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蓄湖泊湿地水资源的评价,提出防御调蓄湖泊湿地水生态恶化的环境保护措施,以减轻或消除工程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使湖泊湿地水生态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经过多年努力和协调,国际社会形成了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为主的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在这个机制下,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气候资金和技术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4个主要手段。如果把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事业比喻为一座大厦,减缓、适应、资金和技术则是构造这个大厦的砖瓦。在这4个因素中,  相似文献   

3.
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滨海湿地是地球上一类重要的生态系统,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众多的生态服务功能。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大量滨海湿地退化甚至消失。针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严峻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湿地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本文综述了基于微生物和植物的滨海湿地有机、无机污染生态修复研究进展,探讨了这些技术措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滨海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黄河源区湿地萎缩驱动力的定量辨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04年黄河源区湿地卫星遥感监测解译资料和1962年以来玛多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湿地和气候变化特征,定量判别了造成湿地减少的人为因素和气候因素的贡献率,揭示了气候因子与湿地减少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1990年以来黄河源区湿地动态变化特征呈现出河流、湖泊、沼泽湿地面积的萎缩和湖泊斑块数的减少,以及河流、湖泊、沼泽湿地向滩涂湿地转化的退化特征;1962~2004年间黄河源区气候变化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差异,特别是1990年以来呈现出气温升高、降水量微弱减少和蒸发量增大的干旱化趋势;人类活动对湿地退化的贡献率要大于气候变化的贡献率,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对湿地退化起到了主导作用;不同类型的湿地面积变化与自然因子的关联序尽管不尽一致,但近15年来黄河源区气候干旱化对于湿地的退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各类湿地面积随气温的升高、降水量的减少、蒸发量的增大、土壤冻结日数的减少和径流量的减少而萎缩,沼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最为显著,而蒸发量对湿地面积的退化有着更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声音     
《环境保护》2012,(24):6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面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中国湿地保护事业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不懈的奋斗和努力。——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纪念中国加入《湿地公约》20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气候变化是影响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文章从气候变化对湿地水资源面积、湿地土地利用格局、湿地植被空间格局及湿地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完善气候变化下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了探讨。指出:应用气候模型进行未来气候预测时,应合理选择气候变化情景,并确保不同模型的时空尺度匹配;应用"3S"技术提取湿地类型信息、观测湿地土地覆盖变化时要确保信息的精度,不同来源的数据必须采取制图综合等手段;实现气候变化下湿地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相结合的动态格局分析。  相似文献   

7.
苏伟 《世界环境》2013,(1):28-29
近年来,全球酷暑、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影响日益显现,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多发的发展中国家,是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既是新时期我国大力  相似文献   

8.
曾雪兰 《环境》2020,(7):30-33
正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威胁,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开始大规模使用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导致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升高,引发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洪涝、风暴等自然灾害影响更为严重,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气候变化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通常有两方面的措施和行动:减缓和适应。减缓偏重于影响气候系统,阻碍变化进程和幅度;适应则是要控制气候变化的风险,减轻不利影响。目前,通过《京都议定书》的谈判、生效和执行,人类在减缓方面已经做了一定工作。然而,气候、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惯性决定了即使全球21世纪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实质性的减少。气候变暖及其不利影响仍将会持续数百年乃至上千年。这就给人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极大的适应压力。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湿地是分布于城市(镇)地域内的各类湿地,是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气候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干扰下,城市湿地普遍存在面积缩小、斑块破碎、功能退化等问题,亟需管理工具创新。城市湿地面临多重挑战气候变化削弱生态功能。气候变化是影响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温度  相似文献   

11.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敦煌阳关湿地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其明显的特点。人为活动对该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及不合理利用,加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湿地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等的严重威胁。这也对该湿地功能的发挥和可持续利用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以敦煌阳关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阳关自然保护区内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科学合理规划湿地、开展湿地资源监测、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发的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本文对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13,(7):8-9
近30年来,城镇化建设、气候变化、干旱、工业污染、过度捕捞,导致湿地的生态功能逐步退化甚至丧失。拯救湿地,使其重生,已经演化为一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博弈和赛跑。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逐水而居,依赖湿地生息、繁衍、发展,孕育出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进入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人类仍然与湿地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相似文献   

13.
正气候变化正在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资金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之一。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领域,"气候投融资"是当前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核心议题之一,发展气候投融资已成国际共识。一、国际气候投融资实践气候投融资的来源包括以双边或多边金融机构赠款和贷款为主的国际资金、以信贷市场和股权投资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投融资活动以及企业直接投资等。  相似文献   

14.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定位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海岸线漫长、人均资源占有量低等基本国情的现实制约,中国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这决定了中国必须把适应气候变化尽快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制定并实施适应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简称适应战略),通过国际合作与自身努力,尽量消减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大体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影响主要由污染物排放、机械和人类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油田设施占用地面、围湖或围海等构成。间接影响主要指影响湿地的水文条件及油气田开发带动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减少油气田开发对湿地不利的影响,编制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建立了湿地保护的专门管理机构,并进而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参3X37 9801994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问题/马金珠(兰州大学地质系).二//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  相似文献   

16.
系统响应气候变化脆弱性定量评价国内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评价气候变化脆弱性是人类采取适应性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减少其不利影响的关键和基础。在对气候变化脆弱性有关概念进行讨论,及对国际、国内系统响应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价研究回顾的基础上,对中国近十几来有关气候变化脆弱性定量评价研究的成果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气候情景的模拟预测、系统变化过程的模拟、脆弱性指标的选取及脆弱性层次的划分。最后,从评价对象、技术手段、指标体系、时间尺度等方面探讨了该领域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环境问题的焦点,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无论是全球变暖所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海洋生物大批量的生病和死亡、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物种遗传多样性降低,还是自然灾害的日益频繁发生,都对世界渔业资源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人类迫切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以拯救不堪负荷的世界渔业资源和应对不利的气候变化给海洋生物资源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全球变化背景下,湿地生态系统极具敏感性和脆弱性。论文以Landsat TM/ETM+/OLI和国产环境卫星影像为数据源,重建1990、2000和2013年3期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分布格局;通过将东北地区划分为六大重要湿地分布区,探讨了区域天然湿地与人工湿地的分布和动态空间差异性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90、2000、2013年东北地区湿地面积分别为11.75×104、10.57×104、10.41×104km2,湿地率分别为9.45%、8.50%、8.38%。湿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大兴安岭湿地区是最主要的天然湿地分布区,除水田外的人工湿地主要分布在辽河三角洲湿地区。1990—2013年东北地区湿地面积损失严重,损失面积为1.34×104km2,湿地相对损失率为11.4%,天然湿地相对损失率为14.3%,主要转化为耕地。三江平原湿地区的湿地率下降最明显,天然湿地损失面积为9 935.2 km2;松嫩平原湿地区人工湿地面积增加最明显,增加1 141.9 km2。气候变化影响叠加人类活动干扰背景下,沼泽湿地是对全球变化响应最显著的湿地类型,损失面积为16 091.4 km2。气候要素和人文因子对湿地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人类活动的变化更加能够主导东北地区湿地面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气候变化是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气候变化会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充分了解气候变化特征,降低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国家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大庆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西南部,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大庆市处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蒙古内陆冷空气和海洋暖流季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所要直面的最大挑战之一,这不仅影响一国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转,同时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未来还会有进一步加重的可能,中国必须要做出应对。而对于气候变化最有效的应对当属立法的规制。首先是立法模式的选择。一般就立法模式而言,有集权型模式和分权型模式;管制型模式和服务型模式;追赶型模式和回应型模式等。因研究的角度和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