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对几个典型大中型农场现状调查基础上,根据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确立了评价农场生态经济现状的指标体系。同时,为消除不同地区间农场的资源差异,便于不同农场间的相互比较,又采用FAO提供的生态区域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指标筛选,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农场实际,建立了能综合反映农场生态经济现状的评价方程Y=10X_1+0.075(X_2+X_3)+0.6X_4+5(X_5+X_6)+2X_7+0.15X_8+0.0015X_9,并把它运用到农村的生态经济评价中。本文确定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不仅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各类农场,也适用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各类农村。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生态经济评价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中型农场生态经济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3.
4.
金华市石门农场自1986年起进行生态实验区建设,将饲养、种植、加工三个子系统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以种植业为基础,饲养业为中心,沼气为纽带的能量、物质循环利用的复合型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从而提出了江南低丘红壤区生态农业建设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5.
五里塘生态农场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松江县五里塘生态农场以沼气工程、氧化沟和鱼塘围网养鸭为主的生态工程,有效地利用了农场产生的大量禽畜粪便并解决了沼液,沼渣的二次污染问题;在沼气池上建玻璃温室保温,使沼气池能正常越冬从而得以周年运转.生态工程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
7.
五里塘生态农场结构及系统生态经济效益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康集生态农场种植园、苗圃地和对照废窑地的主要小气候指标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农场种植园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生长初期的日平均气温,增加干燥季节的空气相对湿度,明显降低各时期的地面最高温度和大风季节的风速,对农场局部小气候改善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华市石门农场自1986年起进行生态实验区建设,将饲养、种植、加工三个子系统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以种植业为基础,饲养业为中心,沼气为纽带的能量、物质循环利用的复合型结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从而提出了江南低丘红壤区生态农业建设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能量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应用投入产出法对胜利油田生态农场系统内能量流动及能量利用效率进行了计算分析,从中发现了系统生产的薄弱环节和在能量利用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调整系统内部产业结构和能量投入结构的措施,为今后系统生产力及能量转化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马鞍山市盆山农场的土壤和植物中几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和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中几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茶叶(嫩叶)中含量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康集生态农场能流结构及生态效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详细分析了康集生态农场建设初期的能流结构及生态效率。结果表明,经过5年的开发,康集生态农场已初步建成具有较复杂的网络式能流系统。系统的能量利用与转化效率逐年提高,其中种植业和家畜家禽饲养业的能量利用率较高,而养鱼业的能量转化率低,在能量利用上潜力极大。第二性生产的绝大部分人工辅助能依靠系统外输入。据此提出了提高康集生态农场能量利用效率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小麦垂直农场(vertical wheat farms,VWF)是在传统的二维农业模式基础上,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三维立体农业种植模式,具有单位土地面积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绿色无公害、资源利用率高、不受极端气候影响、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本文从小麦垂直农场的发展历史、潜在优势、小麦研究的推动潜力以及发展面临的问题等4...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分析了康集生态农场建设初期的能流结构及生态效率。结果表明,经过5年的开发,康集生态农场已初步建成具有较复杂的网络式能流系统。系统的能量利用与转化效率逐年提高,其中种植业和家畜家禽饲养业的能量利用率较高,而养鱼业的能量转化率低,在能量利用上潜力极大。第二性生产的绝大部分人工辅助能依靠系统外输入。据此提出了提高康集生态农场能量利用效率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工业动态     
钢铁工业“虚拟大学”,欧洲钢铁包装业实现2005年回收目标,可持续企业表现更佳,生物多样性“危险地区”旅游增长,爱尔兰海新的离岸风农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