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漆作业火灾危险性很大,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造修船行业在使用油漆过程中发生了多起爆燃.爆炸、火灾事故。  相似文献   

2.
杨高义 《安全》2001,22(5):42-43,22
违章作业是技安干部的死敌,可以说技安干部一辈子都是在同违章作业做斗争,因为据统计,诸如工伤、火灾、爆炸、中毒、交通肇事等各类事故的60%~90%都是违章作业造成的,只是单位不同其比例也不同而已.违章作业酿成人间悲剧的事例举不胜举.2000年12月25日发生在洛阳市的一起造成300余人葬身火海的特大火灾事故更是典型.据新华社12月28日电报道:"现已查明,‘12.25'特大火灾事故系与东都商厦合资的丹尼斯(台商)公司非法进行电焊施工,电焊工王成太违  相似文献   

3.
李德彦 《安全》2018,39(8):66-67,71
针对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引发的火灾事故,结合火灾事故原因,提出从作业人员严格持证上岗,努力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技能;加强安全检查,保证焊割设备性能良好无隐患;作业前后要对作业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和安全隔离;作业安全管理到位等四个方面严格把关,防范焊割作业火灾,确保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预防和减少化工企业因动火作业而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本文采用基于系统理论的AcciMap模型进行事故案例分析,建立了某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AcciMap模型,同时系统辨识和遴选事故致因,厘清逻辑关系,还原事故过程,并根据分析结果对规范动火作业提出优化策略。结果表明:AcciMap模型可深入挖掘因动火作业导致的火灾事故致因间相互关系,该化工企业动火作业火灾事故主要是由于人员操作不规范、各类责任未落实等各类原因相互耦合导致。  相似文献   

5.
现代造船工业以钣焊制作安装为主要手段,需要大量使用氧气、乙炔等工业气体,尤其是在舱内有限空间作业,稍有不慎极易引起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自2006年11月8目起的半年内,扬州某造船有限公司因舱内氧气泄漏,先后发生了3起火灾事故,其中:有2起火灾事故都是由于氧气管与割炬连接不牢、脱落造成的,导致1人重伤、1人死亡:还有1起火灾事故是因为把风动打磨机的空气管接到氧气管道上造成的,导致3人被烧伤。  相似文献   

6.
工贸企业量多面广,历来是安全监管的重点,而从近年来工贸企业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中发现,其直接原因大部分涉及电焊切割等动火作业,所以工贸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实地调查等方法,详细分析阐述工贸企业动火作业全过程安全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不足,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对加强工贸企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河北沧州中捷石化有限公司"8.10"火灾事故2017年8月10日,位于河北沧州的中捷石化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2人死亡,12人受伤。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气压机出口冷却器内漏,该公司在组织维保单位更换冷却器出口阀门过程中,未对系统进行有效隔离,造成凝缩油自吸收塔窜人冷却器出口并泄漏扩散,遇金属撞击火花闪燃,造成现场作业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8.
<正>焊接与切割作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近年来,因焊接作业不规范导致的触电事故和火灾事故频发,个别事故还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要确保焊接与切割作业安全,一方面,作业设备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如设备防护罩要齐全,线路拉接要规范等;另一方面,作业场所要符合安全要求,易燃物和可燃物要与作业现场保持安全距离,消防设备设施要配备齐全。从人员防护方面,必要的防护用具应配备和穿戴齐全,如面罩、阻燃服、绝缘手套等。从管理上,焊接作业属于动火作业,需要按照规定要求,逐级开具动火证方可作业。  相似文献   

9.
金属焊接切割作业属于特种作业,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具体讲,焊割作业时因操作不当可能引发的工伤事故主要有火灾、爆炸、触电、灼烫、高空坠落、急性中毒和机械性伤害等,其中火灾、爆炸和触电是损失最大、伤亡人数最多、影响最恶劣的焊割作业事故。有效控制火灾、爆炸和触电三大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是焊割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以往血的教训中总结出了发生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果焊工能正确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事故可减少90%以上,对实现安全生产将起到非常好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修理工被维修车辆碾压、轮胎爆炸致人伤亡、维修工烫伤、火灾事故、触电、机械伤人等信息屡见报端。汽车修理店是多工种联合交叉作业的场所,技能要求高,作业环境复杂,作业时间短,相对劳动强度大,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多且复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汽车修理店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安全隐患突出。  相似文献   

11.
涂装是产品表面保护和装饰所采用的最基本的技术手段 ,涂装作业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油漆产量已从1979年的39 5万吨发展到1996年的169 6万吨 ,预计2000年将突破200万吨。当前我国涂装作业的总体状况依然是涂料产品结构高毒 ,涂装工艺构成高耗 ,防护工程技术简易 ,火灾、爆炸事故和职业中毒、环境污染仍然十分严重。90年代中期与70年代比较 ,特大火灾事故上升了6倍 ,重大火灾事故上升了2倍 ,直接经济损失上升了44倍。涂装职业危害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采取必要的措施 ,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王水成 《安全》2010,31(8):41-43
在电焊设备的运行中和焊接操作的过程中,对于作业人员和周围的财产存在着诸多的危害因素,触电伤亡事故和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文芬 《劳动保护》2007,(2):110-112
在建筑、电力、电信等行业高处作业中,由于作业空间相对狭小,作业难度高,危险性较大,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坠落事故.安全带就是高处作业时作业人员佩戴的,防止作业人员发生高处坠落和保护作业人员避免或减少因坠落而造成伤害的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带由腰带、安全绳、各种金属配件等组成.  相似文献   

14.
为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明确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文章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了2005-2023年间的54起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结果表明:不安全动作17类共114个,其中违章进行电焊作业、未采取消防安全措施、未办理动火作业审批等不安全动作的发生频次居于前3位。不安全物态14类共146项,其中出现频次较多的是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设施故障、卫生条件差等。安全知识不足103项,安全意识薄弱为60项,其中管理人员缺乏消防安全管理知识、作业人员不了解甚至无视安全操作规范占比最高。安全管理体系缺欠7类共144项。其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日常消防监督监管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3类出现频次最多。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燕列进 《安全》2011,32(5):48-50
生产企业在装置新建、改造、生产、抢修、检维修过程中,经常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作业过程中,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在以往许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因麻痹大意、违章作业,导致的事故数不胜数。  相似文献   

16.
带煤气堵盲板作业应严格遵循以下要求 :作业前应对作业区域进行封闭 ,禁止行人通行 ,下风侧40m内无火源。在工业炉窑前进行堵盲板作业 ,管道内应通入蒸汽。凡距火源较近或在室内作业 ,不准带煤气作业 ,并且在管道内必须通入蒸汽。所有参加堵盲板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在作业点附近 (上风侧 5m ,下风侧 10m)的所有裸体高温蒸汽管道 ,必须在作业前做绝热处理。作业法兰距支架较远 ,应设临时支架 ,以防反口。雷雨天禁止进行带煤气堵盲板作业。在组织进行大型带煤气作业时 ,应有医务人员到场 ,做好中毒救护工作 ,为防止发生意外火灾事故…  相似文献   

17.
高处作业是施工作业过程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其危险性不但与施工人员素质、施工管理、施工方法有关.而且与施工作业的环境、施工使用的工具、施工作业的难度等有关。造成的危害主要为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高处作业严重威胁着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此.有必要对高处作业危险性进行预分析.以便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安全帽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意外的坠落物伤及作业人员的事故时有发生。在建筑、矿山、冶金、石油勘探、隧道工程、森林采伐等作业场所都存在发生坠落物伤害作业人员事故的可能。这类事故发生突然,不及躲闪。事故发生时,头部伤害造成死亡和重伤的危险性最大。头部一旦受到冲击伤害就可能引起脑震荡、颅内出血、脑膜挫伤、颅骨损伤等严重伤害,从而造成人体机能障碍,轻则致残,重则危及人员生命。因此,在以上作业场所作业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相似文献   

19.
王辉 《安全》2011,32(11):24-25
2006年5月29日15时30分左右,某公司7万吨/年苯胺装置废酸提浓单元在检修过程中,发生一起苯蒸汽爆燃引起的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4人重伤、7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41万元。1事故经过2006年5月25日,根据检修计划苯胺车间分单元停车,经过倒空、清洗,至28日开始办理检修设备交出手续。5月29日上午甲公司在废酸提浓单元室内一楼东南角进行落水管预制作业和建筑物维护作业;13时30分,甲公司粉刷班安排16人在1~4层进行建筑物维护作业;14时20分,甲公司综合班3人进行落水管预制作业;15时乙单位8人在1楼室内北侧进行酸性水罐(R5104)拆除作业,  相似文献   

20.
钟宏京  王锐  王勇勇 《安全》2014,(6):40-41
海洋石油作业是高风险作业,涉及钻井、高处、动火和限制空间作业等,其标准作业程序能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但是在作业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往往由于作业程序缺失、隐患排查不足、应急响应不力等原因,导致事故的发生和扩大。本文对2013年某石油公司在两起作业异常情况处理时导致的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为类似事故的防止提供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