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它的爆发引起了列宁对中国问题的再次关注。基于当时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处境,列宁高度肯定了由辛亥革命开启的中国革命的意义。从国内意义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能够将中国人民从中世纪制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世界意义看,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将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在辛亥革命110周年的当下,重温列宁关于辛亥革命和中国革命意义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在新时代秉承革命先驱遗志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岳 《世界环境》2005,(4):42-45
18世纪开始的那场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然而那场革命所产生的工业化道路却在20世纪走到了尽头。但是在2002年世界首脑会议上。人类再次达成共识:经济、社会、环境必须相互协调才能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基本战略,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后,安徽报刊迎来一次发展高潮。《安徽公报》的创办标志着晚清官报体系消亡和民国官报体系的创立,一些革命激进的报刊随着革命高潮的过去而消亡,还有部分综合性报刊发生了转型。皖省光复后,省城安庆兴起了政党报刊的办报高潮,同时,在实业救国,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皖省的新型报刊和文艺消闲性报刊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政治家,孙中山从多个维度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形成了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并以辛亥革命的方式促进了中国社会文明的转型。他的哲学理论以进化论和生元说为主线,在宇宙观方面大力引进自然科学,并使知行观接近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他在论证革命合理性的同时,还主张发挥精神的力量。在西方文化的入侵下,这些蕴含精神能力的哲学思想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他的哲学思想是对当时的各种精神加以提炼、升华和概括,这既是他对革命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时代的回应。他宽广的世界观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反映了近代的超前意识,对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同向发力进行了重要的历史性探索,取得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党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这一探索表明,同向发力要立足于思想建党,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使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制度治党的过程;制度治党要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坚持在"治"上下功夫,使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思想建党的过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取决于党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与党的建设战略任务的科学统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日本固体废物的情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危险废物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强烈重视.为采取正确合理的危险废物对策,准确地掌握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理状况是不可或缺的.文章介绍了日本危险废物统计制度的相关内容,重点阐述了日本危险废物的统计机制和统计数据校验推算方法,并通过对中国与日本危险废物统计制度的比较分析,总结日本危险废物统计制度的经验,提出了完善中国危险废物统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党建和中国革命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特别是就中国革命的性质、领导权、战略策略与前途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具体指导。在这个指导过程中他又有很多改变和反复。这些指导一方面对中共的建设和成长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也有很多错误,给中共建设和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造成了很大损失。斯大林对中国共产党党建和中国革命的指导之所以出现错误,其原因在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国际共运实践理解不透彻,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各阶级认识和分析不深入,也在于苏联受到的现实安全威胁以及斯大林自身性格和工作方法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最深刻的诠释。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也在时代变革和伟大实践中实现了自身的新发展。具体表现为:精神谱系不断延伸、时代特征发生转变、地位影响显著增强等。我们必须要立足新时代,全面审视这些发展变化,理清深层次原因,从而更好地把握精神实质,坚定文化自信,不断与时俱进,让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继续激励我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与以往任何的革命都不同,这就决定了革命军队必须是为党的政治目标服务的武装组织,因而只能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党对军队的领导,不仅仅是在组织上的领导,同时也是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领导。而且,军队必须积极参与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工作中来。这也是中共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内在逻辑和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0.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在创办的5年间,《民报》宣传三民主义,营造革命氛围,发挥了革命党的"喉舌"作用。而时评作为《民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章不仅针砭时弊,更集中阐述革命派言论。通过对《民报》时评的分析,发现其写作讲究宣传策略,运用激进宣传与和缓宣传相结合、先辟邪后立新、重视系列报道等策略,遂使革命思潮弥漫全国,从而为辛亥革命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根据地军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成功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地、新型人民军队的奠基地、井冈山精神的孕育地,以及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汇聚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实践代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方向,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内在规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价值观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孙中山将中西文化的价值观相互结合,以此消解中国人的蒙昧,拓宽国人的视野。经过反思和比较,他认为中西文化有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即"各有各的文明"。这一文化观是在"新旧潮流相冲突"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其目的是摆脱中国文化上的危机,帮助中国走向独立。纵观他的文化观,既不属于全盘西化派,又不是封建复古派,而是从中国革命的需要出发,博取中西文化之长,创立了极具创见性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一位美国科学家曾这样预言,人类21世纪的第一危机井不是石油危机,也不是水源危机,而是粮食危机。中国作为粮食生产和消耗的大国,这一预言不能不引起许多国人的警觉。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北京绿色植物开发中心的董事长阎广才经过30年的探索,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概念,并将在中国掀起一场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革命文化因社会重点问题的更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不断进行"价值阐释"和"价值发现",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各有新诠的强烈的现实关照。这种现实关怀既是革命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思想品质的现实反映,透视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脉络;同时也是研究者作为思想个体对于传承革命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能动反应,是革命文化研究必然呈现的学术风貌。梳理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文化研究的历史进路,不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学术研究的内涵和范畴,更可以在一定程度对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做管中窥豹的探求和检讨。  相似文献   

15.
王玉庆 《环境保护》2013,41(14):18-23
迄今为止,中国环保事业已经发展了四十年,四十年时间对于历史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对于中国,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举世瞩目。环境保护从启蒙、学步,到与经济如影相随,在发展的大潮中艰难前行,内容极其丰富,经验和教训也极为宝贵。虽然中国环保事业已进入不惑之年,但是却仍然面临着诸多困惑,梳理四十年的发展脉络,初步勾画中国国家层面环保政策制度变化的轮廓,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希望为今后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主要目的不是通过诉讼解决环保问题,而是增加公众监督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公益诉讼,一方面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督,加大了对政府环保责任的监督,另一方面,对全民也是一个法制宣传。"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不是简单收缩公权力寒竹在1月17日《环球时报》撰文说,由于过去革命年代非此即彼的思维惯性,中国的学界和政界都有一些人习惯性地把经济和政治法治化简化为一个公退私进的过程,这是对改革的一种片面理解和误读。事实上,经济和政治领域的改革本质上是要厘清经济活动和政治权力的关系,让市场配置和政治管理,各就各位,各司其职。随着经济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长期活动,使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流域系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呈出流域性特征,而现行管理机制无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要提出中国未来发展流域综合管理的路线图,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冯刚 《环境》2019,(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厕所革命"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广东对此也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布置各项工作,目前全省多个地市也都在积极行动,积极推进"厕所革命"。记者从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现场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底,广东全省96.4%的自然村启动了"三清三拆三整治",有96.2%的自然村建立了垃圾收运体系,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7.9%,完成标准化公厕改造5万多座。  相似文献   

20.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F0002-F0002
<正>近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利马气候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建立"红线管控"制度。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未来将从六个方面着手。一是强化目标责任。把能源消耗、碳排放强度、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强化指标约束,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强化能源资源节约,提高利用效率。加快碳交易和节能量交易市场建设。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