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采用半连续实验方法,研究了中温条件下不同硫酸盐负荷在两种不同实验基质中对厌氧体系产生的影响和抑制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在两种基质中硫酸盐对厌氧体系的抑制作用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在一定COD负荷下,SO4^2-负荷小于0.10-0.30g/(L·d),对厌氧体系产生轻度抑制;SO4^2-负荷大于1.5g/(L·d)时,会产生重度抑制作用;当COD/SO4^2-≥1,体系中SO4^2-累积浓度大于8000  相似文献   

2.
采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以酒槽废水为基质,在厌氧体系中投加不同的浓度的SO^2-3,和Cl^-,研究盐离子日加入量和累积量与厌氧体系抑制程度的关系,得出维持厌氧体系正常运行把允许的日加入量(SO^2-4,低于144mg/L,Cl^-低于3195mg/L)和累积浓度(SO^2-4,低于300mg/L,Cl^-低于20000mg/L),研究了污泥对SO^2-4,和Cl^-的负荷,在SO^2-4/VS浓度  相似文献   

3.
胡文容 《能源环境保护》1996,10(5):18-20,32
在投加铝盐条件下,钙、铝和硫酸根结合成复合物沉淀,使煤矿酸性矿井水中SO4^2-得以去除。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处理后出水SO4^2-含量低于300mg/l;影响SO4^2-去除率因素有:pH值、外加铝盐浓度及原水SO4^2-的含量;最佳操作参数为:pH=10.5 ̄12.0,SO4^2-/Al^3+摩尔比为1.7。  相似文献   

4.
pH值对石灰(石灰石)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pH值对石灰石湿法脱硫反应机理的影响,进行了用亚硫酸钙沉淀与水的混合液吸收SO2的实验,研究表明,溶液中离子化合物的型态与体系的pH值密切相关。体系pH值小于7时,硫阴离子主要以HSO^-3型态存在,脱硫反应以生成Ca(HSO3)2为主;体系pH值大于7时,硫阴离子主要以SO^-23型态存在,脱硫反应以生成CaSO3.1/2H2O或CaSO4.2H2O为主。  相似文献   

5.
大气气溶胶酸式硫酸盐的FTIR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详细分析了硫酸盐和酸式硫酸盐的红外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KBr压片的制样方式,选择750-500cm^-1作为定量范围,对1994年春,夏、冬和1995年春季北京中关村地区气溶胶样品中的SO4^2-和HSO4^-进行了定量测定,SO4^2-和HSO4^-在大气中的含量分别为2.56至60.4μg=m^3和未检出至5.7μg/m^3,从而建立了直接测定大气气溶胶中酸式硫酸盐的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可溶性硫酸盐的电量分析方法,此法基于SO4^2-与BaCrO4反应释放出CrO4^2-经酸化后转变为Cr2O7^2-,然后用碘量库伦滴定法测定Cr2O7^2-,根据库仑滴定消耗的电量,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并按法拉第定律计算出硫酸盐含量。此法可测定μg量的硫酸盐,适于测定水系中可溶性硫酸盐。  相似文献   

7.
采用半连续实验方法,研究了中温厌氧条件下硫酸盐的还原行为及产生抑制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SO_4~(2-)在厌氧体系中被硫酸盐还原菌(SRB)全部或部分还原为硫化物,其还原率与SO_4~(2-)累积加入浓度有关.还原产物的形态与体系中pH值有关,较高的pH值(7.6—8.4)使体系中H_3S含量下降.SO_4~(2-)对厌氧体系的抑制与SO_4~(2-)还原过程中SRB与产甲烷菌(MRB)的底物竞争及还原产物的毒性相关.前者受COD/SO_4~(2-)比值的影响,比值大于7,对厌氧体系只产生轻度抑制作用.而后者与沼气中H_2S含量有直接关系,沼气中H_3S含量小于40mg/L时,基本不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Cu^2+与水中的S^2-形成难溶的CuS,剩余Cu^2+的含量用T(4-MOP)PS4光度法测定,间接求得S^2-的含量。研究了沉淀和显色的最佳条件。在pH8.5左右,形成难溶的CuS,过量的铜在pH4.0用(T(4-MOP)PS4显色,然后用稀HCl酸化至pH2.3左右测定,以提高方法的选择性,并探讨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  相似文献   

9.
味精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氨氮,硫酸根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邵巍 《环境保护》1999,(11):26-27
由于味精废水中COD,SO^2-4和NH3-N浓度高,pH值低,使味精废水处理难度较大。本文介绍了味精废水排放标准,提出了利用的味精废不提取酵母蛋白及SO^2-4和NH3-N对生物处理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铁锈及Fe(OH)3处理硫酸盐废水厌氧方法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投加铁锈或Fe(OH)3可明显改善含高浓度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能力,使趋于失败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恢复正常工作对SO42-为5000mg/L,CODCr为15000mg/L的合成脂肪酸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4d,由40%以下的COD去除率提高到投加铁锈或Fe(OH)3后的73%和82%,出口pH值由53上升到73,产甲烷气量由0.3L/d上升为22L/d.并提出了Fe(OH)3比铁锈在去除S2-干扰更有效,去除S2-干扰可使厌氧处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利用罗曼光谱测定反应生成物的方法,研究了NO2和含SO^2-3溶液的反应机理,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NO-3,SO2-4和S2O2-5,反应的初始产物是NO-2离子和SO-3,基团:NO2+SO^2-3→NO^-2+SO^-3。SO^-3基团可以进行重组,或与氧反应生成SO-3基团。在无氧条件下,(SO^2-4)/(S2O^2-3)=1.8±0.3,反映SO^-3基团重组的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钻井废水酸化中的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钻井废水悬浮物和COD含量高的污染特征,对其酸化中和预处理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其任用机理进行了探讨。以浓H2SO4调节废水的pH值至1.5,加入石灰乳中和使pH为9,可使CODcr的去除率达到50%,悬浮物的去除率达到80%。预处理可在废水池内进行,给下一步利用装置进行混凝处理创造了条件。钻井废水中粘土颗粒稳定的主要原因是颗粒物连有强亲水基团:-O^-、-SO3^-和-COD^-。在酸  相似文献   

13.
用二相UASB反应器处理碱法草浆黑液,酸化相为8.87L的普通升流式反应器,甲烷相为28.75L的UASB反应器,系统温度35±1℃。结果表明:当酸化相进水COD5513 ̄955mg/L,SO4^2-8370 ̄1041mg/L,pH值为5.5时,二相系统COD去除率为76.18%。  相似文献   

14.
模拟酸雨对小麦和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济南市降雨中SO4^2-和NO3^-比例配制成模拟酸雨,研究其对玉米种子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在胚根没有突破种皮以前,不同pH值的模拟酸雨对种子的萌发并无不良影响,有时还可加速萌发的进程。一旦胚根突出种皮后,较低pH值的模拟酸雨导致胚根死亡或严重阻碍幼苗进一步生长发育。模拟酸雨对小麦种子、幼苗活动有力产生抑制并生成危害的pH临界值为4.5,对玉米的pH临界值为4.0 ̄4.5。表明玉米对模拟酸雨  相似文献   

15.
硫酸盐还原菌还原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电镀厂废水的淤泥中,用Hungate厌氧技术分离出一株高效还原铬(Ⅵ)的硫酸盐还原菌,菌体为弧形杆状,宽0.5-0.8μm,长2-4.2μm,革兰氏阴性,极生单鞭毛,作无规则的渐近式运动,无芽孢,无荚膜,不完全氧化乳酸盐到乙酸盐,能利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H2+CO2,乙醇,甲酸盐等为唯一碳源。经鉴定属于Desulfovbrio sp.用SRIV菌进行去除铬(Ⅵ)的实验表明最适生长温度30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pH值对萃取剂P-2024在Zn^2+、Cu^2+Ni^2+等金属离子共存的H2SO4溶液中萃取分离Zn^2+、Cu^2+的影响,从而得出了在有共苯金属离子干扰的情况下,萃取分离Zn^2+、Cu^2+的最佳pH范围。  相似文献   

17.
锰离子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为寻求价廉、高效的烟气治理技术;对Mn^2+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的机理及工艺进行了研究。由实验得出其最佳的pH值为5-6,Mn^2+浓度为0.06-0.13mol/L。采用石灰石中和生成的H2SO4可维持较高的吸收率,并副产石膏。与传统的石灰法相比,该法可避免结垢与堵塞,且无需副产石膏所需的氧化过程,从而降低了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8.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有机和无机阴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枢  魏春良 《上海环境科学》1997,16(2):30-31,41
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有机阴离子和无机阴离子,实验中采用一种新型高容量分离柱,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讨论了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测定了F^-,Cl^-,SO4^2-,NO2^-,SeO3^2-、C2O4^2-、甲酸奶和乙酸根等阴离子,并且分析了沈阳地区雪样中的几种阴离子。  相似文献   

19.
采用厌氧-兼氧-好氧工艺处理柠檬酸废水,管理厌氧消化器在进水pH3.44~4.38,COD14187.5mg/L,处理水量为200t/d,有机负荷经7.09kgCOD/(m^3.d)条件下,出水pH7.0~7.5,COD去除率为81.1%,产气率为0.43m^3/kgCOD,兼氧-好氧处理进水pH3.2~4.6,COD1929mg/L,处理水量1080t/d,停留时间为兼氧6h,好氧13h,出水p  相似文献   

20.
瓦里关山降水化学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9  
报告了1997年在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观测站点位于青海省瓦里关山)的降水化学观测结果,该站点位于我国北方高原的半干旱地区,周围较少有局地污染排放源影响,对获的59个降水样品进行了pH值、电导率和可溶性离子成分的分析,其结果显示,该地降水的年平均pH值为6.4,呈中性;年平均电导率为14.8μS/cm,降水较为洁净;降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依次为NH^+4,Ca^2+,SO^2-4,Mg^2+,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