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边境型旅游地因其独特的边境自然风貌、浓厚的异族风情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地考察,根据游客调查问卷数据和二手资料,与海滨型旅游地普陀山、古村落型旅游地西递和宏村、山岳型旅游地泰山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国内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旅游行为、旅游效果等,并就促进其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丰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浓郁多彩的人文风情是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强大基础,但它们不能直接决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只有把旅游资源开发成旅游者需要的旅游产品,才能实现旅游资源的价值,发展西部旅游业。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力构成旅游地的核心竞争能力,西部只有提高旅游产品的开发能力,才能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不断开拓新的市场,促进旅游业水平的提高。在对西部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深度开发的同时,还要注重资源的保护,进行“绿色开发”和“绿色经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张家界市为例,分析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因素及张家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提出了通过推动旅游地旅游产品推陈出新,加强景区利益协调和推动低碳环保的张家界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浅析我国旅游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但目前国内旅游管理的现状不尽如人意,旅游设施落后、行业意识淡薄、管理失误等原因大大降低了旅游的安全系数并严重阻碍了旅游业健康发展。从加强旅游地社会治安、提高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能、加强旅游者安全意识等方面来具体阐述如何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并使其发挥最大作用,从而促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相似文献   

5.
遗产旅游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世界遗产旅游地的保护备受关注,创新与完善旅游管理体制是遗产旅游地保护的关键。从利益主体、经营管理模式、社区参与等角度,对国内外学者有关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进行了系统分析与比较评价,提出并展望了今后我国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地地域文化的体现,对推动地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阐述了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研究背景,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对吉林省旅游纪念品的地域特色进行挖掘,分析了现阶段吉林省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提出了相关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国内外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黄山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及发展战略.阐述了黄山市旅游空间结构在不同阶段的演变形态和特征,并以"点-轴"理论和旅游地屏蔽理论为基础,确定黄山市旅游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构筑了黄山市旅游空间发展模式,以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市场开发刍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催促着旅游业发展的脚步。文章结合西部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旅游市场开发的原则、措施、方法、过程和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并探讨了旅游市场开发的利弊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少艾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0):916-917,948
从对“周庄现象”的思考提出了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而激励旅游地居民参与的两种因素——物质激励因素及非物质激励因素,分析了两种激励因素的运用与作用机理,认为激励手段的使用要根据旅游地的发展阶段有重点地确定,这样才能激发旅游地居民积极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去。  相似文献   

10.
西藏传统旅游地日喀则地区富含众多极品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制约,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深度开发,市场影响力小.从构建产业发展动力机制、形成良性化产业发展形态为着眼点,提出系列开发对策,冀望为日喀则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天柱山国内旅游市场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旅游客源和客流两方面分析了天柱山国内旅游市场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2002年与1996年相比,天柱山国内旅游客源市场有扩散趋势,但仍呈较强的集中性,客源吸引半径小幅上升,呈明显的近程性;旅游客流在景区空间呈现多中心辐射扩散的分布点.在此基础上,划分了天柱山国内旅游市场空间圈层结构,对不同的圈层结构提出了不同的经营策略,以达到优化市场空间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旅游客源市场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旅游资源独特,资源的垄断性高,但旅游业起步晚且发展水平较低,在国际和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小。作者运用1990年~1997年旅游统计资料,研究了青海省国内、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数量和地域构成现状,并针对其客源市场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旅游客源市场分析是区域(城市)旅游发展规划的重点。从国内旅游发展的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及客流地理结构等角度对无锡国内旅游发展做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战略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将四川省作为旅游目的地,以旅游人数为指标,运用季节性强度指数、季节指数以及数理统计方法比较分析了四川省入境游客流与国内游客流的时间分布特征,主要从年际变化特征与月变化特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依据四川省主要旅游景点季节性强度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从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三方面分别探讨了游客流时间变化的成因,重点研究了旅游客体类型、知名度、区位等因素对游客流时间分布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城郊旅游的潜在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以合肥市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城市郊区已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合肥市对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后,正着手大力开发城郊旅游.为了使合肥城郊旅游业的发展更具科学性,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合肥城郊旅游潜在的市场特征,得出其城郊旅游开发市场潜力巨大;在分析外来旅游者及市民的城郊旅游意向基础上探讨了合肥城郊旅游产品开发,认为新城郊区旅游功能可定位为水上休闲度假娱乐中心和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最后提出合肥城郊旅游科学开发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99—2008年青海省国内游客调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10年的青海旅游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青海省国内游客的构成和特征,试图揭示青海旅游市场的现状。结论显示,虽然整体上青海国内游客数量持续增长,但仍存在省外游客吸引力弱、游客平均停留天数少、旅游设施差、服务质量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青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旅游资源开发及市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旅游节庆产品的灵魂和内核。在文化视角下进行旅游节庆产品系统开发不仅可以增强旅游节庆产品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福建省宁德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太姥山文化旅游节是其中之一,但是其节庆产品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文化缺失问题,在阐述旅游节庆产品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对其旅游节庆产品进行系统开发。  相似文献   

18.
九华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与出游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汪德根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5):342-344,347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九华山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特征,得出国内客源市场集中程度降低、客源吸引力不断增强、波浪式推进的演变结论,并探讨了九华山旅游行为空间模式主要以单一目的地旅游模式和区域旅游模式为主,根据旅游意向调查结果显示,九华山与黄山在客源市场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19.
莆田塔斗山景区旅游市场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长春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71-472,F0003
分析了莆田市旅游客源现状与塔斗山景区客源现状,提出了塔斗山景区客源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塔斗山景区的资源价值、市场基础、开拓条件和潜力,确定了塔斗山景区的市场定位,并从旅游产品开发设计、宣传促销等方面来开拓塔斗山景区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20.
拓展国内旅游市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宏观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作者揭示了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人口、购买力、旅游动机、旅游权利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拓展国内旅游市场的可能性,提出了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