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温家宝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强调中国有信心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出席“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他强调,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加剧、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形势下,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绝不能动摇,行动绝不能松懈。  相似文献   

2.
政策发布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发表;国务院转发《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可再生能源发电获国家补贴20亿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我国“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实现。中国将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未来节能、环保、循环经济以及节能服务产业等方面还会出台一系列新的政策。解振华在27日举行的“中国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结构调整是我国当前要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4.
资讯快递     
要闻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5月11日,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国家"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个有关防灾减灾工作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将加强巨灾综合应对能力建设列入减灾主要任务,通过实施大江大河治理  相似文献   

5.
关于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究“十二五”期间以改善质量为目标,以削减总量为手段,以防范风险为实务的总体思路,对“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编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不断加强司法服务与保障国家气候治理行动的背景下,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司法政策供给和司法实践经验等方面已初步取得成效。然而,我国气候变化司法治理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司法权能扩张带来的新风险、司法适用的规范体系不完备、司法裁判的思维方法社科化等。为防范司法应对气候变化走向“非理性”的道路,未来我国气候变化的司法治理应当重视树立温和司法能动主义理念,规范建构下司法的有限作为,以及裁判过程中的司法方法重整。  相似文献   

7.
“期待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但是在同一条船上的全世界青年,携起手来,用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华沙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5日,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学生康乃馨和一群中国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在波兰华沙国家体育馆中国角向世界青年发出倡议。他们通过“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青年在行动”主题边会,用主题演讲、展览展示、新媒体互动等方式,展示我国青年开展环境保护行动,宣传中国青年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世界环境》2007,(5):82-83
本期讨论文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要坚持以下原则: ——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中国政府早在1994年就制定和发布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于1996年首次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2003年中国政府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国将继续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要坚持发展与治理相结合,务求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2018年12月,联合国卡托维兹气候大会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开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新时代。会议期间,煤炭转型问题广受关注。长远来看,减少煤炭使用,促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部分国家"弃煤"经验值得借鉴。中国作为煤炭大国,尽管短期内还不具备全面"弃煤"的条件,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未来煤炭行业转型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期间滇池水质变化及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6~2010年滇池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滇池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滇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虽有所下降,但水质整体仍属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认为昆明市在“十一五”期间为治理滇池所作的大量工作其成效还未完全显现。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新一轮的气候变化会议刚刚在墨西哥坎昆闭幕。会议之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11月23日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报告》概述了2009年以来中国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并阐述了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可喜的是,  相似文献   

13.
<正>又是一个五年匆匆过去。回顾一下,能源、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无疑是"十一五"期间最热门的话题。本文将对"十一五"期间能源发展的成就与问题稍作回顾,以更好地迎接下一个五年计划。回首从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十一五"是辉煌的5年: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将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实现“十一五”节能和减排目标,是政府提出的一项硬性任务,行政约束性比较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12月7日透露,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即将制定完成。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中国角”举行的一场边会上,解振华说,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迈入新的阶段。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华沙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入第五天,一场以“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在行动”的主题边会在中国角成功举办。本次边会是中国政府代表团连续第二次在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举办该主题边会,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挪威、乌干达、印度、波兰、巴西等国的参会者共40余人参加。  相似文献   

17.
甲烷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和短寿命气候污染物,减少甲烷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是甲烷排放大国,甲烷人为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农业和废弃物处理三大领域。目前,我国甲烷减排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仍然存在甲烷排放监管制度工具较少,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应尽快制定甲烷国家行动计划和应对气候变化法,明确甲烷排放控制部门职责并构建多元治理协同机制,充实甲烷排放监管制度工具,完善甲烷排放技术标准和控制措施,优化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健全甲烷排放控制的法律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双碳”目标与政策现状,定量比较了各省份碳达峰时间、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森林碳汇等“十四五”考核指标,分析了中国各省份贯彻落实国家“双碳”“1+N”政策体系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研究了不同省份的目标确定、政策增项和未来发展等问题,提出省级“十四五”“双碳”目标和考核指标的设定应更突出本地政策特色、更强化区域政策协同,根据碳排放态势的区域差异性、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分工等实际情况,强化“双碳”行动方案,做好目标和措施的上下衔接,并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共同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推进技术变革,确保各地“双碳”工作的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在环境保护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各级环保部门紧紧围绕总量减排、环境改善和排污单位达标排放三大任务,坚持抓重点、抓关键、抓落实的工作方法,大力促进环保工作向制度化、经常化、数字化转变,全省环保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至2008年,山东省COD和SC2排放量分别累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削减任务的79.60%和77.65%。  相似文献   

20.
要闻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严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财政部、国家发展改草委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环境保护部召开形势报告会;环境保护部召开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