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环境噪声污染图制作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区域环境噪声测量的随机性,测量结果不能客观反映该点的真实污染现状,且作出的污染图也显得生硬、呆板。仍以网格法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滑动加权平均法对数据作一些计算上的处理,从而得出每一网格的代表值,再用内插法画出等值线图。和传统的区域环境噪声污染作图相比较,该方法不但能较客观地反映出该点的污染现状,而且图面直观、活泼,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用模糊数学的原理,运用隶属度、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型运算等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地反映各污染治理设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基于相似性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中存在的若干不足,为了减少误判情况的发生,本文考虑用基于接近性视角的灰色关联度来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通过对灰色接近关联度模型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于某土壤样本重金属污染评价实例,结果表明与一般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加权平均模糊数学模型相比,该模型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是一种科学准确且实用可行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某冶炼厂污染场地抽出-处理技术优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某冶炼厂实际污染场地为例,建立了水流和溶质运移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井数、不同的单井抽水量、不同的井间距的组合建立了抽水方案79组,将各抽水方案进行不同权重的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较集中的方案为最佳。此方法得出的方案较其他方法得到的方案优化性强。因此加权平均结合数值模拟方法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可行性证据。  相似文献   

5.
地面水现状评价W值分级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常采用的地面水现状评价方法有两类,即污染指数法及分级评分法。W 值分级法属后一类,它是在综合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简便方法。陔方法能全面评价地表水体。本文推荐一种 ICV 指数评分法,它兼有两类评价方法的优点。W 值分级法首先赋予各项监测值以评分数,将评分数转换成数学模式,再对水质进行污染分级,写出污染表达式,最后,计算各河流的综合污染系数。比较 ICV 指数评分法和 W 值分级法,相同  相似文献   

6.
依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渐变性和模糊性 ,本文采用单因素决定和加权平均两种常见模糊数学模型对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研究表明 ,单因素决定模型适用于个别参评因子超标过大 ,评价出发点为希望体现单因素否决的情况 ;加权平均模型适用于各参评因子超标情况接近 ,评价出发点为希望体现各个参评因子对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的综合影响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抽水时间间隔是影响污染场地地下水抽出处理效率的重要因素。以某铬污染场地为例,利用数值模型结合加权平均方法,以修复成本最小和抽出效率最高为目标,对抽水方案进行优化模拟。模拟结果显示:间歇性抽水方式平均抽出效率高于持续性抽水方式,间歇时间间隔最佳为10 d;以持续性抽水方式抽出30%污染物后,更替为抽水时间间隔为10 d的间歇性抽水是修复成本最低的抽水方案。该结论可为污染场地地下水抽水方案优化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评价地表水体污染程度的方法很多,各有千秋。W值分级法是在综合各种方法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简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W值分级法的评价顺序是:首先,赋于各项监测值以“评分数”,将评分数转换成“数字模式”,再对水质进行“污染分级”,写出“污染表达式”,最后,计算各河流(或河段、水域)的“综合污染系数”。一、监测项目与评分标准为了全面评价地表水体,从原则上讲,所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背景值是地下水污染评价的基准,它是评价地下水是否受污染的标准。在分析地下水对照值确定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计算确定了铁岭市地下水对照值。  相似文献   

10.
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模型与实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为对湘南某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作出客观实际的评价,将层次分析理论用于环境评价领域,引入重金属毒性响应系数和重金属在粮食中限量值双重准则,以确定重金属元素之间的权重,并结合加权平均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同时,结合GIS对耕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重金属富集特征及综合污染情况进行分析.对该矿区4种重金属Pb、Cd、Cu和Zn的综合污染评价结果表明,该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严重,综合污染指数变化范围为1.25~427,属重度污染.因子分析结果表明,4种重金属的来源具有一定相似性,主要来源于矿区有色金属采选冶炼活动.空间分析表明,4种重金属的含量及综合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呈明显富集.该评价模型可用于对矿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研究,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模糊数学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将模糊数学理论的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等概念引入水质评价中,用矩阵分析的方法构成模糊综合评价模式.通过建立多个污染评价因子的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等模糊集合,根据各污染因子对水质的影响差异确定其权重,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和加权平均原则相结合,对荆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荆州市地面水污染相当严重,有机物污染占主导地位;主要污染来源是生活污水及造纸、纺织、印染废水的直接排入,结论符合实际情况.同时说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龙口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41,自引:20,他引:21  
以龙口市北部煤矿区为研究区,采集36个表层土壤样本,对Cd、As、Ni、Pb和Cr这5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利用地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加权平均综合污染评价等方法,结合GIS技术分别对5种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污染来源、综合污染程度进行了探索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样本中5种重金属富集现象显著,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背景值,超标率分别达到72.22%、100%、100%、91.67%、100%.样本重金属含量均值全部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分别为背景值的1.53、11.86、2.40、1.31、4.09倍;且远远高于山东省东部地区表层土壤背景值,含量倍数分别为9.85、39.98、8.85、4.29与12.71倍.基于半变异函数模型分析得出,块金效应从高到低依次为As(0.644)Cd(0.627)Cr(0.538)Ni(0.411)Pb(0.294),均属中等空间相关性,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呈现中部桑园煤矿及其周围含量最高,东部与西部含量较低的特征.经主成分分析发现,Cd、As、Ni和Cr主要来源于污水灌溉、工业企业排放和工业活动;汽车尾气与煤炭燃烧是Pb的主要污染源.单因子污染程度评价显示,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AsCrNiCdPb.综合污染程度评价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较高,综合污染指数范围处于2.17~4.66之间,中度污染与重度污染样本分别为10个和26个,重度污染地区主要分布在桑园煤矿、北皂煤矿、柳海煤矿区域,中度污染地区包括洼里煤矿、梁家煤矿等区域.本文研究结果将为在研究区开展生态风险评估研究工作提供数据参考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前,评价大气综合污染的方法,计算多繁复,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即Q值分级法。 Q值分级法的评价顺序是:首先,赋于各项监测值以“评分数”,将评分数转换成“数字模式”,再对大气进行“污染分级”,写出“污染表达式”,最后,计算各地区大气的“综合污染系数”。  相似文献   

14.
西南喀斯特农村降水化学研究:以贵州普定为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农村(普定)2008年的降水样品化学组成研究表明,该区降水pH值在4.6~7.1之间,加权平均值为5.7.Ca2+是主要的阳离子,雨量加权平均浓度为303.2 μeq·L-1占阳离子总数的34%~88%;SO42-和NO3-是主要的阴离子,雨量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281.2 μeq·L-1、69.9 ...  相似文献   

15.
通过搜集监测站多年来的环境监测数据,经归纳、整理、加权平均和软件智能分析,获得了竹阳镇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污染情况;乌木水库、龙潭水库、东柳河、铜钵河、黄滩河水质污染情况;各场镇和农村受到的污染情况,从而得到了大竹县区域环境质量.根据调研,大竹县空气质量良;部分水体受到污染;噪声除交通干线两侧受到影响外,其他地方...  相似文献   

16.
修复目标值的确定是污染地块环境监管的重要环节,通常基于风险评估方法计算风险控制值来确定。而对于砷污染地块,采用HJ 25.3—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推荐模型和参数推算得到的修复目标值往往低于土壤砷环境背景值,难以满足监管需求。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污染地块土壤砷修复目标值确定方法,探讨了基于土壤环境标准值、传统风险评估、层次化风险评估、等效风险评估及土壤砷环境背景值修正方法的实现路径与实践应用。结合我国污染地块监管策略和砷污染地块开发再利用现状,提出了基于土壤环境背景值、层次化风险评估和生物可给性相关参数修正的土壤砷修复目标值确定方法,旨在为我国砷污染地块的修复和再利用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 土壤中重金属的本底含量是判断土壤是否遭到污染和可能达到的污染程度的客观标准,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一项基础资料。近年来,这方面的资料已有报道。我们在对一个大型铜冶炼厂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中,采用一种新的确定本底土壤及其本底值的方法,并同时与其他几种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沧州市大气降水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沧州大气降水化学特征,于2009年4-11月采集了沧州大气降水样品,测定了pH值、电导率和主要离子(Na+、NH4+、K+、Mg2+、Ca2+、F-、Cl-、NO3-和SO42-)浓度。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降水pH值为4.18~7.30,降水量加权平均pH值为5.23,降水酸化频率为34%;电导率值为18.5~245.0μS/cm,降水量加权平均电导率值为39.2μS/cm;降水主要离子加权平均浓度为641.36μeq/L;降水中主要阳离子成分是NH4+和Ca2+,降水量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191.06和96.81μeq/L,分别占到阳离子总量的53%和27%;阴离子主要成分是SO42-和NO3-,降水量加权平均浓度分别为175.05和58.19μeq/L,分别占到阳离子总量的63%和21%。降水中[SO42-]/[NO3-]值为3.01,仍属于硫酸型降水,但酸雨类型逐渐由硫酸型向硫酸-硝酸混合型过渡;[NH4+]/[Ca2+]值为1.97,NH4+对降水酸度的中和作用要大于Ca2+;NH4+、SO42-和NO3-等二次组分占到降水中主要离子总量的66%,表明二次污染比较严重。降水离子相关分析表明,SO42-、NO3-、Ca2+、NH4+的相关性较好,SO42-和NO3-的相关系数为0.732,NH4+与SO42-(R=0.540)、NO3-(R=0.628)的相关系数分别大于Ca2+与SO42-(R=0.532)、NO3-(R=0.410)相关系数。气流轨迹分析表明,研究区降水主要受到5类气团影响,不同气团影响下,降水pH值、电导率和离子组成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环境调查中,为了准确评价环境中是否受汞的污染,首要问题是确定不同环境区域中汞的背景值。近几年来,有关陆地土壤和海洋沉积物环境中汞的背景值及其研究方法已经有了许多报道。本文利用1982—1983年的调查资料,对北部湾东北部海域中汞的含量分布状况及环境背景值作了研究,并对本区沉积物中汞的污染历史作了初步分析。一、采样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组饮水调查结果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参加1984年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的一组采水点调查结果,作了综合评价,供讨论。 一、相对污染值计算 为了应用模糊集合理论,将水质检验结果换算成相对污染值,作为隶属函数值。相对污染值必须①当水质检验结果符合卫生标准时值为0,且不合格的程度越大值越大,但不超过1,②为便于模糊数学分析,仅有少量值为1。基于以上原则,本文结合目前使用的水质标准和本次调查的实测数据,采用简单的内插或取对数后再插值的办法,分别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