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故乡是每个人魂牵梦萦的地方,那里有孩提时代欢乐的时光,也有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在2014年马年春节来临前,记者采访了两位从农村走出去的作家。他们俩一直在用文字传递着浓浓的乡音,表达着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在他们俩的眼里,故乡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2.
我们考察的第一站便到了芬兰的赦尔辛基市。这是一个因童话中的姆民和圣诞老人的故乡而著名的城市。在临近圣诞的时候,这个“老人”的故乡早已披上了节日的盛装。在这里,城市建筑、弄里区间、小型广场、户外运动场所的生活化、人性化设计,为孩童们提供了游戏追逐的人本空间。他们能够穿梭在门户间,三五成群地撒野、追打、嬉闹。脸上的笑呀、汗呀,无限地表达着他们的天真烂漫。看着看着,心绪不由得飞回到童年清贫而又幸福的岁月;看着看着,心中不禁对中国城市现代篱笆式的建筑感到悲哀。  相似文献   

3.
正趁着高兴劲,老人还画了一幅画:天上飞着鸽子,底下一个篮子,装着俩柿子俩苹果。题的字为"世世太平",用了柿子、苹果的谐音。近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李燕聊齐白石》一书,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燕讲述,北大才子、相声演员徐德亮撰写。李燕何许人也?他的父亲正是齐白石的爱徒、我国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李燕也是当今社会为数不多见过白石老  相似文献   

4.
陈玥 《环境教育》2014,(4):79-80
正"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跳下了山岗走过了草地,来到我身旁,泉水呀泉水你到哪里,你到哪里去,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这些美丽的景象,只存在于爷爷奶奶讲述他们小时候的故事里,我们已经不再见到。故乡的家门口边上有条小河,河水已经改变了它的模样,变得浑浊不堪,还散发着恶臭。水面上不时飘来各式各样的垃圾,白色的塑料袋、五颜六色的包装袋……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污浊的河水已经失去了它跳跃的活力,呛人的恶臭使大自然失去了怡人的  相似文献   

5.
家乡情愫     
<正>何为泥石流,就是人类用石斧砍下了一片片森林?何为干旱,就是人类用冷漠浪费了一滴滴淡水?我们的血脉里留着炎黄子孙的血,更涌动着故乡魂的字眼。别说是海外游子,就连我们,也抹不了对故乡的热爱。大家肯定是这样的体验,在外旅游时,有时会觉得不自在,因为大家都贪恋着故乡  相似文献   

6.
牵挂     
刘洁 《环境教育》2014,(9):82-82
正早上,刚吃过早饭,天空就下起了雨,天地间犹如挂上了一幅无比宽大的白色纱帘。我坐在窗台旁,风声和雨声交织在一起,恰似奇妙的乐曲,勾起了我对故乡多少美好回忆。故乡,生我育我的地方。此时此刻,是否也下着雨?村旁清澈的溪水是否还是欢快地流着?路边  相似文献   

7.
杨冬胜 《绿叶》2023,(7):39-43
<正>穿过被雨水淋湿的六月,胜利或者失败,有的人在内心陈述,有的人习惯于外在表现。当满城的黄枞菌以熟稔的姿态,淆乱视觉的时候,我却被影响到内心深处。不想以钞票慰藉故乡标志的枞菌,总觉得购买是站在故乡的外围,虽能挑逗舌尖,却不能真正进入故乡。于是我想回到故乡,把自己放牧一回。逐日的雨,虽使大地之上的事物,变得失败,却暗藏着补偿。比如,多雨回赠给乡民以蘑菇,足以印证了祸福相依的论断。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条小河在我的梦里潺潺流动,带着我儿时的记忆,流过四十多个春夏秋冬,留下永远的乡愁。小河从故乡和什托洛盖南边流过,源头是远处高耸的雪山。和新疆大部分河流一样,河水是冰雪融化的,清澈、甘甜。小河呈弧形,自西向东缓缓流淌,流向戈壁滩的深处。故乡的民居散落在戈壁滩上,因为有了这条河,便多了一些灵气,那些“哗啦啦”的流水声,似乎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的天籁之音,给寂寞的戈壁带来无限温馨……春天,冰雪融化,河水推动着冰  相似文献   

9.
王君钰 《环境教育》2013,(1):113-114
一片连绵的青山,一层撩人的轻纱,就把南方柔柔地抱在了怀里。耳边是微风的梦呓,江水的气息,一切的一切都在述说着同一个地方——我的故乡巫山。  相似文献   

10.
正故乡的四口塘,伴随了我整个的童年,带给我无数的欢乐,也留给我难忘的记忆。不久前,一个散淡的日子,我回到故乡,走访了这四口塘。这四口养育我及村人的塘,荒凉,潦倒,病入膏肓。我站立塘埂,感叹、悲伤,我希望它能逃脱死亡的命运,重新造福故乡人民。长塘长塘,故乡的一口长方形的塘。长塘埂种有乡村最廉价的杨树,树身粗糙,树顶撑起来如一把伞。  相似文献   

11.
张鹏 《绿叶》2022,(11):63-65
<正>在葛筱强眼里,黄榆是故乡土地上的奇迹,更是故乡大地上的徽章。他的故乡在吉林通榆县,大片的黄榆覆盖着通榆县的广阔土地。葛筱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白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城师范学院文学客座教授、吉林省作协第三届签约作家,被当代著名作家宁肯称为“最后一个乡村诗人”,曾获吉林省第十一届长白山文艺奖,首届杨牧诗歌奖金奖,第五届吉林文学奖。著有诗集《向海湖,或星象之书》,随笔集《在黑暗中转身》《雪地书窗》。  相似文献   

12.
《绿叶》2020,(7)
正我12岁的时候见到了汪曾祺先生。当时,我还在故乡呼伦贝尔,时间大概是1974年夏天,汪老,还有剧作家杨毓敏先生以及广和剧场的周先生,他们是来呼伦贝尔草原深入生活的。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接到上面的任务,准备将蒙古族作家乌兰巴干的长篇小说《草原烽火》改编成京剧。我父亲负责接待他们。当时汪老还没有写出《受戒》和《大淖记事》,只知道他与杨先生一起参与了现代京剧《沙家浜》剧本的创作。当晚,我父亲请他们吃饭。那个年代,海拉尔(当时呼伦贝尔盟的政府所在地)几乎没有什么饭店、餐馆,只记得有一家国营饭店叫胜利饭店。父亲没有钱在饭店请客人吃饭,只能在家里设宴,由我母亲炒菜,喝的酒也是本地的散装白酒。那一晚大家都喝得很尽兴,汪老还特别夸赞我母亲做的韭菜炒鸡蛋好吃。  相似文献   

13.
记忆中的故乡永远要比眼中的故乡美好。许多时候,每当我向我的儿子谈起我的故乡,舌尖上的味蕾总是要泛起一丝一丝难以准确形容和描绘的味道。这种味道的泛起和消退实在是来得太快,总是让人难以捕捉到它的踪影。于是,在谈完故乡的话题之后,我便会独自翻越故乡在我心中筑起的篱笆,在老屋后的土坡上寻找起来。  相似文献   

14.
曹晨 《环境教育》2014,(7):84-84
几十亿年前,我诞生在故乡——太阳系。那时,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在太阳系其他伙伴的帮助下,经过不断地努力,我穿上了黄绿相间的美丽的外衣,我充满了朝气,我孕育着生命,我是那样的勃勃生机。但是,近几十年来就不同了,我生病了,正在逐渐走向衰老。  相似文献   

15.
故乡的塘     
陈村逸 《环境教育》2014,(1):124-125
故乡,一个温暖又熟悉的名字。它总是能唤醒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勾动起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每个人的故乡各不相同,每个人对于故乡的记忆也不尽相同。在我的记忆里,故乡,是由一个个清澈美丽的塘组成的。  相似文献   

16.
母癞呆     
赵阳 《绿色视野》2013,(3):60-62
我的故乡在淠河湾。淠河在我的故乡不叫淠河,叫沛河。我们那的人"淠"、"沛"同音,外面的人不知道,一听当地人把淠河叫成沛河,也就把淠河叫做了沛河。人民公社的时候,我们的公社就起名为沛东公社。当然现在早不这么叫了,现在外面的人也早就弄明白了沛河其实就是淠河。但我故乡的人仍然把淠河叫做沛河。  相似文献   

17.
<正>我的故乡在台儿庄。也许你知道台儿庄是因为它是抗战战场,也许你熟识台儿庄是因为它被人们赞喻为江北水乡、运河古城……但是,你可能并不了解一个鲜为人知的台儿庄。一条路,不知有多少人来来往往。而在这条路上坐落着—座几百米高的大山、6个小村落以及4个大大小小的水泥厂。人们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确如此。因为开采大山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原本的石头垒墙逐渐地被小洋楼取代。  相似文献   

18.
肥西县铭传乡为淮军故里,人文荟萃。系清末淮军著名将领、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淮军将领两广总督张树声的故乡。他们的故居刘老圩、张老圩、张新圩作为"淮军故里圩堡群",现已成为旅游胜地。铭传乡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大潜山、圆通山森林茂密,一年四季鸟  相似文献   

19.
周娟 《绿叶》2013,(6):102-108
一、记忆中的故乡(一)自给自足我的故乡位于长江流域中部,虽属江汉平原,却在山脚之下,不是高高的山,而是浅浅的丘陵,有着摄影作品里时常出现的秋之稻浪和春之画卷,而散居形态的家户小院则星星点点散落在起伏的稻浪和画卷之中。因为地多,每户宅基地加附属用地能有2亩至5亩。一般来说,每户人家的布局都  相似文献   

20.
正农村的孩子大多都有过儿时下河捉鱼的经历,捉鱼本身不在于鱼,而在于一种乐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小孩子们很少有玩具,除了在野地里疯跑滚爬外,下河捞鱼摸虾抓螃蟹可以说是最大的享受了。我小时候自然也少不了这些,故乡的村庄紧临着一座水库,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每当汛期来临,水库里的水位上涨,水从溢洪道溢出,从几丈高的悬崖上哗哗而下,此时闸门大开,洪水汇入河中向南流去。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