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廷榔 《环境》2012,(2):1-1
从PM10到PM2.5,对环境管理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跨越,对社会发展来讲是一个显著的进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和臭氧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回应了公众的关切,也顺应了环境保护发展的大趋势,将给环境管理目标、污染防治方式等带来重大变化.首先是新标准体现了环保以人为本的理念.防治污染的目的就是要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们身心健康.环保工作的着力点是要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提升相关环境标准即是重要手段之一.此次标准的修订具有标志性意义,环境标准不仅要体现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意图,而且还要进一步保护人体健康,一些环境标准将逐渐向健康卫生标准靠近,环保目标与健康目标开始走向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2.
关键词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2,(2):I0009-I0009
关键词:PM2.5 随着各地PM2.5监测的逐渐开展,市场对监测仪器以及净化空气设备的需求让企业嗅到了新商机。4月9日,北京市环保局发布消息表示,PM2.5监测国家技术标准将出台,一旦此项标准出台,即在全市开展此项监测,监测前将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采购相关的监测仪器。业内人士分析表示,监测PM2.5后检测行业信息化领域、空气净化行业将迎来利好发展机会。按照计划,今年年底时,北京监测PM2.5的站点将会增至35个,部分站点会设在马路周边。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21日.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PM2.5和臭氧监测时间表.PM2.5监测全国将分“四步走”。2012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而2016年则是新标准在全国实施的关门期限.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2014年2月到5月的PM2.5、PM10日平均值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为例,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和双尾检验显著性水平对其逐日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南京2014年2月到5月PM2.5、PM10与前2日质量浓度值呈正相关性,但两者与前3日、前4日质量浓度值都没有明显线性相关性;PM10较PM2.5相关性更强。在此基础上,从PM2.5、PM10成分来源等方面,阐述了该结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长春市主城区净月大学城区PM2.5和PM10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选择了8处室外环境空间,使用YT-HPC3000 C型主动采样激光粉尘仪,对各样点进行了质量浓度监测。结果表明,与区域内室外8处样点的PM10质量浓度,以轻轨站处为最高,其他7处样点均好于二级标准;室内4处样点的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食堂均未达标,其他3处样点均达标。在室内各样点,PM2.5与PM10的浓度空间分布呈现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在室外各样点,PM2.5与PM10的浓度分布与其所处垂向位置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许昌市2014年1月至12月的PM2.5大气连续自动监测数据,对PM2.5的污染特征、PM2.5的重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14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83 ug/m3,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浓度限值1.37倍,污染季节主要集中在冬季,其次是春季、秋季,夏季明显低于冬季。2014年重污染日全市PM2.5日均浓度范围为151~411 ug/m3,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01 ug/m3,重污染日主要集中在1月和2月。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区PM2.5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利用2007年南京市草场门和迈皋桥采样点的PM2.5在线监测资料研究了南京地区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对PM2.5质量浓度进行了月季变化、日变化特征分析。并利用同时期气象资料分析了PM2.5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南京市细颗粒物污染较严重,草场门采样点各月超标率均在55%以上,年超标率达72%;2采样点各季节霾天气下PM2.5质量浓度均大于非霾日下浓度均值,不管是霾天气还是非霾天气下,草场门采样点各季节PM2.5质量浓度均高于迈皋桥采样点(除秋季非霾天气)。2007年南京市PM2.5质量浓度呈现出春冬季节较高、夏秋季节较低的特点;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对PM2.5质量浓度与水平能见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细粒子质量浓度呈现很好的负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98。草场门采样点霾天气下平均能见度水平仅5.2km,最高能见度为13km,最低为1.7km。  相似文献   

8.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2):F0002-F0002
PM2.5又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或细颗粒物,是表征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指标。PM2.5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海盐等;人为源包括:燃煤烟尘、工业粉尘、机动车排气、建筑及道路扬尘等污染源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氨、挥发性有机物等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而产生,是大气中PM2.5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上海西南郊区PM2.5(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分析了PM2.5与其它污染因子和气象因子相关性,并提出了PM2.5污染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目前正抓紧完成与2011年底出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等技术文件的起草和上报工作。同时,环境监测总站正在牵头制定的《PM2.5监测设备选购及使用指导意见》也将陆续发布实施。根据环保部部署,今年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相似文献   

11.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2):I0002-I0002
“PM2.5”紧急预警信号解读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相似文献   

12.
北京PM10中矿物颗粒的微观形貌及粒度分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使用高分辨率环境扫描电镜和图像分析技术对北京PM10中矿物颗粒的微观形貌和粒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北京PM10中的矿物颗粒按其形貌、组成特点可以分为单矿物和矿物集合体2类;矿物颗粒多以不规则的形态出现;形态规则的矿物主要是硫酸盐类矿物,是大气化学反应的产物,形态不规则的矿物是来自扬尘的原生矿物.不同类型污染产生的PM10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分布特征表现不同,在沙尘暴样品和道路扬尘样品中矿物颗粒的粒度峰值在1~2.5μm;在局地扬尘的样品中,矿物颗粒的粒度较粗.主要分布在1—2.5μm和2.5—10μm.  相似文献   

13.
2004年3月采集甘肃省武威市和内蒙古包头市正常良好天气、局地扬沙天气和沙尘暴天气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以不同浓度的细颗粒物悬液体外处理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后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IgSH)及胞质游离Ca^2 含量,并观察不同处理时间的细胞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1)沙尘暴与非沙尘暴PM2.5均使细胞内MDA和Ca^2 含量升高、GSH含量下降,且对细胞毒性存在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关系,(2)PM2.5对各指标的影响仅与处理剂量有关,而与样品种类无关.沙尘暴期间大气PM2.5浓度很高,因而沙尘暴PM2.5的危害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影响空气质量的污染物包括PM2.5、O3和NO2。运用CMAQ空气质量模型,对深圳市周边城市设置了4套达标情景并开展模拟评估。结果表明,要降低PM2.5浓度应以控制颗粒物一次排放为重点,在2012年基础上PM10和PM2.5分别减排45%和55%以上才可较好地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达标情景对O3污染的控制效果并不显著,可能与周边城市VOCs控制力度不足相关,要降低O3浓度,必须控制VOCs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15.
南京市大气中PM10、PM2.5日污染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于2001年秋季(11月)、夏季(8月)对南京市五大典型功能区的大气颗粒物(PMl0、PM2.5)进行了监测研究。结果发现,南京市颗粒物污染严重,PMl0、PM2.5的超标率分别达到了65%、85%;颗粒物浓度季节变化大,11月污染物浓度明显大于8月,PMl0、PM2.5分别相差l68.44μg/m^3、190.1μg/m^3;PMl0中PM2.5比重较大,大约为75.9%,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大。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2年-2014年在北仑城区的黒碳气溶胶及相关的能见度、SO2、NO2、CO、O3、PM1、PM2.5因子的监测结果,研究区域黒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与其他相关因子的关系等。结果表明,黒碳气溶胶随着浓度的不同组分会有所差异。另外,区域内的黒碳气溶胶的本底值为1.25μg/m3,在国内大城市中处于相对低位,但远高于全球本底值;黒碳气溶胶对消光的贡献为12.13%;与SO2等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其与PM2.5、PM 1、NO 2均为强正相关,与SO 2和CO均为中等强度正相关,而与O 3则显示了负的指数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北京市的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和昌平区选择了 49个公共场所 (包括办公室、宾馆、图书馆、超市等等 ) ,分别对其室内空气中TSP ,PM10 ,PM2 5 和PM1的浓度进行了测定 ,并且对室内空气中粉尘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 ,繁忙的交通状况和建筑施工将明显增加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中TSP ,PM10 ,PM2 5 和PM1浓度 .频繁的室内清扫有助于降低室内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在室内空气中 ,PM10 浓度与TSP浓度呈现明显的正向线性相关性 ,而PM2 5 和PM1的浓度与PM10 浓度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PM2.5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对昌平区大气污染源排放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昌平区PM2.5污染的成因,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以期达到明显改善昌平区大气环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电厂PM2.5排放现状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颗粒物特别是超细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及环境会产生很大危害.燃煤电厂是超细颗粒物的重要排放源。本文简要阐述了燃煤电厂超细颗粒物排放的现状,并针对燃煤电厂重点介绍了超细颗粒物的排放控制技术.包括传统的除尘器加湿法脱硫设施的除尘、混合除尘控制技术、以及在传统除尘器前设置团聚预处理装置的技术等。指出了各种技术的利弊、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比较点燃一圈蚊香和一包香烟所产生的PM2.5的浓度大小,选择两间面积约为16平米且可密闭的房间作为试验场地,按照《HJ/T194-200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连续12小时采样分析,结果发现点一圈蚊香的房间里PM2.5的浓度约是点一包香烟的房间PM2.5的浓度的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