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白泽龙  程艳 《新疆环境保护》2013,35(2):29-34,44
基于RS和GIS的技术方法,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对赛里木湖流域近25a来的景观格局变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986-2010年,赛里木湖流域疏林地、灌木林地和中覆盖度草地面积增加,有林地、高覆盖度草地面积减小。整体上,景观斑块总数增加,景观破碎化指数、景观类型形状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升高,均匀度指数有所减少。由此可以看出,该区域内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干扰所导致的景观斑块类型逐渐变得复杂,景观遭到破坏,土地利用向着多样化和非均匀化的方向发展,景观斑块分布变得很不均匀。  相似文献   

2.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景观空间格局,选用阜康市1999年LANDSAT TM影像,运用ARC/INFO对影像进行目视判读和数字化工作,利用景观统计软件Fragstats For Arcview分别计算一些常用的景观指数,通过运用景观空间理论对景观指数分析,得出阜康绿洲总体景观格局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两个时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结合RS和GIS技术,直接从遥感图像上获得景观格局指数,对安徽省合肥市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揭示在快速经济发展和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合肥市景观形状指数、分形维数和破碎度指数的不同变化趋势。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节省费用、简单易行的特点,有利于对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4.
和田河流域景观空间格局演变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0年、1999年TM和2002年中巴假彩色合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作主要信息源,经图像增强处理和解译,获得了和田河流域的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图.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土地利用景观空间格局演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根据生态系统学基本理论,提出了综合利用水资源进行和田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的基本方案.  相似文献   

5.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基于GIS技术对芜湖市绿地空间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芜湖市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1556、优势度为3.4775、均匀度为0.4977、破碎度为0.4046;城市绿地系统内部景观多样性偏低,优势度明显,类型分布不均,城市绿地生态功能较弱,易受人类活动影响,总体绿地空间布局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6.
7.
8.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GIS技术,选取景观指数对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地和以旱地为主的农业景观是豫西黄河流域的主体景观类型;各景观类型间斑块密度值差距较大,斑块形状指数差异较明显,总体上较简单;研究区域景观异质性和多样性较高,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农田和林地占有较大优势。该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较小,特别是西部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人类干扰活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但尚铭  但玻  蒋薇 《四川环境》2011,30(2):53-56
城市热力景观空间格局是城市附属物和城市活动性在热场方面的综合表现。使用2008年11月23日的Landsat5/TM数据,将第6波段反演为亮温,并按温度值的高低把热力景观分为7个类型;借鉴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以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为评价指标,对成都市三环路内约200km2热力景观空间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5个行政区的热力景观格局指数存在显著差别,如锦江区的破碎度指数最大,为0.924,成华区的最小,为0.559,指数大小与城市热力景观类型的分布特点密切相关。这些结果对于分析和研究城市整体格局、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具有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GIS技术和卫星遥感资料的支持下,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FATS3.3分析了揭阳市惠来县1994-2001年的土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分别在类型水平上和景观水平上选择了部分景观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破碎度趋向加深,景观结构和斑块形状复杂性增加(尤以林地和其它用地严重);景观稳定性增加,优势度减少;景观多样性有所提高,受人类干扰程度加深,说明惠来县城市化速度快,处于城市发展的初期;各景观要素又有不同的景观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是生态环境系统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化是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直接反映和结果,它是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运用RS/GIS技术,采用土地利用类型覆盖率作为评价因子,参考国际和国内各省的土地利用类型覆盖率制定评价标准,对伊犁河谷生态环境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伊犁河谷生态环境质量属"优"的面积覆盖率占伊犁河谷总面积的73.2%;生态环境质量为"良"的县市面积覆盖率占伊犁河谷的26.3%。伊犁河谷生态环境总体较好,局部较差。伊犁河谷各县市的耕地面积覆盖率、建设用地覆盖率和草地面积覆盖率是各县市生态环境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该方法与其他方法比较,所得的评价结果比较一致,结论符合实际状况,且有计算简便快捷等优点,方法可行,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指数、象限分割方法研究了泰安市建成区1979—2006年的时空扩展变化特征及形态模式。结果表明,泰安市建成区自1979年以来呈现快速扩展趋势,建成区紧凑度指数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对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分析后认为,泰山对建成区北部的扩展形成天然屏障,而其他方位的快速扩展与泰安市固定资产投资、旅游业发展和人口增长等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具有密切联系。针对紧凑度指数逐渐下降趋势,提出今后泰安市城市建设应当在城市合理布局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QuickBird遥感影像和GIS技术,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小流域———魏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和固态污染物负荷方程,进行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的估算与分析。结果表明:魏沟小流域年平均侵蚀模数为7501.88 t/km2,侵蚀级别属强度,年水土流失量2.6×104t;土壤N、P、K养分流失年负荷量分别为18737kg、17454kg和4133kg。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96年和2001年2期1:10万TM假彩色影像资料,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分析了福建省5年的土地利用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林地、耕地的减少和草地、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5年间,城镇建设用地的年变化率最大,因此。加强林地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是切实可行的土地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牛乐德  洪亮  张文翔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2,(1):56-58,96,F0002
以Landsat-7 ETM+为数据源,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北部进行森林景观分类及其景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以针叶林为主要森林景观,阔叶混交林的形状结构较为松散,景观破碎化程度最严重,人为干扰强烈。因此,需加强森林保护,减少人为干扰,防止景观破碎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和GIS的长江安庆段岸线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遥感影像结合GIS相关技术对长江安庆段岸线进行解译、分类,查清长江安庆段岸线资源分类长度,并采用岸前水深和岸线稳定性两个评价指标对岸线资源进行分等评价,兼顾岸前航道水域宽度和后方陆域场地条件两个限制性因素,综合确定岸线条件的优劣。评价结果:长江安庆段岸线总长度为249.6km,一级、二级优良岸线62.4km,三级岸线187.2km;开发条件较好的岸线有周家湾一套口、沟口-老湖塔和谭家沟-马船沟三段。最后结合安庆市经济发展背景、区位条件对安庆沿江岸线资源开发分段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伊犁地区为例,采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2003年颁布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首次探讨利用RS/GIS技术,运用Grid叠加运算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方法,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与具体生态区域地理位置的一一对应,从而力求使评价的数据处理简单易行,也使评价结果一方面有助于从宏观上了解区域生态状况;另一方面也为局部的生态治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伊犁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属于良好水平,表现为:水及其他水资源量较丰富;植被覆盖度处于较高水平;水域、湿地面积较广;不存在明显的耕地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以RS/GIS技术解译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数据为信息源,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排序及分级。结果得出:乌鲁木齐市、乌苏市、呼图壁县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沙湾县、石河子市、奎屯市、玛纳斯县生态环境质量一般,米泉市、阜康市、克拉玛依市、昌吉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良好、一般及差的县市区域面积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39.8%、27.89%和32.29%。这种生态环境质量分异特征主要是由自然环境条件、人类经济活动、土地利用方式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