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南非政府、南非塑料包装企业和工会关于禁止使用塑料包装袋的讨论尘埃落地 ,南非第一部限制使用塑料制品的法案现已正式出台 ,新法案将于 5月 9日正式生效。该新法案规定 :从 5月 9日起 ,南非所有超市、商店将不允许为顾客免费提供目前广泛使用的手提塑料包装袋 ,取而代之的将是其他“绿色”包装制品 ,如果继续使用塑料包装制品 ,则产品必须达到南非政府规定的新环保标准 ,同时承担政府回收塑料制品所需的费用。塑料是 2 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 ,尽管它的优点十分突出 ,但由于塑料难于自然降解 ,因此成为污染环境的罪魁祸首之一…  相似文献   

2.
刘国信 《环境导报》2003,(18):10-10
包装袋是一个让人头痛的垃圾大户。怎样才能让包装袋既经济又不污染环境?为此,各国科学家屡出新招,用玉米等农副产品来开发新型包装材料。用玉米来包装当前,应用“生物分解树脂”取代现有包装塑料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科学家们发现利用玉米能制造出多种塑料用品。近期,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研究成功的“玉米淀粉树脂”就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这种包装材料可以通过燃烧、生化分解和昆虫吃食等方式处理掉,从而免除“白色污染”的危害。如今,国外已有不少大公司看好这种新的环保材料。可口可乐公司在盐湖城冬奥会上用了50万只玉米塑料…  相似文献   

3.
《世界环境》2008,(3):86-88
早点、买菜、逛超市、装垃圾……每天,我们的生活中要有多少次与各式“塑料袋”之间的“亲密接触”?工业文明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和浪费。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指出鉴于“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白色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沈阳市因大量使用塑包装袋引起的白色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塑料包装袋引起的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产生原因,结合国家有关政策和固体废弃物控制方面的经验,文中把控制生产和消费作为控制白色污染的措施而提出来。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塑料使用量急剧增长,塑料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带来严峻的塑料和微塑料污染.为全面加强塑料污染控制,提出从“原料—生产—分销—倾倒—回收(处理)”5个环节实行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对我国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目前我国在各环节均采取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包括立法、开展专项行动等,但仍存在塑料污染管理尚未实现生命周期全覆盖、某些法律法规缺乏实施细则以及部分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经验,提出我国加强塑料污染生命周期管理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①在塑料原料管理方面,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微塑料泄露、废水排放等,应完善相关行业标准,鼓励减少化纤等容易造成泄漏的材料在衣物生产中的使用;②在设计生产方面,进一步贯彻落实涉及塑料加工、循环利用的管理规定,提出具体的微塑料循环指标和专项回收目标,同时对可生物降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开展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其降解性能;③在分销使用方面,在严格执行“限塑令”的同时,对需求量大、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塑料制品应分阶段逐步禁止,更加注重绿色产品的替代和新模式的探索,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④在塑料垃圾倾倒方面,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条例,并加强国际合作;⑤在塑料垃圾回收及处理方面,应完善含有塑料的垃圾回收处理工艺,在降低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实现二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赵景联 《陕西环境》1994,1(1):28-30
塑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用作食品包装袋、卫生用品和农用地膜的消费量与日俱增。因此,用后的废塑料也越来越多,这些难以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特殊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也日趋严重,业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流     
《环境工作通讯》2010,(10):70-70
巴西建成世界首家“绿色”塑料工厂 巴西总统卢拉日前在巴西南部城市阿雷格里港为世界上首家“绿色”塑料工厂揭幕。这家工厂隶属于巴西化工公司,主要使用从甘蔗中提取的乙醇燃料来制造塑料化工产品,预计年产“绿色”聚乙烯20万吨,生产每吨产品可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近2.5吨。巴西是世界上大规模生产“绿色”且“优质”聚乙烯的先锋,从1975年就开始投资新型农业能源领域,总额达到160亿美元。卢拉表示,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办公厅近期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通知》还要求质检部门要建立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环境》2023,(6):62-63
2023年世界环境日全球主题是“塑战速决”,呼吁全球为抗击塑料污染制定解决方案,将展现国家、企业和个人在怎样学习更加可持续地使用塑料,希望有一天塑料污染可以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0.
1990年 4月自《人民日报》提出废弃塑料农膜污染环境的问题后 ,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薄膜包装袋等引发的环境问题接踵而来 ,且愈演愈烈。如何防治 ?各持己见 ,争论不休。一些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封堵”的办法 ,颁布法规或命令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这类产品 ;另一些地方认为出现环境污染的根源是管理不善 ,是人的素质问题 ,他们选用疏导方式 ,遵循“循环经济”理论 ,宣传“三R”原则 (即减少使用、重复使用和再生利用 ) ,建立并运作回收利用机制 ,将废弃的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结果是 :前者因推上市场的替代品卫生状况、使用性能难以达到既定标准 ,价格偏高 ,消费者难以接受 ,迄今为止仍然禁而不止 ;后者将进入环境的废旧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 ,目前某些类型废塑料产品的回收率已达 60 %以上 ,市容景观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问题有所缓解。有的城市还拟将这种治理方式推广 ,用于治理其它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丁枢 《环境保护》2007,(3B):70-73
现代社会在享有物质空前繁盛、经济飞速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酿下了诸如资源匮乏、污染严重、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副产品的苦酒。生存环境的危机引发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渐入人心的绿色观念使得消费者要求企业生产、销售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绿色产品,以减少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害。绿色营销便是在这种绿色消费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指的是企业从保护环境、反对污染、充分利用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研制产品、利用自然、变废为宝等措施,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实现企业营销目标。绿色营销是着眼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观念,它颠覆了传统的营销观念,要求企业不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更要把社会的长远利益纳入到营销体系当中。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2008,(5):34
为引导群众合理使用、节约使用塑料购物袋.国务院办公厅要求今后各地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限塑令”的发布,有望大大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但塑料袋乱丢乱扔.造成”白色污染”的现象能否得到有效抑制.尚待检验。为此建议对塑料购物袋实行由商场统一回购、集中处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高强度埋纱绿色包装袋纸是纸/塑复合或塑/塑复膜的污染环境包装材料的替代产品,生产流水线由5项专利技术为基础构成,生产原料来源充足,体现资源循环利用,生产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产品具有撕裂度,抗张强度高,抗水防潮,耐热,牢固度好,破包率低,指出产品可为国家节约大批木材,对保护森林资源贡献巨大,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4.
前言 由于塑料在生产、生活上的利用面广而废塑料的再生利用跟不上,致形成严重污染:作填埋处理时长期不分解,如农用膜残留土中使土壤结构变坏;焚烧时含氯废塑料又造成氯化氢和二口恶烷污染;轻薄包装袋散落各处形成“白色污染”。为根治污染必须狠抓废塑料的再生利用,使它...  相似文献   

15.
蒋建华 《沿海环境》2001,(10):22-23
“绿色餐具” 为何难以占据市场 有关部门的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一次性绿色餐具,大多数价格比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贵l~5倍,甚至更多。造成其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一是选用的原料价格偏高,二是生产没有形成规模,有的还在试产过程中。此外,一次性绿色餐具生产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产工艺不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品性能尚不能完全与发泡塑料餐具竞争等问题。 目前替代性一次性绿色餐具主要有: 纸浆模塑餐具,是以芦苇、麦草等草本植物纸浆为主要原料,目前这种餐具全国已有生产企业几百家,具备30多亿个的年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不合理的管控,塑料污染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人们对新型、绿色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研究表明,生物可降解塑料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同样具有负面影响。本文梳理了2000-2023年的近万篇文献,综述了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发展历程、种类、污染现状、环境行为以及毒性效应,并对今后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旨在促进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估,并为其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997年11月,董建华先生参观’97香港科技博览会时被一种植物纤维快餐盒所吸引,这位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听取工作人员的有关介绍后更是赞不绝口:“这个绿色产品确实好。”这种“绿色”快餐盒是由南通锻压机床厂提供的生产线生产的。面对塑料快餐盒造成的“白色污染”,这家企业组织力量科技攻关,历时两年研制成功植物纤维快餐盒生产线,1997年10月通过国家环境保护局、国家科委火炬中心、农业部等部门的鉴定,并获得了专利,该生产线生产的快餐盒以麦秸、稻草、玉米秆、甘蔗渣、糠壳等为原料,使用后回收粉碎可作饲料或有机肥料。南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物资再生》2008,26(1):1-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今后各地人民政府、部委等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19.
塑料包装物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分布统计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36种日用塑料包装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其所含6种优先控制污染物—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仅有2.78%的塑料样品没有PAEs被检出,50%的样品含有2种或2种以上PAEs;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分布最为广泛,存在于97.22%的样品中.塑料包装袋的来源、色彩与其ΣPAEs具有较高的关联性,菜市场包装袋的ΣPAEs显著高于超市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的ΣPAEs;彩色塑料包装袋中ΣPAEs高于非彩色塑料包装袋;在材质中加入颜料的塑料包装袋其ΣPAEs明显高于表面彩绘的塑料包装袋.  相似文献   

20.
贾峰 《世界环境》2008,(3):84-85
2008年伊始,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一纸“限塑令”(《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引发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通知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要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