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2.
文章对比研究了污泥活性炭(AC)和1%软锰矿改性的污泥活性炭(ACP)对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考察了时间、pH值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吸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180 min后Cu2+吸附达到平衡,pH=4.8时吸附效果最优;伪二阶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能很好地拟合两种污泥活性炭的吸附反应。通过计算,室温下,改性前后的污泥活性炭Langmuir模型的饱和吸附量Qm分别是78.13 mg/g和94.34 mg/g。在初始浓度200 mg/L,pH=5,吸附剂投加量为2g/L时,1%软锰矿改性的污泥活性炭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90.15 mg/g,比未改性时提高了23.33%。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为原料,对其进行焚烧得到污泥焚烧灰。在对污泥焚烧灰进行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污泥焚烧灰对水中Cd2+的吸附。结果表明,吸附效率随吸附时间、污泥焚烧灰投加量和初始pH的增加而增加;而温度的影响不明显。在吸附时间为80 min,污泥焚烧灰投加量为10 g/L,初始pH为5~7,温度为3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当Cd2+浓度低于10 mg/L,污泥焚烧灰对水中Cd2+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废水中的Cu2+会对Cd2+的吸附产生抑制作用,而Cr6+影响微弱。污泥焚烧灰对Cd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主要是物理吸附,吸附量可达17.94 mg/g。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粘土为骨料,蛭石为改性剂,通过添加造孔剂法制备了粘土基多孔陶瓷吸附剂,研究了溶液中Cu2+初始浓度、pH值以及蛭石添加量对多孔陶瓷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陶瓷吸附Cu2+的最佳条件为添加蛭石1%,溶液pH为5;当初始浓度为20~100 mg/L时,Cu2+吸附率达到82%~62%,吸附平衡时间为1.5~6 h;吸附动力学表明多孔陶瓷对Cu2+的吸附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其吸附行为可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溶液pH值、Cu2+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及温度对壳聚糖吸附Cu2+的影响,并对达到吸附平衡的壳聚糖进行了解吸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Cu2+的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在pH值为4.7时,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同时符合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最大吸附量为142.9 mg/g;与拟一级动力学模型相比,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吸附过程;吸附剂最佳投加量为1 g/L。用0.03 mol/L H2SO4溶液做脱附液,搅拌10 min,脱附率为73.4%;经过4次脱附-吸附循环,壳聚糖平衡吸附量变化不大,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6.
7.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水浸、酸浸、碱浸后,掺入少量的改性剂,煅烧,老化,晶化,活化后制备成新型的吸附材料,用其处理模拟工业废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铜。结果表明,该吸附材料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对铜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为原料,对其进行焚烧得到污泥焚烧灰。在对污泥焚烧灰进行表征的基础上,研究了利用污泥焚烧灰对水中Cd2+的吸附。结果表明,吸附效率随吸附时间、污泥焚烧灰投加量和初始pH的增加而增加;而温度的影响不明显。在吸附时间为80 min,污泥焚烧灰投加量为10 g/L,初始pH为5~7,温度为30 ℃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当Cd2+浓度低于10 mg/L,污泥焚烧灰对水中Cd2+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废水中的Cu2+会对Cd2+的吸附产生抑制作用,而Cr6+影响微弱。污泥焚烧灰对Cd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主要是物理吸附,吸附量可达17.94 mg/g。 相似文献
9.
《环境工程》2016,(Z1)
采用1种新型Fenton联用工艺处理同时含有重金属Cu2+和内分泌干扰素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废水。该工艺可分为2步:1)Cu2+催化作用下的Fenton(Fe2++H2O2)反应,旨在氧化DMP;2)依次加入Ca(OH)2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通过絮凝过程沉淀去除DMP和Cu2+。通过大量烧杯实验,研究了初始Cu2+浓度、H2O2浓度、n(H2O2)∶n(Fe2+)、p H、Ca(OH)2浓度和PAM浓度对反应效果的影响,并对其中的反应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在Cu2+浓度为10 mg/L、H2O2浓度为499.5 mg/L、n(H2O2)∶n(Fe2+)为8∶1、Ca(OH)2浓度为600 mg/L和PAM浓度为2 mg/L时,DMP和Cu2+的去除率最高可分别达到100%和92.7%。这些研究为处理此类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共存的废水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初步研究了水华蓝藻生物质对重金属离子Cu2+的吸附特性,包括生物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生物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Cu2+的生物吸附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能较快地达到平衡,而之后的阶段进行缓慢。透析袋处理的蓝藻生物质在不同pH(3,4,5,6)的铜离子溶液条件下,吸附效率依次为62.4%,78.1%,71.2%,60.35%,吸附最大值为7.81 mg/g。水华蓝藻生物质对Cu2+的生物吸附平衡等温线可以用Freundlich模型精确拟合。水华蓝藻生物质在处理低浓度的含Cu2+废水方面有潜力。湖泊富营养化的优势在于产生低成本的、大量的、可收集的水华,这说明自然环境中的藻类资源如蓝藻水华生物质,可能作为商业中使用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11.
采用序批式生物反应器(SBR)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模拟废水,优化好氧颗粒污泥内部好氧-兼氧-厌氧微环境,在反应器的快速启动、稳定运行阶段分别考察不同优化条件下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提出了优化污泥沉降时间、调控曝气方式等好氧污泥快速颗粒化途径,并研究排泥方式对颗粒污泥反应器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强化脱氮除磷功能菌富集,实现氮磷同步高效去除。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处理含磷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迷了降低水体富营养化,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探讨了含磷为50-120mg/L模拟废水脱磷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是一种有效的吸附剂,在含P浓度为50-120mg/L,粉煤灰用量每50mL为2-2.5g,粒径范围140-160目,PH中性的实验条件下,磷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13.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 in paddy soils cultivated for various years in the subtropical Chin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 on upland red soil,and paddy soils which were originated from the upland soil and cultivated for 8,15,35 and 85 years,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batch method.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 of the soils are important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The 15-Year paddy soil had the highest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Pb(Ⅱ),followed by the 35-Year paddy soil.Both the 35-Year paddy soil and 15-Year paddy soil adsorbed more Cu(Ⅱ) than the upland soil and other paddy soils.The 15-Year paddy soils exhibited the highest desorption percentage for both Cu(Ⅱ) and Pb(Ⅱ).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for the CEC of the soils tested.The high soil CEC contributes not only to the adsorption of Cu(Ⅱ) and Pb(Ⅱ) but also to the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of the two heavy metals by the soils.Lower desorption percentages for Cu(Ⅱ) (36.7% to 42.2%) and Pb(Ⅱ) (50.4% to 57.9%) were observed for the 85-Year paddy soil.The highest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in the soil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low desorption percentages for the two metals because 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lexes between the organic matter and the metals could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heavy metals in the soils.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温ASBR处理水热改性污泥.结果表明,高温ASBR处理水热改性污泥的有机负荷(COD)由7.762kg/(m3·d)提升到13.106kg/(m3·d)后,会导致反应器内VFA的积累,pH和产气量的下降,反应器出现酸化现象.这种酸化现象属可恢复性酸化.系统恢复后,ASBR的有机负荷(COD)能达到10kg/(m3·d).高温ASBR在有机负荷(COD)为2.523、4.196、7.762、10.091kg/(m3·d)时的产气率(CH4/COD投入)分别为250、247、219、187mL.高温ASBR的有机负荷OLR与产甲烷速率MPR和COD产气率之间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随着OLR的增加,产甲烷速率增大,COD产气率减少.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利用柠檬酸、硝酸以及硝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液对污泥进行淋滤处理,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Cr、Cu的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淋滤优于单独淋滤,随着溶液浓度和淋滤量的增大,重金属去除率也呈增大趋势。在柠檬酸浓度为0.5mol/L,硝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液浓度为1.0mol/L。淋滤量为1000ml/kg的混合淋滤条件下,污泥中Cr、Cu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70.97%、90.33%,经处理后的污泥符合国家污泥农用标准。 相似文献
17.
利用城市污水生物法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通过热解制备的吸附材料对低浓度SO2进行吸附研究,采用热分析的结合滴定的方法研究了对SO2的吸附机理。研究表明,水存在的情况下,化学吸附占有主导地位,没有水存在的情况下,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应该同时存在。结合TG-DTG曲线和吸附SO2后的TG-DTG曲线及DTA曲线,可以发现,曲线的失重情况明显不同,吸附SO2后的失重经历的阶段都要多些,这也充分的说明了在吸附SO2后有了新的物质的生成,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硫酸盐类的物质。SO2首先扩散到污泥衍生吸附材料的孔隙中,进行物理吸附,物理吸附的SO2经过材料中的炭及金属物质的催化被氧化成SO3,由于有水的存在,SO3就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生成的硫酸可以进一步与材料中的氧化物进行反应生成硫酸盐或者亚硫酸盐。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综合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污泥排放量日益增多,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病原菌、寄生卵、重金属及盐类等成分,污泥的综合利用主要利用污泥中的有效成分将污泥做成肥料、饲料、能源燃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实现变度为宝,这也是城市污泥处理和资源化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