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闻 《环境》2004,(6):46
美洲印第安人中有一种古老仪式,每当玉米要结出棒子的时候,年长的印第安妇女、老人就到玉米地里去。他们用商量的口吻与“玉米妈妈”交流.以期达成友好共识:啊!让你的孩子,玉米种子们养活了我的孩子吧!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养活你的孩子,并且要让我的孩子世世代代都种玉米。  相似文献   

2.
我的心,又灿烂起来。 那火焰般燃烧的,是龙泉 山下的桃林吗?在青翠的群山之中, 这是怎样一片令人陶醉的光华波涌 的桃林哪! 泪花迷离中,我仰望一那不是 我理想天地的闪光吗? 寒冬和荒凉,都随云朵飞走了。 三月,迸发出浪漫的豪情。 那桃树枝头烂漫开放的春天,使我 顿时把对生活最纯美、最深沉的感情融 了进去…… 在锦城生活多年了,不知 怎的,对一年一度的龙泉桃花会 总懒得去挤一挤。也许是忙,也 许是杜少陵那句“轻薄桃花逐 水流”对我有影响。近日,翻读 宋诗,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 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和汪藻“桃花嫣然…  相似文献   

3.
告别野味     
彭匈 《沿海环境》2000,(4):31-32
外国的高速公路旁边,经常可以见到画着一头跑鹿的木牌我问当地的朋友是什么意思。朋友说,这是一种与环保有关的标志,提醒司机这儿经常有野生动物穿过公路,开车得减速留神,以免伤害。我听罢发出感叹:唉,如果我们那儿的公路旁也能竖起这样的木牌就好了!然而感叹完毕还不到一分钟,便改变了主意:不能竖!千万不能坚!为什么?倘若凡有野生动物出没的地方都竖起这种牌子,其结果很可能与当事者的美好愿望相反-直接导致偷猎者半夜三更去那里打伏击。国人好吃,天上飞的,山上跑的,在人们脑子里反映出来.多半是这两个字:“野味”。许…  相似文献   

4.
换位思考     
有许多事情,只要换了位置去思考,想法、看法和行动就会大不一样。 解放战争时期,在一次行军中,一位身着干部模样扬鞭策马,边跑边对旁边的行军队伍呼叫:“跟上!跟上!快跟上!”彭德怀同志看到这个情景,到了宿营地后,马上召集各级干部开会,介绍了路上看到的情况,然后很严肃地说:“我看,这位领导同志应该和战士换个位置,叫战士骑马奔跑,催促他‘跟上!跟上!’看他是否能‘跟上’,又有何感想。” 彭总的建议提得好,你不是要求别人做到吗?那  相似文献   

5.
声音     
《环境》2008,(3):14-14
“我们去河里洗手,手都腐烂了”,“节俭才是真正的环保之道”,“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再也不用天天吃毒气灰尘了!”“全球24城市熄灯1小时”.  相似文献   

6.
有容 《环境》2023,(6):27-28
<正>“太神奇了!原来环境监测数据是这样出来的。”“太高兴了!我不仅学到了环境科学知识,还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绿友’。”“太好了!感谢主办方组织这样的的活动,让我们一家度过一个难忘又有意义的周日。”为搭建环保公众参与平台,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倡导践行绿色生活,自2020年8月起,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以下简称“省环保宣教中心”)联合环保社团组织等单位,在周末或节假日面向公众组织开展“绿色有约——环保公益我参与”活动。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7.
苑子 《环境》2012,(8):42-46
“到南极去!这一梦想在我脑际中已经萦绕了数十年。如今梦想成真,可难忘的旅程背后却让我产生了无尽的忧虑和思索。南极是这个星球上最纯净的地方,但它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梦幻南极》作者苑子  相似文献   

8.
宠物与环境     
现在,城里人养宠物的越来越多,以猫狗为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谁也不便多加非议。有些媒体也“好风借力”,为增加读者面,把养宠物煽乎得云山雾罩,养宠物的人兴致大增,却干扰了不养宠物的人,连小孩出门都关照一句:“躲着点狗!”不能不说是个“环境”问题,试举几例:所见:笔者一次从塔楼高层乘电梯,中途上人时,身边一位小姐一声尖叫,吓我一跳。待我定睛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电梯门开启后,一条狗张嘴伸舌冲着那位小姐,难怪她吓得尖叫。原以为是有人上电梯,却不想一中年妇女怀抱的狗“捷足先登”,且“狗视眈眈”,…  相似文献   

9.
李来鹏迟到了,一走进会议室还没坐定就笑着对等待的记者说:“不好意思,来晚了,我是临时有一件急事。”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论部主任在一旁打趣说:“我瞧着李亚鹏化妆前和化妆后没什么变化嘛!”李亚鹏,“嘿嘿嘿”一阵笑,简单介绍了自己后,马上又把话题转到采访上。  相似文献   

10.
绿网     
声音 “12369!” ──为了加强环保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环境管理透明度,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46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开通统一的环境热线“12369”。 “排除中国则无法讨论环境问题。” ──世界银行向中国政府提出建议:设立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行政当局,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要以“环境保护”为中心。 “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为美国人着想。” “地球不是美国玩耍的皮球!” ──这是世界最强国和欧州最强国之间的一次引人注目的对话。为环保,美德首脑闹翻脸。 “我们正面临(1970年)石油禁运以来最严重的能源短缺。” ─…  相似文献   

11.
封开 《沿海环境》2002,(2):29-29
“草,非得要种吗?” 长期从事畜牧业研究的潘凌烊工程师,思考这一问题已经有30多年了。他说的“草”,专指牲畜可食用的畜牧用草。 30多年后的现在,他有了肯定的答案:草,可以不用专门去种,或者说不能仅仅依靠种植。 支撑这一答案的,是他发明的一项新技术──玉米秸秆挤丝技术。用这一技术,可以将玉米秸秆变成牛羊等大牲畜非常爱吃的饲草。 “如果全国的玉米秸秆都加工成饲草,将是中国草原产草量的20倍,等于草原面积扩大了20倍!” 这是一个很诱人的数字。 70年代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搞畜牧时,潘凌烊就经常为缺少饲草发…  相似文献   

12.
归来哟,小清河齐鲁晚报记者姜玉泰“小清河水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这首歌,爷爷会唱,爸爸也会,我不会。儿子想学,我去找爸爸。爸爸叹口气:“忘词儿啦”。又去找爷爷。爷爷抖动着胡子道:“现在唱得是悲调儿,我会的是抒情曲儿,没法教!”我心中堆下个大疙瘩...  相似文献   

13.
冬夜,岛城一片寂静,人们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凌晨4时16分,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市公安消防局“119”指挥中心响起。有人报告:胶二炼胶车间发生火灾,快派救火车来!火警,十万火急!接到出警命令的驻李沧区消防五中队四部消防车迅速出动,赶赴现场。凄厉...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北美大熊基金会为了表彰潘文石教授在科学上的突出贡献,在授予他科学特别成就奖时,美国的Paramitas基金会主席WinstonH.chen博士曾经称潘教授为“中国大熊猫之父”是研究大熊猫问题的权威,但是潘教授说:“这样的称呼不符合实际,因为无论从研究的经历还是个人的资历,我都是晚辈。”因此他特别强调“千万不要这样称呼我!”后来,全球读者最多的杂志Reader'sDigest(《读者文摘》)1999年9月号的封面刊登了潘文石教授怀抱1只9个月龄的熊猫幼仔,情同父子,并标明“熊猫爸爸潘文石,专心致志保育熊猫,成就卓然”;同时MartinWi…  相似文献   

15.
卢增兰 《陕西环境》1995,2(3):19-20
垃圾问题在沪被视为“顽症”、“沉商”。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从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入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抑制某些消极因素,将能找到某种相对优化的解决途径。1改官办为官督民营电视剧《破烂王》的原型、本溪市物资回收总公司年创利突破1000万元时,破烂行业曾首次被视为有前途的支柱产业。但好景不长,1994年就败在了2500多个走街串巷收破烂的南方人手下。短短几年,他们之中不少人成了款爷、业主。“正规军”之所以不敌“散兵游勇”.要害是企业染上了官僚作风,领导乘豪华轿车,工人坐班,谁还去吃苦耐劳?!…  相似文献   

16.
霍寿喜 《环境》2004,(11):35
双休日的下午,我们相约去社区“老干部”活动室。几圈麻将过后,老丁头有些发晕,就不想打了。“年岁不饶人哟,天一冷,我就头晕得厉害些。”老丁这话只能对我说,因为同桌的老蔡和老马年纪比他都大。“唉,我的身体也不行,一到天冷,我的‘老寒腿’就发作。”老马也抖出自己的老毛病。因为知道我是科普作家,经常写气象与健康关系方面的稿件,老马就问我“老寒腿”是不是一种气象病。  相似文献   

17.
李冰冰     
《世界环境》2013,(6):90-90
“最初WWF找我去做‘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像找到组织了一样,好像冥冥当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缘分,让我可以跟环保事业相识。”——李冰冰  相似文献   

18.
一位自称“艺高胆大”,经常不系安全带作业的“老”电工从脚手架上“失足”而亡,有人感叹:“‘瓦罐不离井上破’,习惯违章,出事故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9.
威海的风车     
北京奥运期间去青岛和威海休假,着实有一番新感受。 感受之一,是青岛与威海的美。本来我只是打算去有“最适合人居城市”美名的威海小住,听涛看海、静心读书;青岛只是我从北京到威海的中转站。可是一到青岛,我马上就改了主意。  相似文献   

20.
看“蓝”记     
张乐人 《环境》2023,(6):73-75
<正>一“嗬,空气好新鲜!”一下车,我是大喊了一声的。我的眼前,是山的层峦叠嶂,森林的郁郁葱葱。一抬头,瞅见几只松鼠在树上跳跃,一群白头翁在灌木丛欢快唱歌。深吸一口气,提神醒脑。我知道,自己是钻进了纯净而又富有野性的世界了。这是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参加《环境》杂志组织的作家采风团。杂志主编江镕女士说,此行的目的是让大家看看肇庆蓝。肇庆蓝?这叫法有点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