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老胶园普遍存在的严重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胶乳产量低等现象,本研究结合胶园更新布置了四种PEMLU模式。几年来的试验结果表明,PEMLU模式中的FEF模式比对照减少径流量66.7%,减少土壤冲刷量65.1%,有机质从原来的0.536%增加到1.34%。四种模式增加凋落物累积量83—288%,并促进了胶树生长,开割前年均每公顷可增产值2830—6650元。WRT模式具有较强的抗灾能力。本文用FWBG模型对四种PEMLU模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FEF模式具有最优的综合效益。WRS模式具有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适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土地退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罗明  龙花楼 《生态环境》2005,14(2):287-293
在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土地退化的概念内涵界定的基础上,综述了土地退化机理、类型划分、评价与监测、及防治与生态重建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土地退化问题的方向:1)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2)土地退化监测与预警的系统研究;3)重点土地退化类型及其退化机制研究;4)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的原理、方法及技术体系;5)用经济手段进行生态环境建设;6)构建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的政策保障体系;7)重建技术与模式的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地荒漠化/土地退化的防治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朱震达  吴焕忠 《农村生态环境》1996,12(3):《农村生态环境》-1996年12卷3期,12(3)-96-96,12(3)页-《农村生态环境》-1996年12卷3期,12(3)-96-96,12(3)页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结合中国国情来睦,荒漠化不仅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发生于湿润、半湿润地区。中国已慧的荒漠化土地面积111.7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1.6%;其中风力作用、水蚀作用和物理及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约各占1/3。另外中国还有易受风力和水力作用影响的潜在荒漠化土地53.5万km^2和87.5万km^2,潜在盐渍化土地17.3万km^2。中国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土地退化的分类与分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参照国际上土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从代表性、普遍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出发,提出了中国土地退化的初步分类与分级标准。中国土地退化可划分为风蚀作用下的土地退化、水蚀作用下的土地退化、物理退化和化学退化4类,土地退化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强度和极强度退化4级,并拟定4类土地退化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黑河流域土地退化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善忠  王涛  封建民 《生态环境》2003,12(4):427-430
黑河流域位于我国的西北内陆干旱区。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造成的土地退化,已成为黑河流域一个非常严重的生态问题。土地荒漠化是该流域最典型和最严重的土地退化形式。对该流域土地退化的空间分布、特点、退化面积等方面还没有较为详细的研究,因此探讨这个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通过最新的遥感影像资料(2000年),在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初步分析了黑河流域土地退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河流域土地退化主要有5种类型,即:水土流失、干旱化、植被退化、盐渍化和沙漠化。土地退化面积达29971.91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23.06%;其中,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祁连山的南部山区,面积为5747.68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19.18%,主要是由于过度开垦和放牧造成的;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造成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而导致的干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山前部分冲、洪积平原的河流沿岸附近,其面积为1369.96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4.57%;盐渍化土地是该流域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面积为10591.82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35.34%,分布在流域的低地、冲积扇的边缘等位置,主要是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造成的;沙化土地,包括流动沙丘(地),是研究区土地退化面积最大的类型,为10771.97km^2,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35.94%,这其中也包括历史时期形成的沙漠和现代形成的大部分沙地;植被退化土地面积为1490.48km^2,只占整个流域土地退化面积的4.97%。通过分析可知,黑河流域土地退化严重,特别是在下游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对该流域内有限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导致该地区土地生态系统脆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结合中国国情来看,荒漠化不仅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发生于湿润、半湿润地区。中国已存在的荒漠化土地面积111.7万km ̄2,占国土面积的11.6%;其中风力作用、水蚀作用和物理及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约各占1/3。另外中国还有易受风力和水力作用影响的潜在荒漠化土地53.5万km ̄2和87.5万km ̄2,潜在盐渍化土地17.3万km ̄2。中国土地荒漠化是在脆弱生态条件下,人口过快增长,人为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如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以及工矿建设造成的土地与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所致,对它的防治实质上就是对退化环境的整治。中国荒漠化土地经过近几十年来的治理,个别地区有所好转,但总体上仍在发展中,因而它是环境保护与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在总结中国防治荒漠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荒漠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HJ/T 192--200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中加权归一化指数的技术路线进行分析,得出了<规范>中土地退化状态、土地退化指数与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逻辑相悖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侵蚀度赋权顺序"和"差减土地退化分级指数"2种土地退化指数计算方法,并对2种方法进行验证.模拟计算显示,在中度或重度侵蚀比例相同时,轻度侵蚀比例高的区域EI值大;在轻度侵蚀比例相同时,中度侵蚀比例高的区域EI值大.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符合生态环境状态评价的一般逻辑,统计检验显示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同步性高,均可应用于实际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相似文献   

8.
简要地介绍了土壤微形态研究方法及其在农业生态与土地退化研究中的应用,并回顾了近20a的国际土壤微形态研究的内容与进展.在过去的20a中,土壤微形态学在概念、现象的解释、分析技术'以及应用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特别在样品脱水方法、荧光分析、图象处理及定量分析技术上得到很大的发展.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结构的关系,土壤改良对结构的影响等方面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就.利用土壤微形态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根系与根际的生态过程,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过程,人为活动对土壤退化,熟化的微形态指标,以及利用微形态指标评价人为因素在现代土壤过程中的作用等,是土壤微形态研究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9.
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文颖  王启基  王刚 《生态环境》2006,15(2):362-366
针对我国青藏高原草地大面积退化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原生高寒嵩草草甸封育系统作为对照,研究了土地退化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检验了不同人工重建措施(3个人工种植处理:混播、松耙单播、翻耕单播和1个自然恢复处理)对土壤碳含量的相对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如下:原生植被封育处理每平方米土壤平均碳、氮含量分别为7.47kg和0.647kg,而重度退化地碳、氮含量分别为3.67和0.448kg·m-2,可以推算,由于土地退化而造成的土壤(0~20cm层)碳氮丢失量分别为3.80kg·m-2和0.199kg·m-2,即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导致0~20cm土壤层中50.87%的有机碳和30.75%的氮流失,可以看出高寒草甸土壤退化后流失的碳比氮多;混播处理、松耙单播处理、翻耕单播处理和自然恢复处理土壤单位面积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原生植被土壤有机碳的70.5%,69.0%,49.0%和80%,单位面积氮含量分别是原生植被土壤全氮的86.9%,88.7%,71.1%和91.7%。但是,与重度退化地相比,除翻耕单播处理外,其它恢复重建措施均能部分恢复系统的碳氮含量,因此,将重度退化地进行自然恢复或松耙混播重建多年生植被可以作为系统固定碳(碳汇)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挪威的土地污染问题,并描述了挪威的治理行动计划,按照这项计划,到2000年应在450个地点进行调研和治理,在编制该计划考虑了三个不同的治理目标水平,对不同治理目标的环境后果和经济后果都做了评估。挪威环境况决定用以“根据现行或计划的工根据每个地点的环境质量调整治理标准”的目标水平,总治理费用估计为20-30亿挪威克郎(3-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解槽中,以Na2SO4为支持电解质,多孔石墨电极为阴极,金属铁为阳极,在10mA·cm-2的阴极电流密度下,电解生成的过氧化氢与阳极溶解的Fe2+进行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Fenton试剂),进而对有机染料进行氧化反应,使其不饱和双键断裂,从而达到有机染料降解、脱色的目的,在生成Fentonn试剂的反应中,Fe2+被氧化为 Fe3+,生成的 Fe3+在阴极得电子后重新被还原为Fe2+,因此,在电解槽中 Fe2+起着催化剂的作用.COD的去除率大于80%,脱色率达100%.脱色速率的测定表明其为一级反应,反应速度常数k等于l.98 × 10-4s-1.  相似文献   

12.
生物泥浆反应器中微生物数量变化与PAHs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浓度、温度、接种量、通气量和表面活性剂为降解调控因子,采用平板记数法进行了生物泥浆反应器中微生物数量变化与PAHs降解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细菌数量与PHE、PY投加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HE、PY初始浓度越高,细菌数量越大。此外,反应器的温度对微生物生长速度和数量有重要影响。反应器温度为30℃时对细菌迅速繁殖有利,反应器温度为20℃时对真菌生长繁殖有利。接种量为5%即可明显提高PHE和  相似文献   

13.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其异构体的好氧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红树林底泥中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间苯二甲酸二甲酯为碳和能源通过富集培养分离到 5株细菌 ,并对其进行了鉴定 ,分别是PasteurellamultocidaSDMTa (多杀巴斯德氏菌 )、KlebsiellaoxytocaSDMTb (产酸克雷伯氏菌 )、Klebsiellasp .SDMTc (克雷伯氏菌株 )、SphingomonaspaucimobilisSDMIy (少动鞘氨醇单胞菌 )和Methylobac teriummesophilicumSDMIr (嗜中温甲基杆菌 ) .这些微生物对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及其异构体间苯二甲酸二甲酯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在pH为 7的条件下 ,浓度为 98mg/L的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可在 36d内被完全降解 ,主要中间产物为对苯二甲酸一甲酯 (MMT)和对苯二甲酸 (TA) .在混合培养条件下 ,浓度达 2 2 0mg/L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在 35d内降解达 99%以上 ,但其中间产物间苯二甲酸一甲酯 (MMI)不能被降解而在培养液中积累 .根据鉴定出的中间产物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生化降解途径为 :DMT→MMT→TA→CO2 H2 O .研究结果表明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的 2个酯基的水解是决定其完全矿化的重要起始步骤 .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比间苯二甲酸二甲酯更容易被降解 .图 6表 2参 18  相似文献   

14.
蒋新  和文祥  Mueller P 《环境化学》2000,19(5):414-418
秀谷隆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取代脲类除草剂,其主要降解产物为4-溴苯胺(4-BA),研究4-溴苯胺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规律,并用土壤环境指示动物弹尾目跳虫Collembola(Folsomia candida)跟踪指示该化合物在进一步降解过程中的毒性,结果表明:4-溴苯胺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来较好地描述,其生态毒性明显高于母体化合物秀谷隆,该化合物在粘土中的残留量低于砂土,但毒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水降解聚乙烯及聚乙烯/聚苯乙烯混合塑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聚乙烯(PE)和聚乙烯与聚苯乙烯(PS)混合塑料进行了超临界水降解实验.考察了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超临界水降解PE及PE/PS混合塑料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显示,超临界水可将PE及PE/PS混合塑料降解为液态油状物.PE和PE/PS混合物可在440℃下0.5h内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16.
多效唑在土壤中降解、吸附和淋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MET)在土壤中的环境引为,MET在土壤中降解较缓慢并随土壤环境条件而异,淹水厌氧条件比旱地好氧条件降解更缓慢,灭菌土壤中未见明显降解,微生物培养试验表明,MET对真菌有明显抑止作用,以MET为唯一营养源的培养基上能生长出几种放线菌,在三种供试土壤中,MET在高有机质含量的黑土中吸附常数远大于黄棕壤和潮土;MET的淋溶则在砂粒含量较高和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潮土中最快,黑土最慢,黄棕壤居间.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中阿特拉津降解菌种的筛选及其降解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吉林市农药厂采集的污泥样品中筛选出JLNY01和JLNY02降解阿特拉津(AT)的菌种,模拟地下水环境(pH=7,温度10℃)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JLNY01在一定时间内驯化,降解率可达83.6%,JLNY02可直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降解,其降解率可达81.8%,而在高温(30℃)条件下,JLNY01在6d内可达到对AT的完全降解,而JLNY02的降解率仅为31.5%,证明JLNY01温度愈高降解效果愈好,而JLNY02只适于在低温下降解,可确定为一种嗜冷菌。  相似文献   

18.
巫杨  陈东辉  SMITHLester  KOOKANARai 《环境化学》2011,30(12):2015-2021
实验研究了抗生素药物在不同土壤中(不同种类以及有无添加牛粪)的降解行为,同时采用基质诱导呼吸法考察了药物在土壤中对微生物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牛粪的土壤在前20d内轻微促进了磺胺甲恶唑的降解效率,磺胺甲恶唑的快速降解主要是微生物作用引起,而甲氧苄氨嘧啶则在好氧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持久性.同控制土壤样品对比,药物对土壤...  相似文献   

19.
单甲脒在土壤中的降解及持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振惠  莫汉宏 《环境化学》1995,14(3):234-238
本文对四种不同类型土壤中单甲脒及其盐酸盐在厌氧与好氧条件下的降解动态及其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甲脒及其盐酸盐均属不稳定的化合物,单甲脒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4.6-9.1d,其盐酸盐的半衰期为2.0-6.2d。结果还表明单甲脒盐酸盐在厌氧条件下较在好氧条件下降解缓慢;在厌氧条件时,土壤的pH值对其降解影响较大。在相同条件下,单甲脒比它的盐酸盐酸盐降解慢,其降解速率与土壤pH值无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江英乡为例,阐明了广东石灰岩山区土壤资源的生态环境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提出了顺应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小气候优势、推广良种良法、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绿色企业以及保水保土等一系列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并在江英乡付诸实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为广东石灰岩山区开发利用土壤资源、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