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洁  沈绍柱 《环境》2005,(11):28-31
在地球能源日渐紧缺的今天,大众的环保节能意识也越来越强烈,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是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居住要求,这也是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社会要求。在这种形式下,绿色产品适得其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从绿色食品到绿色服装,“绿色”概念深入人心。而作为消费者的重要消费之一的房屋,更是承担着“绿色革命”的历史使命,绿色建筑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2.
南塞 《环境》2005,(1):78-83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环境的越来越关注,作为重要出行工具的汽车,在“环保”上也将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战略方针,人们更加关注科技、关注教育、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环境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创建绿色学校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大气污染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已影响到了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今年是“一控双达标”攻坚年,任务十分艰巨,国家规定2000年所有工业污染源必须全部实现达标排放。烟尘作为国家规定的重要污染控制指标,要求其排放浓度和总量年底前全部达标排放。为更好发挥监测的“耳目”和“哨兵”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公众生活水平、文化素质和环境意识的提高 ,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因而被人们认识及暴露出来的环境问题和引发的环境信访案件越来越多 ,信访所涉及的环境问题的面越来越广 ,烟台市莱山区建区至今 ,全区的环境信访案件 ,每年都在成倍的增加。这些环境信访案件和所反映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圆满的进行处理 ,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一、环境信访案件分析(一 )环境信访案件类型分析今年以来 ,到目前为止 ,莱山区共立案处理各类环境信访案件 10 0多起 ,其中政协提案 3起 ,上级批转的案件 8起 ,…  相似文献   

6.
晓白 《环境》2001,(3):12
我们的每一个消费行为都潜存着一个信息。我们应该带着环保的眼光去评价和选购商品,审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不会给环境造成环境。我们手中的钞票就像是“绿色的选票”,哪种产品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选购哪种产品,这样它就会逐渐在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份额;哪种产品不符合环保要求,我们就不买它,同时也动员别人不买它,这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石化行业向着高科技高效益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通过介绍现代石化建筑的HSE理念,探讨现代石化建筑的设计思想及手法和努力创造“以人为本”具有人性化特征的工作场所,说明现代石化建筑设计应该致力于满足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健康与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生活中,旅游业方兴未艾。到森林中去,到草原中去,到田园中去,到沙漠中去,到高山雪峰中去,成为人们新的旅游追求方式。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话题——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它包含了“生态旅行”与“生态旅游”两层含义。生态旅行指具有一定人  相似文献   

9.
“保护生态”,人们听得多了,但要“为生态作补偿”却是很多人还不熟悉的事。这是一笔怎样的开支呢?就说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森林吧。森林中的木材是有形产品,可以拿到市场上交换,卖树的人就赚到了钱。现在原始森林和天然林全部禁伐,树,换不成钱了,但森林依然有重要价值———它体现在生态上,是“无形”的财富。不能卖木材使林区人的收入没有或减少了,但更大范围的人们却得到了生态保护的效益———不公平出现了,因此需要补偿。这就是“生态补偿”的由来。人们对生态要求越来越高,对“生态地区”经济开发的限制也就越来越多,解决…  相似文献   

10.
晓理 《交通环保》1996,17(2):49-50
浅谈生态伦理晓理1991年,联合国在中国、阿根廷、匈牙利等15个国家进行了环境民意测验。参加测验的人们普遍认为:“当前没有任何问题比环境问题更令人触目惊心了”。这说明,大自然报复的警钟已经使更多的人们从无视大自然的误区中觉醒过来。如今,越来越多的政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内容的不断拓展和环境宣传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环保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对自身周围生存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有污染找环保”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据统计,环境信访案件以每年5%—15%的速度递增,而环境管理中近30%的执法活动主要围绕解决环境信访问题。环境信访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已成为环保执法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现结合枣庄市近几年环境信访工作的实际,就新形势下环境信访的主要表现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阿海 《沿海环境》2001,(6):17-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转 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将越来越注重周围的环境,以及更充分、合理地利用生活的空间。 升值最快的是“室外环境”在未来15年里,部分老年人、中高收入者将向空气质量优良、气候适宜、风景秀丽的地域迁移。我国今后的15年仍是飞速发展的15年,随着汽车的增加、能源消耗的增长,大城市的大气质量难以有明显改观,故保健意识强的老人、中高收入者将“逃离污染区”,迁移到沿海山水美树木丰的中、小城市。特别是在交通、通讯发达的未来,这种状况将日趋明显。因此,未来房地产的升值很大程度上将是“…  相似文献   

13.
环境问题已经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广大人民的共同关注。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为此,1992年6月1~12日,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元首与政府首脑会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共同寻求解决全球重大环境问题的途径,并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五个宣言与公约文件。《世界环境》是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合办的全球环境季刊。为了向广大读者全面介绍全球环境状况,发展趋势及解决重大全球环境问题的途径,本刊开辟了“全球环境综述”,“大气”、“水体”、“生态”、“废物管理”、“危险废物”、“有毒化学品”、“工业与环境”、“生物多  相似文献   

14.
陆鹏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11):65-65,102
摘要:近年来,随着广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受到人们的倡导和稚广。但是城市的工业化以及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广西地区污水以及垃圾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也顺理成章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作是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对于城市的环境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因此,探索以及进一步实现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吴少芬 《环境》2006,(9):76-7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环境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不少学校(幼儿园)积极地投身到“创绿”工作中,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从多角度开展环境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一所所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许多学校(幼儿园)能以获得“绿色学校”为起点,继续持之以恒深入地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向更高和更深的层次开展。但有的学校(幼儿园)却把评为“绿色学校”(幼儿园)作为目的,作为“荣誉”,认为已经水到渠成了,也不用花大力气了。有了这一思想作怪,环境教育的教研工作就放松了,环境教育的意识淡薄了……这显然不利于环境教育质量的巩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霾这种以前人们比较陌生的天气现象,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本文就霾天气学定义、霾形成的原因,分析了桑植县2004-2013年霾天气的特征,为桑植县以后霾天气的趋势研究及防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将将资源节约的理念应用到生态环境中已经成为我国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发展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以及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分析,资源节约的理念更好地应用到我国生态保护以及环境建设中,帮助人们提高对能源利用和资源的开发,有效避免对环境和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希望在闲暇时间中能够到周边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放松身心,以更好状态来应对工作和生活困境.因此对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提出多样化要求,设计人员在制定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时,既要结合实际环境情况,也应该秉承创新思想,将城市园林打造成多功能休闲场所.此外,强化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还有利于...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各种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已经引起了社会和广大公众的高度重视和关注。环境和社会发展以及人们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联系,严重的话可能会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为了给人们营造一种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做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大气环境监测现状及问题总结了几点可行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绿色”这一名词见诸报端的频率越来越高,以“绿色”为定语的环保名词也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知晓。诸如:“绿色革命”狭义是指20世纪60年代印度靠先进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第一次试验;广义是指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人类适应环境,与环境协同发展所创造的一切文化和进行的活动。“绿色计划”是指日本和加拿大制定的《防止地球变暖计划》和《绿色行星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