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城市环境管理工作来将城市环境资源消耗控制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生态预算作为地方环境管理工作中一种可行的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法,进行计划和控制,实现城市内生态收支平衡的一种技术手段,已经逐渐走向规范。本文主要论述城市环境管理生态预算模式,对生态预算的工作目标与基本假设和城市生态预算的具体开展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下城市复合生态管理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八大"明确了以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该研究正是基于生态文明的理念下,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资源政策、环境承载力以及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对城市生态管理模式进行了多维性思考,指出只有坚持规划先行、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政策调控、增强环保意识、探索多元化的公众参与模式,才是实现我国城市生态建设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指出城市复合生态管理才是我国未来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城市生态管理模式发展的现实需求。该研究期望能够正确把握生态文明下城市生态管理的本质内涵,为日益市场化的城市提供高水平的城市生态管理范本,也为实现长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由于长期开采,资源已近枯竭,即将陷入可持续发展危机,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我国城市发展中十分重要的课题。为了研究生态规划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抚顺市为例,通过分析其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及近年的规划举措,得出了城市生态规划是推进城市转型的有效途径这一结论,并分析了该结论的广泛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安阳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安阳市城市特点,提出了建设安阳生态城市的对策,以实现安阳城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熵权的长沙市城市生态安全综合评估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区域资源与城市自然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城市生态安全评估是对未来的安全状态进行预测,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沙市为例,在城市生态安全主要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应用PSR模型、熵权法等建立城市生态安全评估指标及计算方法,研究了长沙市近11年来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9年间长沙生态安全的趋势由较不安全向较安全状态发展,生态安全值从25.4提高到60.7,人文环境响应是长沙生态安全改善的主导因素,资源环境压力,水土资源保持是限制长沙市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通常面临环境恶化、景观破碎、生态流动性受阻等问题,生态系统亟需修复;同时,其作为收缩城市的重要类型之一,人口外流、经济衰退导致大量用地废弃与房屋空置,低效的用地亟需调整。以冷水江市锡矿山为例,本文将传统生态安全格局修复范式引入到收缩城市空间治理工作中,以电流密度计算结果得到的关键生态流路径和障碍点作为分期修复的依据,结合实际土地利用情况制定分区分期收缩计划,对关键障碍点进行再利用设计策略思考并检验修复效果。将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和资源型城市空间收缩治理相结合,整合“生态分析—政策研究—规划设计”探索符合资源枯竭城市分步式生态修复路径,及其土地利用和空间形态分期、有序地实现精明收缩和地理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高城市下垫面生态域等级在城市环境增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凸显,生态风险隐患加剧。传统城市环境管理的主要思路以"减法"为核心,即控制城市开发建设强度、强化控源减污,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环境保护发展的需要,很难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通过改变城市下垫面和生态域等级,实现城市环境增容("加法")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环境管理手段。本文在城市环境增容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微低冲击开发、城市呼吸道构建、雨水花园建设、绿色屋顶和墙体构建、绿色停车场建设、绿色道路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城市下垫面生态域等级的主要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区域资源与城市自然系统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城市生态安全评估是对未来的预测,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长沙市为例,在城市生态安全主要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研究了长沙市近11年来生态安全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9年间长沙生态安全的趋势由较不安全向较安全状态发展,人文环境响应是长沙生态安全改善的主导因素,筛选出了长沙市生态安全的10个敏感因子,可为长沙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的重要前置条件和依据.传统的生态保护规划缺乏空间落地和空间引导约束,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城市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体系.生态红线应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的一系列不同管控层级的范围边界组成,实现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活动的全过程互动衔接.以大连市为例,提出基于城市环境综合分区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及控制体系,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控制绿线、人居建设蓝线和产业准入黄线,实现生态红线划定的空间约束与资源环境引导,强化与现有规划成果的衔接与协调.  相似文献   

10.
张力小  胡秋红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0):1801-1810
物质能量代谢分析已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与工具。论文在对当前各种代谢概念与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资源科学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重新整合城市代谢相关的研究内容和分析边界,将物质能量代谢概念拓展为资源代谢的概念,试图涵盖物质性资源和非物质性资源、能量性和非能量性资源,并引入资源来解决城市资源代谢的生态统一核算问题,实现资源稀缺性和有用性的有效度量。此外,引入资源流过程分析特别是网络分析的方法,可打破传统代谢研究"灰箱"分析的局限,实现资源流在系统内部流动的代谢路径跟踪,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化与网络化的深度分析,从而完善城市代谢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三原则之一的“共同性原则”的具体体现。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之一的再生资源产业如若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要想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是很困难的。从我国公众参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入手,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期对提高公众参与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循环经济的发展逐步纳入规划、立法取得的进展、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撑作用的逐步增强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最新进展,并指出在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批典型企业。  相似文献   

13.
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条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允许进行反复的耕翻种植,从资源特征和生态安全的要求出发调整其产业结构,协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关系,获得农业资源耦合效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农林牧复合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是半干旱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战略。论文以甘肃中部的秦王川地区为例,依据其资源特征,设计该地区的植物和家畜生产的合理时空配置结构和产业复合体系结构,提出了以高效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生态经济型林草植被恢复和替代产业培育及产业化经营等3种农业资源复合经营的耦合式发展模式。通过各结构要素在功能特性、产业布局、空间格局和时序过程在系统内相互的耦合作用,分析了农业资源在复合经营条件下而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安宁工业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将该工业区分解为3个子区,应用系统动态学方法,建立多区相关的工业经济-水资源-水污染系统仿真模型,分别对各子区1985至2000年的工业产值、工业用水差距和水质进行多方案预测。在子区域综合的基础上,结合多级决策树法,筛选出安宁工业区协调工业经济、水资源和水质之间关系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是安宁工业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本文将该工业区分解为3个子区,应用系统动态学方法,建立多区相关的工业经济-水资源-水污染系统仿真模型,分别对各子区1985至2000年的工业产值、工业用水差距和水质进行多方案预测。在子区域综合的基础上,结合多级决策树法,筛选出安宁工业区协调工业经济、水资源和水质之间关系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番禺区工业经济结构与环境质量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 ,兼顾工业基础、优势资源 (原材料 )、经济效益、物耗及排污量等要素 ,用环境经济多目标规划法研究广州市番禺区工业结构优化调整。以 1 999年为基准年 ,选取九个主要行业的产值为决策变量 ,设定调整目标 ,建立优化模型。经过运算 ,提出了既可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又使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率尽可能降低的番禺区 2 0 1 0年工业结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氟化工是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如何使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走循环经济是其根本出路。文章中论述了氟化工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氟化工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并以青海某氟化工企业为实例,论述了该氟化工企业从延长产业链、采用清洁生产工艺、能源回收利用、水资源利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尾气资源利用等方面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为同类型氟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再生资源产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探讨了循环经济理念下的资源观和资源循环规律,论述了循环经济赋予再生资源新的内涵、新的产业地位,分析了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现状、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立法、政策、回收体系建设等方面给出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面向循环经济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夏青  梁钰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288-292
科学的发现与技术进步使一些矿物逐渐变成为人类所利用的资源。矿物的开发利用又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支持。论文面向循环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途径,针对矿业的特点,从企业、产业园区、区域3个层次确定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提出了相应的产业政策。研究认为:①循环经济模式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不同的层次应采取各自的发展模式;③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与污染,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海岛县际经济差异与今后产业布局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12个海岛县,分散分布在黄海等四大海域中,由于所处的海域位置、海洋与岛陆资源丰度以及受市场机制与人文状况、海岛资源开发力度与所处行政区的影响,海岛县际之间经济存在一定差异。根据海岛县人均GDP计算的基尼系数和绘制的洛伦斯曲线图,可以看出海岛县经济差异在缩小。海岛县之间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同的演进过程,根据主成分得分值,在坐标系上海岛县的具体分布,可以划分出产业结构的不同演进阶段和产业结构类型。目前,海岛县的经济虽然仍为资源型经济,但在开发利用资源方面,已从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为主,逐步转向以利用海洋空间资源、海洋非生物资源、岛陆土地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并重的发展方向。一些陆域发展的产业也逐步向海岛转移和延伸,从而在海岛县经济结构中,二、三产业的比重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