度为3.43~8.43 mg/L,水力负荷为0.08 m3/(m2·d)时,出水中总磷平均浓度为0.08 mg/L,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对总磷的去除率高达96.48% ~ 99.19%.  相似文献   

9.
不同形态铁盐的除磷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不同铁盐存在形态的铁盐类混凝剂,即三氯化铁(离子态铁)、聚合氯化铁(聚合态铁)和氢氧化铁(凝胶态铁),在混凝除磷性能方面的差异。以城市污水厂的二级出水为实验水样,进行混凝除磷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出水总磷为1.74 mg/L,离子态铁投加量为40 mg/L时,对总磷的去除率为90%,混凝处理后上清液总磷可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聚合态铁对总磷的去除率为62%,凝胶态氢氧化铁的总磷去除率为59%,混凝处理后上清液总磷均不能满足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离子态氯化铁对污水厂二级出水的除磷效果优于聚合态,即铁离子的聚合形态会影响其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0.
富磷上清液铁接触除磷工艺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一种由铁碳合金和钝态不锈钢作为电化学腐蚀两极系统的铁接触除磷反应器,首次尝试将铁接触除磷技术用于厌氧富磷上清液的处理.通过对模拟富磷上清液除磷效果的测定与分析,详细探讨了铁接触除磷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曝气方式宜为间歇曝气,且最优曝气/停歇时间为 60 min/30 min;在进水总磷浓度为 30~50 mg/L范围内,随着磷浓度的升高,总磷去除率随之下降;而随着曝气强度、pH值的升高及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总磷去除率随之升高;随着水温的升高,总磷去除率有波动,水温为27℃时,总磷去除率最大.将铁接触除磷工艺运用到侧流除磷方法中,最终可使出水总磷浓度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1.
降雨径流时农田沟渠水体中氮、磷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有效阻控降雨条件下农田土壤流失氮、磷通过沟渠进入水体,通过对降雨时农田排水沟渠系统中总氮、总磷的测定和分析,研究降雨径流下沟渠系统水体中氮、磷的迁移转化规律和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农田排水沟渠系统本身不太稳定,在外界条件(降雨)的作用下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同时农田排水沟渠系统又具有抗冲击可修复能力,可以使氮、磷的各项转化作用恢复.该特征使得总氮、总磷在沿程迁移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总氮浓度沿程呈3次多项式曲线变化,总磷浓度整体呈指数递减变化;同时各断面的总氮、总磷自身转化也有其降解规律,总氮和总磷浓度随时间均呈3次多项式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污泥和矿化垃圾中氮磷淋失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土柱实验,分析了城市生活污泥和矿化垃圾中氮磷的迁移对地下水的影响以及矿化垃圾对氮磷的去除特性.测定项目包括总磷、总氮、硝态氮、pH和电导率(EC).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和矿化垃圾后淋滤液的pH呈下降趋势;EC和总氮都有显著增加;硝态氮增加特别明显,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总磷变化不大,污染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小.矿化垃圾对氮的去除作用不明显,反而增加了淋滤液中的氮素含量,但对磷的去除效果明显.因此,在利用矿化垃圾取代土壤时,应注意矿化垃圾中氮特别是硝态氮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不同覆盖面积生态浮床对养殖海水的净化效果及其对北美海蓬子和南美白对虾生长的影响,以不设置浮床为对照,在养殖对虾的水面上设置了3种不同面积北美海蓬子生态浮床,覆盖面积分别为25%、50%和75%。实验进行期间每2 d监测1次水质,实验结束后测定海蓬子和对虾产量,并对氮和磷进行衡算。结果表明:15 d后,50%覆盖面积生态浮床对水体总氮、铵态氮、硝态氮和CODM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44.90%、34.43%、44.45%和35.64%;75%覆盖面积生态浮床对水体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30.32%;各处理间pH、溶解氧和温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盐度随浮床面积增加而有所下降;各处理间海蓬子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对虾产量差异显著,以50%处理的产量最高,比不设置浮床增产7.8倍;设置浮床后,水体和其他途径总氮减少,海蓬子和对虾总氮增加,水体总磷和对虾总磷减少,其他途径和海蓬子总磷增加。北美海蓬子生态浮床对养殖海水具有显著的净化效果,对虾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以50%覆盖面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生态浮岛复合技术净化黑臭河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宁波市前塘河水作为实验水体,采用不同水生植物及组合、生态浮岛复合技术净化水中污染物。经过14d的水培实验发现,沉水植物COD去除能力高于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水生植物组合对COD的去除率相对较低,但去除率仍不低于79.9%。水生植物组合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好于单一种类植物。沉水植物去除总磷的效果好于浮水植物与挺水植物,不同水生植物及组合的总磷去除率均大于44.0%。生态浮岛复合技术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能力较强,实验10d时COD、氨氮、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7.1%、100.0%、73.8%。由此可见,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协同净化作用使生态浮岛复合技术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生物填料-沉水植物联用在河道水强化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亲水性和疏水性材料作为生物填料,研究了生物填料-沉水植物联用技术在静态和原位水体中对武进港红旗河的水强化处理性能。静态实验选用2种生物填料考察其水处理特性,筛选出性能较好的填料进行了原位实验,沉水植物选取原位常见的狐尾藻、金鱼藻和伊乐藻。通过原位实验进一步考察了所选生物填料性能及生物填料-沉水植物联用对河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原位实验处理效果优于静态实验,原位实验中各测定指标的总平均去除率分别为:氨氮69.07%,亚硝氮70.28%,硝态氮47.58%,总氮53.28%,正磷酸盐84.88%,总磷83.50%。填料平均挂膜速率为453.01 nmol/(g.d)。  相似文献   

16.
为寻求经济、高效的生态浮床除磷基质,以牡蛎壳为对象,通过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剂投加量影响实验对比研究了经不同温度热处理的改性牡蛎壳对低磷浓度水体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相比Langmuir方程,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地模拟天然及改性牡蛎壳对总磷的等温吸附行为;相对于伪一级动力学和Elovich方程,牡蛎壳对总磷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与伪二级动力学方程更为吻合。热处理温度对总磷的吸附效果产生明显影响,650℃改性牡蛎壳的吸附性能最优。牡蛎壳投加量对总磷去除效果影响也较为显著,当投加量增至20g/L时,天然牡蛎壳、250℃改性牡蛎壳、500℃改性牡蛎壳、650℃改性牡蛎壳的总磷去除率分别可达到51.27%、62.50%、88.27%和99.69%。当投加量为8g/L时,650℃改性牡蛎壳对总磷的去除率已高达90%左右。总体而言,650℃改性牡蛎壳的总磷吸附效果最好,可优先选为生态浮床除磷基质。  相似文献   

17.
提出以二级矿化垃圾床为预处理单元,串联三维电极/电Fenton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的组合工艺。矿化垃圾床处理后渗滤液中COD、氨氮、总磷、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0.55%、88.47%、98.32%和87.53%。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最佳工艺条件。经该组合工艺后,渗滤液中COD、氨氮、总磷和色度的最高去除率分别可达97.08%、95.24%、99.55%和96.92%,其中COD、总磷、色度这3个指标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规定的排放标准,为该组合工艺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常温的条件下,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化粪池、YDT填料化粪池和传统三格式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对照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4~29℃,HRT为36 h时,反应器运行85 d后,对以上3个反应器进出水中CODtot、CODdis、氨氮、总氮、总磷进行测定,在水温24℃稳定阶段,ABR化粪池和YDT填料化粪池CODtot去除率比传统化粪池分别提高30.5%和9.2%;在水温16℃稳定阶段时,该值分别提高10.9%和9.0%。总氮和氨氮去除率在5%~30%之间,稳定运行后总磷去除率为5%左右。通过测定3个反应器最后一格中厌氧污泥的比产甲烷速率,结果表明,ABR化粪池的厌氧污泥产甲烷的活性最好。此研究对传统化粪池的改造提出经济而行之有效办法,新型化粪池强化了化粪池出水的生化性和对污染物的去除,进而为化粪池的取舍和改造提供技术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北方滩涂湿地的优势种植物翅碱蓬(Suaeda heteroptera Kitag.)和优势多毛类动物双齿围沙蚕(Nereis succinea)为实验对象,以向沉积质中添加Cu2+来模拟重金属污染,通过盆栽实验,分别测定翅碱蓬、沙蚕及两者混合培养对Cu污染沉积质的pH、氧化-还原电位(Eh)、总氮含量、总磷含量及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它们对Cu污染沉积质理化性质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翅碱蓬、沙蚕对Cu污染沉积质理化性质的影响与Cu处理浓度有关。翅碱蓬-沙蚕体系对Cu污染沉积质理化性质的影响与两者单独作用时均不同,且对不同Cu处理浓度沉积质的影响效果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对于Cu污染沉积质,翅碱蓬-沙蚕体系可促使pH升高,Eh下降,总氮含量升高,脱氢酶活性升高,而对总磷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水葫芦圈养对星云湖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水葫芦圈养对富营养化水域的影响,对星云湖14个实验区的采样点及8个对照区采样点的水质各理化性质指标、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_5)、不同形态氮浓度进行测定,分析了紫根水葫芦圈养对星云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根水葫芦生长发育期,星云湖中圈养的紫根水葫芦能够显著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可以有效吸收星云湖湖水中的氨氮、总氮、总磷,降低了水体中BOD-5和COD含量。总磷、总氮和氨氮三者之间显著正相关,总磷、氨氮、总氮以及BOD_5都与水体的pH呈显著负相关,然而溶解氧与pH显著正相关,BOD_5与水温、总磷、COD、氨氮和总氮显著正相关。科学的水葫芦圈养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富营养化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