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沈阳西部污水生物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晓东 《环境保护科学》1994,20(4):40-42,61
本文应用生物毒性研究方法对沈阳西部工业污水排放系统的卫工、肇工渠及细河水体进行了生物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的监测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其工业混合排放水体具有很高的生物毒性.该污水的毒性将直接危害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群落和受纳河流的水生生物,并对其区域人群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采用生物毒性控制指标,对上游工业污染源排水进行总毒性的监控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受建设部环保局委託,由清华大学环工所、核能所固体废物研究组负责,于1984年6月13日至22日在北京举办了有害废弃物污染调查讲习班。参加讲习班的主要有电子部,化工部、石油化学总公司等部门和部份地区环保所,监测站的环保技术人员共40余人。这次讲习班是为适应即将开展的全国工业污染源调查的需要而举办的。主要讲授的课程有:工业固体废物的环境管理、有害废弃物的定义和分类、有害废弃物有害特性的试验鉴别(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水生生物毒性),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源的评价、调查、建档、有害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等。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典型炼化废水处理系统(简称“系统”)生物毒性削减效果、主要致毒物质类别及微生物功能响应关系,以费氏弧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受试生物,测试系统沿程生物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并结合毒性鉴别评价方法甄别系统主要致毒物质,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系统微生物功能结构与主要致毒物质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系统沿程生物毒性总体呈下降趋势,生化处理单元进水为急性毒性微毒、遗传毒性阳性.其中,炼油废水急性毒性总削减率为86.514%,遗传毒性总削减率为96.221%;化工废水急性毒性总削减率为53.281%,遗传毒性总削减率为62.273%.(2)通过毒性鉴别评价方法 (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IE)结果推断,炼油废水主要致毒物质可能为阳离子金属及非极性有机物,化工废水主要致毒物质可能为阳离子金属.(3)CCA分析表明,NH3-N浓度(r=0.819,p=0.001)、Cr浓度(r=0.777,p=0.002)、TPH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总石油烃)浓度(r=0.752,p=0.002)与生化处理前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石化废水处理厂炼油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处理流程各阶段废水进行毒性测试,评价各阶段对生物毒性的削减效果;为探明主要毒性来源及其对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该研究结合毒性鉴别评价技术甄别各处理阶段主要致毒环境因子类别,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致毒类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响应关系。毒性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对废水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削减效率分别为(90.25%±3.19%)和(97.17%±1.95%),调节池与A/O池分别表现出对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的显著削减效果。毒性鉴别评价结果表明,系统主要致毒环境因子类别为非极性有机物和金属阳离子。致毒类环境因子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a(r2=0.80,p=0.01)和总石油烃(r2=0.90,p=0.01)显著影响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结果为炼油废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探究废水毒性物质对生物处理阶段潜在影响提供了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石油化工废水遗传毒性,并利用污染指数进行毒性等级的划分,各排口废水均有不同程度的遗传毒性效应。评价其废水的处理效果,经F检验结果表明,处理前后MCN‰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周丹 《内蒙古环境科学》2011,23(1):155-155,177
文章报道了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测试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等几种工业废水的遗传毒性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各排放口的废水均有不同程度的遗传毒性效应。并利用污染指数进行生物毒性等级的划分,从生物毒理学角度为行业污染源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报道了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测试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等几种工业废水的遗传毒性水平。经统计学分析,各排放口的废水均有不同程度的遗传毒性效应。并利用污染指数进行生物毒性等级的划分,从生物毒理学角度为行业污染源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蚕豆微核、发光细菌急性毒性、鱼类急性毒性等实验基础上,采用PEEP(潜在的毒性效应)和CHIMIOTOX(预测毒性)等指数对6个重点行业的10家受试企业的工业废水生物综合毒性进行了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受试企业所排放废水的生物毒性均较大,迫切需要治理.  相似文献   

9.
制革废水和印染废水的综合毒性评估及鉴别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利  陈文艳  万玉山  郑国娟  赵远  蔡强 《环境科学》2015,36(7):2604-2609
研究采用成组生物毒性试验(发光菌急性毒性、斑马鱼幼鱼急性毒性,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和小球藻急性毒性),结合理化指标,通过毒性单位、平均毒性(average toxicity,Av Tx)、毒性指数(toxic print,Tx Pr)、最敏感的测试(most sensitive test,MST)和潜在毒性效应指数(potential ecotoxic effects probe,PEEP)对不同工艺阶段印染及制革废水进行毒性削减评估.结果表明PEEP能兼顾废水排放量与毒性效应,更为客观地表征了废水综合毒性,PEEP评价结果显示制革废水和印染废水的毒性削减率分别达到36.8%和23.2%.最后,以发光菌作为受试生物,采用毒性鉴别评估(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IE)技术,对印染废水进行毒性鉴别.结果表明,印染废水中主要的致毒物质为非极性有机污染,其次为可滤性化合物,然后是重金属、氧化性物质以及挥发性物质.  相似文献   

10.
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是目前常用的焦化废水处理工艺。但是关于该工艺过程对焦化废水生物毒性的去除情况还缺乏研究。研究考察了焦化废水对斑马鱼的生物毒性(急性毒性、氧化损伤毒性和遗传毒性)随A/A/O处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A/O工艺有效地去除了焦化废水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但对氧化损伤和遗传毒性的去除效果稍差;厌氧池对急性毒性的去除作用最大,缺氧池对氧化损伤毒性和遗传毒性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发光细菌暗变种对土地处理的工业废渣的致突变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实验分离到的明亮发光杆菌暗变种T9171菌株对三种戒严废渣在土地处理前后呈现不同的致突变效应。与Ames试验结果的趋势相象,大部分工业废渣样品在土地处理衙遗传毒性降低,T9171菌株的致突为阳性应减弱或消失呈阴性,明亮发光杆菌暗变种试验比传统Ames试验检测致突变物的灵敏度高而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推断,工业废渣在土地处理后遗传毒性下降的主导因素可能在于其所含主要非极性有机化学物的降低,土地处理后,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种生产资源需求日益旺盛,在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国外固体废物原料不断进入我国市场,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生产资源的不足,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但进口固体废物原料必须符合我国法律规定。我国对固体废物进口的管理非常严格,进口固体废物的管理需要海关、环保、工商、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的密切合作。实际当中,对某些进口物品的固体废物属性需要通过专门的鉴别才能确认,结合一个进口“铅矿砂”的实例,对该物品的固体废物属性进行探讨,提出物品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的基本流程。  相似文献   

13.
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标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国内外浸出方法标准体系、研究方向、应用目标、方法的特点和缺陷进行了系统总结,介绍了《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HJ/T299—2007)和《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醋酸缓冲溶液法》(HJ/T300—2007)的模拟场景、方法学探讨和实验研究结果. 目前,HJ/T299—2007已经成为我国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的指定标准方法,而HJ/T300—2007也被用于特定危险废物和一般工业废物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入场检验. 新制定的浸出方法标准的环境保护目标和模拟场景假设明确,实验参数由理论计算和系统的实验获得,具有较充分的方法学依据. 尽管如此,对于该标准的客观、全面的评估还需要经过长期的执行过程才能获得,新的浸出方法标准只是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的阶段性成果,还要随着环境管理的需要和细化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加以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14.
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化修复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一项在欧美等国家的污染场地修复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在分析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常用的浸出试验方法和物理评价方法以及相对应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仅有少量振荡浸出试验的方法,还缺少动态浸出试验的评价方法;浸出毒性测试普遍采用硫酸硝酸法浸出评估,忽略了As、Cr(Ⅵ)等含氧阴离子在中性至弱碱性pH下溶解度达到最大的情况;固化/稳定化修复效果的评价标准则主要借鉴固废毒性鉴别与管理方法,但该方法未规定污染土壤资源化再利用时的评价依据;另外,污染土壤和固体废物的自身特性也有一定的差异.提出了基于我国国情的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浸出测试和评价标准体系:当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后采用卫生填埋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处置时,可参考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时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当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后原址填埋时,则应增加绕流浸出方法或穿透浸出试验方法,其评价标准可参考GB/T 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或根据关注点浓度的要求进行风险评估推算确定;当污染土壤固化/稳定化后再利用时,需根据再利用的具体情景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固体废物的管理体制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迅速膨胀,其已成为制约社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以政策过程为主线,主要在责任界定、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效果监督等环节上对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进口固体废物这4种重要的固体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均在于管理责任机制不明确;危险废物管理中最显著的困难在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存在监管漏洞;进口固体废物管理中关注的重点是电子垃圾非法贸易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固体废物管理体制基础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预测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中国近几年来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灰色模型理论,建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GM(1,1)预测模型,预测到2015年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将达到3.3×10^9t;通过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GDP,若是将GDP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到2015产生量将达到6.1×10^9t。预测结果表明今后中国工业固体废物增加速度很快,从而为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浅谈危险废物的鉴别与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险废物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传染性及放射性等一种或几种以上的危害特性,并以其特有的性质对环境产生污染,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威胁.对中国危险废物的现状作了简要说明,介绍中国现有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与测定方法、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标准和监测方法,从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危险废物的定义、现有的危险废物鉴别技术体系以及危险废物监测工作的实际开展状况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危险废物的鉴别与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毒性鉴别评估(TIE)在沉积物毒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沉积物毒性评估是水污染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关键性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可靠的沉积物毒性评估方法,对于科学设计疏浚方案、安全高效管理疏浚工程、阐明沉积物毒性与特定污染排放物的联系以及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等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简要回顾了沉积物毒性评估方法的发展历程,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环保局最新修订的毒性鉴别评估程序(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IE)的试验方法、主要过程和受试生物的选取。并结合我国沉积物毒性评价的现状,分析了TIE方法的优点与不足,重点指出TIE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目前,TIE在我国沉积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希望通过文章的介绍可以促进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工业固体废物和有害废物产生及利用情况 ,对采集的有害废物样品进行预处理后 ,用超声波浸提法制备浸出液进行浸出毒性实验 ,并对浸出毒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确定最佳浸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荡法》(HJ557-2010)对工业固体烧渣中重金属进行浸出试验研究,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其浸出液中的铅、铬、锌、镉、铜、铁和镍等7种重金属,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砷,考察了模拟酸雨的pH值、液固比和浸取时间等因素对烧渣中重金属的浸出试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烧渣中各重金属的浸出值均未超出国家标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中的允许值,可直接作为建筑材料或路基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