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建立了断面域兴安、松嫩地块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岩石组成模型,估算了地壳—上地促各结构层的元素丰度(地壳53种,地幔34种)。根据不同结构层的元素丰度,建立了兴安、松嫩地块地壳—上地幔垂向地球化学分带。兴安、松嫩地块化学组成的横向对比表明每个地块都有其独立演化历史。与华北地台南缘化学组成对比表明两地块与华北地台无明显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断面域兴安地块、松嫩地块不同时期地层细碎屑岩化学组成的研究,揭示了其不同时期化学组成的阶段性变化,从而建立了兴安地块,松嫩地块的区域地球化学界面和构造地球化学层。该两地块在区域地球化学界面和构造地球化学层上的差异,反映了两地块的独立演化历史。通过对不同构造地球化学层内火山岩及碎屑岩的构造环境分析,结合嫩江和牡丹江两条缝合带的研究,揭示了断面域的构造演化历程。  相似文献   

3.
<正> 准确了解天然岩石在室温以上温度下的热性质,不仅对工程应用,而且对于了解地壳中的热流都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地壳岩石热性质方面的文献至今很少。此外,也需要一种快速的计算热扩散率的方法来代替在平面温度波方法中通常使用的谐波分析。  相似文献   

4.
新疆北部地壳的发展演化历史十分复杂,从太古宙至今,经历了30亿年的长期演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矿产资源和矿床分布格局。本交通过对该区地壳演化历史的研究,划分出四个成矿阶段,着重探讨了各阶段的构造、岩石和成矿作用特征,论述了部分贵重、有色金属矿产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分布规律,指出了新疆北部有色金属矿产的主要类型及我矿方向。  相似文献   

5.
碰撞造山作用过程中陆壳岩石馆融形成花岗岩浆主要出现在加热期和伸展抬升期,是碰任后岩石田热状态调整引起陆壳物质化学分界的结果。陆壳碰撞前的构造历史、大陆岩石国的热参数和地幔过程、造山带的几何学特征和运动学性质等制约了造山带花岗岩类的发育,尤其是与各种造成地慢高热流叠加于下部地壳的岩石圈调整过程关系密切。大别造山带中生代花岗岩类的形成可能就是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后,底侵和垂向分离过程作用于造山带伸展抬升期,引起下部地壳岩石相继发生两次馆融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 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是变质作用的最高阶段。麻粒岩相变质岩是我们研究变质作用过程中造成的物质组成及同位素体系变化最大的地质单元。华北麻粒岩相带被认为是华北地块的基底岩石及下地壳的组成单元,因此,对它们的形成时代以及同位素体系特征的研究将有助于研究该区早期地壳及下地壳的组成和演化历  相似文献   

7.
粤东-闽西南航空伽玛能谱数字图象较清晰地显示出本区岩石中放射性元素存在分布特征带。本文叙述了岩石中钾的分布特征带及其主要特征。传统理论难以解释这些特征,作者提出了带电粒子迁移假说。地壳的挤压和拉仲地带由于有一定方向的压力和张力作用,故能产生一定相位的电位差,在电位差的作用下,离子和离子团在岩石矿物颗粒之间缓慢地移动,最终在地表形成分布特征带。该假说较好地解释了岩石中钾分布特征带的特征,并扩大了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8.
松嫩盆地水资源分布特征、开发潜力及21世纪用水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国土规划和综合开发重点地区的松嫩盆地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加上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已经产生了许多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松嫩盆地各项经济建设发展的制约因素。为了实现松嫩盆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论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研究目的,首先分析了松嫩盆地水资源的分布特征;然后在统计现有利用量和预报未来需水量的基础上,得出水资源的开发潜力;最后提出了松嫩盆地水资源在21世纪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曾新元 《环境科学》1982,(5):79-81,67
一、氡的来源、性质 自然界的氡是由镭衰变形成,镭又是铀的衰变产物.铀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地壳中平均含铀量为2.8ppm.铀和镭在地壳中处于放射平衡,土壤和岩石中镭含量平均约为1微微居里/克.一居里镭每秒约产生2微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特定的大地构造位置,决定了云南地壳各组成部分的地质演化历史,控制了海陆变迁、地层沉积、岩浆活动、地质构造、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各个地质历史阶段的地壳运动在云南地壳不同地块上产生了形式、方向及强度不同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组合的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格架,留下了众多典型的地质自然历史遗迹。特别是喜马拉雅期地壳运动,奠定了本省地貌的基本结构。流水、冰雪、岩溶、火山、块断及生物作用在不同区域内以不同形式雕  相似文献   

11.
地球内部的热流熔化了地慢岩石和下部地壳的岩石便产生岩浆。地慢对流所引起的板块运动,造成种种构造条件,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岩浆。  相似文献   

12.
分布于祁连造山带中祁连地块东端北缘的中元古代皋兰岩群火山岩为一套以基性—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组合的浅变质岩,通过岩石组合、岩石化学、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该套火山岩产于陆缘弧及弧后活动盆地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3.
赣东北地区构造复杂 ,可以划分为扬子地块、浙西地块和南华造山带等三个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 ;通过对该区微古化石资料的系统整理 ,发现不同构造单元中所产微古化石类型存在较大的差别 ,从一个侧面佐证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具有各不相同的演化历史及特点 ;同时通过对扬子地块中发育的大面积浅变质岩系中微古化石资料的整理 ,其微古组合时代主要为蓟县纪—青白口纪 ,结合岩石地层及其它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与对比研究 ,认为扬子地块中大面积出露的浅变质岩系时代为中元古代 ;这一结果对研究赣东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的构造演化历史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C-N元素分析测定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混交林各器官含碳量和含氮量,分别得到大兴安岭职业学院西山兴安落叶松、樟子松各器官烘干质量平均含碳率,建立大兴安岭职业学院西山典型森林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碳汇基线为3521.69t和3454.75t碳,进行碳汇监测分析研究,计算年二氧化碳净吸存量和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三大化石燃料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球地壳运动及地球表层温度稳定演化的影响,发现煤炭、石油、天然气因其丰富的储量、可观的地壳份量、广泛分布于陆地陆架地壳,以及与其周围柔性岩层构造和水资源共同对地壳自然微胀缩波动之"潮汐"运动和地球天体平衡稳定运转的调节润滑作用,成为维持地球表层温度稳定演化的重要作用因素。进一步通过分析20世纪初以来地球变热温度历史变化、1890年以来三大化石燃料开采量及累积量历史变化,进行了地球变热温度变化与化石燃料开采量及累积量增加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并探讨了化石燃料开采引起地球表层变热机制,得出结论:地球变热温度100多年历史变化与三大化石燃料的开采及历史积累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人类长期开采三大化石燃料是引起地球表层变热异常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书对岩石圈中造岩元素的分布资料进行了综合和统计。叙述了研究岩石中化学元素分布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对地球化学资料的统计处理方法和地球化学数据代表性的分析的简短评述,同样还提出了岩石圈中化学元素分布的全球参数,区域参数和局部参数的概念。对在计算岩石圈平均成分中使用的参数作了分析。较详细地分析了地壳内岩石的分布问题。同时指出,关于地球表面岩石数量关系的地质资料,还没有跳出极其近似计算的等级,因而限制了准确计算岩石圈成份的可能性,同时也确定了对地壳的所有现代地球化学模型(Моделъ)的相近的特点。全书主  相似文献   

17.
埃滕德卡(纳米比亚)和巴拉那(南美洲)白垩纪溢流玄武岩区硅质大山岩中辉石斑晶的氧同位素比值,被认为可反映原始岩浆的δ18O值。据我们识别,这两个地区的南部岩石为高δ18O型(δ18O辉石~+10‰),北部岩石为低δ18O型(δ18O辉石~+6.5‰)。这两个流纹岩类型的其它差别,包括低δ18O型岩石中不相容元素的含量高、初始87Sr/86Sr比位低。我们认为,流纹岩类型的区域分布反映了源区组分的差异,只要这些源区是下地壳的、新元古代活动带的物质(高δ18O)和太古宙下地壳的物质(低δ18O),它们的组分差异就可得到圆满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论中—下扬子“一盖多底”格局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长江中小下游及邻区构造地质图1/100万”(85-901-03)的研究成果。在区内划分出4种变质基底,结合深部资料确定4个构造—地层地体.讨论了各自组成、历史和相互拼接时代,强调了晚元古代普宁运动在地质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认为晋宁运动Ⅰ幕(1000-900Ma)是杨子区内各地体向崆岭—董岭古陆拼贴的增生期.扬子地块形成;晋宁运动Ⅱ幕(800-700Ma)是华北—扬子—华夏地块对接时代.形成古中国大陆。古生代以来为盖层发育阶段。提出中下扬子的“一盖多底”的地壳结构。纵览扬子地块地质发展和演化.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基底发育与古中国大陆形成期;盖层发育与加里东运动;欧亚大陆形成与印支运动;陆缘—板内变形与燕山运动。  相似文献   

19.
康滇地轴东缘岩石与铅锌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康滇地轴东缘不同时代岩石及不同含矿层位铅锌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并加以对比。认为本区地壳演化的不均一性及多期构造岩浆活动反映在不同时代岩石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不相同 ,继承性差。本区矿石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不同于以前报道过的呈W型 ,而是一种新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不同含矿层位铅锌矿石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及其参数类似 ,与岩石差异明显 ,说明主要成矿物质不来自基底及盖层岩石 ,而来自深部 (上地幔 ) ,并且是在同一个成矿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正> 作者对基本上不活动的构造体系中发生过岩浆增厚的大陆壳的热演化提出了一度传导松驰模式。岩浆的持续增加及其伴生的热量,对于硅铝壳的传导松驰有着深刻的影响。增生机制,连续低(不足增生)或连续高(过量增生)及原先增加的物质,都强烈影响中深地壳中岩石所维持的压力-温度-时间历史的类型。在这种构造热体系中处于平衡的矿物组合可能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