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2.
中国制浆造纸业近年来在节水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对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远没达到造纸行业取水定额指标。通过对我国制浆造纸业各个用水工段普遍使用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进行了比较,为新建、改建和重组造纸工厂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废纸浆比非木浆节约用水约100 m3/t,废水排放量减少约100 m3/t;化学热磨机械制浆比化学制浆少用水约100 m3/t,废水排放量可减少约100 m3/t;封闭洗涤比开式洗涤少用水至少50 m3/t,废水排水量减少至少54 m3/t;采用中浓技术比传统的低浓技术节约用水约30 m3/t,废水排放量减少约30 m3/t;制浆废水经处理后回用,可使用水量减少约60 m3/t,废水排放量减少约40 m3/t;造纸产生的白水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后再回用到生产过程中,可减少新鲜水用量约150 m3/t,减少废水排放量约120 m3/t。由此可知,采用先进技术,不仅降低了取水压力,降低取水成本,而且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减少了排污费,能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3.
4.
由于澳大利亚降水量(460mm)以及水资源可利用总量(1176亿m^3)都比较小,为了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政府在农业、家庭生活、工业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节水技术改造,并在全国自小学到大学普及节水教育,还在生态环境用水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7.
含油污泥化学清洗处理实验研究与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庆采油一厂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清洗方法,以处理后底泥残油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影响含油污泥清洗效率的参数。根据单因素实验,确定清洗温度、化学药剂浓度、液固比的取值范围;采用Design-Expert响应曲面法,考察单独变量作用及交互作用对含油污泥残油率的影响。选择软件中二次多项式模型进行模拟可知,单因素变量、清洗温度与化学药剂浓度的交互项均对含油污泥残油浓度具有显著影响;模型优化结果显示,化学法处理含油污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清洗温度78.68 ℃、化学药剂浓度0.84 g·L-1、液固比9.40∶1,模型预测底泥残油率为3.85%,实验验证结果的平均值是3.96%,测定值与预测值之间相对误差为2.78%,证明该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9.
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方法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现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标准测试方法中存在的结果重现性不佳、准确度不高等不足,在充分借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1348-3:2007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的优化改良,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新增了发光自然变化因子(fk)和原始发光光强(S0)2个参数,进一步减少了菌种发光稳定性差异和手工加样所带来的误差。此外,选用费氏弧菌NRRLB—11177、青海弧菌Q67、明亮发光杆菌502这3种不同来源的发光细菌对该优化方法进行了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发光强度自然变化范围内,明亮发光杆菌502的实验结果(线性相关系数等)均明显优于其传统推荐方法。同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还对《水质急性毒性的测定发光细菌法》(GB/T15441—1995)的修订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11.
富营养化供水中的藻类控制与去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富营养化的供水原水中,藻类控制与去除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首先扼要介绍藻类过度繁殖对原水处理工艺的诸多影响。然后叙述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生物量的控制方法和给水原水处理的藻类去除工艺,并就此技术现状提出若干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太仓市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方法,对饮用水源的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认为地表水水源已受到轻度污染,属Ⅲ类水;地下水的水质较差,已不适合于直接饮用。饮用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挥发酚、硝酸盐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水源安全保护对策:法律法规与行政手段、技术支撑、经济支持和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14.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产物。作者提出生态农业的给排水循环系统作为现有模式的延伸和补充,让生态农业在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消除农业污染,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5.
二沉池出水的电化学消毒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德国威斯巴登城市污水处理厂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水质净化厂二沉池出水分别进行了电化学消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电化学方法对威斯巴登城市污水处理厂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水质净化厂二沉池出水进行消毒是可行的,消毒效果好,耗电少,杀菌率随电流、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18.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室内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模拟的条件下,利用从克拉玛依的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的4株高效降解菌,以石油烃降解率、脱氢酶活性、呼吸强度、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毒性作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加生物菌剂不翻耕、不加生物菌剂翻耕、加生物菌剂不翻耕、加生物菌剂翻耕、加固定化菌剂不翻耕和加固定化菌剂翻耕6种不同实验条件对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的效果。结果表明,在63 d的修复过程中,加固定化菌剂翻耕实验F组的石油去除率达到了78.7%,比不加生物菌剂不翻耕实验A组的石油去除率提高了49.5%。随着土壤毒性逐渐降低,玉米(Zea mays L.)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可以在F组土壤中良好的生长,达到了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