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曝气塘,厌氧塘,污泥厌氧塘和兼性塘的污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曝气塘对去除污水中的BOD_5,总氮和总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稳定塘生产性试验对造纸废水的稳定塘处理进行研究,对与塘效能有关的主要污染指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讨论,论证了稳定塘中各主要污染指标的净化功能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新沂河河道稳定塘工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亮  左玉辉 《环境工程》2003,21(2):75-77
为解决新沂河上游污水出路及沿线城镇供水危机 ,按照“清污两制 ,控源导流”的思路 ,利用新沂河北偏泓 ,构建了与供水河流全程立交、与周边水系全程封闭的污水泓道专线 ,结合一定水工设施 ,形成了全长 15 9km的五级串联河道稳定塘工程。近 4a的运行实践表明 ,河道稳定塘对污水的调蓄、净化能力显著 ,净化效率渐趋稳定 ,完全实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生态稳定塘系统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生态稳定塘系统在德州市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对工程设计参数及其设计特色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5.
稳定塘系统由于具有管理简单、经济、节能的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分析了稳定塘系统的适用范围及其处理效果,重点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稳定塘系统处理废水的工艺流程、设计计算方法和主要技术参数,并给出了稳定塘系统的优化组合和工艺流程。稳定塘系统除了用于处理中小城镇的生活污水外,还被用来处理各种工业废水,同时其在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行业的污水处理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6.
水解池-稳定塘工艺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色谱-质谱联机测定结果表明,水解池能将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从而加速了污水在后续稳定塘中的降解。这使得新工艺比对照的传统初沉池-稳定塘工艺减少停留50%,占地面积50%以上。本文还研究了三氯甲烷,二氯乙烯,二氯乙烷和四氯乙烷和四氯化碳在新工艺中的去除情况,实验表明,水解池中存在还原脱卤过程,而挥发是稳定塘去除卤代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对生物稳定塘水流特征的研究方法及一些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对方形塘、廊道形塘及多级塘的水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流速是影响塘水流特征的重要因素;为改善塘水流特征而加设导流隔板的数目是一个可优化参数;方形塘与廊道形塘的水流特征不同;多级塘的水流特征优于廊道形塘。  相似文献   

8.
新型稳定塘污水处理技术AIPS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资金和能源紧张,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受到人们的重视。AIPS新型稳定塘是由美国Oswald教授研究开发,并有30a成功经验的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具有低投资,低运行费用、易管理、比普通稳定塘占地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齐市稳定塘实测,发现:1.底泥分布的均匀性与塘面积、塘型、进出口位置有关。2.其等泥厚曲线沿主流方向呈曲线渐减分布。3.风向对底泥分布无甚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废水稳定塘底泥蓄积规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晓军  钱易 《环境科学》1992,13(4):24-26
通过对底泥来源及组成的分析,认为底泥由可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两部分组成,并对每部分的蓄积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稳定塘底泥蓄积公式。根据该公式可得出:①底泥中不可生物降解部分的蓄积与塘运行时间成正比;②可生物降解部分的蓄积存在一个极限值;⑨塘底泥的蓄积与进水水质、水量及塘的运行状况密切相关,同时还受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在系统实验基础上建立的生态学模型对生物稳定塘的常规运行状态进行了模拟和计算,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多级塘各塘中的有机碳、无机氮及溶解性总磷浓度均随进水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因而使用多级塘仍须严格控制进水水质;生物稳定塘系统有较高的去除有机氮的能力,但去除总氮的能力有限,出水中无机氮浓度仍较高;藻类含碳、氮、磷对进水浓度变化的响应规律一致,存在一个使藻类生长最佳的营养物浓度,本模拟中该浓度为进水C_(oi)=72.00mg/L,TN_i=23.80mg/L,TP_i=2.46mg/L,藻类浓度的提高有利于溶解性营养物质的去除;菌含碳、氮、磷对进水浓度变化的响应规律服从Monod方程。  相似文献   

13.
综合生物塘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生物塘系统是一种新型稳定塘系统.本文报道了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净化、藻-菌共生系统代谢活性、异养活性的变化及出水水质的生态学修饰.结果显示综合生物增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这是一种良好的污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选取上海市老港填埋场3~4a垃圾做室内强制通风单元体试验,监测固、液、气三相成分变化,并对有机污染负荷的削减规律以及碳、氮元素的迁移规律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固相纤维素/木质素(C/L)值从初始0.8降至0.4以下,固相中BDM、TOC、TN也有降低,固相指标降解速率呈现前期大后期小的特点,且上层垃圾降解程度更大.液相pH值、EC维持在固定区间,有机污染负荷得到了极大地削减,在整个试验期间,TOC、COD、BOD降解率分别达97%、94%、94%,TN、NH4-N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5%、94%.试验期间,累积CO2释放量6.7kg,累计N2释放量0.75kg.C/L值、降解稳定化归一指标β可作为固相垃圾稳定化程度判定指标,BOD/COD、NH4-N/TN值可作为液相中可降解物质稳定化程度判定指标.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对试验过程中碳、氮元素的迁移进行了分析.固相累积损失C质量2.09kg,液相累积流失C质量0.14kg,CO2累积释放C质量1.83kg.固相累积损失N质量0.62kg,液相累积流失N质量0.08kg,N2累积释放N质量0.75kg.降解基本结束后,固相中仍然残存着大量的不可降解或者难降解的含碳及含氮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曝气稳定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曝气控制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怀正  姚淑君  徐祖信  陈卫兵 《环境科学》2012,33(10):3484-3488
通过试验研究曝气稳定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水力停留时间、曝气过程中塘内溶解氧和污泥浓度分布以及不同曝气周期对处理效果影响等问题,以期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的能耗.结果表明,本试验曝气稳定塘条件下,4 d为本曝气稳定塘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间歇运行中曝气时间应该大于15 min,曝气稳定塘中各点在2~10 min内污泥浓度可逐渐达到平稳,各污染物去除效果最好的曝气周期为0.5 h曝气/1.0 h停气.  相似文献   

16.
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水力负荷周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水力负荷周期是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系统中最关键的运行参数。本研究在面积为80m^2啤酒废水现场中试验中,分别得出了淹水期入渗速率递减曲线和落干期入渗速率恢复曲线,它们分别用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来表达。据此提出了一种以追了大水力负荷为目标时水力负荷周期的定量设计方法。将其应用于该次试验后得出的结果为1.78d淹水,2.77d落干。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Over the recent past, fluoroquinolone antibiotics (FQs) have raised extensiv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otential to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resistance genes and “superbugs”, thus various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eliminate their release in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prototype tetraamido macrocyclic ligand (FeIII-TAML)/hydrogen peroxide (H2O2) system is employed to degrade FQs (i.e., norfloxacin and ciprofloxacin) over a wide pH range (i.e., pH 6-10), and the reaction rat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pH level. The effect of dosage of FeIII-TAML and H2O2 on the degradation of FQs is evaluated, and the reaction rate is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the added amount of chemicals. Moreover, the impact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s (NOM) on the removal of FQs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degradation kinetics show that both NOM type and experimental concentration exhibit negligible influence on the 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selected antibiotic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the reaction sites and pathways of FQs by FeIII-TAML/H2O2 system are further predicted and elucidated.  相似文献   

18.
为更加准确地估算环境受体PM2.5中SOC(二次有机碳)的质量浓度,于2015年6-8月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同步采集小时分辨率的PM2.5及OC(有机碳)和EC(元素碳)样品数据,分析碳气溶胶的变化特征,并尝试运用改进的EC示踪法估算ρ(SOC).结果表明:天津市区夏季ρ(PM2.5)为(70.9±46.0)μg/m3,ρ(OC)和ρ(EC)分别为(7.6±3.1)(2.2±1.5)μg/m3,占ρ(PM2.5)的11.8%±4.6%和3.1%±1.4%,OC/EC(质量浓度之比,下同)的平均值为4.0±2.0.ρ(OC)与ρ(EC)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R)仅为0.66,说明OC和EC的来源较为复杂,SOC的产生可能是重要影响因素.ρ(NO2)与OC/EC呈显著负相关(R=-0.47,P < 0.01),并且OC/EC(4.0)相对较低,说明天津市区机动车可能对碳气溶胶具有重要影响.ρ(SO2)与ρ(OC)、ρ(EC)的相关性较低(R均为0.33,P均小于0.01),说明天津市区碳气溶胶可能受燃煤源的影响较低.改进的EC示踪法主要是利用O3和CO、EC作为光化学反应和一次源排放的指标,并结合ρ(OC)、ρ(EC)和OC/EC的变化特征,逐步筛选一次排放源主导的时间段的ρ(OC)和ρ(EC)数据,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ρ(OC)和ρ(EC)的线性方程,最后进行ρ(SOC)和ρ(POC)(POC为一次有机碳)的估算.天津市区夏季ρ(SOC)的平均值为(2.5±2.0)μg/m3,分别占ρ(OC)和ρ(PM2.5)的28.8%±15.0%和3.7%±3.6%;ρ(POC)的平均值为(5.2±1.7)μg/m3,分别占ρ(OC)和ρ(PM2.5)的71.2%±15.0%和8.1%±5.2%,说明天津市区夏季有机碳的主要来源是一次排放源.研究显示,相比于EC示踪法,改进的EC示踪法估算的ρ(SOC)明显降低,ρ(POC)明显升高.AT(大气温度)对ρ(SOC)的影响较为显著,而WS(风速)对ρ(POC)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简捷硝化—反硝化过程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艳楼  钱易 《环境科学》1993,14(3):2-6,41
简捷硝化-反硝化过程处理焦化废水具有去除负荷高、出水浓度低、可节省反硝化碳源等优点.试验表明,当系统进水COD、NH_3-N和TN浓度分别为1204.8、274.3和443mg/L,系统总水力停留时间为26.2h时,系统出水COD、NH_3-N、NO_~-2-N、NO_3~--N和TN浓度分别为36.3、12.1、9.25、2.46和44.4mg/L.试验结果还证明本文所采用的系统确实处于简捷硝化-反硝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