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系统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根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工作的特点,提出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应急系统指导原则,并对应急响应系统、应急监测系统进行了探讨。可供各地进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杨艳林 《环境与发展》2020,(4):156-156,158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方案中主要包括污染物的应急监测以及污染事故的处置方案。其中应急监测的工作在于明确造成环境污染的化学物品的种类、浓度、数量、已造成污染范围、已造成的破坏程度、事故未来发展事态等。通过应急监测所整理的信息数据,应急预案组织工作小组可以迅速的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本文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方案进行梳理总结,指导组织管理人员如何快速的组织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伤害,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就会使污染进一步扩大,不仅带来经济的损失,而且会破坏到生态的平衡。因此,要建立起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征入手,首先分析其应急监测的意义,然后探究具体的措施,希望可以借此给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准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做各种准备。只有有了充分的应急准备,才能在事故发生时进行充分有效的响应。该文探讨了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响应的组织和人员准备、应急预案准备、应急响应行动准备、事故信息监测与报警准备、应急资源准备和应急培训与演练准备的各项内容与具体做法,帮助企业做好突发职业中毒事故应急的各项准备,以便事故发生时进行及时有效地事故应急响应,防止突发职业中毒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立足于应急监测在突发环境条件下以及在应急响应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首先阐述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然后简要论述了对应急监测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赣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监测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应急监测方法和指标体系引入赣江上游饮用水水源应急监测体系之中,通过对该流域段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的调查、潜在污染指标的确定、污染指标检测方法的开发以及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来改善该流域段饮用水源地应急能力,保护饮用水源地的安全.由于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将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这样一种防范于未然的理念引入水源地应急管理体系中,对比事后再采取措施处理技术上更为容易,具有明显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社会应急动员和资源筹募是救灾的关键。为有效组织和管理社会应急资源,充分发挥其在救灾中的作用,提出构建一个社会应急资源监测系统。这个监测系统将采集社会应急资源在社会系统中的分布、消耗和补给等的状态信息,为社会应急资源的提供者、各级社会管理部门、各级应急管理机构和系统管理员提供查询、分析和决策的接口;基于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考虑应急救援的时间要求、数量要求、价值要求、经济性要求,建立社会应急资源和物流网络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社会应急资源监测系统提供的特定灾害应急所需的社会资源的状态信息,可确定该区域社会应急资源的可满足性、可应急性及物流网络对应急需求的满足情况,得到社会应急资源参与救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研究进展及体系构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事故风险源风险因子释放、风险因子转运、受体暴露与受损3个方面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防范对策.结果表明,我国应重点加强事故风险源的识别和监控,在事故应急响应系统、应急处理技术、医学应急技术和措施、应急技术规范等方面结合实际开展系统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本文提出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体系构建框架,为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事故和作出应急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查阅了2019年通过评审并备案的390家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总结了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提高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应在准确辨识企业的环境风险物质、详细调查企业的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建立快速的应急监测机制、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等方面基础上,使应急措施和方案达到可操作性,凸显应急预案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解决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应急准备不足、应急响应迟缓和应急处置不标准等问题,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物联网感知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研究应急指挥与安全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分析事故扩大化的案例,找出应急管理脆弱因素,如安全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和应急信息传递不顺畅等,分析系统功能需求,主要包括基础层、感知层、数据层和应用层,进而构建应急指挥与安全在线监测系统总体架构,开发安全在线监测模块、应急指挥模块和系统运行自我评价模块,并在新准铁路进行应用研究。实践表明:该系统可全过程管理安全风险在线监测、预警、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够实现应急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数据化、程序化和可视化,全面提升新准铁路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1.
石化工业的原料及其产品的高风险性,使得突发性事故频发,危害严重,造成了社会极坏的影响,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应急响应体系。本文提出了针对石化企业突发性事故应急响应体系的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适用于长输油气管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全过程的事故监测预警平台的整体结构和实现要点,主要从长输油气管线的工作运行和事故特点出发,结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环节的业务需求,提出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目标和适用范围,对平台的需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讨论。其中重点从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的应急任务和需求入手,提炼出长输油气管线安全生产事故监测预警平台在"后端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及"移动指挥所"等多个位置和场景下的建设目标和功能框架,并对平台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平台总体结构设计、平台软硬件及网络支撑环境、平台数据采集传输与共享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3.
应急工程的概念应急及应急事件应急是指在正常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当发生了具有破坏性质的意外事件时对应这种紧迫情况须采取控制事态恶化、减轻事件损失的抢救措施。需要应急的事件主要有  相似文献   

14.
CAMEO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化工和石化企业危险品储罐区突发性泄漏事故为背景,介绍了CAMEO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毒性关注浓度的确定原则,并利用ALOHA对某储罐区苯泄漏的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指定苯毒性风险的ERPGs浓度,得出发生泄漏时泄漏点下风向苯毒性风险的撤离区、躲藏区和关注区的半径以及蒸气云的可燃半径.通过增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质量浓度和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质量浓度,得出安全区和达标区范围,并在电子地图上标出了风险范围.最后比较了ALOHA与ARCHIE的异同点.指出CAMEO是集化学物质性质数据库、扩散模型和图形表达于一体的快速污染事故应急模型,并可以通过自定义的浓度数值扩大ALOHA的使用范围,为环境风险分析、指导事故现场应急救援以及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减少事故损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多模式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控是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环节,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实现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奠定了基础。笔者分析GIS在重大危险源现场环境浓度监测与预警、现场应急救援管理、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和事故趋势预测等子系统中应用的技术可行性;在扩展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监视和控制功能;为青岛市某化肥厂成功开发了具有监视监测、预报预警、应急辅助决策和处置工艺等一系列模块,涵盖安全保障的预防、预警、应急和处置的各个环节的多模式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实现了多参数实时监控、自动预警和应急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6.
贺明磊  周国旭 《环境与发展》2020,(2):139-139,141
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事件时,污染事件较为常见,为准确采取应对措施,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此,本文首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与应急监测响应概念进行介绍,然后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准备工作以及应对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17.
针对石油石化行业危害与事故的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危害与事故的监测预警计算机应急管理系统是今后石油石化行业重大事故预防的发展方向,并指出现有监测预警系统向计算机应急管理系统方向转化和改造的技术难点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监测生活必需品的应急储备情况,改善储备工作中的不足,确保储备质量,提升保障能力。在分析国内外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工作的基础上,对监测准备、数据采集加工、监测分析、储备评估等关键环节展开研究。提出了融合多种手段的全方位监测数据采集与集成技术,基于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多维分析与预测预警技术,以及结合责任、风险、反馈与保障能力的综合评估技术,形成了全面、动态、智能的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渠道监测体系,并运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借助物联网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构建了生活必需品应急储备一体化渠道监测平台。研究成果有利于提前发现问题,减少风险,优化储备计划,节省储备成本,提高储备质量与保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付元丽 《安全》2004,25(2):36-37
石油工业的生产方式、生产工艺、装备以及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其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多发性.因此建立健全石油企业内部快速防止事故灾害体系,迅速恰当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故,是石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监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因此,无论从石油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还是从立法的高度,都明确强调了石油企业制定事故应急预案与急救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做好煤矿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数据协同应用、加强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设计了基于事故后果分析的煤矿应急演练平台,提出了该平台的架构设计和应急救援演练业务流程,总结监测预警数据可视化集成、预警信息智能分析研判等关键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模拟事故的发生和演变,突破传统应急演练方式,有效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和现场指挥的处置能力,为煤矿应急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