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诉讼作为保护环境权利与解决纠纷的衡平机制,它的产生是基于当事人对司法救济的需要.在运用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时,存在利益衡量的问题.作为环境法的法意基础,环境权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社会性权利,有权提起环境诉讼,维护公共利益是环境权从理论到实践的基本标志.本文通过论述环境权理论及其在环境侵权救济中的运用,并对原告资格的适度放宽、举证责任的合理配置、诉讼费用公平负担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以期构建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这也是公众环境权获得程序上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当人类社会从个人本位走过社会本位、再到生态本位之时,人类社会的权利基础也随之从自由权时代到社会权时代、再到生态权时代。生态权是一种不同于环境权的权力。环境权重在对环境的保护,对显性环境危害进行制裁;而生态权以生态系统的持续保护为原则,侧重对长远的、隐性权利进行保护。因此,生态权是环境权发展到生态社会的产物,是环境权的现代发展,是一种严格的人类生存权。  相似文献   

3.
论环境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权是对环境价值的分配、利用和保护的权利.可以分为公环境权和私环境权,二者具有不同的法律内容和特点.公环境权表现为国家的环境行政权和司法权,私环境权则应当成为民事主体的一项基本民事权利.对后代人环境权的理解与现行立法存在着冲突,应当正确认识后代人的环境权,科学设定当代人的环境权利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论环境权的人权属性——以权利的本源为视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权是否具有人权属性直接关系到是否可以通过人权途径实现环境权的具体化。人权根源于理性人保护其内在价值的利益需求,在"社会契约论"中获得正当合法性的满足。环境权是人类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产生新的利益诉求而诉诸类似社会契约论的"公共委托说"而诞生。两者在本源上具有同一性。环境权是人权体系发展的结果,属于人权。  相似文献   

5.
环境权是环境法的一个核心问题,是环境立法、执法、环境管理和诉讼的基础,也是环境法学和环境法制建设中的基本理论。环境权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主张和一种新的法律理论,目前学术界和实际部门对环境权有不同的理解。笔者根据各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和环境权理论,将环境权界定为环境法律关系主体就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承担的基本义务,即“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合理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也有合理保护适宜环境的义务。”现将个人环境权、单位环境权和国家环境权的含义和作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蔡守秋 《环境保护》2013,(16):24-26
当前《环境保护法》修改正在热议中,围绕环境权这个环境资源生态法律的基本问题,对基本环境权利是否入法、如何入法,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立法机关、法学界和有关部门的深入研究。《环境保护法》修改涉及的环境权主张在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大讨论中,关于综合性环境法律如何确立其基本环境权利和基本环境义务,主要有三种主张:一是法律仅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享用清洁、健康的环境的  相似文献   

7.
汪劲 《环境保护》2014,(23):20-22
环境权益是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权利基础,2014年新《环保法》对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规定取得突破进展,本文结合新《环保法》对环保公众参与的最新规定,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主要领域,公众参与的基本权能与相关义务,指出了我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公众参与的实现保障。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环境立法整体上是以环境保护观、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的,若以生态文明观审视之,发现尚存在如下突出问题:环境、资源、生态三大支柱的制度发展不平衡,"尊环境,重资源,轻生态"的问题较为突出;社会、文化"发展生态化"的制度建设不足,"生态资本化"和"环保产业化"方面的制度发展缓慢;缺乏国土空间利用格局的理念,对生态空间的保护不力;未按照利益衡平的原则妥善处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未对环境权进行确认,对资源权的规定还不够健全;立法体系上缺乏龙头法和基本法,法律生态化建设尚不充分等。今后,应全面树立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地位,系统推进我国"第三代环境法"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北溟 《环境保护》2011,(2):105-107
侵权,作为民法上的概念,是指侵害他人权益的行为.环境侵权从传统的民法侵权论中发展而来,指因行为人污染或破坏环境而造成他人财产权、人身权和环境权等权利受到损害,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侵权行为.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环境侵权还包含着"损害了一定区域的不特定多数人的环境权甚至后代人的利益",从而扩充了环境侵权所侵犯的利益范围,由此也拓展了侵权法所保护的利益范围.  相似文献   

10.
张炳淳 《环境保护》2011,(19):44-46
在我国转型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保护正处于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并重新配置环境权益的阶段,要求我们运用现代环境善治理念,公平和持续地满足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目标要求。环境治理是指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利用中,生态环境福祉的利益相关者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由谁进行环境决策,如何进行环境决策,怎样行使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进而达到一  相似文献   

11.
1974年12月联合国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该宪章就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各国的经济权利和义务,对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等问题作了详尽规定,特别是重申了国家和民族自主权以及“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的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并得以自由行使此项主张”(第二条第1款)。“国际发展法”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传统国际法以主权平等原则为基础,而国际发展法的出发点则是在经济不平等条件下的平等。从性质上说,国际发展法是一种过渡性的国际法形式,其目的是建立国家经济新秩序,体现为…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权利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的变迁史就是一部新型权利不断兴起和奋力保护的发展史.农业文明时代的代表性权利为地权,工业文明时代的典型性权利为工业产权(主要为专利权),生态文明时代的标志性权利为环境权.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之首是确认和保护环境权,应当通过发展以环境权为本位的法治事业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法学意义上的环境权属于全球环境破坏加剧形势下的新兴派生权利。当某一地域造成的环境戕害需要全人类社会共同面对时,法学意义上的权利便从"人"向"环境"转移,其本质是为了弥补各国环境法律法规的局限性,以应对环境破坏对作为宪法基本权利核心的"人性尊严"的挑战。《环境权理论的新展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一书由吴卫星著写,作者提出"环境权理论新  相似文献   

14.
环境行政处罚是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有力武器,是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有效手段,是人民群众关注环境管理行为的根本立足点.如何在环境行政处罚中寻找突破口,探索公众参与新思路,寻求切实可行的机制,确保公众参与权利的真正行使,是摆在嘉兴市南湖区环保人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环境保护科学》2014,(4):86-90
环境权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新型权利,对其行使主体的差异影响着城市审美的最终走向。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和不同居住年限并非影响城市审美问题的关键因子;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职业的规律相似,在认为城市环境趋于合理的群体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和"私企业主"所占的比例最低(P<0.05);认为城市环境趋于恶化的人群中,高收入人群要显著高于低收入人群。城市审美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收入间的主体差异,建立公众环境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环境权作为公民的一种人权,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的高效率推动,更需要公众的普遍参与,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是公众的愿望,也符合公众的利益,必须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权益,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国家环境权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情况,并对国家环境权的内涵、具体的权利、义务及特征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环境权即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如清洁空气权、清洁水权、采光权、通风权、安宁权和景观权等。环境权既不包括资源权、排污权等与环境有关的实体性权利,也不包括环境知情权、环境参与权和环境监督权等程序性权利。环境权的权利对象是环境而非生态,故不能称为生态权。环境权是国际人权发展史上的第三代人权,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标志性权利,是环境公益诉讼最为重要的权利基础,是助推环境司法走出当前困境的主要法宝。今后,我国应将确认和保障环境权作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公民与环境法之间的关系涉及公民的环境法律地位,无论从法律角度出发还是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公民在环境保护法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权利与义务的双重主体,是环境法制进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关于环境权设置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林萍 《环境保护》2002,(1):14-16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家污染体系与世界标准接轨的问题早已列入国家的议事日程,但在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法并未依据环境法发展趋势具体确立一个明确的环境权,这为中国环境执法带来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在环境立法中确立环境权这一基本权利,明确其基本概念,具体内容,并依此确立环境权遭受侵害时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