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峰 《安全》1997,18(6):3-4
以SBR为基材的阻尼材料其特点是材料损耗因子对温度及绵依存性小,生产工艺简单,特别是对有较强穿力的低频波噪声具备有效衰减及隔音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尚未确立护耳器声衰减性能单值评价参数和评价方法。在美国目前则广泛采用NRR值(噪声降低评价数)来评价护耳器的声衰减性能。至今由美国进口的护耳器,商标上仍一律标明各种护耳器的NRR值。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4年9月1日才正式颁布了ISO4869—2文件,提出用OB法(倍频程法)或HML法(高、中、低频法)或SNR法(单值噪声级降低法)来评价佩戴护耳器时的A计权声压级,并采用PNR值(预测的噪声级降低)或SNR值(单值噪声级降低)来评价护耳器的声衰减性能。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方法和评价量,并加以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3.
护耳器声衰减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最新护耳器声衰减性能评价方法和评价量,利用其方法对美国现今使用的耳塞进行了计算。对本文所涉及的3种评价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和评述,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大连塑料十三厂及北京光明自行车修配厂共同研制的L系列吸声、阻尼及其复合材料(包括六个适于不同条件下使用的系列吸声、阻尼材料),最近通过技术签定。 这是一种新型粘附性阻尼材料,它与喷涂及涂敷式阻尼材料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无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新型复合粘弹阻尼器在不同加载波下的力学性能,分别对其施加正弦波与三角波进行抗疲劳与变幅相关性试验,比较2种加载波下新型复合粘弹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型复合粘弹阻尼器,在抗疲劳试验中正弦波加载下的力学性能优于三角波加载;变幅试验中,随着应变幅值的增大,三角波加载下的最大剪应力、存储剪切模量和等效刚...  相似文献   

7.
粘弹性材料是用来抑制金属结构振动,降低噪声辐射的一种高阻尼声学材料。这种材料既有较大的粘滞阻力,又有一定的弹性。当其粘附在金属表面并与金属表面一起振动时,一方面通过压缩、拉伸形变或剪切形变不断消耗振动能量;另一方面还有阻止金属表面振动的力抗作用,减弱振动的产生、传播和声辐射。 粘弹性材料不仅可用在金属消声器、隔声罩和风管的壳体上,而且还可广泛用于飞机、轮船、汽车等运载工具的壳体上。粘弹性材料是如何构成的?这可以从高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了解。许多高分子化合物(又称聚合物)是理想的阻尼材料。这种材料通过调整其组…  相似文献   

8.
在日本,包括高速公路在内的各种道路上,每天都发生着交通事故,使众多无辜者命赴黄泉。据统计资料显示,由于交通事故导致死亡人数,由最高的1992年的11451人逐年减少,但至1998年仍有9200人死亡。交通事故次数由1997年直线上升,1998年为80万次以上。作为防止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对策,目前的主流是沿高速公路侧面设置缓冲鼓,该缓冲鼓结构只是在塑料容器中放入水袋,其目的在于发生事故时缓和驾驶员受到的冲击,并引起驾驶员注意。但是,如考虑高速公路汽车速度及汽车自身性能的提高,当务之急是开发具有优于缓冲鼓性能的能吸收冲击的材…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黑龙江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刘景尧、徐菲、林大伟三名科技人员经多年努力研制成功的隔声、阻尼、防辐射材料(见本刊1986年第5期),继1987年获第36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后,在1988年度国家发明奖评选中又荣获三等奖。这种材料主要用于噪声治理、阻尼减振和对X射线及低能γ射线的防护。经测定,这种材料主要性能已达到国外八十年代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它的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材料工业的一项空白。隔声阻尼防辐射材料荣获1988年度国家发明三等奖@开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丁腈橡交(NBR)、聚氨酯(PU)、改性聚氯乙稀(PVC)等鞋底材料进行耐油性能试验,分析其在2,2,4-三甲基戊烷中浸泡后体积、质量和硬度等方面的变化规律,揭示变化机理,综合评价其耐油性能,提出对浸泡后体积缩小情况的总协定建议。  相似文献   

11.
火灾环境下具有弹性支座钢构件的稳定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原理研究了具有弹性支座钢结构构件在火灾环境下的静力特性问题 ,导出了高温下钢构件的静力稳定临界荷载和长度计算式 ,并讨论了温度、杆件的侧向弹簧刚度、杆长、保护层厚度等因素对杆件静力稳定临界荷载和长度的影响 ,分析表明 ,杆件的侧向弹簧刚度、杆长、保护层厚度对杆件的稳定承载力影响较大 ,并探讨了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减小结构失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工厂噪声,从低频到高频,其频率是各种各样的。对于高频噪声,可以使用吸声材料消声。如果对吸声材料的使用再讲究一些,也能有效地防止相当低频噪声的危害。在这里,以消声器等方式的具体实例为主,看看低频噪声的控制措施及效果。 一、低频噪声的特性 1.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下表表示了每一频带的衰减量。在短距离中,这些影响可以忽略,但距离长的话,高频带部分由于空气的粘滞性而衰减,剩下的低频声就逐渐到达人的耳朵。 2.指向性 从声源辐射的声波的强度随着方向的不同而变化,这就是指向性。从图1可以看出,由于低频噪声指何性小,直到声源的背后,…  相似文献   

13.
对ASME和GB150关于成形的术语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类成形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于恢复材料性能和改善材料性能热处理及所用试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CL-20是一种高能量、高性能的炸药。为了研究CL-20的热分解性能,分别采用DSC-TG、DSC-TG-QMS联用系统和高压型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204 HP)对CL-20的热安全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计算了CL-20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CL-20固体炸药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TG曲线基本相似,都只有一个台阶。在升温速率为10 K/min时,CL-20在放热峰温处的活化焓、活化熵和活化自由能分别是177.26 k J/mol、52.61 J/(K·mol)和149.7 kJ/mol。CL-20热分解后的气体产物主要有NO、CO、CO_2和H_2O,离子流强度约为10-9A,其中H_2O的离子流强度最大。不同压力时CL-20热分解的过程不同,在压力高的情况下CL-20分解放热更多,反应过程越剧烈,热安全性越差。与常压下相比DSC放热峰值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硝基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硝基含能材料撞击感度预测研究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硝基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预测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性作了分析和讨论。着重对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研究(QSPR)在撞击感度预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作了介绍,对样本集设计、描述符的筛选以及建模方法的选择作了分析与探讨。展望了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预测研究的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聚氨酯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对磷酸、硼酸、杨梅单宁阻燃剂3种添加剂处理后的聚氨酯泡沫材料与标准样分别测定氧指数、热值、烟密度等级和热稳定性,并以层次分析法评价阻燃性能优劣。结果表明:4种材料PUF STD、PUF PA、PUF BA、PUF FR的OI、CV依次分别为34.71%、38.59%、35.88%、37.86%,17.4023、16.7037、15.3197、15.0397kJ/g,燃烧时均少烟,热稳定性排序为:TS PA>TS STD>TS FR>TS BA;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3种添加剂对聚氨酯泡沫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顺序由优到劣为:PUF PA>PUF FR>PUF BA>PUF STD。该结论可为聚氨酯材料阻燃添加剂的选择提供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有关军用标准和规程对GZN型高性能粘弹性阻尼材料常温释放物和高温热解物毒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对其使用的安全性进行卫生学评价.GZN型高性能粘弹性阻尼材料在.45℃时密封20天检测出5种释放物,其浓度均未超过水面舰艇舱室空气组分容许浓度; 其高温热解物约64种.其中毒性较高的含氯物2种,含氮物7种,相对含量小于5%.动物急性吸入该材料的高温热解物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95g/m3,属低毒性材料.  相似文献   

18.
呼吸性粉尘,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μm以下,空气动力学直径5μm粉尘粒子,简称"呼尘"。7μm的尘粒只能到达人体鼻咽部,2μm以下的尘粒可以到达人体肺部造成尘肺。"呼吸性粉尘"对人体危害极大,对"呼吸性粉尘"的防御是世界课题。如果能将"呼吸性粉尘"改性成体量大于7~10μm以上不能进入肺部的"障碍性粉尘",不但可以避免罹患尘肺病,也可以避免空气污染环境下PM2.5颗粒物给人体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20.
在美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件怪事:高速公路两旁的树木都莫名其妙地死去了。开始人们都以为是汽车排出的废气毒死的,后来经过反复调查研究,方真相大白。罪魁原来是过往汽车造成的振动.振动破坏了树根和土壤的接触。那么人类呢?人类生活的世界简直就是一个振动的王国。城市的地下铁道在振动,人们上班路上要被公共汽车摇来摆去,工厂里机床——车、磨、刨、铣、钻等无不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振动可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被列为现代工业的一大污染。科学家01已经发现有许多严重疾病都是由于振动引起的。研究表明,人对不同频率的振动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