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航发动机大量的排放物给全球气候的变化增加了贡献度,为了进一步研究航空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国际上已经进行了大量有关排放、扩散方面的研究,如美国机场的EDMS系统计算机场各种污染物浓度并得出其扩散模式等,但对飞机巡航阶段排放物扩散状况的研究很少。从机载QAR数据中提取相关参数,采用高斯扩散理论,着重研究了民航发动机在巡航阶段排放扩散模型,用MATLAB对发动机CO2排放进行了数值模拟,为进一步建立排放物扩散控制体系或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CNG/汽油两用燃料发动机的开发是交通运输领域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最为便捷和有效的途径.基于一台4RB2电控汽油机加装顺序喷射天然气系统,在完成动力性标定的基础上,开展了发动机在不同负荷CNG/汽油两种燃烧模式下,能量消耗和NOx、HC、CO等有害排放物对环境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各测试负荷工况下,发动机燃用CNG的能耗比燃用汽油的低,NOx、HC、CO三种有害排放物亦优于汽油燃烧模式,说明了CNG作为点燃式发动机燃料对保护环境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了柴油/甲醇组合燃烧(DMCC)尾气中的非常规排放物--甲醛.通过对不同采样方法和采样条件的比较,设计了采样系统,确定了用吸收液吸收的方法采集尾气中的甲醛.利用尾气中的甲醛与2,4-二硝基苯肼(DNPH)酸性饱和溶液反应生成甲醛腙的特性,通过检测甲醛腙的浓度来检测尾气中的甲醛含量.应用本方法检测一台采用DMCC燃烧模式的发动机尾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测量其尾气中的甲醛浓度.检测数据显示,当发动机运行DMCC燃烧模式时,相同转速下同一负荷时喷醇量越大,尾气中甲醛浓度越多;在相同的甲醇对柴油的替代率条件下,负荷越低尾气中甲醛浓度越高.  相似文献   

4.
机动车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也成为了造成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会给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技术和措施包括发动机净化处理技术控制技术,提高燃油的燃烧率,安装防污染处理设备;还包括行政管理手段,实行综合整治,多措并举,减少或消除机动车尾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减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戊醇对汽油发动机怠速排放物中CO、CH化合物有害气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醇对CH化合物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对CO含量的影响并不明显。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一台装备有电控单体泵增压中冷系统柴油机的进气管上,加装甲醇喷射装置并向进气道喷入定量的纯甲醇,结合废气再循环(EGR)技术并使用氧化催化转化器(DOC)组合微粒氧化催化器(POC)后处理系统,使其常规排放能满足国五排放法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柴油甲醇双燃料(Diesel Methanol Dual Fuel,DMDF)发动机的非常规排放特性.在采用国五排放法规标准规定的ESC(稳态13点工况)测试方法条件下,利用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检测法)对DMDF发动机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机非常规排放物主要为甲醇、甲醛、1,3-丁二烯、苯、甲苯和SO2,非常规排放物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19.532 g·kW~(-1)·h~(-1),其中,甲醇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11.395 g·kW~(-1)·h~(-1),甲醛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5.927g·kW~(-1)·h~(-1),SO2的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0.053 g·kW~(-1)·h~(-1),其余排放物为痕量水平.在催化氧化装置处理后非常规排放物全工况加权比排放为0.115 g·kW~(-1)·h~(-1),降幅为99.41%.催化氧化装置对甲醇、1,3-丁二烯、苯和甲苯的消除率为100%,对甲醛的消除率为99.04%.  相似文献   

7.
采用喷雾热分解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催化剂La0.7Sr0.3Mn1-xCoxO3-δ(x=0、0.3、0.5、0.7),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优化了催化剂的B位掺杂Co.在天然气发动机排放试验台架上进行了空燃比特性、CH4排放和发动机尾气排放达标等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La0.7Sr0.3Mn1-x Co x O3-δ中掺杂适宜量的Co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燃烧活性,改善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当Co掺杂量为0.5时,所形成的La0.7Sr0.3Mn0.5Co0.5O3-δ催化剂对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排放物呈现出良好低温催化燃烧活性,对甲烷催化燃烧的起燃温度(T10)、半转化温度(T50)和完全转化温度(T90)分别为175、350和400℃,CO、NO x、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和CH4的最大比排放量分别为3.01、1.72、0.31和0.85 g·kW-1·h-1,达到了国Ⅴ排放法规对天然气发动机有害排放物的限值要求,表明了La0.7Sr0.3Mn0.5Co0.5O3-δ适宜用于天然气发动机尾气低温催化燃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指出了本溪调频汽车排放物的日变化和特征,以及污染物浓度与汽车流量的相关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本溪市道路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核设施烟囱流出物监测系统的监测可靠性,同时为核设施流出物排放评价的准确性提供依据,本工作根据核设施气载放射性排放物的取样和监测标准推荐的方法,使用荧光素钠法实际采样试验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但略有偏差,原因是现场试验的烟囱流量、烟囱取样流量以及气流温度等参数与理论计算参数无法完全一致。系统的管道损失率和取样效率的测量结果相对偏差符合评价所要求的精度,多年试验结果也基本稳定。本文对今后测量工作的频度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用减少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 SO_2排放物的方法来处理酸雨问题,已经受到重视。在联邦法规加强控制排放物的地方尤其是这样。减少 SO_2排放物的技术种类很多,在流化床内加石灰层燃烧(简称 FBC)是在燃烧过程中大量减少 SO_2排放物的一种特有方法。自从1970年发现在流化床中加石灰层能使 SO_2排放物下降以来,这种技术即已商业化,已经有许  相似文献   

11.
国外动态     
·削减SO_2排放物的新国际 协议将签署· 1994年6月13~14日,削减SO_2排放物的新国际协议将于挪威奥斯陆签署。1994年3月在日内瓦拟定的协议草案要求根据澳大利亚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的酸化和污染扩散计算机模式削减排放物。 该协议拟将排放物削减至确保硫沉积物长期低于临界负荷量。  相似文献   

12.
汽车排放物控制与改进燃料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汽车排放物控制汽车有害排放物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以及微粒(PM)等。1,1美国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物是洛杉肌首先提出的。1959年加利福尼亚州议会提出控制全州范围内的各种排放源.要求公共卫生部门制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汽车排放物标准,1960年通过了“汽车污染物控制法令”。1968年联邦政府对各种车辆排放物作出限定,颁布《空气清洁法》。1970年国会对《空气清洁法》进行修正.该法修正案要求多01975~1976年汽车排放物必须比1970年减少90%。这导致氧化催化剂和无铅汽油被各种车辆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3.
汽油加生物添加剂对发动机废气排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发动机的台架试验,系统研究了将一种热带植物提取物作为添加剂加入到不同成分的汽油中对汽油机废气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93^#高清洁汽油和93^#成分汽油,除了未燃碳氢(HC)略有上升外,其他排放物如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等有所减少,CO2排放有明显的改善.对于乙醇汽油,则HC和CO2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14.
驶路线、行驶性能和交通条件对油耗和排放物的影响。城市交通导致了高油耗和高排放物。燃料消耗大约比环道行驶高2倍。根据公路类型和技术,与正常行驶相比,燃料消耗增加40%。而且可以断定排放物将增加8倍。行驶性能方面,汽油车辆的影响大于柴油车。交通条件也对油耗和排放物产生了重要影响。城市行驶车辆的燃料消耗将增加20%一45%。高峰时间环道上行驶车辆的油耗和排放物很高,约增加10%和200%之间。图3表5参14(黎宏译)X51 200101403污染区大气中多氯联苯的表征与分布研究初探/孟庆显:’·(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中科院生态环…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     
合物的排放物对每一枕木在1飞左右,相当的排放系数为o.58mg(廿·d)。根据本研究瑞士铁路网络每年大约排放了1 710t杂酚油组份。根据以上的报告值,l年2一和3一环EPA-」孔Ul排放物加到一起为139t。累积的酚化合物排放物其数量级为4口a。图5表2参20(尹洋译)X8312(X) 103461北京地区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的分析/李瑞琴(中日友好环保中心)…//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科院一2(X)1,14(3)一21一23,28环图X一6 报告了一年四个季节组合样品中的有机成分分析结果。CC/MS定性分析表明,颗粒物有机物可抽提部分中,可分析识别的主要种类有正构烷烃、脂肪酸…  相似文献   

16.
英国第一家回收氯氟烃的工厂于1988年9月开始运行。该工厂位于德贝郡的Glossop,从事泡沫厂排放物的处理工作。处理的排放物中包括二异氰酸甲苯酯和导  相似文献   

17.
明:所研制的催化剂对CO、HC的超燃温度分别在182~Z10C之间;完全氧化温度在23。一25oC之间。具有起燃温度低、活性高的特性。高温处理后,T二坏和Tl〔j。%仅上升了8一24C,说明热稳定性良好。少量贵金属Pd分浸法以及在活性氧化铝涂层上使用无机胶粘剂的制备工艺能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图6表2参4Xsl 9903437有机醇对汽油发动机尾气排放的影响/宋远志(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卜·//环境保护/国家环保总局一1999,(4)一24~26环信X一7 研究了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戊醇对汽油发动机怠速排放物中CO、CH化合物有害气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汽油车排放物控制技术是在借鉴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般的来说技术发展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目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开发。一、机内净化技术机内净化技术是从汽油车的有害排放物生成机理出发,通过控制汽油机的燃烧过程,达  相似文献   

19.
小资料     
到2000年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使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总量指标内;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排放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重点旅游城市的环境空气、地面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分达到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简称“一控双达标”。  相似文献   

20.
关于无烟柴油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柱  卢永然 《交通环保》2001,22(4):40-42
从技术上探讨了如何最大程序地降低排放物的污染,从而实施“无烟”的柴油机;定量地分析了柴油机各类排放物及其控制技术的效果。只要最优化组合并进一步改进这些技术,无烟柴油机的目标就可以实现。这也将是今后船用柴油机研制和生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