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京密运河及北京排污河进行了不同季节的藻类生态调查,根据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对河流质量进行评价,并将河流水质划分为五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藻类数量和生物量与水质相关性显著.根据藻类组成、分布特征及河流水质选出了作为评价京密运河和北京排污河污染程度的几种指示藻类.  相似文献   

2.
对京密运河及北京排污河进行了不同季节的藻类生态调查,根据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对河流质量进行评价,并将河流水质划分为五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藻类数量和生物量与水质相关性显著.根据藻类组成、分布特征及河流水质选出了作为评价京密运河和北京排污河污染程度的几种指示藻类.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河流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北京市河流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9月采集了北京市28个水体的81个断面的样品,鉴定出浮游动物4类68种,其中原生动物17种占25%,轮虫36种占53%,枝角类13种占19%,桡足类占3%,主要是桡足幼体和无节幼体. 15种优势种中12种主要来自于轮虫和桡足类.山区河流浮游动物以原生动物和桡足类为主,城郊结合区以桡足类为主,城区以轮虫为主.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山区河流水质总体上优于城区,城市水质优于城郊结合区;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识别出水体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后发现,NH_4+~-N、BOD_5和COD等对浮游动物特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象山港浮游动物生态群落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1、4、7、11月4个航次象山港浮游动物的监测,结果表明,4个航次象山港共鉴定到浮游动物108种,隶属11大类,以桡足类为主,有36种;桡足类幼体32种,水母19种,端足类、毛颚类4种,十足类3种,被囊类、多毛类、涟虫类各2种,介型类、磷虾类各1种.通过对象山港浮游动物指示种的筛选和分析,筛选出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 )、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火腿许水蚤(Schamckeria poplesia)等种类作为象山港浮游动物生态指示种.通过对指示种的分布研究,对象山港进行生态群落划分,为象山港的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2002~2003年东海赤潮高发区(122~12330E、29~32N)及东海122~125E、29~32N海域4季综合调查资料,探讨东海近海春季赤潮爆发的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东海赤潮高发区浮游动物(网目孔径0.505mm)总生物量4季平均为170.75mg/m3,春季略低于夏季,明显高于秋、冬季.春季浮游动物生物量高,种类数及优势种种数(3种)相对较少,并呈现出单一优势种的优势度和平均丰度高,多样性指数均值低(1.78)的特征.随着冬季到春季水温逐渐升高,该水域生物量迅速上升,优势种种数却没有同步升高,仅有个别优势种,如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种群数量得到迅速的增长(平均丰度142.10mg/m3,占总丰度68.09%).这种生物量与群落变化的不同步、不对称性导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脆弱性,形成了东海近海春季赤潮发生的生物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青岛近海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利用2015-2016年在青岛近海海域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分析了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优势种、生物多样性以及季节变化。研究海域共记录浮游动物成体44种,浮游幼虫17类,浮游动物主要以近岸暖温及广温、广盐种类为主,优势种季节变化明显。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 affinis)全年都是研究海域的优势种。浮游动物丰度6月最高[(8662.0±8890.0) ind./m3],12月最低[(426.9±148.5) ind./m3],年平均丰度为(3059.2±3012.4) ind./m3。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12月最高,6月最低。研究海区浮游动物可划分为胶州湾群落、南黄海沿岸群落和南黄海中部群落。浮游动物的群落组成季节变化明显,可分为冬季组(12月和1月)、春-夏初组(4月和6月)和秋季组(9月)。环境因子温度、盐度、深度以及Chl a中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最佳环境因子组合为底层盐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汉江上游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21年5月、11月和2022年4月分别在汉江汉中段设置采样点进行采样调查,研究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揭示汉江汉中段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共检出浮游动物33属46种,轮虫占比50%;浮游动物丰度变化范围为520~810 ind./L,勉县和城固段的物种比中心城区段丰富;浮游动物的Margalef指数为2.65~4.37,Shannon-Wiener指数为2.49~3.65,总体水质属于轻度污染;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温度、BOD5和磷类营养盐是驱动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
于2009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0月)、冬季(12月),在辽宁徐大堡海域共开展四个航次的现场监测,进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优势种及其季节演替、特征种的丰度及时空分布(包括优势种、鱼卵和仔稚鱼等)以及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数及物种多样性,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低。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属于广温广盐类群和近岸暖温类群,优势种及其群落组成的季节演替较明显。浮游动物优势种的丰度,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水温的季节变化及沿岸水的输入是该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丰度时空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嘉兴市南湖及南湖水系16个样点进行调查采样分析,明确了南湖浮游动物群落现状,探讨了影响南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南湖水系共检出浮游动物种类49种;优势种有13种,其中轮虫、原生动物、桡足类和枝角类分别有3种、4种、2种和4种。南湖水体中浮游动物总丰度和总生物量均低于7条南湖主要出入湖河流和南湖出入湖口;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布显示南湖水体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最低,说明南湖水体浮游动物多样性水平较低。RDA分析结果显示,南湖水系浮游动物群落主要受颗粒物含量、总氮以及亚硝态氮等影响,而不同种类浮游动物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也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悬浮颗粒物含量、水体富营养化水平、水温以及鱼类摄食等均可对南湖水系浮游动物群落产生影响,造成南湖水系浮游动物小型化。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春季(4月)、秋季(9月)对瘦西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数量分布及优势种组成特点进行分析。春、秋季共采集到3门15种。两季出现的优势种为脆弱象鼻溞、剑水蚤。春季浮游动物丰度均值为12.25ind/l,秋季浮游动物丰度为47.75ind/L。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Marglef指数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瘦西湖水质为α-中污型。  相似文献   

11.
洋河水库轮虫群落用于水质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北京地区几条主要河流蜉蝣稚虫的种类分布,探讨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体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运用种类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水体质量状况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白河和拒马河质量为最好,其余依次为永定河、清水河上游、潮河和清水河。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3—1985年调查资料,对北京地区河流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用生态学方法进行评价。指示生物、Trent生物指数和Shannon种类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对黄河(过境)、大黑河水系及浑河水系十年水质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其变化趋势,并针对各河流污染断面提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底栖动物群落与水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6.
朱江 《环境科学学报》1994,14(3):308-315
报道了北京地区几条主要河流蜉蝣稚虫的种类分布,探讨了其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水体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运用种类多样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各水体质量状况进行分类评价,结果表明白河和拒马河质量为最好,其余依次为永定河,清水河上游,潮河和清水河。  相似文献   

17.
广西扶绥是我国肝癌高发县之一,病区居民主要饮有机污染严重的塘水,塘水中的有机污染指标和某些有机组分均很高,而且与死亡率呈显的正相关关系。而石灰岩层中的深井水则相反,水质好,死亡率很低。测试结果表明,塘水中存在亚硝胺类化合物,它们与死亡率有较好的平行关系。用这类塘水进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和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证明其中有致突变的化学物质。通过换水可阻截水中有害有机物和致癌物进入人体,以达到增  相似文献   

18.
安长生 《环境工程》2010,28(4):115-118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将门头沟区确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加强生态建设成为实现这一定位的重要途径。因此,了解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尤为重要。为此,以实测资料为基础,对门头沟区河流水质、水库水质以及河流底质现状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门头沟区河流现状水质较好,6个监测点中达到Ⅱ类地表水水质标准的有5个,Ⅱ类水体河长达105.5 km,占监测总河长的88.5%;而2004年对河流底质的评价结果表明:河流底质状况较好,5个监测断面有3个达到一级标准。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对7个地表水水质监测点1993—2000年的监测资料的趋势分析表明,水体的总硬度和总氮出现上升趋势,溶解氧、总镉和挥发酚有下降趋势,其他评价项目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