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乌金塘水库水体中钼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乌金塘水库水质的监测和调查分析,了解了乌金塘水库水水质中钼(Mo)的污染状况和来源。根据监测结果可以判断,乌金塘水库处于严重污染状态。提出通过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乌金塘水库可以满足饮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乌金塘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现状调查与评价,表明乌金塘水库水质已达到中-富营养化,并且有向富营养发展的趋势,揭示了水库水质营养化污染物及其来源,从而提高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乌金塘水库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的调查,分析水库有机氯农药污染现状,为水源保护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云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5~2009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评价螳螂川水质现状,并进行各监测断面以及沿程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就螳螂川水质污染的实际状况及河流污染特性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微核技术监测煤矿塌陷区水体水质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蚕豆微核技术对淮北煤矿塌陷区的水体水质进行监测,同时测定了水体的CODcr和BOD5c结果表明:淮北煤矿塌陷区水质已经受到轻、中度污染;蚕豆微核技术与CODcr、BOD5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样可以指示水体污染程度。用蚕豆微核技术可以监测煤矿塌陷区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6.
据苏联《自然》杂志报道,西德和法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利用河鳟和象鼻鱼可以监测水质的污染情况。河鳟对水质有很高的灵敏度,当水质出现微量外来污染物时,该鱼的脑生物电就会发生变化。而象鼻鱼(生活  相似文献   

7.
旅游古镇河道水体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2008—2010年2年间江苏甪直镇河道水质监测资料,运用CWQI模型、多元统计方法和GIS技术对河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甪直镇水体总体上表现为N、P和有机污染,识别出洋泾港和金巷浜水质污染最严重,甫里塘、清晓江和田肚港水质较好;层次聚类分析显示该区域水质污染存在空间差异性并且监测断面可以简化,提出应采取河道分类整治措施,控源截污并加大河道连通性等综合手段进行整治。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程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因此需要不断完善环境工程,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水质监测工作作为环境工程当中的重要环节,其可以有效了解我国水资源污染的情况,帮助人们制定有效的治理和防范措施。为了更好地开展水质监测工作,本文分析环境工程中水质监测的意义,并且进行探究水质监测工作的相关环节,以促进水质监测工作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辽河流域阜新地区的地表河流布点监测,获得水质监测数据,从而全面掌握该地区河流水质状况,并调查流域主要污染源,分析受污染河流水质污染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黄河兰州市区段2007年水质进行监测,评价分析了黄河兰州段水体的污染现状、污染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兰州市区段水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对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库的供水功能日渐重要,水库水质安全已经成为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水库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保障水库水质安全日趋紧迫。水库水质安全保障需从外源污染控制、内源污染控制、水库生态系统恢复和突发事故应急等多方面着手。本文结合长潭水库情况,全面分析水库水质安全的保障对策。  相似文献   

12.
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城区的主要饮用水源依靠地震遗址水库小南海水库供给,小南海水库特殊的历史缘故,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地震遗址保护区,水库现为国家4A级风景区.根据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要求,分析结果表明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有所上升,水环境质量由Ⅱ类下降为Ⅲ类,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升温,为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水库限制性开展水库的科普教育,做好水库的饮用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修复技术在保护水库水源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为改善和保证库区水体水质 ,有必要对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的水库水源地进行生态修复。结合水库水源地的自然、社会特点 ,提出对保护区内涧河、入库口门、库区等处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设想 ,使水体水质得到净化 ,进而保证水库供水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验证良好的秦皇岛河流-海岸一二维耦合数学模型,探讨了洋河水库泄洪对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由于水库COD浓度略高于近岸海域COD标准浓度,但远低于河道水体COD浓度,水库开闸放水初期,河口海域COD日平均浓度和超标面积较泄洪前有所增大,此后随着水库的不断泄洪,海域COD日平均浓度和超标面积逐渐减小,最终趋于稳定,海域水质较泄洪前得到明显改善。在相同水库放水COD浓度下,泄量越大,携带水库下游河道的污染物入海越多,海域COD日平均浓度超标面积越大,且泄量与超标面积间服从线性函数关系。在污染物入海通量相同的情况下,减小污染物入海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近岸海域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5.
大伙房水库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伙房水库是全国九大城市重点饮用水源地之一,是辽宁省最大的城市水源地,供水人口达2 300万人,占辽宁省人口总数的52%.通过对大伙房水库的环境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了大伙房水库主要环境问题,提出农业种植引起的面源污染较重和农村环境治理设施滞后以及矿山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是其主要原因.为了使大伙房水库能够更加安全、有效的发挥供水作用,保障供水安全,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大伙房水库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目前,白石水库水质污染严重,具有富营养化趋势,极大地影响了水库工程效益的发挥。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白石水库的水污染防治方案、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泽水库上游来水及库区水质变化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明坤  童俊  胡波  朱慧峰  白晓慧 《环境科学》2019,40(10):4461-4468
金泽水库是上海西南五区的主要饮用水源,上游太浦河来水及库区水质变化对水库运行和相应供水系统供水水质有重要影响.基于常规水质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不同季节金泽水库上游来水及库区水质变化;利用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了金泽水库上游来水及库区水中荧光溶解性有机质(FDOM)组成结构及分布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分析了水体荧光强度与常规水质指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泽水库上游来水及库区冬季水质最差,库外断面水质受外源污染逐步恶化,经过库区生态净化作用后水质有所提升;水体FDOM主要由类蛋白类和类腐殖质类组分构成,类蛋白物质为主要组分,各组分呈现出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外源污染是影响库外断面FDOM总荧光强度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是影响库内FDOM总荧光强度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因素. FDOM总荧光强度呈现上游低下游高的趋势,与水中NH4+-N、石油类、TOC、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显著相关,通过检测FDOM总荧光强度可实现对水体水质的快速分析并发挥预警和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宜兴油车水库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子水质评价法对2012年-2014年的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油车水库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中III类标准,并且对油车水库还做了富营养化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油车水库水质属于中营养,同时对比宜兴横山水库的水质状况,通过对水质监测、分析与评估,研究水质变化规律,为有针对性的保护饮用水源,进一步改善水质,优化水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相应的提出了一些适当的水源地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库的出流是影响水库流场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水库水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某水库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及水质计算软件计算了水库在不同泄流宽度下出流的流量,并根据不同泄流宽度下水库的流场和浓度场计算了对应的水库环境容量值,分析了出流宽度、出流流量和水环境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滞洪型水库运行机理的介绍,以石佛寺水库为例,提出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协同调控解决蓄水带来的环境负效应,通过建立库区水环境统一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预测水库蓄水对环境的影响,并对解决水库蓄水产生的环境负效应进行方案的优化选择,最终提出地表水库蓄水和地下水库供水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