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前言 自古以来,人类就长期生活在受天然本底辐照的环境中。只是在近几十年来,随着核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全球性的核试验,反应堆、核电站的运转,使人类赖依生存的环境又增加了人工放射性污染源。 二十多年来,我国在卫生系统建立了全国性监测网点,开展了环境放射性的调查研究,对我国历次核试验放射性落下灰进行监测,积累了大量数据,获得了我国核爆落  相似文献   

2.
TOC—201型总有机碳分析仪是测定水体中总有机碳(TOC)值的新型仪器,广泛适用于各级环境保护监测部门如科研、生产部门对天然水、污染水、饮用水等水体中TOC的测  相似文献   

3.
总悬浮颗粒物(简称TSP)是大气环境监测的必测项目之一。其监测方法采用滤膜采样,重量法。它是以采样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并用滤膜将TSP样品捕集。滤膜在采样前后的增重与采样体积之比,可得TSP的含量mg/m~3。采样是TSP监测的首要环节,国家环保局1989年7月发布的《HYQ1-89环境保护专用仪器、设备技术要求》已对TSP采样器的  相似文献   

4.
湖南某铀尾矿库中铀的赋存形态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某铀尾矿库为例,在采集6份矿渣试样进行铀含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逐级化学提取法进行了铀赋存形态研究,并定量评价了其潜在的环境活性。结果表明,各矿渣试样的总含铀量(按逐级化学提取法测定)在68.40~108.59μg/g,平均值约为85.96μg/g,远高于地表一般岩石、土壤的铀含量,是环境中潜在的放射性污染源;各矿渣试样中可交换态(包括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质结合态、无定型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结合态、晶质铁锰氧化物/氢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的铀平均所占比例分别为13.26%、6.54%、4.86%、4.85%、12.15%、58.35%,残渣态铀是铀尾矿中铀的主要赋存形式;矿渣试样中有约40%左右的铀对环境构成威胁或具有潜在威胁;用逐级化学提取法查清铀尾矿库中铀的不同赋存形态,并定量分析其环境活性及在环境中的释放潜力,可为后续的放射性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环境中天然辐射所造成的公众年剂量当量约为1~2mSv,占公众辐射剂量的80%以上,其中主要是以~(238)U为母体的铀系、以~(232)Th 为母体的钍系和~(40)K 等放射性核素造成的。因此,对环境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评述环境放射性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包括环境放射性的来源,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种类以及它们在食物链中的转移,并讨论了环境放射性研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7.
RP1400(a)测尘仪出现负值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气自动监测系统中 ,美国 R&P公司的RP1 40 0 ( a)测尘仪用于实时连续监测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 ,其测量精度和实时性是传统大流量法所无法比拟的。配以不同的切割器 ,RP1 40 0 ( a)可用于测量 PM2 .5、PM1 0和 TSP。因此 ,在国内已经开展空气质量日报或准备开展空气质量日报的城市中 ,RP1 40 0 ( a)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在用户的使用中会出现一个共性问题 ,即出现负值。本文就出现负值的原因和如何处理负值 ,提出一点见解供探讨。1 RP测尘仪的原理简述RP测尘仪采用的是 TEOM法 (即微量振荡天平法 ,英文名称 Tapered Element O…  相似文献   

8.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是中国环境法治建设的重要成就。新《环境保护法》与原《环境保护法》相比具有诸多亮点,如体现和贯彻了"保护优先"的理念,规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明确了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规定了按日处罚制度。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新《环境保护法》仍属管理法而非权利法、没有触及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缺乏合理协调、立法技术不够完善等。今后《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应注重从管理法向权利法转变、强化地方监管和建立区域性监管、协调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于2018年六五环境日期间开展便民服务,监测山泉水或井水。监测项目主要有:酸碱度、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氟化物、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等。参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5750-2006)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居民送样水监测分析后评价,80%的水样存在某一项或几项指标超标,其中一半水样硝酸盐超标,需予以重视,建议提高安全用水意识,不要作为饮用水使用。  相似文献   

10.
前言天然水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已经成为环境分析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高分辨率Ge(Li)γ谱仪的应用,使中子活化法可以有效地测定许多复杂的环境样品中的多种微量元素,但是用于分析天然水样品时却遇到很大困难,因为水样环境中感兴趣元素的浓度都很低,且水中的一些常量元素(例如Na、Br等)受照射后又会产生很强的放射性,干扰感兴趣元素的测定。为此,可采用各种预浓集方法,例如蒸发法、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以及萃取法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酸雨对环境的污染,给生态平衡带来的危害,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许多国家都已将酸雨的监测和治理列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相继也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各地对酸雨采样、监测所使用的方法和仪器不尽相同,漏测、误测也在所难免。鉴此状况,我们综合分析了部分国内外酸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世界各地监测和控制污染的重要性已日趋明显,因此,分析化学家们更努力致力于监测空气,水,食品以及我们环境其它方面的毒性物质。空气污染监测内容包括对周围空气,沉降物,工业废气和工厂环境中的毒性物质的测定。离子色谱(IC)是分析上述物质的一个有用工具。为此,我们讨论IC和其它分析方法对这些物质的分析结果。由于IC速度快,性能多和灵敏度高,所以用它对空气污染样品中的离子进行测  相似文献   

13.
黄河水以含沙量大而著称,用一般方法直接测定原水(混均水样)中总金属必须经过十分繁杂的处理程序,多种元素同时测定几乎不可能,有些元素其方法灵敏度也不能满足要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提供了直接测  相似文献   

14.
挥发酚测定过程中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挥发酚是水和废水例行监测中的必测项目之一,目前普遍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监测,因此,对该方法测定挥发酚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Top-down法计算中国五氯酚钠消费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国将逐渐淘汰POPs的生产和使用,环境介质中POPs浓度监测和处置是履约工作的重要部分,而其消费分布的研究可以为监测和模型计算找出重点区域.采用Top-down法,根据当年全国的五氯酚钠消费,以药物灭螺面积、钉螺面积、血吸虫病流行村数等为替代数据,计算了各省份的五氯酚钠消费分布,并进一步计算出省内各市级地区的五氯酚钠消费分布.从2003年的计算结果来看,五氯酚钠消费最大的是湖北省和湖南省,两省五氯酚钠消费占到全国总消费的72.62%.最主要的地区是湖北省荆州市和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分别占全国总消费的15.25%、12.78%、11.72%、9.89%,总和占到全国总消费的49.64%,上述地区将成为今后研究和监测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用无焰原子吸收法测(水,尿)汞已作为标准方法被编入有关书籍。在测定过程中,都要用汞蒸气发生瓶,这种瓶现在仍缺少标准定型产品,形态各异,都类似冲击式气体采样瓶。优越一点的是底部带活塞的,便于弃掉废液和冲洗。虽然后者优于前者,但都未能避  相似文献   

17.
张海荣 《污染防治技术》2009,22(3):101-102,109
针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分别从对废水监测中,采样点位的确定和描述及采样时间的确定,清污合排总排口的情况下监测点位的确定;厂界噪声监测中,测点的选择、背景值的修正与测量、环境敏感点的监测;废气监测中,无组织废气监控点的布设、有组织废气采样方法的选择,以及燃烧性废气监测中过剩系数的影响;验收监测期间,生产工况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着重论述了空气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培养基法和非培养基法。培养基法是传统的微生物研究方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只能够检测活的能够在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可以大致反映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非培养基法,主要是PCR法,具有敏感性高、快速、特异性强等特点,能够检测出环境样品中绝大多数的微生物,是一种微生物气溶胶检测的有效途径。最后指出实时持续的监测是将来空气微生物研究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氰化物在民用工业中用途十分广泛,但它是高毒物质,一旦发生泄漏,就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环境中的氰化物进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环境中氰化物测定的容量法、光度法(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原子吸收光度法)、电化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极谱法和安培法)、色谱法、放射化学法、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原理、特点及监测效果作了详细的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工作会议前后,我国卫生、水文、环境等各系统纷纷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在1979年环境科学学会监测分会年会上提出了环境监测的质量问题。1982年监测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