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铅铅阳极泥综合回收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高铅铅阳极泥的特点 ,对处理工艺和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该工艺成本低、收率高、污染小、可回收多种副产品 ,有效地解决了高铅铅阳极泥的处理和综合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每年产出的铅渣(包括废铅蓄电池、各种含铅污泥、含铅烟尘等),数量非常大,现在大多采用高温还原熔炼加以回收。在高温熔炼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污染十分严重,金属回收率较低,产品为粗铅,此方法将逐渐被淘汰。 本工作主要进行用固相电解法从铅渣中回收金属铅和用湿法冶炼工艺以铅渣为原料生产五种铅化工产品的研究。 固相电解是把各种铅渣放在阴极上,在碱性电解液中,一步电解成金属铅。固相电解金属回收率达95%以上,电铅质量为99.99%,固相电解技术经过十多年反复改进,已日臻完善。 湿法冶炼工艺以各种铅渣为原料,生产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红丹、黄丹等五种化工产品。产品质量均达国标一级品,金属回收率达96%以上,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研究了由粗铅、还原铅生产硫酸铅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寻找出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余重文 《环保科技》1994,16(3):44-48
介绍了用干、湿式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和创新设计的“组合式3级湿式除尘系统”回收与治理冶炼厂的铅尘、铅烟、SO~2所取得的显著成果。这一工程设计,对中、小型,尤其是对乡镇企业铅冶炼厂的铅尘回收与环境治理,有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钟琴道  乔琦  李艳萍  白璐  万斯 《环境科学研究》2014,27(12):1549-1555
针对粗铅冶炼生产过程中铅金属环境污染问题,应用元素流分析方法,建立了粗铅冶炼过程铅元素流分析框架. 以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工艺为研究对象,通过监测和分析配料、底吹炉、还原炉、烟化炉等工序含铅样品数据及企业台账数据,对生产过程中铅元素流进行全过程识别和追踪分析. 结果表明:粗铅冶炼系统铅元素平衡系数为98.61%,铅回收率为98.28%,但铅直收率仅为74.39%,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单位粗铅产品烟尘、铅尘产生量分别为0.636和0.308 t/t;排放量最大的烟囱是还原炉-烟化炉烟囱,其次为岗位环保烟囱和底吹炉制酸烟囱,三者排放量分别占废气铅排放量的69.06%、25.81%、5.13%. 针对粗铅冶炼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先提高铅直收率、降低烟尘率、减少无组织粉尘散逸、采用高效脱硫除尘协同防治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实验了Pb~(2+)—kI—丁基罗丹明B显色体系在阿拉伯胶和聚乙烯醇共同存在时的超高灵敏显色反应。缔合物最大吸收波长6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04×10~6L·mol~(-1)·cm~(-1)。结合巯基棉分离技术,测定了尿液和城市废水、嘉陵江水中的痕量铅,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10.
探讨了一种快捷有效的降低玻璃纤维滤筒铅空白方法,即直接烘烤滤筒。该法操作简便,减少了试剂消耗量与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1.
铅害猛如虎     
铅是重金属中霉性最大的一种元素,对人体危害极大.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受到铅的毒害.然而,人们往往对它没有足够的认识.铅导致了古罗马的衰落古罗马人将葡萄酒和果汁贮存在铅制的酒壶中,铅溶解在酸性的葡萄酒和果汁中,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四百年中,古罗马人,特别是贵族,一个个成为铅中毒的受害者.那些豪饮的贵妇人,不断出现流产、不孕和死胎,而致命的铅害更严重地危及了他们的后代:要么是智力低下,要么便是呆痴……由于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身受其害,却不知是  相似文献   

12.
粗铅冶炼烟尘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粗铅冶炼中烟尘污染严重,而且很难治理。文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治理技术组合和设备,并应用在某一铅冶炼厂,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显像管玻壳铅尘浸出毒性及铅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弄清了显像管玻壳含铅粉尘的基本化学组成和浸出毒性;初步探讨了粉尘中铅的存在形态,为其综合治理及利用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16.
黄超 《环境科技》2007,20(A01):56-58
通过再生铅项目的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评价,评述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分级标准及评价区域环境土壤现状:从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2方面预测污染物铅排放对土壤环境的潜在污染,并定量分析其危害程度:指出铅排放对人体健康及植被、农作物的危害,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和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17.
18.
探求铅的工业流动规律,寻求环境管理的理论依据.在构建铅酸电池生命周期铅流图基础上,建立了铅酸电池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获得了铅的工业流动基本规律.结果表明,提高铅的生态效率,有助于铅矿资源保护和环境改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保持较高的铅循环率、较低的铅排放率.提出了铅流状况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通过与瑞典某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流动进行对比,发现由于中国铅的循环率低下、铅的排放率偏高、铅酸电池年产量持续增长等,造成了中国铅酸电池系统中铅的生态效率十分低下.结合中国铅业实况,分析了铅的循环率低下和铅的排放率偏高的成因,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性能铅离子吸附剂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总结了铅离子吸附剂的种类、吸附原理及吸附性能,列举了各类吸附剂的特点,并比较了它们的吸附性能。指出合成类吸附剂具有理化性能稳定、吸附性能优异等优势,是高性能铅离子吸附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陈俊 《环境保护》1989,(8):11-12
一、前言目前,国内印刷行业中多数印刷厂使用的铅板,主要靠简单的熔炉(坩埚)及制模机构制得。在熔炉工人操作处及附近的空间,存在着大量的铅蒸气,对操作工人的身心造成严重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